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丨稻城:黑花生結出脫貧果

2021-01-11 康巴傳媒

康巴傳媒( 文/列雪冬圖/王婭 )

2014年,甘孜州稻城縣舉全縣之力推進脫貧奔康工作,稻城縣紀委廉政教育中心幹部侯志雄響應號召,主動到全縣最偏遠的俄牙同鄉牙埡三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駐村期間,侯志雄帶領村民探索種植黑花生,2019年牙埡三村人均增收1220元,順利實現整村鞏固脫貧。

1

走出大山,我以為自己不會再踏上田埂;轉起筆桿,我以為從此就不會再碰犁耙鋤頭。擔任扶貧「第一書記」的日子,勾起我對農村濃厚的鄉土情懷,也讓我再一次感受到農民群眾的辛苦,帶領他們脫貧奔康的信心也俞發堅定。

2

俄牙同鄉牙埡三村距離四川省稻城縣城200餘公裡,這裡是川滇交界處坐落於群山之中,交通十分不便。長期以來,老百姓守著幾分薄田,種著青稞、玉米、大豆,貧困程度深,許多年輕人都去了外地務工。

3

2017年5月,我從縣紀委廉政教育中心下派到俄牙同鄉牙埡三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駐村第一天,鄉黨委書記領著我與村「兩委」班子成員見面。當地人長期生活在高原上,皮膚黝黑,村支書見我膚色白淨,還是光頭,打趣道:「這個白光頭就是我們的「第一書記」?不會過兩天就跑回縣城吧?」當時大家都不相信我這個「第一書記」能給村裡帶來些什麼變化。

4

要想帶領群眾從根本上脫貧,關鍵還得找一個好的扶貧產業。駐村第一個月,我啥事都沒幹,就在村裡的田間地角「溜達」,經過實地調研,發現村子的氣候、土壤條件都十分適合種植黑花生。而市場調研發現黑花生在當下特色農產品市場中是緊俏貨,銷路很廣,這更堅定了我帶領村民種植黑花生的信心。

5

當我把調研情況告訴村「兩委」班子時,卻被澆了一盆涼水,「你曉不曉得這個地方海拔有多高?」「你以前是研究花生的?」「不要拿群眾的發展作賭注!」「簡直胡鬧」……面對一片反駁質疑,我決定把全村推廣的計劃放一放,先在一個村幹部家的四分地上試種,摸清楚黑花生在當地的生長狀況,如果有實打實的收成,就有了說服力。

6

2017年10月,第一批黑花生試驗品迎來驗收,花生總體比較飽滿,但長勢不太理想,通過分析我發現當地早晚溫差過大是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些問題,我及時對種植方式作出了在土裡挖窩、鋪設薄膜等調整,既能有效保持土壤溫度,也能相對減少除草等工作量。

7

雖然起初並不贊成在村裡種植黑花生,但村黨支部書記呷扒初也關注著試驗田的進展。當我帶著試驗成果再次找到呷扒初時,他終於同意給我50畝試種田。為打消村民顧慮,我和每個試種戶籤訂保證合同:如果畝產少於1200元,差一分他補一分;如果顆粒無收,6萬元的損失由我全部承擔。……這下我算是和黑花生徹底綁定了。

徵得了村「兩委」班子和群眾的同意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有許多的難題需解決。資金缺口,就向扶貧辦申請產業幫扶資金;種子問題,就到外地選購優良品種;技術不行,就上網邊學邊種;缺少經驗,就向專家請教。邊學習邊試驗邊推進,往返縣城的400多公裡山路我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我的誠意也漸漸轉變了村民的態度,從最初的將信將疑轉為全力配合。

8

金秋時節,黑花生迎來了豐收,辛勤的付出終會得到應有的回報。農忙過後,村民活動室的公布欄上張貼著全村產業發展情況:發展優質良種生態黑花生50畝,收穫鮮花生2萬餘斤,曬乾後花生1萬餘斤,交村委會出售黑花生8154斤,每斤15元,銷售額達12.23萬元。「發錢那天大家都高興,許多人表示明年合同都不用籤了,直接種。」

從2017年的始終到2019年的全鄉推廣,兩年的努力讓黑花生產業得到了鄉黨委政府和全鄉黨員幹部群眾的一致認可。2019年4月,牙埡片區三個行政村種植黑花生150餘畝,總產鮮花生63202斤,實現商品乾花生25369斤,現金收入380535元,淨利潤達313035元,平均畝產值4125元,比傳統產業畝增收1800元以上。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用700多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讓黑花生產業得到了縣委政府和群眾的充分肯定。2020年稻城縣在5個鄉鎮種植黑花生500餘畝,我也不再是牙埡三村的「光頭書記」,而是作為稻城的「花生書記」繼續奔走在田間地頭……

