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永州10月29日訊(通訊員 蔣巧宏 萬海燕)近年來,雙牌縣的治超工作一直面臨路網發達、執法人員不足的困境,靠單一的雙紅超限檢測站站點和流動治超已經遠不能滿足治超的需求。為此,雙牌縣使出三招,精準破解治超頑瘴痼疾難題。
強化科技治超,推進非現場執法工作,公路治超由「人海戰術」向科技化邁進
2019年來,雙牌縣投入近400餘萬元,布局全縣主幹線G207線、S230線2條非現場執法公路,建設茶林和打鼓坪2個點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整合雙紅治超站點、不停車檢測系統等超限超載信息資源,建立了一套具備分析調度、監督管理功能的治超信息平臺系統,實現省、市、縣、站四級治超信息管理平臺聯網,互聯互通,每年傳輸共享20餘萬條車輛檢測數據,超限超載治理的監管、處置能力大幅度提升,構建了全縣治超「天網」。2019年12月28日啟動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成立專門班子隊伍,明確7名交通、公路、交警部門專職人員,全面開展非現場執法工作。
強化源頭治超,推進信息化管理,從源頭嚴控超限超載違法行為。
今年來,雙牌縣瑞祥公司、邦信公司、華瑞科技公司、宏達頁巖公司等10家重點源頭企業率先安裝稱重設備、監控系統,並與縣級治超信息平臺聯網,過磅信息等及時傳送到信息平臺,實時監控貨運車輛裝載行為。源頭企業邦信公司更是在永州率先啟用裝載機安裝稱量設備,精準控制河沙裝載重量,避免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現象。
路警聯合治超,實現管理科技化,不停車檢測系統和交警道安雲系統連接,形成合力治超效果好。
今年來,雙牌縣一是為治超執法人員、交警人員均配備執法記錄儀並安裝手機監管系統,管理治超的領導通過手機APP,就可以調度和管理治超執法人員,進一步規範治超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二是不停車檢測系統和雙紅治超站檢測系統均安裝闖禁電子抓拍系統,並接入交警道安雲平臺。針對非現場執法的局限性,如貨車通過遮擋號牌、壓邊線、逆向行駛等行為,通過與交警道安雲系統的聯網,實現違法車輛信息查詢與交警部門無縫對接,特別是由交警部門對未按規定車道行駛、遮擋號牌等幹擾逃避檢測行為依法處罰記分,能有效避免現場執法的交通擁堵和監管漏洞問題,讓超限超載車從此「不敢超」。
根據縣信息平臺的大數據分析,2020年以來,截至目前,雙牌縣共檢測車輛9萬餘輛,交通、公路部門立案185起,結案108起,超限超載車輛數量下降30%,超限超載比例30%以上的嚴重超限超載車輛數量下降60%,駕駛員的合法運輸意識明顯加強,道路運輸安全態勢穩中向好,政府公信力大大提高,科技治超效果和優勢逐漸突顯。目前,雙牌縣治超網絡逐步建立,開創了以治超非現場執法為主、路面執法為輔的治超新模式,將向著精準化、常態化的科技治超模式不斷邁進。
來源:紅網
作者:蔣巧宏 萬海燕
編輯:成文杰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0/29/855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