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收了你!「黑科技」助力豐收季 新農人捧起「金飯碗」

2020-12-21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魏俊怡 濟南報導

  金秋九月,麥浪滾滾,濟南市一派豐收景象。

  關鍵技術推廣、植保隊伍壯大、水肥一體化噴灌、生產託管服務……今年豐收來之不易,科學種田亮點頻現。各地經受住防疫、防汛等多道關口考驗,穩住了三農基本盤;農業生產環節減少損失,確保顆粒歸倉,守牢豐收成果;「田保姆」「網紅農民」不斷湧現,新農人運用新科技實現豐產致富。特殊之年,中國人的飯碗要穩穩地端在自己手裡。

  科學種田亮點頻現 糧收萬石更珍惜

  隨著科技興農步伐的穩步推進,從備耕培訓,到耕種生產,再到田間管理,科技元素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關鍵技術推廣、植保隊伍壯大、水肥一體化噴灌、生產託管服務……傳統的秋收悄然發生著變化,科學種田亮點頻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在萬頃田疇裡慢慢凸顯出來。

  在商河縣玉皇廟鎮種植大戶高成路的麥田,無人機正在田間穿梭,除草劑與殺蟲劑、殺菌劑復配的混合液均勻地撒施在麥苗上。在智慧農業活躍的當下,無人植保機作為田間植保作業的「新裝備」越來越受種植大戶青睞。

  經過多年建設,商河縣植保隊伍日益壯大,當前全縣擁有多旋翼無人植保機54架,有人直升機(R44)1架,自走式噴杆噴霧機55臺,背負式電動低噴量噴杆噴霧器2339臺,日綜合防治能力近40萬畝以上,為商河縣糧食豐產豐收夯實了基礎。

  走進孫集鎮前街村,遠遠望去,一群身穿黃色制服的機防隊員一字排開,場面十分壯觀。據悉,這是中化現代農業服務隊正在開展小麥春季病蟲害防治作業。近年來,商河縣社會化服務組織異軍突起,糧食生產託管服務成為土地規模化經營的「新模式」。

  為著力破解土地誰來種、怎麼種等制約農業生產的瓶頸問題,商河縣自2015年以來,積極整合涉農項目資金,依託糧食種植、病蟲害專業化防治、農業機械等專業化服務組織集中連片開展糧食生產全程社會化託管服務。2017年開始探索依託村級服務組織開展整村整建制推進糧食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積累了大量的成功經驗,尤其是探索出的「10N」「1X」模式得到大面積推廣,成效顯著。

  2019年,商河縣創新組織形式,鼓勵小農戶參與現代農業發展,探索出了「服務平臺、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模式,開展小麥訂單生產總面積5.2萬畝,力爭用3至5年時間,將商河縣打造成百萬畝品質原糧訂單生產基地。

  「巡田不用去地裡,收割不用使鐮刀」

  麥收的季節,一望無際的金黃成為鄉村最美的景象。麥浪輕輕搖擺,微風把植物的香氣送到農民喜悅的臉上。商河縣孫集鎮周陳村,一處現代化農場正在收割。聯合收割機轟隆隆駛過麥田,農場主周叔寒忍不住感慨:「以前哪敢想,巡田不用去地裡,收割不用使鐮刀!」

  周叔寒的「叔寒家庭農場」,是孫集鎮現代化農業發展的一個代表。今年,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推進大會上,濟南市委確定了12項攻堅行動,實施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攻堅行動,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正是其中之一。

  「農民從土地裡解脫出來了,有更多時間去打工、經商。到今年,俺們村裡的私家車多了80多輛,你說生活好不好?」周叔寒說起農場給村裡帶來的巨大變化,笑得合不攏嘴。麥收時節,他們也不再像從前那樣擔驚受怕,「現在只要我想,一千畝地一天就能收完,無非是多僱兩臺收割機。」

  今年,「叔寒家庭農場」也有了新變化。「看,這是我們剛剛安裝上的烘乾機,每天能烘乾100噸小麥。」農場邊,兩條傳送帶將麥粒運進高高的烘乾機,麥粒直接進倉等待流向市場,「靠天吃飯」的風險又低了一重。

