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孩童的作文火了《家風》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傳承

2020-12-05 大刀闊斧R一德

——我真開心,我能有這樣的好爸爸,他從不強迫我學習,不因為和別的小盆友攀比而讓我學這學那,而這些做人的道理遠比那些榮譽特長重要多了呢!爸爸媽媽,謝謝你們,非常感謝成為你們的孩子……

正文:

老師好,同學們好,我是劉楊,當我看到「家風」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以為這跟過年的氣氛有關,實在是沒有什麼頭緒,所以我就在媽媽的指引下,打電話給我那親愛的爸爸,因為在我心裡,爸爸是一個很有文化並且無所不能的人,向他請教一下「家風」到底是什麼,我肯定會有很大的收穫呢……

後來跟爸爸聊了很多,真是有非常大的收穫呀!「家風」原來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育人的精神,我爸爸說它是育人的魂,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所體現的核心價值-「傳承」,而每個家族又會有每個家族對於文化傳承的塑造,文化偏重的思想角度不同,也就形成了各自的魂,所以被稱為「家風」,也就是古時候所說的「祖訓」了。

而這樣的傳承都是充滿了生存的智慧和生而為人的教養的,可後來,爸爸嘆息著告訴我說,現在很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都被我們給遺忘了,一切的價值觀導向都偏向於自私和利益,缺少了很多對於老祖宗優良傳統美德和精神財富的傳承……談完這些後,爸爸語重心長的說:「咱們家的家風是有的,就是我平時告訴你,培育你的善良、仁慈、真誠、堅毅勇敢等等,而堅毅勇敢就是你生存的保障,它不僅能讓你在變化無常的世界裡擁有頑強的生命力,還能在這個世界上擁有幸福的能力。而善良、仁慈等優秀的品質,可以讓你在身邊的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可以讓你在樂於助人的基礎上體會到付出後的真正的快樂……然後由你們再把這樣幸福的生命力傳遞下去,這就是我們家的傳承,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了……」

後來我冷靜的想了很久,爸爸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的確傳遞給了我很多優秀的品質,就比如說:不要懼怕未知環境和將要面對的困難,因為「挫折、困難、階段性失敗後的痛定思痛才是人成長中的唯一途徑」,再比如說:「一切膽小懦弱的根源都是來自於一顆脆弱的玻璃心」,還有「為人要仁慈,要善良,要換位思考,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等等」,這些都是爸爸一直在教我的。

說實話,其實爸爸說的很多東西,我現在還不懂,但我能感覺到這就是我要學習和成長的方向,我相信這樣的「家風」將影響和作用於我的一生。

通過這次和爸爸的溝通,會讓我更有勇氣的面對自己缺點和不足了,正確的看待那些缺點以後,勇敢的面對成長的困難和挫折,那我肯定會越來越優秀的……爸爸還告訴我一句:「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聰明才智就是熟能生巧」。

我真開心,我能有這樣的好爸爸,他從不強迫我學習,不因為和別的小盆友攀比而讓我學這學那,而這些做人的道理遠比那些榮譽特長重要多了呢!爸爸媽媽,謝謝你們,非常感謝成為你們的孩子……

呵呵呵,其實這次的作文,是把爸爸說的話全部錄音下來以後再整理的,很多都是爸爸說的話,可是啊,老師,我這可不算抄襲,這就是我的「家風」啊,我一定會用心體會,牢記善良、仁慈、真誠、勇敢堅毅這些優秀品質,用心成長自己,將來把這樣的「家風」傳承給我自己的小孩「微笑」……

