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者拿下國家大獎,殲20終於變身完全體,核心技術徹底掌握

2020-12-17 思遠觀察
圖為獲獎的航發研究團隊

近日,據媒體報導,在第24屆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中,眾多航空發動機關鍵技術部件的發明者拿下國家大獎,其中已獲得國家大獎的中國航發科研人員已經徹底掌握了國產航發的相關核心技術,而隨著與殲20發動機相關的核心技術終於被突破,這型戰機也終於要變身完全體,看來即使中國在航發領域不要馬達西奇也沒關係,因為我們已經完全可以自主研發高性能的航空發動機了。

圖為殲20戰機

一直以來,動力問題就是困擾殲20等一系列國產戰機的頭號難關,雖然依靠換裝渦扇10發動機解決了國產化的問題,但是由於性能指標落後於美國的F119等頂尖航發,因此殲20在發動機性能上一直與美國的F22存在一定差距,雖然殲20已經具備了隱身性能和強大的超視距空戰能力,但是在超音速巡航方面還有很多不足,而作為一項系統性的工程,航空發動機的突破難度不亞於飛機本身的更新換代,殲20也只能默默忍受了幾年飛機等發動機的尷尬。

雖然具體的細節還沒有向外界公開,但是3個負責航發生產與開發的團隊集體獲獎,這足以從側面體現出中國在航發領域取得的巨大成果,而在此次獲獎的團隊中,就包含有新型渦扇發動機的負責單位,實際上,這款新型航發在性能指標上與美制F119航空發動機相當,甚至在一些細節上還有些許趕超,如果它能夠儘快達到量產水平,那在短期內就將給殲20的核心性能提升帶來巨大幫助。

圖為殲20戰機

據分析,除了取代殲20目前使用的俄制AL31發動機,將其性能提升到足可壓制F22的地步,新型渦扇發動機還可以用於中國空軍目前裝備的多種戰鬥機,由於新型航發的體型相比目前空軍使用的各種航空發動機相差不大,包括殲10、殲11、殲16在內的大量戰鬥機均有機會更換動力來源,雖然優先級肯定比不上殲20,但是理論上來說,整個空軍戰鬥機部隊都能以此為契機,獲得一次整體實力的飛躍。

同時,新型渦扇發動機的研發經驗還可以用於其他高性能發動機的開發之中,甚至未來的作戰無人機動力系統都能以此為基礎進行適配,並且它也可以降級改造為渦軸發動機、渦槳發動機,用於驅動重型直升機或者驅動戰術運輸機,實際上,這款發動機最終的成功將象徵著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厚積薄發,一旦解決長期無法攻克的瓶頸,就能立刻迎來井噴式的增長。

圖為殲20戰機

技術的投入永遠都是沉重的,從當前中國在全球航空領域嶄露頭角,回想過去的數十年,中國的航空工業從無到有,一路走來,無論是個人的犧牲還是國家的投入,耗費的無數心血才剛剛開始含苞,但可以預見,一旦開出先進航發的花,隨後而來的將是各種新型航空器的果實,中國航空力量也將從此大展宏圖,從此再也不需要看西方國家的臉色。

