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世界上,總有些東西,如妖豔的罌粟一般,明明知道有極大的危險,卻又充滿著誘惑,讓人忍不住的想要靠近,直至沉溺其中。。。
河豚
河豚的歷史,就是一部關于禁忌與突破禁忌的歷史。中國人很早就知道河豚有毒,「世傳其殺人」,但仍有許多人禁不住美味的誘惑而前僕後繼。宋人孫奕所撰的《示兒編》中記載過一則蘇軾吃河豚的軼事。據說有一士大夫請蘇東坡品嘗河豚,但見他埋頭大吃,卻不聞讚美之聲,不禁十分失望。這時蘇東坡忽又下箸,口中說道:「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意思是說如此美味,毒死也值得的。
河豚內臟含有劇毒,毒素主要分布在卵巢和肝臟中,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鰓和皮膚,有些種類的河魨,精巢、眼睛、皮膚甚至是肌肉都有毒。河魨的毒性主要來自於大名鼎鼎的河魨毒素。這是一種超強力的神經毒素,是非蛋白質小分子的天然毒素中毒性最強烈的神經毒素之一,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00倍。一旦中了河豚毒,首先會唇齒發麻,接著會噁心、腹瀉,手腳僵硬,最後全身不能動彈。河豚毒素並不直接作用於心臟,中毒者從頭到尾飽受痛苦,但直到臨死之前意識仍是清楚的。
石頭魚
石頭魚學名玫瑰毒鮋,因其背鰭像玫瑰一樣帶刺而得名。石頭魚分布很廣,在任何海域都有,但以熱帶及鹹淡水交界為多。香港海域亦有石頭魚出產,又名「石崇」。石頭魚形狀恐怖,體貌甚醜陋,活像一塊石頭,蟄伏在海底石堆中,不易被發覺,平時很少活動,靠捕食遊近之生物為生。
石頭魚背部有幾條毒鰭,鰭下生有毒腺,每條毒腺直通毒囊,囊內藏有劇毒毒液。當被毒鰭刺中,毒囊受擠壓,便會射出毒液,沿毒腺及鰭射入人體。被刺者馬上苦不堪言:初則痛不欲生,傷口腫脹,繼而暈眩,抽筋而至休克,不省人事,失救者更會死亡。非常可怕!
石頭魚雖然醜陋,但卻肉質鮮嫩,沒有細刺,因其肉質極為鮮美而被列為席上珍品。晚清的李鴻章曾派專員遠赴馬良鎮採辦石頭魚,作為宴請各國駐華使節及外交官員的珍饈美味;在上世紀80年代一年可捕上萬斤,足見它的受歡迎程度。石頭魚的魚膘曬乾後,加工成魚肚用來氽湯,入口爽滑為席上珍餚,可與上等的魚翅、燕窩媲美。石頭魚適合清蒸、燉湯,肉質顏色如雪,鮮美嫩滑,富含膠質。日本還將它評為5★級美味,是做刺身的極品魚類之一。
石斑魚
作為魚類貴族的石斑魚,肉質潔白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高檔餐廳十分推薦的海鮮美食。不過,在享受石斑魚的美味的同時,大家也應知道,這類魚身上大多存在雪卡毒素。這種毒素一般產生於珊瑚周圍的微生物赤藻,生活在珊瑚周圍的魚等生物,通過食物鏈傳遞雪卡毒素,主要積聚在魚肉、內臟、尤其是生殖腺中。
每年3、4月份生殖季節,石斑魚需要食物多,體態肥美,味道也最鮮美,但體內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我國沿海許多城市陸續發生過雪卡中毒事件。
魔鬼魚
「魔鬼魚」只是俗稱,因為長相與蝙蝠相類似,故學名為 「蝠鱝」。身型龐大的菱形狀,純黑色的背部,再加上頭頂上突出的兩個犄角狀頭鰭,難怪會有人形象地將其稱之為魔鬼魚。它那扁平的身體讓人們通常忽略掉了眼睛,只看到鼻子和嘴巴,那副模樣十足一個移動的「囧樣」表情包,「蠢萌」至極!魔鬼魚蠢萌樣子的背後,卻也隱藏著殺機!在受到驚擾的時候,它的力量可以輕易擊毀一艘小船。一旦它發起怒來,只需用它那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致人於死地。
魔鬼魚本身無毒,但是它有一條細長如鞭的尾巴,尾巴上還有一個堅硬的帶倒釣的刺,如果被刺到,很快就會引起紅腫疼痛,甚至失去意識而暈倒。
魔鬼魚的肉質很好,近似於剝皮牛而更富有彈性,口感特別, 兩翼的肉質十分細膩。我國沿海的漁民喜歡用蘿蔔乾、豆豉、五花肉和魔鬼魚一起燜煮,魚肉吸收五花肉出油後的香味加上豆豉和蘿蔔乾特殊的風味形成一種令人難以忘記的味道。魔鬼魚的肝臟也是極致美味,經過煎制的魚肝不僅香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還是下酒佳品。
金古魚
別名金錢魚,體扁呈圓盤形,體長大約20至30釐米。體表布數十個黑色圓斑,似金錢狀。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地的江河入海口的鹹淡水交融水域,我國南方江河的入海口也常見。因這種魚的幼魚具觀賞價值,目前已有人工養殖量產,稚魚賣給大型水族館供人觀賞,成魚上市銷售供人食用。金鼓魚背鰭硬棘尖銳且具毒性,刺到使人感到劇痛,被刺部位迅速紅腫且疼痛難當,短時間內難以消退。
