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穩後動、分化瓦解、巧設機構,最終抵達皇權專制頂峰的雍正皇帝
十阿哥允當時掌管著正黃旗的事務,雍正繼位第十天,就把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個都統全部撤換,架空了十阿哥允。正好,康熙皇帝駕崩後,喀爾喀蒙古的首領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到京城拜謁康熙靈柩,沒想到一到京城就大病不起,追隨康熙皇帝去了。
-
雍正幾乎蹂躪整頓了所有兄弟,唯獨一人例外,還得到雍正極大信任
最終四阿哥憑著個人頑強的意志而得到了康熙青睞,成為皇帝,我們叫他雍正皇帝。當年奪位有多麼激烈,日後的報復就有多麼殘酷。而雍正的確是這麼做的,成為皇帝後,雍正對他的兄弟們展開了陰毒的報復行為。首先被整頓的是十四阿哥允禵,十四阿哥是雍正最後的對手,一度認為他會當皇帝,因為他在晚期獲得了軍權和冊封為大將軍王。
-
甄嬛傳:汪景琪被梟首示眾,為何首級被掛在菜市口,午時三刻行刑
文|少年常樂遊皇上處置了年羹堯後,整個人越發地多疑,不信任身邊的任何人,總覺得所有人與他不是同心同德。年羹堯被抄家時,有人翻出了他的幕僚王景琪給他吹的彩虹屁,稱年羹堯是宇宙第一偉人,裡面寫了很多大逆不道之言,說雍正這個年號不好,說皇上是庸才,妒忌年羹堯的才能等等,總之,皇上龍顏大怒了。
-
帝王之殤,雍正皇帝是怎麼死的?他死後頭顱去了哪裡?
導語:雍正皇帝不可否認是古時懂得政治的人,其歷史上對他的登基都存在著很多疑點。但是不管真相如何,起碼我們可以看到雍正繼位後他的貢獻是後人所崇敬和讚許的,他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8個小時,可以說是清朝最有名的"工作狂"。
-
雍正含淚殺掉一子,背負千古罵名,卻讓乾隆安享帝位60年?
「正大光明」牌匾後,大家放心了吧?雍正帝一共有十個兒子,然而很不幸,前三個兒子早在康熙末年都已經早夭了,到了雍正登基的時候他膝下年滿十歲的只有三個孩子,分別是皇三子弘時(有一子尚未來得及序齒便早夭了,之後的孩子都順延前進了一位),皇四子弘曆與皇五子弘晝。
-
雍正皇帝的印章情懷
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並於此舉行朝會,處理政事,與紫禁城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鹹豐十年(1860)被英法聯軍搶劫後焚毀。 雍正帝此璽所指圓明園專指康熙帝的賜園而言,並不包括後來併入的長春園和綺春園。
-
清朝12帝中,為何雍正的名聲如今最好?南懷瑾:職業皇帝中第一人
有讀者提了一個問題,清朝皇帝中為何雍正的名聲近些年來越來越好?這是一個好問題,其實雍正之前的名聲不好,比如弒父篡詔、生性殘忍多疑等。另外,從乾隆在位期間的一系列舉動來看,乾隆對雍正一度也是非常反感的。雍正在位13年,這是大清王朝發展史上一個非常關鍵時期。康熙晚年昏庸,諸皇子瘋狂奪嫡,大清廟堂亂象叢生,貪汙橫行國庫空虛。雍正通過「九子奪嫡」獲勝,他拼了命的努力,留給乾隆一個蒸蒸日上的帝國。
-
俠王胤祥吞下一把土,雍正皇帝感動得落淚:老十三當得起八字評語
對張廷玉李衛關愛有加,對自己的十三弟胤祥,雍正更是給予了完全的信任,從一件小事中,我們就能看出這對四哥十三弟之間的兄友弟恭——俠王胤祥吞下一把土,雍正皇帝感動得落淚:老十三當得起八字評語!雍正皇帝給世襲罔替怡親王胤祥的八字評語,是「忠、敬、誠、直、勤、慎、廉、明」,為此他還在雍正四年七月親筆手書八字送給胤祥之後,還專門頒布了上諭:「怡親王事朕,克殫忠誠,職掌有九,而公爾忘私,視國如家,朕深知王德,覺此八字無一毫過量之詞。」
-
雍正皇帝真的含淚殺子?賜死兒子弘時?乾隆繼位後,真相浮出水面
在雍正皇帝即位之後,這位兒子不為自己的父親鞍前馬後,反而是跟雍正皇帝的政敵,八王爺允禩走得很近,並且處處給雍正皇帝添亂。雍正皇帝看到這番場景,好啊,這個逆子你不是跟他關係好嗎?正好那朕就成全了你們,雍正四年二月中旬,雍正下旨,將弘時過繼給八王爺允禩。
-
雍正皇帝死後,選了兩個女人為其陪葬,其中一個耐人尋味
雍正皇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麼,歷史上,他是在哪一年去世的呢?雍正皇帝總共在位十三年,所以,雍正十三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他便去世了,就在那個傳說的圓明園之中,死的時候年僅五十八歲。按照相關規定,當天晚上,他的遺體便被運送到了紫禁城。隨後,他的兒子弘曆指定了喪儀辦理大臣。第二日的申時,大殮舉行,乾清宮的正中擺上了梓棺。
-
雍正皇帝後宮佳麗無數,為何只選烏拉那拉皇后和年妃與其合葬?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與雍正帝同葬於泰陵的二人並非都是"合葬",因為在古代,只有皇后才能被說是與皇帝"合葬",作為妃子而與帝王葬在一處,只能說是"從葬"。在清朝以前,縱使皇帝有三宮六院,但也只能與皇后同葬,而到了清朝初年,因為順治帝太過於寵愛董鄂妃,便在其死後下旨讓她與自己同葬。這一舉動開創了生前僅是妃嬪而被葬於帝陵的先河,對此史書記載為"合葬"。
-
