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隻蝙蝠才算「福」?中國古代蝙蝠圖騰文化告訴您

2020-12-16 繞梁笛聲說文化

在古代中國社會,蝙蝠因諧音「福」字,一直被民間譽為最佳「福氣形象代言人」。而民間關於蝙蝠吉祥圖案的樣式也是豐富多彩的,同時,不同數目的蝙蝠所構成的吉祥物,也具有不同的意蘊和含義。

接下來,就讓我們回歸古代民間傳統文化,看看不同數目蝙蝠構成的圖騰,究竟包含著怎樣的吉祥意蘊?

一隻蝙蝠: 「福在眼前」

「一」,對於中國人而言,這個數字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隻蝙蝠: 「福在眼前」

老子是我國道家學說的鼻祖, 在老子的道家哲學體系裡,「道」就是萬事萬物的本源,因此,在道家學術經典著作《道德經》中就有這樣的記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是世界的本源,被看成是萬物的開端,是福氣升騰的開始。因此,單只蝙蝠的形象圖騰就有這樣的含義。

兩隻蝙蝠:「雙福捧壽」

「二」,在古人眼裡,也是一個吉祥的數字。

兩隻蝙蝠:「雙福捧壽」

傳統經典《易經》在《繫辭篇》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二」字象徵著天地萬物一分為二,是成雙成對的意思,因此,這就成為中國人對「二」字崇拜的文化基因。

四隻蝙蝠:天官賜福

四隻蝙蝠:天官賜福

大家都知道,「四」字是「二」字的雙倍,是「雙二」,其成雙成對的含義更加濃厚。四隻蝙蝠按照漢字的諧音,「四蝠」諧音為「賜福」,符合了中國人對於「對稱哲學」的審美觀。

五隻蝙蝠:「五福捧壽」

五隻蝙蝠:「五福捧壽」

「五」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是一個非常吉祥吉利的數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就認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五行」構成了世界的本源與實質。

儒家經典之一《尚書》在《洪範篇》就有關於「五福」的記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這句話告訴我們,以五隻蝙蝠為主要形象的吉祥圖案,深受民間歡迎,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吉祥圖案。

六隻蝙蝠:百福並臻

六隻蝙蝠:百福並臻

在《易經》的論述中,按照八卦推理,「六」象徵著順利的意思,例如,書籍中有這麼一句論述:「坤,順也」。坤卦實際上就代表了順利。

同時,「六」字在許多方言裡,諧音「祿」字,而「祿」字是中國傳統吉祥語「富祿壽喜」中的其中之一。

八隻蝙蝠:八福捧壽

「八」字,在中國農曆的八月裡,正值農忙秋收,在古代象徵著豐收的喜悅。同時,在佛教學說中,佛有法螺、寶傘、白蓋、蓮花、金魚、寶瓶等「八吉祥」的概念。此外,「八」與「發」諧音,發大財、過上富裕的生活,是人人都喜愛、人人都追求的。

因此人們對「八」字,鍾愛有加,八隻蝙蝠的吉祥圖案就應運而生。

對於蝙蝠的吉祥象徵含義,您有什麼其他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

(請關注:繞梁笛聲說文化)