  周叔寒的手機裡還藏著一個「MAP智農」APP,「以前種地靠天活,現在可以通過APP隨時隨地關注天氣。可以預測每個地塊未來3小時的降雨概率及降雨量,氣象災害的發生概率和持續時間。我們可以參考這些數據,來把握打藥、澆水時機,『知天而作』。」周叔寒一邊演示一邊介紹:「你看到光譜上的斑點有深有淺,就是有的地方是存在異常的,比如雜草多了、長勢不好了。根據顏色一下就可以看出哪裡長得好、哪裡長得差,比如紅色多就說明長勢不好或沒有作物,綠色代表長勢良好,黃色代表糧食成熟。」

  在「MAP智農」APP的基礎上,中化農業還推出了全方位、人性化的訂單式經營模式。「我們給農戶提供農技服務,當『田保姆』。對於訂單式客戶,我們會在觀測到作物生長情況的同時,在徵得客戶同意的情況下,出動我們的無人機、收割機等機械,為客戶農田進行噴灑藥物、澆灌、收割等服務,還可以針對不同情況配出不同藥物和肥料,就連銷售也是我們負責。」中化農業MAP經理楊寵巍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上半年,濟南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17元,比去年增長0.6%;一產增加值增長1.2%,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速度。29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率先完成任務目標、率先啟動市級驗收工作,在全省綜合評價中位列第三名。在落實惠農政策方面,完成農機購置補貼機具6226臺,落實補貼資金3601.7萬元。引導金融傾斜支持「三農」,6月末涉農貸款餘額2693.2億元,比年初增長125.7億元。重點保障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項目用地,預支區縣新增計劃指標9265畝,累計盤活農村閒散土地1.15萬畝。