審核:黃良富 責編:白馬 編輯:甲央讓布

相關焦點

  • 紅土地結出「幸福果」
    初冬時節,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童市鎮合旺村許多村民家門前的地坪上,鋪滿了金黃的油茶果。這些油茶果會統一運送到加工廠制油,村民能從油茶銷售所得中分紅。合旺村所在的平江縣是革命老區,吳小斌看到紅土地上結出「幸福果」,格外開心。 合旺村位於低山丘陵地帶,十分適合種植油茶樹,但以前油茶林管理粗放,在種植方法和品種選擇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產籽量和出油率都較低。2017年,該支隊邀請地方農技專家實地調研當地土壤、水文情況和氣候特點,最終與村黨支部研究決定改良種植技術,大力發展油茶產業。 合旺村黨支部書記王瑛曾在該支隊服役。
  • 種下「搖錢樹」 結出「黃金果」
    別小看這小小臍橙,是我種下的『搖錢樹』,結出了致富的『黃金果』哩!」劉永安說這話時,在一旁剪果的妻子擦了擦額頭的汗,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看著這掛滿枝頭黃澄澄的「金果子」,劉永安不由得回想起曾經那段苦日子。2016年,他因意外摔傷導致雙側顱骨缺損,產生巨額醫療費用支出,後期入院手術治療還需要大筆費用,而家裡年邁的母親需要照顧,女兒還在上學,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艱難。
  • 漫畫丨橫崗街道幫扶臺東村脫貧圖鑑
    漫畫丨橫崗街道幫扶臺東村脫貧圖鑑 2020-12-22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城這個地方結出「黃金果」
    臺城這個地方結出「黃金果」 2020-10-28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活動丨稻城亞丁的免費開放政策出臺,網友直呼太贊了!
    地址:稻城亞丁稻城亞丁的春天無疑是最特別的春天,她美得不熱烈,不迎合,是那種溫婉恬靜、與世無爭的自然美。如果說真的有天上人間,那春天的稻城亞丁肯定能綻放你的心間。如果你錯過了稻城亞丁的冷豔,那麼請一定不要錯過它的溫柔。稻城亞丁景區自2020年3月8日起恢復對外開放(每日開放時間為8:30-18:00).
  • 長葛市後河鎮:疫情防控「我先上」扶貧結出「感恩果」
    映象網許昌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劉思雨 劉路鵬)春節至今,長葛市後河鎮採取「組織靠前,成立臨時黨支部;黨員先上,衝向疫情防控一線;群防群治,全員參與疫情防控」的方式,展示了黨員幹部的戰鬥力,結出了脫貧攻堅的「感恩果」。
  • 【我的脫貧故事】朱大榮:百畝桃園結出脫貧致富果
    安陽鎮二龍山村貧困戶朱大榮發展桃子產業,通過幾年的精心培育、辛勤勞作,今年她的百畝桃園結出累累碩果。 朱大榮憑藉著吃苦耐勞,踏實苦幹,桃園規模一點一點擴大,實現了自己脫貧的同時,還帶動了10多個家庭20多人口務工增收。
  • 「文明花」結出「小康果」
    「文明花」結出「小康果」嚴謹認真的「門前三包」帶來了鄉村環境質的飛躍,鄰裡間守望相助帶來其樂融融的幸福氛圍……村民們創造著文明,也享受著文明帶來的成果。在六十畝村,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貧有所扶、困有所濟,能者勇挑重擔,弱者皆有所顧。
  • [一起奔小康] 阿布都拉果蔬園裡結出「幸福果」
    [一起奔小康] 阿布都拉果蔬園裡結出「幸福果」 2020-12-21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奶奶在家種「蛋樹」,3個月結出「雞蛋果」,看著奇特,還能吃!
    但奶奶最喜歡的還是在家種植「蛋樹」,種植一盆在陽臺上,3個月後就可以結出「雞蛋果」,果子看著奇特,還可以吃,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奶奶在家種「蛋樹」,3個月結出「雞蛋果」,看著奇特,還能吃!雞蛋茄她所種植的這種「蛋樹」,其實也是有名稱的,一般我們都將它雞蛋茄,是一種茄科、茄屬類植物,這種植物所結出來的果子很有特點,和雞蛋實在是太像了,所以小時候我經常將這種植物稱為「雞蛋果」,不過它還有一些別稱,比如白蛋茄、巴西金銀茄、看茄、觀賞茄等,都是它的別稱,這種果子還挺好看的,遠遠望去就像是雞蛋,也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 ​種下番石榴 結出「致富果」
    在王化文廖愛紅夫婦的示範帶動下,不斷有村民加入到番石榴種植中,小小番石榴成為帶動當地村民增收的「致富果」。創業故事誤打誤撞種植番石榴由副業變主業今年45歲的廖愛紅是梅州人,丈夫王化文是安徽人。2011年,夫婦倆在墨園村租下10多畝地飼養家禽供給附近飯店。
  • 東關街道木場社區:種起「民心樹」 徵集微心願 結出幸福果