相關焦點

  • 憤怒的蝙蝠與微笑的蝙蝠,啥意思?帶你走進中國古代蝙蝠圖騰文化
    人有喜怒哀樂,人盡皆知,但是「人情及物」,在中國民間傳統蝙蝠圖騰造型中,也是「喜怒哀樂」。01蝙蝠因「蝠」字諧音「福」字,成為中國民間的最佳「福氣吉祥物」追求吉祥安康幸福,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在我國古代民間建築與藝術品中,都有大量的蝙蝠圖騰造型,而我們所看到的,是蝙蝠的形象,但是在心中所能感受到的,卻是造型以外的理想表達。例如,「五福捧壽」圖就是依託五隻蝙蝠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福氣常伴」的美好追求,以及對「壽、富、康寧、攸好德和考終命」等「五福」全面擁有的嚮往。
  •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蝙蝠代表了福氣,並不代表災禍
    蝙蝠經常棲息在洞穴、廢礦井和樹洞中,有的棲息在房簷下、尖閣和鐘樓裡。在2020年初,大家說到蝙蝠就臉上變色,好像蝙蝠給人帶來了災禍一樣。可是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蝙蝠代表了福氣,是吉祥的象徵,蝙蝠寓為「遍福」之意。。古代中國人認為,蝙蝠代表著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綿無邊。 由於「蝠」字與「福」字同音,以蝠表示福氣,寓祥瑞之氣。
  • 被熱議的蝙蝠,其實是古人「福」文化的象徵
    蝙蝠,似獸非獸、似鳥非鳥,面相甚至有些醜陋。在古代文化中也經常會出現蝙蝠的身影。明人馮夢龍在《笑府·蝙蝠騎牆》裡嘲笑道,「鳳凰過生日時,百鳥都來祝賀朝拜,但唯獨蝙蝠不來,蝙蝠的理由是,自己是鳥類而不是四腳獸。
  • 為什麼中國古代把蝙蝠看作神物,西方人卻把蝙蝠作為惡魔的象徵?
    在我國古代,蝙蝠是一種吉祥的動物,因為「蝠」字諧音「福」,中國人喜歡用諧音來寓意人生,而且蝙蝠喜歡倒立, 正好寓意「福到」,在古代不少建築、服侍喝器物上,經常有蝙蝠的造型。
  • 今天聊蝙蝠,在中國翱翔了幾千年的那個「蝠」
    ▲山西民間剪紙 中國人喜歡「蝙蝠」,因為「蝠」通「福」。蝙蝠的形象成為了代表「福」的吉祥圖騰之一。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都樂於把蝙蝠的形象刻畫到自己的生活裡,並將蝙蝠圖案廣泛運用到各個方面。蝙蝠在傳統文化裡是百搭的。五隻蝙蝠=五福,紅色的蝙蝠=洪福或鴻福,蝙蝠+鹿=福祿,蝙蝠+壽桃=福壽,蝙蝠+錢幣=福在眼前…
  • 蝙蝠在中國古代被奉為吉祥物?如今卻成為罪惡源頭的代名詞
    殊不知,暫時被人們所討厭的蝙蝠,在中國古代卻被視為吉祥物,這究竟是一番怎樣的場景?蝙蝠蝙蝠在中國古代被當作吉祥物在中國古代,蝙蝠是吉祥的象徵,往往被當作吉祥物,只因「蝠」與「福」同音,對於蝙蝠,在中國古代享受著「天蝠」、「仙鼠」、「福鼠」美稱,同時,我國古代蝙蝠經常和鹿、仙桃一起運用,代表著福祿壽。《山海經·北山經》提到一種名為「寓」的鳥,說它「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後世注釋者多認為指的是蝙蝠。
  • 古錢上的蝙蝠文化
    福文化是中國傳統民俗吉祥文化的主要內容,已經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錢幣與人們生活關係最為緊密,因此錢幣自然成為承載表現福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從古至今,蘊含福文化內涵的錢幣層出不窮,種類繁多,在人們生活當中隨處可見。
  • 與中國大相逕庭!為什麼蝙蝠在西方文化中是惡魔的象徵?
    東方和西方,不同的土地孕育了不同的人民,同樣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以蝙蝠為例,這種生物在古代東西方人民眼中的形象,可謂是大相逕庭。雖然這次可怕的疫情的源頭可能是來自蝙蝠,使得其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蝙蝠主要是以吉祥的形象出現的。
  • 蝙蝠——並非你所知
    「蝠」與「福」諧音,並且蝙蝠的壽命比較長,因此,中國的「福」文化中,就越來越多的出現蝙蝠的身影。白居易曾留下「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網羅」的詩句。這句話來自民間的一種傳說,人們認為蝙蝠可以喝到鐘乳洞裡的水,因此可以長生,千年之後,它們身體的顏色也會從原來的灰黑變成雪白,成為真正的「仙鼠」。傳說,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混沌初開時,由一隻白蝙蝠所化。
