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專家回答來了

2020-12-14 澎湃新聞

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專家回答來了

2020-04-24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幾日,多地發布謹慎食用海紅(又稱「淡菜」、「青口貝」)的安全警示。

每年四五月,食用「淡菜」、「青口貝」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也不少。「淡菜」、「青口貝」,是北方常見的食用性貝類,浙江與上海地區將其煮熟後的幹製品稱為淡菜。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舜勝告訴記者,食用海紅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為海紅等一些貝類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質,然後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春夏、初秋季節,水體富營養化會導致赤潮更多一些。赤潮主要發生在近海海域,其水色因形成時佔優勢浮遊微生物的種類而異,可能出現粉紅色、醬紅色、黃褐色甚至綠色。赤潮微藻帶有強烈毒性。因此貝類、魚類接觸、攝食赤潮生物、感染毒素後,會造成大批量死亡。「魚類中毒後死亡容易察覺,貝類耐毒性強,部分染毒後仍然是存活的,容易被忽視。魚類遇到水質差的環境在一定程度內會遊動避開,貝類一般為定著性生物,無法及時移動避開汙染水體,更易染上毒素。」陳舜勝表示。

「淡菜」、「青口貝」作為濾食性生物,可以從海水中攝取顆粒狀及膠體狀有機物,還能從海水中直接吸收有機物。它們大多生活在潮間帶至低潮線附近,而這正是赤潮的多發區域。赤潮一旦發生,區域內其他貝類,甚至魚類,都有可能染毒。如果食用了這些染毒的貝類(或魚類),赤潮毒素就我們體內,會出現頭痛、噁心、四肢肌肉麻痺、皮疹、發燒、甚至呼吸停止等中毒症狀。「赤潮毒素的種類繁多,食用貝類引起的麻痺性貝毒、腹瀉性貝毒、失憶性貝毒中毒都可歸因於赤潮毒素。」陳舜勝介紹,「麻痺性貝毒是一種與河豚毒素的毒力與毒性近似的神經毒。」

陳舜勝建議,赤潮多發期間,市民不要食用海紅等貝類。「淡菜」、「青口貝」為海水貝類,如果能用海水、鹽水將貝類暫養一下,毒素稍微會有一些排放。市民購買時應從大型超市、正規農貿(海鮮)市場等有保障的場所。挑選時要選擇活力強、無異味的,不要吃死的。