  如今,新農人運用新技術、新知識、新理念帶來了農業生產的新變化,正捧起一個個「金飯碗」。

相關焦點

  • 「農人狠貨在閒魚」:農人玩家的全新致富攻略
    號稱「閒魚李子柒」的秦川姐姐,昨日一場盛大黑豬宴的全程吃播,令屏幕這頭的觀眾食指大動、躊躇滿志,於是,西北秦嶺黑毛土豬肉順理成章瞬間賣爆。 在閒魚,農人玩家們可以直接申請開通有專屬標識的農人玩家帳號,趁著歲末年關這類時間節點,參與平臺搭建的「閒魚玩家帶你買年貨」活動,借力平臺資源流量扶持,做直播,做策劃,與希望採辦年貨的觀眾充分互動,親自為家鄉的好貨、年貨、「狠貨」親自代言、親自帶貨。
  • 秋糧披上「黃金衣」 榆陽大地迎來豐收季
    金秋豐盈,碩果纍纍,涼爽的秋風,撫弄田地裡的農作物,奏響一首首豐收的「樂曲」。這是萬物成熟的時節,這是我區最美的豐收季。連日以來,在我區從南到北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收割機和群眾勞作的繁忙景象,良田豐產萬裡,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新農人吳華偉:用「黃與黑」描繪特色農業的發展之路
    這樣「沁州黃」便成了向皇帝進貢的珍品。新農人吳華偉的創業故事就從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講起。「我是農民,來自農村,從事農業,興辦的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的是農產品,因此我對農業情有獨鍾,要讓老祖先留下的沁州黃髮揚光大」——吳華偉 吳華偉網名「沁州黃沙啞哥」,這是吳華偉時常用沙啞嗓門講的一句話。
  • 支書站臺,村民點讚,江鈴新寶典暖心助力湖北水稻豐收
    正值湖北農村晚稻豐收的時節,稻浪中,田埂上,閃動著忙碌的身影,人們將沉甸甸的稻穀裝車歸倉,滿載豐收喜悅盡興而回……這是湖北隨州劉家臺村的農忙景象,也是江鈴創富寶典村公益助農的圖畫。作為千行萬業的「創富之車」,江鈴新寶典成為了村民們拉運糧食的好幫手,一斗斗稻穀,一袋袋助農米,開啟特殊之年的「暖心」之行。公益扶貧,助農創富本次「公益助力脫貧攻堅 江鈴寶典助農創富」活動由江鈴汽車聯合思源新浪揚帆公益基金湖北站、民建隨州市委共同開展。
  • 俗語「二月無三卯,農人吃不飽」,今年莊稼難豐收?聽農民咋說!
    第一句諺語「二月無三卯,農人吃不飽」老廖說,如果農曆二月份沒有三個卯日的話,那麼這一年的年景一般都不會太好,按照老輩人留下來的經驗,這一年的莊稼會欠收。大傢伙兒的糧食產量會有所下降,放在過去,這樣的年份可不好過,大傢伙容易挨餓!
  • 山東秋糧收穫已達九成 新技術助力豐產豐收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3日訊眼下,正值秋收關鍵時期,各地抓緊時機搶收,新技術助力秋糧豐產豐收。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趙明介紹:「按照標準水折合(玉米)畝產達到了884.41公斤,這個結果是非常高的。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二處博士張凱說:「可以說是技術應用的十分到位,團隊融合的十分到位,成果落地也十分到位。」玉米豐產得益於關鍵技術創新與技術模式的集成發力。作為國家「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專項實施重點省份之一,山東農科院項目組聯合47家科研機構組成聯合創新團隊。
  • 你一整年的蔬果都被我們承包了!
    傳統印象裡,辛勤勞作的農民是否應該是這樣的是這樣的…可曾想有一天會成為這樣的…被譽為中國十六世紀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就曾記載過當時諸多領先全球的農業科技,作為新時期「三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疫情考驗的特殊之年,她們扛起強農興農重任,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發揮出了「半邊天」的作用,助力農業強、助力農村美、助力農民富。「豐為政顯,收為民得。」 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上海市婦聯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將農村地區女性最廣泛地動員起來、組織起來,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巾幗力量。
  • 遼寧省糧食生產闖「四關」奪豐收
    我省糧食生產闖「四關」奪豐收產量為歷史第三高,穩居全國第十二名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糧食產量數據公告,我省糧食總產量達到467.8億斤,為歷史第三高水平,居全國第十二名,糧食主產省地位進一步鞏固;糧食單產為每畝884斤;糧食播種面積為5290.5萬畝,居全國第十四名
  • 津門網何秀明:豐收季
