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遇見愛情,誰願意放棄獨立自由的個體,把自己置身於婚姻這座圍城呢?
遇見那個讓自己甘之如飴走進婚姻的人,在最初的階段,往往對於未來婚姻中可能會碰到的各種心酸,各種委屈是根本未曾設防的。只是在婚姻裡呆的久了,自然也就會明白,原來婚姻和愛情,雖然仍然是和同一個人在處關係,但二者所帶來的人生體驗卻是大不相同的。
楊瀾曾在書中稱,她聽到吳徵說「我一直獨自闖蕩,今後我要和你一起去看世界!」那一刻,就怦然心動了。一次楊瀾去機場接機,一上計程車,吳徵就掏出一枚戒指套在了她無名指說「嫁給我吧!」,然後認識不到一年兩人就結婚了。
後來楊瀾回憶並抱怨說:根本就沒有「求婚」橋段嘛!
儘管如此,但楊瀾卻覺得對於各自有過情感經歷的成年男女來說,感情需求大多都比較明朗,是否遇到了「對」的人,並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去判斷。
在她眼裡,愛情是可以一路狂奔,無所顧忌,甚至只要他們能在一起,整個暗戀我訪談嘉賓是無關緊要的。彼此相愛之際,覺得此生註定兩個人就要在一起。
20年結婚紀念時,楊瀾卻感嘆,婚姻教我們懂得了:沒有人是「註定」在一起的。
就算是再完美的夫妻,一生中也會有很多次「我要離婚」的想法。當荷爾蒙帶來的激情開始慢慢退去,當生活的瑣碎開始慢慢包裹婚姻中的兩個人。再加上兩邊家庭,各種關係,孩子的吃喝拉撒,現代快節奏的生活,高壓的工作漸次襲來,當你期待身邊那個人能懂你,包容你,寵你,但換來的卻是抱怨,怒懟和憤恨,想必曾經的柔情蜜意在一刻早已無法喚起。
幸運的是,從愛情邁入婚姻之際,那份愛依然存在,所以如何能夠藉助這份愛意作為酵母,用一場幾十年的時光,釀造出一份浪漫甜蜜,這是很考驗兩個人的相處能力的。
婚姻中如果能夠遵守如下這些定律,對於收穫一份好的婚姻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言而有信:
老公以「看世界」為由打動了楊瀾,而在一起之後,他們真的就一起去看世界了,足跡遍布40多個國家。
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你愛一個人,那就和她去旅行,如果旅行後你們委屈地說愛,那就結婚吧!」
旅行既可考驗一個人的品性,還能考驗兩個人的默契程度。對外事外物外人,對各種有形的無形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度,當高密度地接觸新鮮的事物,很多言語,很多處理事情的方法來不及編排,由此是判斷一個人品質的最好時機。
營造獨處時刻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但想要夫妻關係更融洽,則兩個人的獨處時光萬不可缺少。
楊瀾說就算旅行時帶了老老小小一大家子,他們依然也會營造兩個人的特殊時刻。譬如在南太平洋的白沙灘上漫步,在對彼得堡的涅瓦河邊喝著咖啡度過白夜,在義大利利阿馬爾菲海岸的懸崖上眺望地中海……
這一世我們與我們有關聯的人,也許會有很多,但即便是有著血緣關係的父母,可能也不及那個枕邊人陪你最多。所以經常讓所愛之人體會到那種愛情至上的感覺,是好的婚姻最不可或缺的。
成為更好的自己
楊瀾說做主持人時自己曾有過掙扎,是吳徵鼓勵她學習當一名製作人的。而在她決定回國發展時,吳徵放下美國的生意,陪她一起回國重新開始。為了自己,吳徵接受了一個不會煮飯還常常出差的老婆,包括很多人介紹時常稱他為「楊瀾的先生」。
婚姻中的兩個人,沒有可能是完全平等的,我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願,為了你能夠高飛,我願拼盡全力去託舉。看到你高高飛翔的那一刻,我的心是歡喜的。
在你孤單無助,彷徨失措的時候,那個站在你身邊堅定維護你的人,你的心裡定是充滿了感激,想要更堅定地和他攜手走下去的。
陪你去任何地方
9.11事件不久後,吳徵要赴續約參加一個典禮,楊瀾憂心安全問題,勸老公不要去,但吳徵權衡利弊之後決定還是要過去。楊瀾見他態度堅決,就說「那我陪你去」。而臨行之前,兩人把遺囑都寫好了,飛機起飛時兩人緊緊握著彼此的手……
真的愛一個人,你就會捨不得他受到傷害,而且明知道可能會受傷,也願意和他一起去赴死,這種患難與共的決心,是婚姻的定心丸。看慣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再看這種生死與共的愛情,想必很多人都會心生溫暖,心生向望和期待。
一起仰望星空
汶川地震發生第五天,楊瀾和一些心理學家及救援隊前往重災區開展救援。吳徵不放心,也一同前往。離開災區的前一晚,有強烈餘震預警,所有人都只能在室外一片小廣場上和衣而坐。到後半夜四周開始安靜下來,楊瀾睡意闌珊之際,吳徵卻突然推了推她說:「你看,滿天的星星」。
每一個,每一段婚姻,每一對夫妻,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在一些人生的至暗時刻,當我們傷痕累累,筋疲力盡,身處陰溝之際,若有人讓你抬頭看滿天繁星,想必看到星星的那一刻,心中的陰霾也會隨之煙消雲散。
愛情可以快速奔跑,婚姻卻只能緩慢生長。那個人還是那個人,那個人已不是那個人。心中有未來,眼中有期待,腳步不必邁得太快,愛情在婚姻裡,或許不再野蠻生長,但每一次紮根,都能讓婚姻更充滿溫情,值得你用一生去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