金鼓魚內臟有別於其它魚類,綠色魚膽猶如雞膽,殺魚的時候切記小心,要是把魚膽給弄破了,那就「杯具」了,整條魚會苦澀無比,難以下咽。金鼓魚肉質肥厚紮實,煎食或煮湯及清蒸皆宜。
馬鮫魚
馬鮫魚是最受美食愛好者追捧的「魚中極品」,味道最為鮮美。正值盛產季的馬鮫魚油脂豐富肉質柔軟,而且有提神防衰老,輔助治療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等食療功效,因此特別受人們歡迎,民間有"山有鷓鴣獐,海裡馬鮫鯧"的讚譽。
不過,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馬鮫魚也含有大量毒素,尤其是比較大的馬鮫魚中毒素含量更高。馬鮫魚的毒素主要是通過海洋微藻產生的,由於以這些藻類為食的魚類被其他的大型魚類侵吞,因此這些毒素隨之一層層的傳遞著,最終就會漸漸的危害到食物鏈終端——人類的身體健康,很可能會造成神經上的損傷和麻痺。而且,這種毒素即使是經過高溫也未必能將它完全消除。另外,馬鮫魚的肝油中含有毒物質,須經專門處理後方可食用。如陳變也會產生毒素,不經處理食後易中毒。
馬鮫魚的食用方法多樣,既可鮮食,也可醃製。鮮食時可清蒸、油炸、抄魚片等;若用魚肉煲粥或煎煮為湯,則色味清美,鮮滑可口。尤其是馬鮫魚氽丸湯,是丸香、湯鮮、味美的一絕,更是人間美食。北方人則喜歡鮁魚餃子、鮁魚包子、燻鮁魚等吃法。
寧波人也喜歡馬鮫魚,最好的品種是象山港藍點馬鮫魚,因體表綠色帶光澤,被本地居民稱為「串烏」。清明前後,是帶卵馬鮫魚洄遊到象山港產卵的時節,此時馬鮫魚最為鮮美,是最受老饕們追捧的「魚中極品」。寧波人的吃法多是清蒸,或是用鹹齏(雪菜)燒。放不放油皆可,將一把自家醃製的鹹齏稍稍淋洗一下,用刀切成2釐米的寸段,放入鍋內和魚段燜燒至熟即可,味道透骨鮮。清蒸更簡單,放點鹽、蔥、薑絲和黃酒就可以了,這魚肉已經夠鮮了,不需要味精之類的來添亂。
鮐魚
又名青花魚,其肌肉中均含有多量的組氨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腐敗時,脫羧後產生較多的組胺,食後會發生過敏性食物中毒。因此鮐魚買回家後,應及時加工烹調,切勿淡醃存放,否則易腐敗生成組胺。
鱔魚
鱔魚因膚色發黃,故有「黃鱔」之稱。中國人喜食小暑前後一個月的鱔魚,有「小暑黃鱔賽人參」之說。鱔魚味鮮肉美,刺少肉厚,食之增力。不過在食用鱔魚時要注意,鱔魚血中含有一種叫魚血毒素的物質,對口腔和胃腸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吸入血後主要損害人的神經系統。
但民間有「生喝鱔血能長勁」的說法,因而發生生飲鱔血中毒的事件。生飲黃鱔血,輕者可出現口腔燒灼感,口腔黏膜潮紅,唾液增多,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等;重者可出現感覺異常、麻痺以及發紺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這種毒素在一般烹調溫度下可以將其破壞,故食用烹調熟透的黃鱔不會中毒。
我國各地都有關於鱔魚的名菜,翻開中餐菜譜,全國各大菜系用鱔魚做的名菜很多,如川菜「水煮鱔片」、粵菜「蠔油鱔片」、徽菜「炒鱔糊」、淮揚菜「大燒馬鞍橋」、「軟兜長魚」、「熗虎尾」等等,無一不是令人垂涎的美食。人們在食用時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必須要洗淨並烹調熟透即可。
爆鱔魚面
軟兜長魚
野生長江鮰魚
野生長江鮰魚的魚鰭有劇毒,如果不小心被它刺到,這種毒素會讓人感覺到劇痛,並且很長時間不能恢復。如果不能及時處理,還會留下後遺症。所以,有經驗的捕魚達人在捕撈到野生長江回魚後會用一個塑料管子將魚鰭套住,如圖中所示。
鯰魚
鯰魚雖然味道鮮美,但其卵有毒,誤食會導致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情況嚴重的會造成癱瘓。不過,除此之外,鯰魚其它部位均可放心食用,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食人魚
