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的終點嗎?有沒有可能是另一種「開始」呢?

2021-01-11 科學船塢

自古以來,死亡都是不願提及的禁忌話題,人類天生的害怕死亡,害怕看到一切與死亡有關的東西。在人類的發展史中,誕生了許多璀璨的文明,不同的文明對於死亡的看待各有不同,有的認為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開始,靈魂會接受審判,從而決定是上天堂還是下地府。在我國儒家文化中,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儒家文化對於鬼神之說,歷來都是敬而遠之,敬畏它卻遠離它。

古人是相信鬼神之說的,但不同的文明相信的程度不一樣,古代,科學沒有萌芽,產生這些認知不足為怪。自從人類建立起科學這個認識世界的方法論之後,對於生死觀有了新的註解。什麼是生?什麼又是死?在科學上,它們都是一個生物經歷的生命歷程。科學是一個大的學科,分支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我看還應該是物理學,生物學提到的各種名詞,究其本質,背後的原理還是物理學原理,比如基因突變、生物遺傳等,說到底還是物理學所探究的物理規律在支配著世界的運轉。

生命無非就是由眾多的原子組成,如果說非要給個數目的話,那就是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個,每一個原子的運行規律都由自然規律支配,它們之間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就構成了人體、思想、意識。所以說,人是自然的、物質的,人死了之後呢,伴隨著火化,這些原子又有了新的排列方式,變成骨灰、氣體回歸到自然界中。意識、思想這些都依賴於人體的生命活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人體死亡了,思想、意識也就停止了。

著名的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薛丁格曾寫過一本書,名為《生命是什麼》,這本書出版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其中的許多觀點都是頗具有前瞻性的,他將當時最前沿的量子力學也引入了對生命的解釋中,生命的本質還是物理的。

有人說,人有靈魂。從我這個俗人的角度講,我對於靈魂這種說法也是敬而遠之的,但如果從科學的角度講,是不應該有靈魂這麼一個東西的。如果有靈魂,那麼靈魂就是一種超自然物質,不遵從任何已知的自然規律,否則就一定會被現代科學儀器探測到,無論它是人們幻想的純能態還是什麼態,只要它是現宇宙的組成成分,理應當遵從自然規律。

這就和著名的火龍說一樣,我車庫裡有條火龍,它是隱形的,噴出的火是冷的,碰不到它,也摸不著它,更看不到它,也無法用儀器探測到它,但是我就是看到了車庫裡有條火龍,你們看不到,說明火龍不願意讓你們看到。火龍一說從反面充分地說明了什麼是真正的科學,真正的科學是可以被證偽的。

死亡是生命的終點,也是每一個生物體必須經歷的過程。放眼於宇宙中,其實,無論是人類還是山川草木,亦或是一顆星體,它們都無法永恆存在,死亡是必然的,但是組成個體的物質還在,只不過它變了一種存在形式了,而原本依託於人體的生命活動而產生的思想意識,隨著生命活動的結束而停止。

