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
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大和證券9月9日正式落地北京,其是首家通過新設方式獲得外資控股權的合資券商,擁有保薦承銷牌照。天眼查APP顯示,大和證券註冊資金10億元。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持續加速,外資券商跑步入場,目前國內共計發放9塊外資券商牌照。大和證券是第8家外資券商,星展證券緊隨其後。
外資券商加速進場
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不斷推出,此前,證監會表示,自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例限制。
中國證券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安青松認為:「全面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例限制,是我國證券行業雙向開放新的起點。」
隨後,多家外資券商加速入場中國市場。截至目前,經證監會發文核准設立的外資券商共有9家,其中4家系近年新設外資券商。
外資券商分別為瑞銀證券、高盛高華證券、瑞信方正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星展證券、大和證券、摩根大通以及野村東方。其中,星展證券、大和證券、摩根大通以及野村東方為新設立的外資控股券商。
星展證券系證監會9月1日最新核准的外資券商。資料顯示,星展證券註冊地為上海,註冊資本15億元,業務範圍為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證券自營、證券承銷和保薦。
星展證券拿到入場證的三天前,8月28日,證監會剛剛核准大和證券的入場資格,這也是大和證券6年後再次回到中國市場。
券商分析師屈琳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證券業對外開放趨勢日漸擴大,展現了高層對繼續激發資本市場活力的政策意圖。對面臨極大衝擊的國內中小券商而言,不僅要守住既有業務,也要開拓新市場。
大和證券落地
作為第一家在北京設立的中日合資券商,9月9日,「大和證券獲批組建發布會」在2020年服貿會上舉辦。
北京市副市長殷勇在會上表示,大和證券集團在北京設立合資券商是北京金融業開放的標誌性成果,具有特殊意義。瑞銀證券、高盛高華等是以增持方式獲得合資券商控股權,大和證券是第一家通過新設的方式在北京設立的外資控股券商。
殷勇認為,大和證券的入駐進一步豐富了北京金融行業市場主體,也會進一步促進北京與世界各地金融市場的聯通。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大和證券此次入駐中國市場已邀請本地的資本平臺進行戰略出資。出資比例為: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佔比51%,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佔比33%,北京熙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佔比16%。
目前,大和證券集團已在歐洲、美國、新加坡等海外布局,時隔6年為何回歸中國市場?
大和株式會社全資子公司大和日華(上海)企業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澀谷慎志表示,大和證券集團一直在推進國際業務,中國市場是大和證券期待已久的市場。
此外,澀谷慎志稱,目前在北京建立網點,之後也會擴展到國內各地。大河證券將不聚焦某個牌照,未來希望拿到全牌照。
公開資料顯示,大和證券亦稱日本大和證券株式會社,系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藤本證券公司,1902年成立於大阪; 1924年在美國設立藤本證券公司; 1943年與日本信託銀行合併成立大和證券公司,總部設在東京。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