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控股券商誰能扛把子?瑞信方正高管「三連換」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券業行家

繼外資完成控股之後,瑞信方正又有人事任命新舉措——三位高管獲得董事會任命,即將履新。

三項新任命預示未來動向

時隔一月,剛剛實現外資控股的券商瑞信方正,再有人事變動。

7月16日,瑞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redit Suisse Group AG,簡稱:瑞信集團)公開宣布旗下瑞信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瑞信方正)的人事任命信息:

塗雷將任總經理;現任總經理汪民生將轉任副董事長;邱若扉將擔任投資銀行和資本市場部負責人。

公開信息顯示,塗雷此前曾任職於渣打銀行,2016年加盟瑞信,曾擔任瑞信亞太融資部大中華區結構融資業務主管。瑞信方正表示,塗雷將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和把握公司戰略發展方向,著力確保合資業務與瑞信大中華區整體戰略的協調統一。

邱若扉2010年加盟瑞信,有20餘年投行從業經驗。據悉,邱若扉將以本土項目承銷和顧問業務為著眼點,推動各項業務發展舉措的實施。同時與瑞信大中華區以及亞太區投行團隊緊密合作,為中國本土及海外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投資銀行服務。

將轉任瑞信方正副董事長的汪民生,也是一員投行老將。協會信息顯示,汪民生此前曾任職於華夏證券和銀河證券,2009年5月加盟瑞信方正,2014年1月起任總經理。然而,在瑞信方正簡體版官網,這位高管的名字寫作「王民生」。

事實上,這並不是瑞信方正近期首次人事任命。

6月1日,瑞信集團官宣完成對瑞信方正的增資,取得在華合資券商的控股權。

就在當天,胡知鷙女士被任命為瑞信方正董事長。公開信息顯示,胡知鷙已在瑞信工作近20年,投行業務經驗豐富。此前,她曾任瑞信中國投行部主管、董事總經理等職。

在此之前的5月25日,邱艾妮女士任瑞信方正財務總監。此前她曾在中信證券和中銀證券任職多年,今年4月加盟瑞信方正。

外資系券商最新排位

截至目前,國內已有7家外資控股券商,分別是瑞銀證券、野村東方、摩根大通中國、摩根史坦利華鑫、瑞信方正、高盛高華和滙豐前海。

可能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這些外資控股券商,以及擁有外資基因的券商,紛紛聚焦於投行業務。

以瑞信方正為例,行家曾在《投行女將正式掛帥,又一家外資控股券商落地》一文中報導了2019年度瑞信方正的業績情況,以及在全國百餘家券商中的排名。

在近期協會公布的2019年度券商經營業績指標中,北京高華與高盛高華,方正證券與瑞信方正、方正承銷保薦,華鑫證券與摩根史坦利華鑫合併統計,為此,行家轉而援引Choice數據,對7家外資控股券商排名數據進行梳理。

七家外資控股券商2019年度業績,券業行家製圖

從業績來看,瑞銀證券2019年度營收達8.32億元,其次是高盛高華,為5.18億元;滙豐前海、瑞信方正和摩根史坦利華鑫營業收入分別為1.94億元、1.53億元和1.32億元;野村東方和摩根大通兩家開業時間較晚,2019年內幾乎沒有業務。除瑞銀證券和高盛高華外,五家外資控股券商淨利潤錄得負值,滙豐前海和摩根史坦利華鑫虧損較大,分別為1.79億元和1.09億元。

七家外資控股券商2019年度排名,券業行家製圖

從排名來看,外資控股券商無論是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指標幾乎都在尾部。瑞銀證券表現稍好,營業收入位列第78。而在投行業務方面,排名相對較高的瑞銀證券和摩根史坦利華鑫分列第70、77名。

