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麼?證監會18連叩問大和證券 距離獲批還有多遠?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發生了什麼?證監會18連叩問大和證券,外資股東資質、註冊資本、高管任職資格…距離獲批還有多遠?

農曆年後,資本市場重啟運轉,合資券商的設立進度也終於有了新動作。

2月5日,證監會就大和證券(中國)的設立申請給出了反饋意見,從境內外股東資質、擬任高管資質、合同及章程草案、專業法律意見等多個方面,對其提出了18個問題。此時距離大和證券(中國)的設立申請在2019年12月4日獲證監會受理,僅過去了兩個月時間。

根據證監會截止2月7日的最新公示,目前仍有19家合資券商排隊等待設立審批,其中聯信證券、金圓統一證券、方圓證券、瀚華證券、華勝國際證券已於2019年5月17日拿到監管反饋意見,星展證券(中國)則在1月3日獲得證監會受理。

三問日方股東控股資質

此次證監會主要的提問對象為三家設立股東:株式會社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簡稱「大和集團」)、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簡稱「北京國管中心」)、北京熙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熙誠資本」)。

大和集團創立於1902年5月1日,截至2018年末,總資產約1.248萬億人民幣,按總資產規模排序為日本第二大證券公司和全球第五大證券公司,營業網點覆蓋全球五大洲20個國家和地區。

而根據公開信息,日方股東大和集團的持股比例為51%,北京國管中心和熙誠資本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3%和16%,因此證監會對於外資控股股東資質尤其關注。

根據公告,大和集團被要求根據最新審計報告論證是否符合「不存在或有負債達到淨資產50%的情形」;補充提供大和集團所控制機構的具體持牌情況,並論證是否與合資證券公司的初始業務範圍相匹配;補充說明自身及所控制的機構最近3年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不良誠信記錄,是否存在因涉嫌違法違規正在被調查等情形;進一步完善公司對合資證券公司的風險處置預案。

值得注意的是,大和集團還被證監會指出,此前報送的審計報告中文譯本存在缺失問題,具體包括最近一期審計報告的審計意見中文譯本缺失,未見財務報告附註部分索引的內容,中文譯本的財務報告附註出現非本報告期內容。

追問中方股東註冊資本

北京國管中心於2008年12月由北京市國資委出資設立,註冊資本350億元。國管中心是以國有資本運營和股權管理為重點,以國有資本的證券化和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的市屬重點骨幹企業。截至2017年底,國管中心合併報表總資產2.5萬億元,淨資產約8500億元,銷售收入約9600億元,實現利潤約614億元。

針對兩家境內股東,證監會還指出,北京國管中心、熙誠資本及其控股股東尚未明確說明是否存在「直接持有及間接控制證券公司股權比例低於5%」的情形,且兩家機構的註冊資本與實收資本均不一致,被要求進行補充解釋。

與此同時,證監會還要求兩家中資股東(包括相關子公司/控股股東)補充說明,最近3年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不良誠信記錄,是否存在因涉嫌違法違規正在被調查等情形;是否已建立健全實業板塊與金融板塊的法人、資金、財務、交易、信息、人員等相互隔離的防火牆制度。

此外,北京國管中心還需說明,是否符合證券公司主要股東「開展金融相關業務經驗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相匹配」的要求,並完善其對合資證券公司風險處置預案,包括但不限於有關補充資本等安排。

熙誠資本則需補充說明,是否符合「核心主業突出、資本實力雄厚、公司治理規範、股權結構清晰、管理能力達標、財務狀況良好、資產負債和槓桿水平適度」等要求。

董事長簡歷存疑,合規總監曾被監管談話

除了對於三家股東方刨根問底,證監會同樣對大和證券(中國)的擬任高管名單細細審查。

證監會指出,大和證券(中國)的擬任董事長從業證明中的工作經歷與其個人簡歷內容不完全一致,要求說明有關情況並確認其是否符合證券公司董事長任職資格要求。

同時,公司的擬任合規總監最近3年內曾被採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其曾任職單位曾被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辦理相關業務等措施,要求說明擬任人是否具備勝任能力,是否符合證券公司合規總監的任職資格要求。

除此之外,大和證券(中國)還被要求說明擬任總經理是否符合「曾擔任證券機構部門負責人以上職務不少於2年」等證券公司經理層人員任職資格要求。

章程草案仍待完善

根據公告,證監會還對大和證券(中國)的合資合同及公司章程草案進行了審查和提問,具體內容包括五大方面:

1。合資合同中需補充合資證券公司僵局解決機制,僵局應當至少考慮因出席會議的人數不足,導致無法召開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會議等情形。

2。合資合同列示了合資證券公司新設或收購企業的條款,需說明合資證券公司對外投資的具體考慮。

3。合資合同列示了合資證券公司的解散和清算的條款,但未規定對合資證券公司證券業務和客戶如何了結、安排,需予以完善。

4。需在合資合同中進一步明確合資證券公司編制財務報表採用的會計準則,以及對除總經理、財務總監之外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的提名機制。

5。需說明對合資合同第3.3條、第10.1.3條、第14.5.5條內容的有關考慮和具體安排,並論證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除此之外,證監會還對「大和證券(中國)有限責任公司」這一名稱,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進行了重點關注。並要求相關法律事務所獨立作出查驗結論,出具法律意見,並進一步完善法律意見書,相關查驗文件作為附件。

19家合資券商待審

北京西城區政府此前曾披露,大和證券(中國)預計在2020年6月30日前正式開業。初始業務範圍暫定為「證券經紀,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最終經營範圍以證監會審批結果為準。

事實上,大和證券(中國)的設立進度的確相當驚人,其設立申請材料在2019年9月24日被證監會接收,2019年9月30日證監會要求對材料進行補正,2019年12月4日證監會正式受理其申請材料。

與此同時,儘管2020年才剛剛過去1個多月,但已有兩家合資券商的設立進展有了新突破。除了大和證券此次收到反饋意見外,星展證券(中國)的設立申請也在1月3日獲得證監會受理,比照大和證券(中國)的進度,或許星展證券(中國)也將於近期收到反饋意見。

順便一提的是,根據證監會截止2月7日的最新公示,目前仍有19家合資券商排隊等待設立審批,其中聯信證券、金圓統一證券、方圓證券、瀚華證券、華勝國際證券已於2019年5月17日拿到監管反饋意見。

(責任編輯:DF150)