相關焦點

  • 備戰2020高考:關於「家風」主題的滿分作文
    【運用引證法,從現實的角度,論述良好家風對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但凡心懷美好理想、肩擔道義之人,始終以崇尚良好家風為榮,以家風渾濁為恥。良好的家風不僅是一項寶貴的社會財富,也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源泉。而真正意義上的精神文明,幾乎都源於一個個良好的家風。
  • 一家三代人七名教師!教育傳承的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門家風
    但有這麼一些家族,世代薪火相傳,紮根講臺百十載,傾盡韶華育桃李,深耕不輟守候花芬芳,締造了一段又一段教育世家的傳奇。在山東教師隊伍中,教育世家不在少數。他們不僅一輩子教書育人,還世世代代傳承著教育事業。在這些教育世家裡,數代人傳承的其實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門家風。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臨沂市沂水縣實驗中學高雲龍老師一家三代教師夢的故事。
  • 傳承好家風 分享好故事|百年家風:王家人的一盞心燈
    傳承好家風 分享好故事第二期,小新給大家帶來的是定海白泉王家的故事。王有利家族家風:崇學重技,孝親睦族導讀白泉協成王氏家族,是歷史上的一大名門望族,文風昌盛,家風敦厚。王氏後代發揚光大先輩懿德善行,砥礪前行。
  • 傳承好家風 分享好故事|蓬萊島上秀才府第的家風傳承
    其家風代代相傳。重視教育 書禮傳家馮家大院的創建人和主人馮蘭卿(名紹異)先生即我們的爺爺,從小讀書,考取了前清秀才,並多次赴杭州參加鄉試(考舉人),後因廢科舉而退居司基,在馮家大院開辦私塾,常年教孩童讀書識字,傳授四書五經等儒家學說,並以書禮傳家,即使女的也要熟讀三字經、女兒經、幼學等恪守婦道的經典書籍。
  • 傳承良好家訓 培育優良家風
    而家風是家族子孫體現出來的處事風範,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尚、風格,是一種有形和無形的教育力量,對家庭成員起著耳濡目染的薰陶作用。像孔子的「詩禮庭訓」、諸葛亮的「誡子格言」、司馬光的《家範》、朱熹的《朱子家訓》等,一直規範、鼓舞著後人為人處世、成長成才。其中的諸多精華,值得發揚光大。縱觀古今均重視家訓。
  • 傳承好家訓 培育好家風|趙衛星:爺爺的教誨
    為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推進廉潔文化建設,注重家風建設」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按照羅田縣第二十一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的有關部署,中共羅田縣紀委機關、羅田縣婦聯、羅田縣融媒體中心在全縣開展了「傳承好家訓 培育好家風」徵文活動,其中優秀作品將通過羅田縣融媒體中心等多個平臺推送
  • 弘揚好家風 傳遞正能量——天宮廟幼兒園傳承良好「家風家訓」系列...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引導幼兒在良好家風的薰陶感染中崇德向善。近日,按照上級主管部門文件精神要求,天宮廟幼兒園開展了以「家風·家訓」為主題的系列適宜性教育活動。
  • 【樹清廉家風 創最美家庭】江夏「廉潔家風代代傳」家風故事上線啦
    為了讓我們三兄弟能穿上新衣服,母親十幾歲就開始跟著村裡的老裁縫做學徒,利用別人做衣服剩下的邊角料給我們做新衣服。她除了秉承著中國農村婦女傳統的「勤勞持家」家訓外,還教育我們要「清清白白做人」。她常說,「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線,清清白白地做人,勤勤懇懇做事,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勤勞的人」。這就是上一輩人的為人處事原則,也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從小影響著我,教育著我。
  • 洛龍區「古都夜八點 家風我傳承」活動走進城市書房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新安 郭歌一縷書香,傳承好家風。7月8日晚8點,洛陽市洛龍區關林城市書房內,大家圍坐暢談,品讀好書,一同感受家風帶來的清風正氣,度過一個別樣的「古都夜八點」。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創新家風建設活動形式,洛龍區紀委監委聯合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以城市書房為依託,開展「古都夜八點 家風我傳承」家風建設系列活動。
  • 傳承好家風 凝聚正能量 | 原平市婦聯「建設好家庭、傳承好家教...