對於外資控股券商來說,如何在「水土不服」的情況下,拓展業務,提升排名,或許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免責聲明:文中數據來自公開信息,僅供讀者參考, 無意且不願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第七家外資控股券商來了 大和證券時隔6年重返中國內地...
    目前中國內地外資控股券商已達7家,其中3家為新設立合資券商,其餘4家為外資股東通過提升持股比例獲得控股權。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外資券商持續擴容,短期內可能會加劇行業競爭,長期來看有望發揮 「鯰魚效應」,推動國內券商提升自身競爭力。
  • 高盛、摩根真的來了 能給中國券商帶來什麼?
    中國基金報記者 王元也隨著我國證券業對外開放逐步提速,巨大的市場潛力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外資進入,外資控股券商正在以「加速跑」的姿態「出爐」。在證監會核准高盛高華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變更控股股東的申請一個月後,基金君發現,日前,兩家公司已經悄然完成工商變更,高盛集團和摩根史坦利分別取代高盛(亞洲)和摩根史坦利亞洲成為高盛高華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的控股股東。由此,外資控股券商正式再增兩席。
  • 外資控股券商大和證券(中國)公司即將開業,已拿到營業執照
    券中社訊,12月24日北京市金融融監管局表示,大和證券(中國)有限責任公司在15日召開創立大會,18日拿到營業執照,擬於年前開業,「兩區」政策發布後首家外資控股券商落地北京。大和證券是繼瑞銀證券、瑞信方正證券、高盛高華證券後北京第四家外資控股合資券商,由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出資比例、北京熙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三家股東出資比例分別為51%、33%、16%。市金融監管局表示,從2018年起派專人對接大和證券,幫助大和證券協調落地北京的各類事項,持續為大和證券落地北京保駕護航。
  •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來了
    高盛集團已經率先完成了對高盛高華證券100%持股的協議籤署,接下來尚有一些監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華證券大概率將成為首家外資獨資券商。截至三季度末,高盛集團總資產為1.13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7萬億。外資券商股比限制放開速度加快背景下,證監會核准批覆的外資控股券商數量有8家。
  • 券業「狼來了」再提速:大摩完成工商登記 正式控股摩根華鑫
    來源:中國證券報外資謀求控股內地合資券商有新進展。日前華鑫股份披露公告稱,摩根史坦利已完成變更控股股東事項的工商登記,正式擁有了摩根華鑫51%控制權。自3月證監會宣布將全面放開外資券商持股比例後,無論是合資券商變外資控股,還是海內外機構聯手設立合資券商均明顯提速。
  • 北京首家日資控股券商大和證券開業在即
    這將是「兩區」政策發布後首家外資控股券商落地北京。據悉,大和證券是繼瑞銀證券、瑞信方正證券、高盛高華證券後北京第四家外資控股合資券商,由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出資比例、北京熙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三家股東出資比例分別為51%、33%、16%。
  • 又一家日資控股券商來了,日本大和證券正式獲批,退出近六年後重返...
    大和證券正式入駐北京,手握三塊牌照8月28日晚間證監會發布公告表示,核准設立大和證券(中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和證券)。大和證券註冊地為北京市,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業務範圍為證券經紀、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手握三塊牌照。
  • 外資券商跑步入場!服貿會上大和證券落地北京,第九家星展證券緊隨...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大和證券9月9日正式落地北京,其是首家通過新設方式獲得外資控股權的合資券商,擁有保薦承銷牌照。天眼查APP顯示,大和證券註冊資金10億元。
  • 券商將展開白刃戰?
    過江龍來襲據外媒體消息稱,全球券商龍頭高盛將在中國合資企業的持股比例提高至100%。就在年初,高盛宣布將在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達到絕對控股的標準。僅僅9個月後,高盛就再一次提高對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提至100%,實現全資控股。
  • 剛開業一年外資控股券商就爆出違規傳聞?野村東方火速回應