文/科學船塢

相關焦點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科學家:人死之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文/仗劍走天涯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科學家:人死之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死亡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十分忌諱的話題,但其實死亡卻是每一個人必須要得到的生命的終結。所以從這種角度上來看,即使人類對死亡避而不談,又能夠怎樣呢?
  • 生命是不會終結的?死亡只是另一種形式的開始?這是真的嗎?
    很多人提起死亡這兩個字感到特別的忌諱,每個人從出生開始便有很大差異,有的人出生在羅馬,自己卻出生貧苦的環境下,不過唯一公平的事情是要面臨死亡的來臨,其實我們對死亡避而不談,我們終究逃避不了自然環境的規律。
  • 死亡是人生的終點嗎?有可能死亡是另一種「開始」嗎?
    有生就有死,有黑就有白,有黑夜就有白晝,有陽就有陰,有男就有女,世界早就告訴了我們答案。宇宙中大部分的物質人類是看不到的,但他是存在的。科學解釋不了,是因為沒夠科學,我相信多維空間,人死了,就到另一空間生活,是循環的,不同空間的生物是互不打擾的。我們現在所謂的活著又是什麼在活著呢?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是什麼不知道這個地方是什麼地方。
  • 人類在未來可能會走向自我毀滅,以另一種生命形式存在
    可能有人會說了,人類是智慧生命,是有自主意識的,才不會幹這種腦殘的自我毀滅,事實真的如此嗎?根據一些科學家的說法,人類在未來有可能也會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看到這裡,有人會說了,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工業的快速發展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快速惡化,未來生態崩潰,地球不再適宜人類生存,那不就是人類自己毀滅了自己嗎?
  • 莊子:死亡是生命另一種形式
    莊子制止了他們:別別別,我以天地做棺槨,日月做連璧,星辰做珠玉,萬物當作我的殉葬品,給我陪葬的東西難道還不夠珍貴豐厚嗎?何必要再破費錢財去添置其它的殉葬品!弟子們回答說:我們擔心烏鴉、老鷹之類的東西啄食先生。莊子:在天上被烏鴉、老鷹啄食,在地下被螞蟻吃,你們從烏鴉老鷹嘴裡搶食,然後交給螞蟻們,這是何其偏心啊。原文: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尋夢環遊記》
    劇情簡介:一個鞋匠家庭出身的12歲的墨西哥小男孩米格爾,自幼有一個音樂夢,但音樂卻被家庭所禁止的,他們認為自己被音樂詛咒了。在米格爾秘密追尋音樂夢時,因為觸碰了一把吉他而踏上了亡靈土地。米格爾的反映也從一開始的抗拒到後面轉為深深的理解和感動。他逐漸意識到,夢想與親情之間,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追尋夢想重要,家人也很重要。沒有家人祝福的夢想是有遺憾的。電影中另外一個感人的點就是對於死亡的定義,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有人說過,人這輩子其實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身體的死亡,生物學角度死去。第二次是葬禮,從社會地位上講的死亡。
  • 海賊王迎來結局:路飛將至生命終點,草帽團可能解散!其他人呢?
    那麼,草帽團解散後眾船員何去何從呢?路飛毫無疑問,路飛將如願成為海賊王,但路飛在海賊王結局處可能走到生命終點阿柒並非盼著路飛領盒飯,這只是一種猜想,畢竟以上角色的死亡都是尾田為了將他們塑造得更為豐滿:在鞠躬盡瘁後毅然走向死亡,讓人肅然起敬。
  • 海賊王迎來結局:路飛將至生命終點,草帽團可能解散!其他人呢?
    那麼,草帽團解散後眾船員何去何從呢?路飛毫無疑問,路飛將如願成為海賊王,但路飛在海賊王結局處可能走到生命終點,畢竟他的壽命一直在縮短。海賊王歷史上,與路飛很像的喬伊波伊、大話王羅蘭度、海賊王羅傑等人都沒能長命百歲。
  • 生命的意義存在死亡當中
    那就選擇10年的維度再去思考呢?或者生命結束的維度呢? 所以生命的意義是在死亡之中的,真的不假! 脫離了死亡去看待生命,那生命就失去了意義。 很多時候,轉換角度思考,可以讓我們更加理解事情的意義。如果你可以長生不老,那麼你還會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嗎?
  • 電影:《神鬼傳奇》,死亡不是生命終點的新魔怪誕生
    當然如果喜歡湯姆克魯斯的影迷,《神鬼傳奇》又是一部展現他個人風採,耍帥又有動作的電影,但如果熱衷想看「木乃伊」經典的影迷,愛德華可以理解為何有人要大喊,「還我印和闐」。愛德華覺得《神鬼傳奇》要創造及納入的元素很多,如果簡單用過去賣座的電影來形容,《神鬼傳奇》就有四部電影的特色元素在其中,即《不可能的任務》再加《明日邊界》,並且有《末日之戰》及《惡靈古堡》。
  • 為何所有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熵增定律
