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溫州市飲食類非遺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評估活動舉行,共有114個非遺飲食類項目、93位傳承人以及項目保護單位人員共計200多人參加評估。
根據項目屬性及特點,分別以酒類、茶類、豆類、餅類、糕點類等進行現場展示、現場製作。通過專業評委和現場觀眾進行評估。本次飲食類項目及傳承人評估特別關注溫州集體類非遺項目的保護,如瑞安、永嘉索麵製作技藝由村集體作為保護單位,此次參評也由村集體委派參加。
作為在這次活動中設置的競技板塊之一,主辦方組織了吹糖人、糖畫類項目的現場拼比活動,來自溫州各縣(市、區)的吹糖人、糖畫類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臺競技,一比高低。
來自鹿城的吹糖人曹達豐說,吹糖人在他曹氏家族傳承已經100年歷史,於2014年列為溫州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他為該項目傳承人。
曹達豐一邊介紹製作工藝,一邊動手製作。記者發現,同樣一個吹糖人項目,來自不同縣(市、區)的代表性傳承人,手藝和流派不盡相同,最後呈現出的作品也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舉辦此次活動有兩個目的,一是對飲食類非遺項目進行規範化管理,二是促進飲食類非遺項目的傳播。」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楊思好說,所有參與評選的飲食類非遺項目以及代表性傳承人經專家評選後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對於不合格的傳承人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整改,並可能退出代表性傳承人的資格,由政府部門重新認定傳承人,以完成傳承人的優勝劣汰。
目前,全市共有人類非遺項目4個,國家級項目34個,省級項目145個,市級項目963個。現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37位,浙江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6位,溫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733位,全市縣級代表性傳承人1633人,代表性傳承團體10個,代表性傳承群體18個。
根據《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溫政辦〔2009〕159號)文件精神,自2009年起,對市級以上65周歲傳承人的傳習活動實施扶持,每人每年發放2000元傳承補貼。2020年,溫州市財政繼續加大傳承人傳承經費扶持力度,全市列入市級以上傳承人全部享受補助,2020年共發放661位傳承人132.2萬元補助。
(原標題《一場飲食類非遺項目的「比拼會」 200多人同場競技》,原作者鄭榮,來源:掌上溫州客戶端。編輯 項銳。)
【來源:浙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