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獲悉,過去5年來,佛山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空氣品質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飲用水源水質長年穩定達標,完成造林與生態修復面積27041畝,綠色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但是,傳統產業佔比大、機動車保有量增長迅猛等制約環保持續改善的情況仍然存在。2021年是「十四五」時期的開局之年,佛山生態環境將在怎樣的道路上越來越好?
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2021年加快破解環境治理領域頑瘴痼疾和深層矛盾,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近零碳排放示範工程創建等項目,並以優化環保服務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快構建佛山特色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打造近零碳排放示範項目
培育大型環保龍頭企業
「十四五」期間,中國將持續部署開展碳排放達峰行動。作為地級市發展的標杆。為此,佛山將出臺應對氣候三年行動計劃,推進陶瓷、有色金屬等重點能源消耗行業二氧化碳排放控制,配合做好電力行業控排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持續做好水泥、鋼鐵、石化、造紙等行業控排企業廣東碳市場履約工作。佛山還將打造近零碳排放示範,力爭把禪城區嶺南大道公交樞紐站打造成國家級示範項目,並推進一汽-大眾開展新一輪近零碳排放示範工程創建。
過去5年來,佛山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戴嘉信 攝
環保不僅是一項工作,也是一大產業。佛山將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重點培育大型環保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國家環境服務業華南集聚區等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推進佛山環保科技小鎮建設,構建由源頭到終端完整的固體廢物處理產業鏈。佛山將著力在本市培育出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環保服務公司,同時鼓勵環保企業創建國家、省或市工程技術中心。
針對水汙染防治攻堅戰,佛山將以全流域「好水穩定在好、差水持續變好」的目標為導向,深入開展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其中,佛山持續推進佛山湧、南北大湧、北村水系、裡水河、漫水河、九曲河、高明河等流域治理項目,完成50條農村黑臭水體整治。2021年,佛山計劃新建700公裡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管網,排查修復老舊管網300公裡。同時,佛山將推進東平水道廣東萬裡碧道省級試點,完成220公裡建設任務。
在大氣汙染防治方面,佛山將以大氣汙染物協同處理存在的問題為導向,全面推動協同高效的大氣汙染源頭精細治理。對於工業、物流、機動車、非道路機械等不同的汙染源分類施策。
佛山還將以土壤安全利用的結果為導向,以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汙染調查、治理修復為重點,大力提升土壤環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協同推進土壤、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構建佛山特色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強大的體系和組織,是讓各項美好目標得到實現的保障。為此,佛山將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三線一單」系統治理構建以排汙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汙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探索生態環境治理機制體制改革新路徑。
佛山將組織對全市重點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以及排汙登記情況進行質量抽查,夯實排汙許可全覆蓋成果。在條件成熟的區域,佛山將積極開展環評審批與排汙許可「兩證合一」改革試點,啟動工業類建設項目環評報告表與簡化管理排汙許可證直接銜接,強化排汙許可證證後管理體系建立。在突出排汙許可的剛性約束的同時,佛山將完善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
法律法規是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的利器。佛山將在2021年繼續跟進《佛山市河湧水汙染防治條例》立法工作進展,完善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營造全民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對於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佛山將加大打擊力度,並做好環境信訪問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佛山還將繼續推進差別化監管模式,對環境信用等級低、環境風險高的企業加大監管頻次,並加快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體制。
現代感知手段和大數據是構建佛山特色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關鍵一環。佛山將在完善大氣感知監測的基礎上,重點加強水環境和汙染源全面感知和實時監控能力。其中,佛山將加快土壤監測網絡體系建設,加強對涉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等企業環境風險防範管理,持續實施重金屬汙染防治分區防控策略,完成重金屬減排任務,進一步完善環境鄰避效應化解機制。
【撰文】肖霞 趙越 楊嘉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