自然界最強物種,每年被人類吃掉60萬噸,卻依舊泛濫成災!

2020-12-04 奔向娛樂得最前沿

自然界最強物種,每年被人類吃掉60萬噸,卻依舊泛濫成災!

自然界內的生物多種多樣,每種生物的出現和存在都有其特殊的意義,而它們也憑藉著各自不同的本領,成功在自然界內存活下來,今天和大家介紹的便是自然界最強的物種,每年被人類吃掉60萬噸,卻依舊泛濫成災。

它便是磷蝦,對於這種生物,或許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人類每年都要捕捉大量的磷蝦,大量磷蝦經過加工,來到了我們的餐桌上,但很少有人問及它的來路,人類消耗磷蝦的數量,非常恐怖。

生活在海洋內的鯨魚也會對磷蝦捕捉,它們的食量大的驚人,消耗的磷蝦絲毫不亞於我們,每年有這麼多磷蝦被捕捉,為什麼它還沒有消失呢?原來,這主要是得益於磷蝦的分部範圍廣泛。

從南極到北極以及各國的海域,都可以見到磷蝦的身影,在每立方米的海水內,都可能生活著上萬隻磷蝦,而每年的繁殖季節來臨,一隻成年的磷蝦即可繁殖上萬後代,由此也不難見到磷蝦的數量為何會如此恐怖了。