    在整個宇宙中,沒有任何一種物質是可以永恆不變的,哪怕是巨大的天體,這也就意味著宇宙萬物最終都會走向寂滅或者是死亡。那麼死亡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就狹義來說,死亡是指喪失生命停止生存。但有一個問題卻始終得不到解決,那就是能量永遠無法100%的轉換,他們嘗試了千萬種方法也無法將能量損耗降低為零,而這些損耗的能量就是「熵」。後來這個概念被總結為「熱力學第二定律」,即能量轉換會產生熵,也就是說世界上絕不可能存在永動機,宇宙也不可能永恆。
  • 科學家模擬出陰陽眼,發現靈魂的蹤跡,或許死亡不再是生命終點
    他們在患者死亡的瞬間發現體重瞬間消失了四分之三,大約21克。科學家模擬出陰陽眼,發現靈魂的蹤跡,或許死亡不再是生命終點現在,這個實驗並不嚴密,很多學術都持反對意見,認為靈魂21克的實驗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但似乎對科學的探索和研究沒有影響。
  • 清明節跟孩子談死亡與愛: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比如,只有直面死亡,確認人生的有限,我們才能去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而擁有對生命的真誠的理解,所謂向死而生之類……但是對於一個尚在童年的孩子而言,說教性的答覆毫無意義。但讀繪本和童話卻很有用。後來菜蟲讀一年級了,在一個培訓學校裡,他發現了這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因為幾年前讀過,很眼熟,就一個人靜靜翻完。
  • 從科學的角度理解死亡,得到的答案太出乎意料!
    死亡是任何人都非常忌憚的話題,只因為死亡就意味著沒有未來了,一個人但凡在世界上消失了,人世間的一切都和這個逝去的人無關了。然而死亡卻是每個人的必經歷程,如果一直避諱,如何才能揭開死亡隱藏的神秘面紗,也許當人類發現死亡根本不是一個人的終點的時候,就不會那般畏懼死亡了。不如聽聽科學家從科學的角度是如何揭秘死亡的吧!
  • 《時光倒流的女孩》:原來死亡的終端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34;這個問題在我小時候就有過的想法,我會想像有「平行時空」的存在,俗稱「另界」。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自己在「平行時空」裡生活著,原本屬於這個時空但帶有缺點的自己在另外一個時空卻是完美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想法?今天談及這本書的主人公莉茲便是存在在這樣的時空裡。
  • 宇宙中可能存在機械生命體嗎?
    ,時至今日也沒有什麼新的發現,關於外星人的說法,絕大部分的理論都是科學家們的猜測而已。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種都是碳基生命,也就是說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以碳元素和水為基礎構成的。或許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碳元素會是構成地球生物的基礎?為什麼不是其它的元素呢?以碳元素為基礎構成有機物,這或許是宇宙選擇地球生命的唯一途徑,是目前人類科學認知範疇中唯一的生命體。
  • 科學研究發現:人死後可能以另一種方式存在
    死亡之後是真的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還是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人知道,這種未知促使人對死亡產生了極大的恐懼,因此它存在太多太多的未知了。「人死如燈滅,萬念俱成灰」是真的嗎?從科學上來說,死亡就意味著徹底消失了,因為肉身不在了,一個人的一生也就結束了,包括這個人的身體、意識、記憶、思維、經歷等一切與生命有關的東西都隨之消失,這是科學對死亡的定義,有點類似古代所說的「人死如燈滅,萬念俱成灰」,一切的一切都結束了,不管是你是纏萬貫的大富豪,還是一無所有的窮人,死亡就意味著全都結束了,雖然科學定義死亡意味著結束,但是在我們世界上存在一些與死亡有關的現象
  • 《旅程終點》影評:唯有死亡才是旅程終點
    面對德軍增援部隊不斷乘著火車前來,敵方即將進攻的謠言在英軍中蔓延,吉米也受到威士忌不離手的長官斯坦霍普指派,前往執行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這種會讓身處其中的士兵感到疲憊不堪,就算原本充滿熱情與戰意也會隨著時間逐漸消散,甚至因為巨大心理壓力而失去理智的處境,就是電影《旅程終點》主要在描述的主題。《旅程終點》評價好看嗎?
  • 若死亡不是人的終點,往生的人會去哪裡?科學家:或許五維空間?
    死亡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考驗,每個人都不想要走到最終這一步,但是對於所有人來說,卻又都是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那如果人類某一天發現到死亡並不是人類的終點,可能只是一個起點,又或者是回到原來的地方的時候,也許人類就不會如此的畏懼死亡了這也並不只是誇誇其談,愛因斯坦曾經就提出過能量守恆定律。
  • 現實扭曲力場與另一種可能!
    掩蓋在確定性之下的是人性的另一種訴求,有人稱之為「另一種可能」。 「另一種可能」一般出現在一些教練技術洗腦課程中,比如未成年人孝道教育、國學教育、宗教、特工等等方面。 以前很少用在營銷中來,現在看來,早已經被營銷化了,而且有成妖成魔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