    東關街道木場社區:種起「民心樹」 徵集微心願 結出幸福果 2020-12-03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戌鎮沙河村:香菇棚裡孕育脫貧夢,結出致富果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帶領貧困群眾精準脫貧,西戌鎮沙河村在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以香菇種植為抓手,成立香菇扶貧產業基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截止目前,59名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沙河村脫貧戶 江月梅「在家也沒事幹,我們村建立了一個廠子,來這幹點活也挺好的,很高興,在家閒著也是閒著,有事幹,挺好的來掙個錢,減輕家裡的負擔。」
  • 六安市城北鄉:扶貧花結出希望果
    2014年城北鄉192戶418人脫貧,2015年182戶374人脫貧,2016年48戶166人脫貧,2017年162戶397人脫貧,瓦屋臺、謝灣、鮑興3個貧困村出列,2018年159戶378人脫貧,2019年123戶214人脫貧,2020年12戶25人脫貧。當前,全鄉770戶1826人貧困人口已經全部穩定脫貧,扶貧花終於結出了希望果。
  • 江川六十畝村:「文明花」結出「小康果」
    「文明花」結出「小康果」嚴謹認真的「門前三包」帶來了鄉村環境質的飛躍,鄰裡間守望相助帶來其樂融融的幸福氛圍……村民們創造著文明,也享受著文明帶來的成果。在六十畝村,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貧有所扶、困有所濟,能者勇挑重擔,弱者皆有所顧。
  • 稻城亞丁在哪裡?成都到稻城亞丁旅遊攻略
    稻城亞丁從你的全世界圖片悟旅行在這裡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下四川稻城亞丁在哪裡、稻城亞丁在哪個省這些疑問,帶你感受風景優美的稻城亞丁。稻城亞丁地理位置其實稻城亞丁並不是一個地方,稻城是一個縣城,亞丁是風景區,我們一般說的是稻城亞丁風景區;亞丁風景區位於甘孜州南部稻城縣日瓦鄉境內,距離稻城縣城還有約110公裡,中間還要翻過一座山。
  • 聚焦脫貧攻堅 捧起水靈靈的新聞
    原標題: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百名記者進百村聚焦脫貧攻堅 捧起水靈靈的新聞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如何展示出老鄉們的生活變化是黨媒的責任,更是黨媒的使命。
  • 奶奶在陽臺盆栽「蛋樹」,1盆結出「10顆果」,60天摘一茬,夠吃
    而奶奶最喜歡的就是在陽臺上盆栽「蛋樹」,1盆就結出來了「10顆果」,每隔60天就摘一茬,都夠全家吃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奶奶在陽臺盆栽「蛋樹」,1盆結出「10顆果」,60天摘一茬,夠吃盆栽白蛋茄奶奶所種植的這種植物叫做白蛋茄,它是一種茄科、茄屬類植物,別稱有很多,有花友會叫它金銀茄、雞蛋茄等,它的果實小巧鮮豔,有一定的特點,看著就像是一個雞蛋,所就很有觀賞價值了,盆栽在陽臺上,掛果的時候很好看。
  • 荔波小七孔:「村社合一」結出「產業致富果」
    近年來,荔波縣小七孔鎮緊緊圍繞產業革命「八要素」,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黨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產業發展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全鎮5個壩區結合自身區位和資源等優勢,按照「一壩一策」選準高效經濟作物,並與貴州五象實業有限公司、貴州四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荔波縣興心桑蠶養殖有限公司、荔波縣金荔百香果種植髮展有限公司、荔波縣南方農業專業合作社等龍頭企業進行合作,推動產業發展規模化、市場化、高效化。目前,5個壩區共2704.74畝耕地分別形成以百香果、桑蠶、食用菌、馬鈴薯、羅漢果等為主導的規模產業。
  • 萬寧組織開展脫貧光榮戶大比武 脫貧戶講脫貧故事 鼓足幹勁向前衝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袁宇  「以前我什麼手藝都不會。是在幫扶責任人、村幹部的幫助下,學得了一點廚藝。現在我開飯店,一年收入5萬多元。」11月2日,在萬寧市和樂鎮脫貧光榮戶大比武的舞臺上,該鎮脫貧戶文賢誠講述了自己的脫貧故事,感恩黨和政府的幫扶,他表示,脫貧只是第一步,奔小康才是目標。  這兩天,萬寧市各鎮密集組織脫貧光榮戶開展大比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