    來源:新浪財經文/許旻作為首批新設外資控股券商之一,野村東方國際自籌備以來就飽受關注,但開業僅一年,卻被爆出違規「傳聞」——爆料人稱,野村東方國際研究所違規發送電話會議紀要,內容涉及敏感話題;野村東方國際內部管理混亂
  • 大和證券(中國)年底前北京開業,背靠日本排名第二券商,攪動國內...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北京即將迎來第四家外資控股券商,這也是北京首家日資控股券商年內開業。值得一提的是,大和證券(中國)的控股股東大和證券集團已是第三次進入中國,此前分別以代表處、合資券商小股東的形式在國內開展業務。
  • 商業銀行運營券商牌照可能成為金融改革的一招妙棋
    從2020年4月1日起,我國金融市場全面開放,外資券商加速進入國內市場。截至目前,我國已有7家外資控股券商,包括瑞銀證券、摩根大通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高盛高華證券、滙豐前海證券、瑞信方正證券。 不過從過去開放的經驗看,不論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還是券商等金融業態,開放並不意味著必然是狼來了。
  • 野村東方國際被爆研究所違規、3名合規高管離職 官方回應
    對於這次「違規」事件,野村東方國際發布了一項官方聲明,聲明稱:1)我司作為首批新設外資控股券商之一,一直重視合規文化建設,在依法合規經營的同時,持續推進合規文化建設和合規管理;2)所謂「傳聞」已嚴重侵害我司良好商譽及我司員工名譽,我司保留追究相關主體法律責任的所有權利;3)就「傳聞」事件,我司已按規定向相關部門進行匯報。
  • 這位券商董事長變身港股首席執行長,還有...
    除李一外,今年以來,已有不少券商高管轉會,他們或加盟其他券商,或入職上市公司,或進入知名私募機構,還有部分離職高管選擇了創業。有行業人對此表示,券商高管「轉會」,是基於「前途」和「錢途」的正常選擇。「但一旦跳槽,就有可能面臨『水土不服』的現實情況,尤其是跳槽到上市公司的券商高管,他們的轉型之路相對曲折,成功者佔少數。」
  • 券商、基金外資股比限制明起取消,誰會飲下「頭啖湯」?
    謀求全資控股上投摩根基金,是摩根大通控股券商開業、尋求獲得中國期貨公司100%控股權後的第三個布局。有消息人士透露,摩根史坦利方面也正在謀求進一步控股摩根史坦利華鑫基金。此前的2019年6月,摩根史坦利國際控股公司已經拿下了摩根史坦利華鑫基金44%的股份,獲得相對控股權。此外,在券商方面,3月30日,證監會剛剛批准了摩根史坦利對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的控股地位,持股比例從49%升至51%。
  • 被爆研究所違規、「欺負」實習生、3名合規高管離職,野村東方國際...
    野村東方國際於2019年在上海成立,註冊資本20億元,是在本輪金融開放過程中,首批獲準開業的新設外資控股券商之一,背後三大股東分別是:野村控股株式會社(51%)、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4.9%)、上海黃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4.1%)。從上述爆料內容來看,野村東方國際組建研究所時,主要從內資券商中金公司挖了不少人。
  • 科拓生物:瑞信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
    (三)其他項目組成員的基本情況瑞信方正指定溫焱、LU YIN和王楚登為科拓生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項目的項目組成員。瑞信方正建立了投資銀行業務內部控制的三道防線,對項目的風險進行層層把關。瑞信方正的首次公開發行股份並上市項目內部審核流程如下:1、項目組對項目進行初步調研及初步立項評估後,向立項委員會及投資銀行委員會提交正式立項申請,經立項委員會及投資銀行委員會批准後正式立項執行。
  •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趙明:「本土化」是外資券商競爭法則
    原標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趙明:「本土化」是外資券商競爭法則   證券業對外開放腳步加速,不斷入場的外資控股券商被視為行業「鯰魚」。
  • 2020年進擊的證券業:「做大做強」萬億元規模券商誕生 「以攻為守...
    2020年,A股迎來中銀證券、中泰證券、國聯證券、中金公司四位新成員,上市券商的隊伍也同步擴充至40家,也就是說,當下已有近三成的券商在A股上市。從首發募資規模來看,40家上市券商中,有6家券商的募資規模超100億元。2020年,中銀證券、中泰證券、國聯證券、中金公司四位A股新成員累計募資197.93億元。
  • 「狼來了」國內券商該怎麼辦?
    2020年4月1日起,中國再次放開外資準入條件,全面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隨著8月28日和9月1日證監會先後公布核准設立大和證券和星展證券的文件,短短三天,外資控股券商增加到了9家。「這些設立外資控股券商,註冊資本金都只有10-20億人民幣,只能做投行、資管等資本佔比很小的業務,類似於衍生品的高端業務是做不了的,而這恰恰這是外資券商最拿手的業務之一。」陳福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