    傳承好家風 凝聚正能量 | 原平市婦聯「建設好家庭、傳承好家教、弘揚好家風」空中課堂(三十八) 2020-11-19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樹清廉好家風,創最美好家庭——南充市和平路小學校長羅迦的家風故事
    提起"家風",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的興盛、社會的安寧、個人的成就,都會受到家風"潤物細無聲"般的影響,優良的家風是一個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的"傳家寶"。家風正,則民風淳;家風好,則政風清;反之,家風濁,則社風渾。因此,立好"家風"這面鏡子,照清自己,輻射他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有樹立廉潔家風,才能享受清正安樂的人生。
  • 高考作文輔導177:「家風」主題原創作文+精講細評+學生範文
    這是一個堪稱楷模的老布爾什維克和共產黨人的家風。這樣的好家風應世代相傳。」鍾南山說:「在的記憶中,父親永遠是孜孜不倦、勤於好學的人。」70歲時,鍾世藩已經是一個白髮蒼蒼,視力模糊的老人了,但他依然每天到圖書館查資料,做筆記,他想把幾十年的臨床經驗整理下來,給後人做參考。
  • 鬥羅大陸:這一魂獸是所有魂師的噩夢,封號鬥羅秒變七歲孩童!
    鬥羅大陸:這一魂獸是所有魂師的噩夢,封號鬥羅秒變七歲孩童! 喜歡鬥羅大陸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在鬥羅大陸中,魂師和魂獸的關係就像獵人和獵物,由於魂師必須通過獵取魂環來提升自己的實力,所以對於魂獸來說,魂師就是他們的仇人和天敵,運氣不好出門吃個飯就被魂師殺死奪取魂環了。
  • 傳承好家風 分享好故事|克勤克儉,清正安樂:皋洩朱應德家的家風
    柿樹灣原來的出入交通,只有兩條供人行走的小路,十分不便,上世紀五十年代,他的父親向人家購地修路,在溪坑上搭建石條便橋,才修成了一條直通下袁公路的小板車路。到了1987年,才另建鋼筋砼橋,可供大拖拉機通行。一個村落有良好的民風,一個家庭有良好的家風,靠的是人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靠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朱應德對我說,每個家庭都有家風,這是家庭興旺發達的根本。
  • 武侯姐妹丨傳承好家風,建設好家庭!武侯區「家風學堂」成立開講啦!
    「正能量的家風既需要培育,也需要傳承和發揚光大,家風學堂的建設將充分整合現有資源,通過線上、線下模式開展各類教育活動,將良好的思想作風、思想學風、工作作風等思想觀念滲透到全體黨員幹部、家庭群眾中去。」在分享會上,玉林北路社區黨委書記、婦聯主席向萬軍與大家分享了玉北社區關於家風建設的點滴。
  • 一起來分享成華區優秀家風故事
    這幾年,他都參加省、市、區乃至全國的特奧遊泳比賽,這給他提供了獨立出行和生活管理的訓練機會。每次比賽和訓練,都能很好地照顧自己。我最欣慰的是,孩子嚮往好的意念出來了,他會表達:「我要遊得最好,我要拿第一。」
  • 聆聽家風家訓 傳承中華美德
    12月19日上午,宿州第一初級中學七年級(8)班的51名學生和家長在班主任汪麗勤帶領下,走進埇橋區三裡辦事處觀園社區參觀學習。參觀過程中,觀園社區工作人員帶領同學們參觀了社區的綜合文化館、鄰裡議事廣場、電子書屋、綜治中心、鄰裡展館、家庭教育基地等社區展館。
  • 一起來分享成華區優秀家風故事①
    這幾年,他都參加省、市、區乃至全國的特奧遊泳比賽,這給他提供了獨立出行和生活管理的訓練機會。每次比賽和訓練,都能很好地照顧自己。我最欣慰的是,孩子嚮往好的意念出來了,他會表達:「我要遊得最好,我要拿第一。」雨後天晴現在,孩子能讀到高中,雖然成績不佳,但是行為習慣不讓我擔心,還有小夥伴願意和他相處。
  • 信陽最美家庭郝中魁:不忘初心 傳承家風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餘文娟)從一名退伍軍人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村黨支部書記,生長在信陽這片紅色熱土上的郝中魁,在大別山紅色文化的薰陶下,盡職盡責服務群眾,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在家庭中既是愛崗愛家的丈夫,也是以身作則教育子女的父親,用扎紮實實的軍人作風贏得了鄉親們和家人的一致讚譽
  • 聆聽革命後代家風 傳承紅色革命基因
    12月20日,解放路小學大隊委走到紅軍後代、山西省道德模範劉志東的身邊,聆聽革命後代家風,深深震撼著每位在場學子的心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革命後代講家風」,今年60歲的劉志東,老家在「小小竹排江中遊」的江西於都河畔,那裡是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他的爺爺奶奶都曾是紅五軍團的老紅軍。爺爺那一代有8位親人參加紅軍,其中5位親人血染湘江,革命勝利後倖存的只有爺爺、奶奶和小姥爺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