其實,磷蝦的生長速度也非常快,每3天就會退一次殼,25個月便能完成後代的延續,而且磷蝦的壽命長達6年,以至於它們能成為自然界最強物種,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單一物種泛濫成災是自然界的災難,澳洲滅殺野貓給我們的啟發
    由於自然界單一物種的過度泛濫,最終結果必然是毀滅當地環境,這是自然界的規律。從過去的野兔泛濫成災,使其許多植物物種絕跡,繼而因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又造成實際上的食物短缺,所以大片的草地被毀滅,有變成沙漠的跡象。當地政府嘗試了各種方法,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了相當長的時間,一次次的滅殺,終於將其控制。從而挽救了當地人和其它物種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 好心放生60隻鳥,100年後每年給美國損失8億美元:歷史蝴蝶效應
    達爾文曾說:"存活下來的物種,並不是最強的和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自然界的物種經歷數萬年的進化和發展,早就適應了各種變化,形成了屬於生物圈的生物鏈。然而總會有人或心疼,或欣賞,或憐惜,自作主張插手物種的發展,最終卻總會弄巧成拙,造成物種入侵。
  • 「 吃掉」美國南方的入侵物種,原產地中國,被稱為「巨口怪獸」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就連物種入侵,都開始走全球化路線了,由於人類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並且活動的越來越頻繁,很多物種跟隨著人類的腳步,也開始在世界各地都活動起來,有的物種競爭性比較強,就成為了全球性的入侵物種。
  • 南極磷蝦每年被吃掉3億噸,會被吃光嗎?
    磷蝦是對一大類小型節肢動物的統稱,分類為節肢動物門-磷蝦目,分為兩個科,磷蝦科有85個物種,遍布世界各大海域,南極磷蝦就屬於磷蝦科。還有一個深海磷蝦科,只有1個物種,生活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裡。南極磷蝦就是磷蝦目的代表,又名大磷蝦或南極大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極洲附近水域的磷蝦。
  • 養殖產量達210萬噸,野生泛濫成災,吃貨知其美味,不知已成禍害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養殖產量達210萬噸,野生泛濫成災,吃貨知其美味,不知已成禍害。 我國的養殖業應該是從上世紀70年代之後開始迅速發展的,到了去年2019年的時候,養殖產業上的物種已經相當豐富。養殖的物種不僅包含了各種傳統家禽,而且還不斷延伸到很多稀有野生動物。不過在今年卻被「掐了脖子」,很多物種被明令禁止養殖,禁食食用了。
  • 德國大閘蟹「泛濫成災」,每年損失8億卻沒人吃,當地漁民愁哭了
    在全球經濟化的發展進程之下,許多國家都遭到了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我們生活中就有許多最為常見的外來物種,例如水葫蘆、巴西龜、福壽螺等,通常情況下,這些生物都是通過人為因素來到陌生的環境當中,並對當地的生態造成嚴重影響。
  • 中國為消滅蚊子引進的物種,繁殖速度飛快成災,暫無解決辦法
    可是一旦生物鏈被破壞,就會有一種物種泛濫成災。例如今天的主角大肚魚,這種魚類在美國即使他的繁殖速度飛快,可是也不能避免天敵吃他們的速度。因此在美國大肚魚的生態圈是平衡的,它不會泛濫成災。可是在中國,大肚魚的天敵很少幾乎沒有,加上它恐怖的繁殖速度,我國生態平衡還是受到了這種魚類一定的影響。不過這種魚類也是幫助世界上很多國家解決了大麻煩的。
  • 美國野豬泛濫許久,每年損失很大,為什麼美國人不抓來吃?
    在中國,野豬為三有保護動物(三有保護動物一般指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可在美國,野豬卻是可以隨意獵殺的,野豬在美國已經是泛濫成災,成為了美國人民的噩夢。美國目前約有900萬隻野豬,而且數量還在上升。
  • 野兔野狗尚未解決,又一物種在澳洲泛濫成災,中國人餐桌上很常見
    比起人類,澳洲大陸這片廣袤的土地似乎更適合動物生存。澳大利亞雖是發達國家,氣候環境對人類卻並不宜居,而動植物卻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瘋狂繁衍生息,外來物種更是能輕而易舉發展成大家族,諸如野兔野狗這類入侵生物,讓澳洲人頭疼不已。
  • 全球蜘蛛每年吃掉4億至8億噸昆蟲 與人類食用肉和魚數量相當
    參考消息網3月16日報導 法媒稱,一項研究稱,世界上的各種蜘蛛每年會吃掉4億噸-8億噸昆蟲,這與同時期人類食用的肉和魚的數量相當。據法新社3月14日報導,研究人員使用來自過去65項研究的數據估計,地球上存在著總共2500萬噸蜘蛛。該研究是同類研究的首項分析。
  • 外來物種筍殼魚,在中國從泛濫成災到瀕臨滅絕,如今50一斤買不著
    於是,人們將那些不屬於本國但卻在本國繁衍生長的動植物稱為入侵物種,大部分國家都有入侵的物種,例如澳大利亞的野兔,當地的相關部門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控制野兔的數量。中國也不例外,對於紫莖澤蘭這種攻擊性較強並且有毒的入侵物種,國人也是想盡了一切辦法。
  • 清道夫破壞河堤似乎已經泛濫成災,為何沒人敢吃?
    沒想到,清道夫其實是一種外來物種,並且已經在河道裡泛濫成災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清道夫清道夫原來是生活在南美洲的,魚的身體看起來是個半圓通的形狀,在魚缸裡也就是個中等身材魚的樣子。因為清道夫有很強的清潔能力,能夠吸食浴缸內魚的排洩物等,很多人在浴缸裡都會養它。
  • 過去曾是水族界的寵愛,由於專吃魚卵魚苗,在南方水域泛濫成災
    導讀:過去曾是水族界的寵愛,由於專吃魚卵魚苗,在南方水域泛濫成災對於外來物種入侵,一直以來都是嚴加防範的。很多外來物種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引入之後,由於生存環境適宜,而且沒有天敵的存在,再加上自身擁有超強的繁衍能力,很快就能夠泛濫成災,這樣的情況每年都在上演,尤其是對於環境帶有破壞性的物種,更是受到嚴格的管控。前幾年有一種被引入的魚類,引入之後迅速成為水族界的新寵,在魚缸裡面經常能夠看到這種魚的存在,而且價格行情都不錯,這種魚就是臭名昭著的:清道夫。
  • 原產美國的太陽魚,送給日本後卻泛濫成災,中國引進後怎麼樣了?
    現代的物種入侵事件頻發,很多時候,其實是人類自己引起的,過去的物種入侵,一般都是物種隨著自然媒介到了不同的地方,由於當地沒有天敵而泛濫成災,因此數量也比較少。而現在的物種入侵事件,時常是隨著人類便利的交通工具走遍全球,甚至是人類主動引進,自然也導致了現在物種入侵事件頻發的情況。
  • 20隻兔子50年增長到180億,泛濫成災,投放毒氣彈都沒有用
    可是在澳洲一位農夫放生了20隻兔子,結果在50年間增長了9億倍,這二十隻兔子的後代吃光了整個澳洲草原,所以澳大利亞人只要一提起兔子就十分頭疼,最終澳洲政府為了生態考慮都用上了毒氣彈,但依舊毫無作用。兔子的由來澳大利亞泛濫成災的兔子相當於是物種入侵。
  • 它們能否變成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物種?
    但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忽視地球上存在的其他「聰明」的物種,儘管它們的智力遠不如人類。 章魚就是公認的海洋中最聰明的動物之一,也是地球上少有的智慧生物,而且它酷似外星人。 那章魚到底有多聰明呢?如果它們繼續進化下去,是否有可能變成與人類一樣的高等智慧物種呢?
  • 此國帝王蟹泛濫成災,2000萬帝王蟹吃到想吐,為啥不到中國去?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我們時常會發現一些物種入侵事件,比如說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野兔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生蠔在丹麥泛濫成災等等,這對於中國吃貨來說簡直不可理解,這些美味佳餚,即使是泛濫成災,不應該全民出動將它們吃掉嗎?
  • 只用冷兵器,人類能不能戰勝自然界中的猛獸:熊,虎,獅子等?
    虎王的體力自然不會遜色於該人(虎王和此人扯平),虎王的耐受飢餓能力遠強於該人(虎王明顯優勢),虎王所需要的睡眠時間遠少於人類(虎王更加明顯的優勢)。最終的勝利屬於虎王,時間問題。除非前提是死鬥,虎王自然會打起精神,死耗下去。不然,在自然界,它也可以這樣耗死犀牛大象。但是虎王不會這麼閒著無事,因而虎王會避開人類。你認為一個人穿著鎧甲,手持長矛,搏鬥能力強大就能戰勝一切動物?
  • 非洲最小貓科動物,捕食成功率達60%,每年吃掉3000隻老鼠!
    在BBC紀錄片《Big Cats》裡,將非洲最小貓科動物黑足貓形容為「非洲最致命(the deadliest)」的貓,而且在《YouTube》分享的視頻裡將黑足貓稱為「殺傷力最強的貓」。作為一種夜行性動物,黑足貓在狩獵成功率高達60%。相比之下,獅子、花豹的捕食成功率也只在20%到25%之間而已。每當夜幕降臨,黑足貓就變得非常活躍(介於日落和日出之間)。據數據顯示,它大約每30分鐘進行1次狩獵嘗試,一個晚上可以捕殺10—14隻齧齒動物或小鳥,平均每50分鐘殺死一次。
  • 小龍蝦入侵中國,長江已「失守」,養殖產量卻高達208萬噸?
    我國有不少的外來入侵物種,截止到今年6月,我國已發現的外來物種多達660多種,危害比較大的有非洲大蝸牛、巴西龜、紅火蟻、福壽螺等等。但並不是所有的外來物種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比如小龍蝦,在國內具有很重要的經濟價值,而且已經被開發成了重要的養殖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