相關焦點

  • 證監會提18問!日本大和證券要在中國新設控股公司 剛援助2.5萬隻口罩
    日前,證監會在官網披露大和證券(中國)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申請文件反饋意見,對出資方株式會社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下稱「大和證券集團」)、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下稱「北京國管中心」)、北京熙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熙誠資本」)提出18個問題,劍指合資證券公司股東及擬任高管資質、公司章程草案等。
  • 又一家日資控股券商來了,日本大和證券正式獲批,退出近六年後重返...
    8月28日晚間,證監會發布公告,核准設立大和證券(中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和證券)。大和證券註冊地為北京市,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業務範圍為證券經紀、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今年以來,外資參股、控股券商動作頻頻。年初,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在上海設立首家證券營業部獲批後,2月再次傳來金圓統一證券進場的消息。
  • 第七家外資控股券商來了 大和證券時隔6年重返中國內地...
    第二家日資控股券商獲批設立根據證監會8月28日晚間公告,證監會核准設立大和證券,這是繼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後,第二家獲批在內地設立的由日資控股的合資券商。根據公告,大和證券註冊地為北京市,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
  • 服貿會上大和證券落地北京,第九家星展證券緊隨...
    大和證券是第8家外資券商,星展證券緊隨其後。外資券商加速進場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不斷推出,此前,證監會表示,自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例限制。中國證券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安青松認為:「全面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例限制,是我國證券行業雙向開放新的起點。」隨後,多家外資券商加速入場中國市場。
  • 大和證券(中國)年底前北京開業,背靠日本排名第二券商,攪動國內...
    擔任董事的還有呂睿智、程瑞琦、澀谷慎志。監事會主席為範道遠,陳超、初向輝為監事,獨立董事為歐陽謙、德地立人、薛鍵。大和證券(中國)的大股東實力雄厚。2004年,上海證券與日本大和證券集團合資設立了海際大和證券,合作期限10年。2014年,大和證券將海際大和證券33.3%的股權轉給上海證券,正式退出國內市場,海際大和證券更名為海際證券,成為上海證券的全資子公司。隨後中天城投集團將海際證券大部分股權收入旗下,改名為中天國富證券。
  • 高盛、摩根真的來了 能給中國券商帶來什麼?
    而在兩天前,4月20日,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的股權信息也發生了變更,天眼查顯示,摩根史坦利正式成為外方股東,摩根史坦利亞洲有限公司退出。事實上,本次控股股東變更,不論是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還是高盛高華證券,都是準備已久。
  • 日本大和證券時隔六年重返中國 將啟動合資證券承銷業務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9日電 據路透中文網29日消息,日本大和證券集團總裁兼CEO中田誠司表示,該公司計劃在中國啟動合資證券承銷業務,以抓住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的外資準入擴大之機。據悉,大和證券計劃在明年2月春節後與兩家中國合作夥伴開設承銷業務,這意味著日本第二大券商和投行將在時隔六年後重返中國市場。中田誠司12月22日通過Zoom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中國具有無限風險,但其經濟也具有無限的增長潛力」。
  • 百聯集團控股獲批 上海證券正式易主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百聯集團控股獲批,上海證券正式易主!文 許盈 上海證券正式易主!12月12日晚間,證監會正式公告核准百聯集團成為上海證券控股股東,對於公司註冊資本也將由26.1億元變更為53.27億元。歷時一年半,就在這個雙十二,百聯集團增資控股上海證券終於塵埃落定。隨著股東變換、新高管到任,上海證券正迎來新生!
  • 日本大和證券時隔5年重返中國市場,攜手北京國資新設合資控股券商
    近日,藉助國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風勢,日本第二大證券經紀商大和證券將重返中國市場。據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9月24日,株式會社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熙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等提交的《證券公司設立審批》材料已被證監會接收。
  • 證監會嚴打再融資灰色地帶 東方證券120億定增臨考
    原標題:證監會嚴打再融資灰色地帶 東方證券120億定增臨考 摘要 【證監會嚴打再融資灰色地帶 東方證券120億定增臨考】在相繼完成A股、H股IPO之後,東方證券在
  • 證監會對國聯證券出警示函:重組備選方案準備不足
    證監會對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1456,以下簡稱「國聯證券」)出具警示函。11月20日,證監會對國聯證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證監會表示,經查發現國聯證券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過程中,未有效評估監管政策,對重組備選方案準備不足。同時,未審慎評估對證券市場的影響。今年9月20日,國聯證券擬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0109,以下簡稱「國金證券」)。
  • 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舞臺上的「初音」是真正全息投影麼?佩伯爾幻像是一種巧妙的光學錯覺技術什麼是全息投影技術?
  • 北京首家日資控股券商大和證券開業在即
    12月2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市金融監管局獲悉,大和證券(中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和證券)已於12月15日召開創立大會,12月18日拿到營業執照,擬於年前開業。這將是「兩區」政策發布後首家外資控股券商落地北京。
  • 又兩家新設基金公司獲證監會反饋意見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王思文《證券日報》記者獲悉,近日申請新設基金公司審批情況出現新進展,主要涉及兩家公司,分別為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達)和路博邁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博邁
  • 聯姻國金不成,國聯證券反接罰單,證監會給出兩大處罰理由,從公告...
    國聯證券被出具警示函11月20日,國聯證券被證監會出具監管警示函。11月20日,證監會官網發布公告,國聯證券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未有效評估監管政策,對重組備選方案準備不足;二是未審慎評估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 證監會:依法從重從快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活動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紅)11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證監會舉行聯合發布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的情況通報會。證監會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滕必焱介紹,今天發布的6個證券違法典型案例包括雅某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華某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廖某強操縱證券市場案、通某投資公司操縱證券市場案、周某和內幕交易案、吉某信託公司內幕交易案。  滕必焱表示,這批典型案例體現了證監會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鮮明執法態度,還彰顯了「四個敬畏、一個合力」的監管理念,構建起立體追責體系。
  • 民生證券在布希麼局?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張婷婷 在今年6月初成立民生基金之後,民生證券再次提交了公募基金設立申請。證監會官網6月18日消息,民生證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於當日被證監會接受材料。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2月份,證監會就核准批覆民生證券設立民生基金,且該公司已於本月正式成立。此時民生證券再次申請設立公募基金,所為何因?
  • 證監會出手:80後私募風雲人物被罰2億到底發生了什麼?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此次福建旭誠資產在案涉期間,實際控制了「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旭誠二期證券投資(長安投資283號)集合資金信託」「福建旭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旭誠興達證券投資基金」等11個產品證券帳戶;同時還有「興業證券福州五一北路蔡某東」「長城證券武漢關山大道蔡某東」等63個個人證券帳戶,操控帳戶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