相關焦點

  • 中國又掌握一項核心技術,F22已成過去式,殲20或將再度升級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軍事武器都是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中國也在這一領域上投入很多,不過一般人也很少能夠了解到我國先進武器的製造水平,但是能夠知道的是,在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之下,我們已將突破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從當初的一無所有到現在的應有盡有,這中間也經歷了很多辛酸歷程。
  • 殲20出現喜人的變化,發動機長度明顯縮短,離完全體又進了一步
    改進型殲20試飛殲20雖然已經於2017年服役,但是仍然沒有達到「完全體」的狀態,早期的殲20使用了AL31發動機,並且沒有使用五代機普遍使用的矢量推力技術。而最近又出現了改進型殲20的試飛照片,這架殲20與目前的量產機存在細微的差別,從中可以看出發動機尾噴管、前後編隊燈、側彈倉邊框都發生了變化。兩款殲20的對比圖從量產型殲20與改進型殲20的底部對比圖可以清晰的看出,改進型殲20的發動機間隙更新變大了,並且發動機長度也有明顯縮短,很可能是換裝了改進型渦扇10發動機。
  • 航天工業重大宣布:全新「殲20」正式亮相,不但能隱形還能變身
    這架被稱為「黑閃」的殲-20設計非常精巧,採用了非常巧妙的變形設計結構,通過精細的工藝打磨,展示了殲-20強大的精湛的做工和變形能力。報導稱,「黑閃」將工業氣質與大國製造的匠心精神完美融合,塑造了一個專屬中國人的民族動漫英雄形象,徹底改變了國內動漫沒有中國變形英雄的歷史,同時還將開啟中國變形玩具市場的新格局。
  • 從殲-9到殲-20的50年,以及the next……10年?
    作為在601所起步研製,又是611所「建所之基」的型號,殲-9雖然在經歷「三上三下」的命運波折、以及用戶五次大規模修改技戰術指標的「瞎指揮」之後,最終於1980年徹底終止;但關於它對當時初創時期的611所人才培養的帶動作用,一直有著正面評價。
  • 為何沒人仿製殲20?國際專家給出無奈答案:技術實在是太高端
    國際專家給出讓許多國家無奈的答案,而同一個答案卻令國人興奮:殲20的技術太高端,仿製難度比F22還大。圖為韓國五代機模型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電子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軍事技術也上升到全新的高度,F35和殲20隱形戰機便是二十一世紀後的產物,可謂是代表著當今世界軍工科技最高水平的戰機,在研製過程中運用了諸多非常厲害的尖端科技
  • 終於不再隱藏!中國新型隱身材料獲重大突破,助殲20隱形能力增強
    在當今的世界上,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的發展軍事力量,很多國家的為了走在世界各國的前頭,都不惜耗費重金,把研製的科研技術成果都運用到研製武器上。只有這樣,自己國家的軍事實力才能夠飛快地提升,才能夠在世界上獲得更大的話語權,以及更多的利益。
  • 拿下兩個核心技術許可 成為全球第二家掌握相關技術的企業美核電氣...
    原標題:拿下兩個核心技術許可,成為全球第二家掌握相關技術的企業美核電氣突破高端裝備技術瓶頸   12月2日上午10點,美核電氣(濟南)
  • 這項技術,全球僅少數國家掌握,比研發氫彈難,運20將裝渦扇-18
    圖為航空發動機 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心臟,其研發技術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目前世界上僅有少數國家能掌握這項技術,比研發氫彈更難。圖為運-20 前段時間,我國的新型大型運輸機運-20成了「網紅」。 目前運-20採用的還是從俄羅斯引進的D-30KP-2發動機,其最大推力為12.5噸。
  • 中航三院突破主動控制技術!殲20操縱性飆升20%,確保飛行員安全
    ,成都系戰鬥機在飛行控制能力和飛控安全方面的卓越表現,再次證明了這兩點:第一,中國自主研發的系統,在硬體上完全可靠,完全能滿足先進戰鬥機的設計要求。而中國自主研發的先進戰鬥機,其氣動和飛行機械設計也是完全自主的,完全掌握。 我國對主動控制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由來已久,甚至殲-20也將其應用於設計製造領域。並且在後來的殲-20的試飛中,已經有多個動作證明了它出色的性能和強大的打擊能力。
  • 美媒無奈承認:F35和F22已經輸了,殲20這一方面贏得徹底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導,在近日的評估中,美國軍事專家認為殲-20憑藉霹靂-15和霹靂-10的飛彈優勢,F-35和F-22都將會被擊敗。自2011年殲20戰機首飛之後,美軍就對殲20戰機十分關注,還在空軍基地建造了等比大小的模型來試圖模擬,俄羅斯的五代機蘇-57都沒有受到這樣的"高度關注"。除了建造模型之外,還有防務承包公司專門針對殲20戰機開發了AR模擬對抗頭盔可供美軍使用。