一本宮廷機密檔案,揭開雍正皇帝死因,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大清王朝是一個具有傳奇歷史的王朝,王朝裡面12帝各有千秋,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就是人們最熟悉的雍正皇帝,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突然暴斃在圓明園內,享年58歲,他去世的非常突然,導致所有人都沒有準備,而雍正的死因也成為了一個千古謎團,對於他的死因後世和民間眾說紛紜。
-
雍正對親兄弟向來殘忍,為何對胤祥另眼相看,堪稱「常務副皇帝」
我們都知道,雍正皇帝胤禛之所以能夠在「九子奪嫡」之中脫穎而出,一方面是由於其自身出眾的能力與實力,另一方面,十三爺胤祥在此過程中可以說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事實上是,雍正皇帝在奪得皇帝之後,也確確實實地給了胤祥最尊貴的地位。
-
正當壯年的清朝雍正皇帝,毫無徵兆在三天之內暴斃的真實的原因
雍正皇帝蠟像清代的術士愛新覺羅·胤禛(清世宗,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出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他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1722年11月13日,其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在位期間重整機構、整頓吏治、改善秘密立儲制度,對於康乾盛世的延續具有關鍵性作用;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於第四子弘曆。
-
雍正死前「賜死」一人,讓乾隆坐穩皇位60年,自己卻背千古罵名
《順治歸山詩》中有記載: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由此看得出來,皇帝面對爭執糾紛時也是無可奈何的。皇帝為了穩坐皇位,必須肅清黨羽,雍正死前就曾「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皇位60年,而他自己卻背負了千古罵名。大家知道被賜死的這個人是誰嗎?為什麼他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
雍正皇帝最喜歡的左膀右臂,一個幫他奪嫡成功,一個掃清貪汙之風
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年11月13日,其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在位期間重整機構、整頓吏治、改善秘密立儲制度,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他最喜歡的左膀右臂是誰呢?
-
雍正的遺詔公布後,乾隆皇帝為何不停地哭?
雍正皇帝的遺詔公布後,遺詔到底寫了什麼,乾隆皇帝為什麼不停地哭,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秘密。在雍正皇帝駕崩後,最緊要的一件事就是確定皇位的繼承人。雍正皇帝在經歷了九龍奪嫡的殘酷爭鬥後,為了避免皇子們內鬥,建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雍正皇帝在生前,就將皇位繼承人選寫好,一份隨身攜帶,將另一份密封的錦匣收藏於「正大光明」匾後面。在雍正去世後,張廷玉以及內侍拿出了雍正皇帝遺詔,在王公大臣的見證下宣讀。
-
「名人百科」一個爭議頗多的皇帝——清世宗雍正
【名人簡歷】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年),滿族,母為康熙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清聖祖玄燁第四子,是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號雍正,死後葬於清西陵之泰陵,廟號世宗,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
雍正是例外,他秘密處決一人只為讓弘曆穩坐皇位60年
康乾盛世指的就是康熙和乾隆這兩位皇帝所做的政績,而在他們中間的雍正雖然沒有很耀眼的政績,但他的執政能力也非常強。可以這麼說,沒有雍正帝的承上啟下,康乾盛世也不會出現。但雍正在位的時候,他做過一件錯事,雖然讓清朝盛世多了幾十年,卻讓自己屢遭罵名。
-
「常務副皇帝」胤祥,為何不會被雍正猜忌?3大原因,雍正很放心
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就連一母同胞的皇十四子胤禵,就連潛心修書、不問政事的皇三子胤祉都受到了雍正皇帝不同程度的打壓和懲治。就連雍正皇帝繼位以後,也只是給出了「因二阿哥一事牽連,一時得罪皇考」這樣說了等於沒說的原因。那麼,一向被康熙皇帝疼愛的胤祥,到底因何得罪了康熙,受到了將近一年的圈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