一種生性兇猛的掠食性魚類,生活在南美洲奧裡洛科河和亞馬遜河流域,身長可達到50釐米。它們的牙齒異常鋒利,能夠迅速將獵物撕成碎片。這種魚極具攻擊性,在食物短缺情況下會捕食同類。水虎魚具鮮綠色的背部和鮮紅色的腹部,體側有斑紋,兩顎短而有力,下顎突出,牙齒為三角形,尖銳,上下互相交錯排列。研究發現水虎魚會聚集成規模巨大的魚群以抵禦凱門鱷和江豚等捕食者。成群的水虎魚常將誤入水中的動物在短時間內吃得只剩白骨,甚至將誤入水中的人吃掉。
食人魚雖然兇猛,在亞馬遜河邊的餐廳裡,它卻變成了餐桌上的美味。食人魚的皮特別粗,用刀都很難割開,但腹部的油脂較多,經過廚師的巧手烹飪,吃起來肉質十分爽滑,鮮味也很獨特。亞馬遜河邊的人對此都習以為常,有人說:「在水中食人魚吃人,陸地上人吃食人魚,就看誰擁有優勢了。」不得不說這句話十分有道理。
電鰻
電鰻,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的蓋亞那地區,多在淺水的池沼或水體較混濁的岸邊活動,能產生足以將人擊昏的電流,是放電能力最強的淡水魚類,輸出的電壓可達300~800伏,因此電鰻有水中的"高壓線"之稱。雖然電鰻一般只是先放出微量電來進行警告,只有麻痺感,但是真的全力放電的話,是絕對可以電死人的。
電鰻放電攻擊能力雖強,但在當地人眼裡,也只不過是一道美味的食用魚,「人無利爪而勝百獸」,在和電鰻交手中,人們發現電鰻是不能無限度發電,每發電一次,就需要時間休息補充。因此在獵捕電鰻時,他們事先會將一群牛羊趕到水裡,讓電鰻先把電放完,這 時候才下水捕魚,就不至於被擊傷了。
蛇頭魚
蛇頭魚,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吃的黑魚!它為何危險?其實,蛇頭魚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魚類,至少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萬年。它們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能夠造成生態浩劫。它們能夠像野火一樣瘋狂產卵,將棲息地內的其他魚類趕盡殺絕。
這種魚廣泛分布在東南亞以及印度和非洲部分地區,它們的嘴巴寬大,脂肪肥厚,同時長有鋒利的牙齒。蛇頭魚非常富有攻擊性,如果與它們的幼仔靠近,母魚就會發動攻擊。蛇頭魚幾乎什麼都吃,例如魚類、鳥類、兩棲動物或者哺乳動物。
由於蛇頭魚頑強的生命力,人們相信它擁有神奇的「精力」及復原屬性。在東方國家(包括中國),蛇頭魚是高級食用魚之一。它的味道鮮美,用蛇頭魚燉的湯是術後病人最佳的補品;魚肉通常用來做魚片,代表菜式有清炒魚片、番茄魚片湯等。
七鰓鰻
七鰓鰻的身體很像一般的鰻魚,身體細長,呈鰻形。它的眼睛後面身體兩側各有7個鰓孔,這就是它叫做「七鰓鰻」的原因。但它的頭部就十分恐怖了,嘴如磁碟,長著剃刀般鋒利牙齒,如水蛭一般利用嘴巴吮吸獵物的血液和其他體液,當它們飢餓難耐時,甚至會攻擊人類。因為它的這種特性,在英國有「吸血鬼魚」的稱號!
這種長相詭異的魚卻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亦是一種美食,歐洲的上流社會從中世紀開始就視其為珍饈。名著《基督山伯爵》裡面還描寫過,奧託伊別墅晚宴上就曾出現過這道名菜。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愛吃七鰓鰻,結果有一次在諾曼第吃了太多的七鰓鰻後死去。其實,喜歡吃七鰓海鰻的不只歐洲人,它在韓國也是一道「以形補形」的著名藥膳。
非洲虎魚
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剛果河,平均深度達200米,目前還沒有哪條河深能超越它,這條河長達4,000多千米,僅隨尼羅河其後,號稱非洲第二長河。它還有個名字叫「薩伊河」,即「大河」的意思。它的一半面積都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其餘分布於喀麥隆、坦尚尼亞、安哥拉等國內。
非洲虎魚一般潛伏在深水中,極具攻擊性。這種魚領地意識極強,會對任何侵入者發動猛烈攻擊,甚至可攻擊鱷魚。它的體長可達到1.8米,殺傷速度十分驚人,有人堅持認為虎魚是最兇猛的魚類。
儘管如此,虎魚肉卻是非常美味,脂肪含量少,肉質堅實。當地土著自從發現虎魚肉味鮮美之後,經常將一種毒藤皮搗碎,撒在水面上。虎魚吃了之後會中毒,一次可以捉幾十條。據說將虎魚清洗乾淨後進行燒烤,是值得大飽口福的美味。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盤點全球頂級食材
探索珍奇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