陳舜勝表示,貝類的毒素一般在內臟中較高,食用前要去掉貝類食品的內臟。同時,要清洗乾淨再煮熟。

圖文 / 新民晚報

原標題:《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專家回答來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讓你欲罷不能的青口貝究竟有著怎樣的飲食魅力?
    青口貝屬於一種高蛋白食物,食用可以補充蛋白質,平常生活中適當食用可以為人體合成免疫因子提供原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體液免疫,並且很是營養滋補,具有增強抵抗力的作用。青口貝有很多名字「翡翠貽貝」、「海虹」、「淡菜」,因其華麗的外殼和鮮美的口感深受吃貨們的喜愛,江湖還送其名號「貝中妖姬」。顏值爆表的青口貝色澤鮮亮、造型滿分,肉質微泛紅,搭配特質醬料、粉絲、青蔥、小紅椒鮮美的口感瞬間迷倒食客挑剔的味蕾讓人充滿無限遐想。
  • 話說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青口貝呢?難道是...
    青口貝這就是青口貝,可能大家都叫法都不一樣吧!我上網查了一下青口貝,翡翠貽貝,還有其他小夥伴稱為「海虹」。幹制後即為「淡菜」。天啊,好大的青口貝這種是剛捕撈上來的,非常的原始,個頭也不均勻!青口貝看著就好看,趕緊下一步動作找來工具看看是不是內藏乾坤。
  • 來聽專家怎麼說
    但每年4月-5月,海虹或因赤潮高峰累積一定毒性,食用有中毒風險,全國各地也紛紛出臺了一些安全提示,提醒市民少食慎食海虹。為此,小布也邀請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的陳舜勝教授為市民答疑解惑。△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的陳舜勝教授(左一)赤潮來啦~貽貝、海虹和淡菜有什麼區別?海虹,也被稱為貽貝、青口貝等,煮熟加工的幹品被稱為「淡菜」。
  • 水煮青口貝,海鮮味十足,營養美味
    水煮青口貝貽貝(學名:Mytilus edulis)亦稱海虹,也叫青口,煮熟後加工成幹品——淡菜,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殼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巖石上。青口貝蛋白質及胺基酸含量較高,必需胺基酸佔總胺基酸量的33.2%。
  • 青口貝這樣做,搭配口蘑與酒,讓你邊做邊咽口水
    青口貝殼大、肉質肥美,一般說到這種海鮮,可能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清蒸或者蒜茸,前者原汁原味,後者蒜香味十足,這兩種吃法算是青口貝最常見的了。但是今天卻要來教大家一道青口貝的新做法,用口蘑菇與白酒來燒它,讓你邊做邊流口水。
  • 你知道青口貝背後這些神奇的奧秘嗎?
    青口貝不止美味,還是一種富含蛋白質、低脂肪、低熱量的食材,被稱作「海中牛奶」,更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青口貝是大眾化的海鮮品,可以蒸、煮食之,也可剝殼後和其它青菜混炒,味均鮮美。由於青口貝產量大,收穫後不易保存,歷來多煮熟後加工成幹品即青口貝,青口貝營養價值很高,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青口貝怎麼做才好吃?蒜蓉清蒸口感最佳!
    《蒜蓉蒸青口貝》青口貝是海鮮的一種,屬於貝殼類,青口貝的營養非常豐富,能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同時它的口感和味道也十分的鮮美。那麼今天大廚為大家講解這道蒜蓉蒸青口的具體做法,一起來看看吧!食材:青口貝製作步驟1起鍋 油燒熱 下入清洗過的蒜蓉小火煸炒至金黃2用鹽 生抽 雞精 白糖 白胡椒粉 蒜蓉調製醬汁3粉絲墊盤底 碼勻青口貝 淋上醬汁 上鍋蒸製四分鐘即可一份清爽可口又鮮香味美的蒜蓉蒸青口貝就完成了~關注湖北衛視
  • 貽貝好吃,卻可能有毒,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貽貝雖好,卻可能有毒,這到底是是為什麼呢?別急,聽小編細細道來。先來認識貽貝貽貝很早就被人類端上了餐桌,一些研究表明早在一萬兩千年前,北美的土著就已經開始食用貽貝了。;到了福建兩廣地區,常見的貽貝則主要是看上去很漂亮的翡翠貽貝(Perna viridis),因為貝殼的外緣有一圈亮綠色,它們也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青口貝。
  • 颱風過境帶來「海鮮大餐」 泰民眾湧到海灘撿青口貝
    中新網8月4日電 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颱風「森拉克」(Sinlaku)上周末橫掃泰國,造成重大災情,但芭堤雅海灘卻因此出現成千上萬的青口貝。當地居民全員出動撿拾,準備大快朵頤。 據報導,「森拉克」肆虐過後,芭堤雅市的中天海灘3日出現大量青口貝。有民眾看到後拍下照片,將消息發布在社交媒體,海灘上短時間內湧入數百人,還有全家人一起出動到海灘撿貝。
  • 50萬隻青口貝被衝上岸,密密麻麻布滿海岸!撿起來一看,嚇了一跳
    五十萬隻青口布滿海灘根據Daily Mail的報導,這位紐西蘭老哥名叫Brandon Ferguson,是土生土長的北島人。(圖片來源:Daily Mail)他平時沒事就喜歡和家人朋友到附近的海岸上逛,一來抓抓海鮮,二來看看有沒有什麼青口牡蠣可以撿一撿。
  • 不常吃的一道菜:茄汁青口貝炒通心粉,味道卻一流好吃
    茄汁青口貝炒通心粉,不常吃的食材,味道卻一流好吃通心粉這種食材不算是我們常吃的食物,雖然也算是麵食的一種,不過這種食材也是外國傳進來的食物。青口貝這樣鮮味十足的食材就是非常合適的食材,搭配上番茄這種食物形成的美味,吃起來簡直是會讓人十分的開心。青口貝用來做通心粉不光是為了食物的味道口感會更好一些,更重要是能夠給我們的身體補充很多的營養成分,這些成分才是保證身體健康所需要的。
  • 網友指忘憂草實為黃花菜 專家:採摘食用不當可中毒
    網友:原來我是吃忘憂草長大的……專家提醒:剛採摘的黃花菜食用不當可能引發中毒,孕婦尤其要小心河南商報記者 宗雷忘憂草就是黃花菜,這個你知道嗎?此微博發出後,網友調侃「吃黃花菜可以忘憂」。此外,剛採摘的黃花菜食用不當可能引發中毒,尤其是孕婦,萬一中毒有可能連孩子都保不住。
  • 青口貝這個東西我的家裡人都很喜歡吃啊,尤其是我老公
    我呢雖然做飯不是很厲害很厲害,但是我呢是會儘量滿足我家裡人吃飯的需求的,就比如說我家裡人都喜歡吃青口貝,然後呢特別是我老公他們就很喜歡吃這個青口貝啊,還有生蠔扇貝之類的,然後正好昨天小區旁邊的果蔬超市,他搞活動買一盒送一盒兩盒,那一共24個才50塊錢,然後在杭州這樣的價錢真的是已經很實惠了然後我就買了兩盒
  • 預防食用草烏附子等毒性中藥材中毒
    ,德宏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德宏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如下通告:一、草烏、附子是毒性較強的中藥材,已被列入國家《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進行管理,任何單位或個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擅自加工食用草烏、附子有中毒的風險。
  • 舌尖上的紐西蘭(一)---青口+Snapper魚頭湯麵條
    小編很幸運,來了紐西蘭十多年的老鄉雲姐就是一個十足的美食家,不僅會吃,而且會把家常菜做成像私房菜一樣的好吃美味,更會分享她的美食食譜。她所傳授的今天這道家常菜,小編每周五必吃,而且每個新的一周開始便早早的就開始期待著周五的到來,為的就是那口鮮美的魚湯,那塊被wasabi沾過的青口....下面就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佳餚這麼值得期待吧!
  • 海口6人聚餐時食用河豚中毒!大排檔經營者:是朋友帶到店裡食用的
    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報料稱,有人在海口海甸島一家大排檔聚餐時,食用河豚魚後中毒。記者就此事向該大排檔經營者及有關部門核實,均稱確有此事,目前中毒人員已得到救治。附近一位居民告訴記者,8月20日晚上,有人在大排檔聚餐時食用河豚魚出現中毒症狀,被緊急送往海口市人民醫院就診。根據招牌上的聯繫電話,記者聯繫了該大排檔相關經營人員,對方稱,店裡確實發生食客食用河豚魚中毒一事。他告訴記者,河豚魚是朋友帶到店裡的,給自己的親戚朋友聚餐時食用,由於他們「不懂殺魚」,也不懂怎麼烹飪,就用來涮火鍋了,沒想到食用後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