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業行家
繼外資完成控股之後,瑞信方正又有人事任命新舉措——三位高管獲得董事會任命,即將履新。
三項新任命預示未來動向
時隔一月,剛剛實現外資控股的券商瑞信方正,再有人事變動。
7月16日,瑞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redit Suisse Group AG,簡稱:瑞信集團)公開宣布旗下瑞信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瑞信方正)的人事任命信息:
塗雷將任總經理;現任總經理汪民生將轉任副董事長;邱若扉將擔任投資銀行和資本市場部負責人。
公開信息顯示,塗雷此前曾任職於渣打銀行,2016年加盟瑞信,曾擔任瑞信亞太融資部大中華區結構融資業務主管。瑞信方正表示,塗雷將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和把握公司戰略發展方向,著力確保合資業務與瑞信大中華區整體戰略的協調統一。
邱若扉2010年加盟瑞信,有20餘年投行從業經驗。據悉,邱若扉將以本土項目承銷和顧問業務為著眼點,推動各項業務發展舉措的實施。同時與瑞信大中華區以及亞太區投行團隊緊密合作,為中國本土及海外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投資銀行服務。
將轉任瑞信方正副董事長的汪民生,也是一員投行老將。協會信息顯示,汪民生此前曾任職於華夏證券和銀河證券,2009年5月加盟瑞信方正,2014年1月起任總經理。然而,在瑞信方正簡體版官網,這位高管的名字寫作「王民生」。
事實上,這並不是瑞信方正近期首次人事任命。
6月1日,瑞信集團官宣完成對瑞信方正的增資,取得在華合資券商的控股權。
就在當天,胡知鷙女士被任命為瑞信方正董事長。公開信息顯示,胡知鷙已在瑞信工作近20年,投行業務經驗豐富。此前,她曾任瑞信中國投行部主管、董事總經理等職。
在此之前的5月25日,邱艾妮女士任瑞信方正財務總監。此前她曾在中信證券和中銀證券任職多年,今年4月加盟瑞信方正。
外資系券商最新排位
截至目前,國內已有7家外資控股券商,分別是瑞銀證券、野村東方、摩根大通中國、摩根史坦利華鑫、瑞信方正、高盛高華和滙豐前海。
可能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這些外資控股券商,以及擁有外資基因的券商,紛紛聚焦於投行業務。
以瑞信方正為例,行家曾在《投行女將正式掛帥,又一家外資控股券商落地》一文中報導了2019年度瑞信方正的業績情況,以及在全國百餘家券商中的排名。
在近期協會公布的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指標中,北京高華與高盛高華,方正證券與瑞信方正、方正承銷保薦,華鑫證券與摩根史坦利華鑫合併統計,為此,行家轉而援引Choice數據,對7家外資控股券商排名數據進行梳理。
七家外資控股券商2019年度業績,券業行家製圖
從業績來看,瑞銀證券2019年度營收達8.32億元,其次是高盛高華,為5.18億元;滙豐前海、瑞信方正和摩根史坦利華鑫營業收入分別為1.94億元、1.53億元和1.32億元;野村東方和摩根大通兩家開業時間較晚,2019年內幾乎沒有業務。除瑞銀證券和高盛高華外,五家外資控股券商淨利潤錄得負值,滙豐前海和摩根史坦利華鑫虧損較大,分別為1.79億元和1.09億元。
七家外資控股券商2019年度排名,券業行家製圖
從排名來看,外資控股券商無論是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指標幾乎都在尾部。瑞銀證券表現稍好,營業收入位列第78。而在投行業務方面,排名相對較高的瑞銀證券和摩根史坦利華鑫分列第70、77名。
對於外資控股券商來說,如何在「水土不服」的情況下,拓展業務,提升排名,或許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免責聲明:文中數據來自公開信息,僅供讀者參考, 無意且不願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