    自從學攝影以來,常常經不住豐收的季節的誘惑,總會邀攝友去附近農村採風,看到農民不辭辛勞地搶收搶種,勞作辛苦,但豐收喜悅。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血汗終有回報,秋天到處碩果纍纍,瓜果飄香,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他們勤勞智慧的雙手在祖國大地上,用五彩繽紛顏料勾畫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讓欣賞她的人們心曠神怡。
  • 【基層動態】科左中旗勝利鄉:血麥開鐮第二季 麥浪湧金豐收喜人
    【基層動態】科左中旗勝利鄉:血麥開鐮第二季 麥浪湧金豐收喜人 2020-07-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21歲網球天才與女友穿情侶裝捧起獎盃,事業愛情雙豐收
    北京時間11月30日,網球運動員朱皚雯通過社交媒體曬出與男友吳易昺穿著情侶裝捧起冠軍獎盃慶祝的照片,引發網友們強烈關注。從照片可以看到,吳易昺與朱皚雯穿著情侶裝站在網球場內,一人一手捧著一個冠軍獎盃,有愛的畫面讓網友們紛紛留言點讚:「阿昺人生贏家,事業愛情雙豐收」、「有女友在身邊陪伴的吳易昺,果然是戰無不勝呀」、「好甜啊,還特地換了情侶裝來拍捧杯照」、「好甜,又是狂餵狗糧的一天」、「果然,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賢惠又美麗的女人,哈哈」、「祝賀雯姐,跟阿昺一直幸福下去吧」。
  • 《失落城堡》豐收季打法攻略
    《失落城堡》的豐收季是一個特別照顧新人玩家的挑戰因子,因為這個挑戰因子對玩家特別友好,具體怎麼打,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
  • 雲南西盟:「金豆子」迎來豐收季 群眾致富有「路子」
    「巖高家,243公斤」、「巖龍新家,184公斤」、「巖超家,228公斤」……在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莫美村二組的球場上,莫美村112家無筋豆種植戶正在等待著自家剛剛採收的無筋豆稱重、上車。在這個本該是萬物休眠的冬季,莫美村的豆農卻迎來了無筋豆的豐收季,享受著豐收帶來的喜悅。
  • 炮火聯盟 冰雪奇馭 長城炮查幹湖冬捕豐收季來啦!
    12月27日,長城炮將攜手炮火聯盟近百名車主開啟查幹湖冬捕豐收季,來一場冰雪奇馭。在這裡,不僅有神聖古老的「祭湖·醒網」儀式,聖火採集、喚醒神網、捕撈頭魚,讓車主見識古老的漁獵生活,還有賞冰雕、參與捕魚、玩雪滑冰,更有冰雪駕控培訓,在冰原暢享極致越野樂趣,與車主真正玩在一起,嗨翻這個冰雪季。
  • 「機械戰警」頭盔亮相成都 「黑科技」助力防疫戰線
    「機械戰警」頭盔亮相成都 「黑科技」助力防疫戰線 2020-03-03 08:37: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抗擊新冠肺炎
  • 月圓之夜版本更新前瞻 最新版本豐收節預覽
    月圓之夜版本更新前瞻 最新版本豐收節預覽,終於沉寂許久的月圓之夜再次更新,這次更新的是小版本,還有後面版本的預告,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吧。 更新內容:豐收節小版本 更新時間:8月14日(預計) 更新平臺:IOS安卓同步上線 收費情況:免費 >>>豐收節小來臨<<<
  • 臺山早稻開鐮,感受豐收喜悅!
    臺山早稻開鐮,感受豐收喜悅!一個星期前,他開始收割早稻,目前已經收割了300多畝,完成夏收任務過半。在收割現場,阿布看到收割的稻穀並沒有完全熟透,為什麼要急著搶收呢?對此,陳盛強給出了專業的回答。陳盛強:這個品種是金香油粘,它比較特殊,再遲一些收割的話,稻穗前端這些熟透的稻粒會自然脫落,如果雨水多會變黑、發芽,影響稻穀質量,所以七八成熟就要收割,這個時候收成最好、質量最優。
  • 14億中國人的豐收地圖
    攝影/張永鋒「最是江南秋八月,雞頭米賽蚌珠圓」江南的雞頭米(芡實果實)既可以與河蝦仁、荸薺、蓮藕一同組成「荷塘小炒」也能在桂花糖水中扮演新剝珍珠的角色▲ 無錫的芡實(雞頭米)種植地。圖/視覺中國色濃,味甜,質感敦厚這是果園裡的豐收圖景「梨行卸了梨,柿子紅了皮」「旱棗子,澇慄子,不旱不澇收柿子」碩果纍纍,是最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甘肅平涼市涇川縣柿子豐收場景。
  • 舞蹈與科技玩出新高度?《舞蹈風暴》第二季的黑科技大片太震撼了!
    說起今年最受好評的綜藝,當屬《舞蹈風暴》第二季,這檔節目自開播以來熱度持續居高不下,並在豆瓣獲得9.4的超高評分,有網友稱這檔綜藝是「天花板級別」。其實不假,無論從選手配置還是從硬體設施,均達到業界頂尖水平,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的「風暴時刻」也採用了華為研發的最新科技。
  • 國企「金飯碗」開始招人,薪資待遇不比公務員差,大專生也可報名
    為什麼菸草公司一直被稱為國企「金飯碗」?除此之外,面向應屆生的招聘,菸草還有很多隱藏的福利,提供兩年住房補貼,免費工作餐以及節假日物資補助,完整的年假體系,每年還會安排健康體檢,這樣的單位,說是「金飯碗」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