  • 「打鬼大神」鍾馗和蝙蝠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熟悉中國傳統文化的友友們都知道,鍾馗,是中國古代神話中打鬼驅邪的道教神仙,是民間神仙體系中的「唐·賜福鎮宅聖君」,民間一直都流傳著「抓鬼借鍾馗」的傳說。終葵,是奴隸社會商朝時期巫師用於捶擊的尖狀工具,漢字將「終葵」切音為「椎」,中國古代民俗驅逐小鬼的工具,用的就是椎。《說文解字》也對「椎」字進行了解釋:「椎,擊也,齊謂之終葵」。後來,「終葵打鬼」演化為「以椎打鬼」,最終演化為「鍾馗打鬼」。
  • 談之色變的蝙蝠 是古代「吉祥物」?
    蘇東坡是古代吃貨,除了常規食物,他還愛吃野生動物,比如「泥深厭聽雞頭鶻,酒淺欣嘗牛尾狸」,牛尾狸這貨,是不是跟果子狸很像?還有「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燻鼠燒蝙蝠」,蘇東坡居然吃老鼠和蝙蝠,是不是不敢和他做朋友了?實際上,我們不喜歡的蝙蝠,在古代地位高著呢,是吉祥物!
  • 「福」字與蝙蝠圖文
    每當我 們觀看傳統年畫和刺繡作品時,總會發現這樣的畫畫:一隻梅花鹿身邊,翩翩飛著幾隻蝙蝠;幾隻蝙蝠繞著一隻金桂花振翅起舞。每當我們參加古建築時,也會發現那些雕梁畫棟,飛簷翹角上,或雕或畫著蝙蝠的圖紋。錢鍾書在他的《管錐編》中,曾引用了唐人孟浩然的話:「蟲之屬最可厭莫如蝙蝠,而今織繡、圖畫皆用之,以福同音也。」所以,鹿與蝙蝠象徵「福」與「祿」;蝙蝠與桂花象徵「福生貴子」。而在春節中,千家萬戶的門楣上,會倒貼著一個「福」字,「倒」與「到」諧音,表示「福到了」的美好祝願。
  • 蝙蝠自古是福獸,莫要貪吃染疫病
    新型冠狀病毒宿主與舟山蝙蝠有關,相似度高達87.99%!文章同時指出,蝙蝠是病毒源頭,另一種動物是中間宿主,人類是終末宿主。這給那些吃野生動物尤其是吃蝙蝠的人敲響了警鐘!那麼蝙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充當了什麼角色呢?先從福字談起。
  • 惡物成吉兆,看蝙蝠在古代的獨特地位
    黑夜中才出來活動,長相醜陋的蝙蝠,一般給人以不太好的印象。然而在我們古代,蝙蝠也被稱為仙鼠福鼠,被繡在衣服上掛在牆壁上。誰都愛聽吉祥話,喜歡吉利的東西,古人也是。蝙蝠的蝠和「福」諧音加上一頭鹿就成了「福祿雙全」,蜜蜂和猴子在一起就成了「封侯」,畫戟和樂器磬放在一起就成了「吉慶」。
  • 蝙蝠是禍還是福
    蝙蝠是禍還是福 2020-02-16 10:15:27 來源: 南通網 □安鐵生自有記憶起,我從小就對老鼠和蝙蝠沒有好感。
  • 2020,讓我們還蝙蝠一個科普
    (以上兩圖攝影:金玢)               據說,北京恭王府的建築上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加上康熙御筆的「福"字碑,共計一萬個「福」,因此,恭王府也被譽為「萬福園」,蝠池、蝠廳、蝠窗……祈福主題一路貫穿,堪稱蝠文化表現的極致。
  • 為什麼古代宮廷的瓷器、釵環、衣服上都會出現蝙蝠元素?
    2020年初,一場忽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都談「蝙蝠」色變。最烏龍的是,有網友牽強附會,扯出武漢火車站的設計很像蝙蝠的因果論。事實上,武漢火車站設計理念源於「千年鶴歸」,以仙鶴展翅的設計呼應黃鶴樓這一名勝古蹟。而蝙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都被視為「福」的象徵。
  • 蝙蝠在古代是吉祥的象徵,現如今是毒王的代表
    蝙蝠在古代是有著吉祥物的象徵,在古代建築物中大門上、欄杆上都會出現蝙蝠造型的圖案這是寓意著福運臨門的意思,在慈禧的陵殿前就有五隻蝙蝠捧桃,這就是古代人們取意多福多壽的意思,在古代蝙蝠經常和鹿、仙桃在一起代表著福祿壽'蝙蝠美化成蝠身蝠翅捲曲自如
  • 蝙蝠在中國古代是福氣的象徵,為何在西方人眼裡,卻是惡魔的代表
    蝙蝠是一種長有翅膀,善於飛翔的哺乳動物,它的形狀像鼠,因此也被人們稱之為飛鼠或仙鼠。蝙蝠的最大特點是晝伏夜出,捕食蚊子等昆蟲。唐代詩人元稹曾這樣描寫蝙蝠:「簾斷螢火入,窗明蝙蝠飛。」蝙蝠在中國是一種瑞獸,因為它的名字裡有一個「蝠」字,和「福」字諧音,符合人們的一種美好的心理預期和暗示,總是希望幸福降臨在自己身上。
  • 福兮?禍兮?凱恩斯的蝙蝠
    在我的記憶裡,東方中國的古老傳說中,蝙蝠因諧音「遍福」,被作為「福」的吉祥象徵而廣受善待。中國古時建築的門楣、磚牆,甚至民間剪紙、年畫中,常可見到蝙蝠身形。但是,在西方的電影和小說中,因蝙蝠喜黑暗、慣夜行,作為「黑暗幽靈」和「不祥之物」,常被喻為「陰謀」、「惡魔」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