  • 尺寸與殲7相當,暗劍無人機搭配殲20組合!空戰能力幾何倍數增長
    文\世界我們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掌握尖端無人機技術的核心國家之一,能夠與站在無人機領域巔峰的美國相媲美、不逞多讓,在電子技術和信息化能力上更是遠超技術發展滯後的俄羅斯。而對於未來戰爭中無人機的發展應用問題,我們中國有著自己的理念與想法,暗劍無人機便是我們中國對於未來無人機作戰的發展探索之一,這款被設計用來進行空戰的隱身無人機,很有可能會和殲20形成一對強力組合,在空炸能力上可以說是呈幾何倍數增長。
  • 隱身不如F22,殲20鴨翼背鍋,安裝渦扇15後,殲20能取消鴨翼嗎?
    長期以來,殲20的鴨翼一直被吐槽,仿佛這已經成為了殲20的原罪,很多人因為鴨翼而片面認為殲20比不上美國的F22。然而一個事實卻狠狠打了噴子們的臉,美國最新公布的六代機CG圖,同樣帶有鴨翼,這又怎麼解釋呢?
  • 運20加油機殲20戰鬥機合體?必成現實,殲20威懾力成倍增加
    很多軍迷和媒體都沸騰了,認為殲20戰鬥機通過加油機的輔助,終於能夠像F22與C17一樣實行「蓮花戰術」了。首先,表明一下咱們小熊兵的觀點,那就是,運20加油機出現以後,殲20隱身重型戰鬥機的戰鬥力和威懾力將會成倍增加,畢竟加油機被譽為空軍的力量倍增器。
  • 殲20變身霸天虎和外星飛船!成美國電影中全新的中國元素
    同時,該機也不斷在演習測試中逐步建立完善了以自身為核心的新體系,由於讓各部隊對於隱形機為尖刀的多機種配合有了新的認識,也讓其他四代機部隊積累了如何抗衡跨代對手的經驗。2019年夏,解放軍空三師王海大隊正式列裝殲20後,一批新的年輕骨幹飛行員通過高強度訓練,進而讓這架王牌戰機的戰力更上一層樓。
  • 渦扇發動機終於獲獎!殲20曝光3大重點,F35仍有11處缺陷
    而在此前,殲-20隱身戰機再次以「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亮相,並且還進行了被總師評價「非常到位」的飛行表演。大家也許會說殲20發動機問題,但這也老眼光了。舉例來說,隨著此前渦扇19發動機在國際市場大放異彩,一舉斬獲推力技術一等獎。
  • 掌握了技術源頭就掌握了核心競爭力
    作為今年中山市20家首批市級創新標杆企業之一,新諾科技產品銷量在疫情之中逆勢上揚,前三季度增長超100%,高峰期日發單金額甚至超過千萬元。「無論環境怎麼變,市場對優質產品的需求是不會變的。」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逆勢上揚」歸根結底是技術引領和市場積累的結果,「抓住了核心競爭力,就掌握了市場話語權。」
  • 殲-20誕生日,代表的是盛世中國
    2011年1月11日,殲-20首架技術驗證機首飛,加上此前2007年1月11日我國首次動能彈反衛星試驗,2010年1月11日,我國首次中段反導試驗,1月11日就成了眾目期盼的「節日」,儘管都隔10年了,大家還是翹首以盼,轟-20?殲-35?雙座殲-20?哪怕重大部件比如渦扇-15上機?都天黑了,「前方」靜悄悄啊!
  • 新批次殲20下線,出現兩處明顯變化,性能更上一層樓
    而殲20戰機開始量產服役後,新批次的殲20下線照片也正式公開。外觀上出現了兩個較大變化。AL31依然是傳統的單層尾噴口,渦扇10「太行」發動機則使用了引射式噴管,因此可以確定新批次殲20裝備了太行發動機。此外新批次殲20的起落架明顯變粗了,並且還增加了1根輔助杆,甚至可以看出後起落架的輪胎都有一定的壓扁變形,這說明新批次殲20的起飛重量有較大提高,甚至已經超過了原有起落架的承重極限,必須對起落架進行加強。
  • 亞洲最強戰鬥機編隊:殲-20和殲-16玩大象漫步,霸氣沖天!
    進行「大象漫步」這一編隊動作時,場面會極為壯觀,沒有點實力的國家的航空兵,還真玩不出這種氣勢。 殲2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一款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該機應用了大量夢幻般的世界最頂尖航空技術,具有隱身性好、機動性強、穩定性好、格鬥強悍等特點,打破了美國在隱身戰鬥機領域的壟斷地位
  • 等離子技術獲重大突破!轟20性能或將趕超美俄,國家獎勵大獎!
    一直以來,關於轟-20的傳言有很多,有的討論其性能,有的一直關注它的現世時間,雖然我們無法確定其何時出現,但其性能確實有望趕超美俄,而這都得益於我國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在等離子發動機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為我國的建設事業助力,獲得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