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眾人眼中的「替罪羊」?經過靈魂的拷問,原來是偏見惹的禍!

2020-12-24 夏顏秋的小時光

人們總是渴望來自生活的善意,渴望與他人建立和平友好的關係,渴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不過,一切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要知道,人本身就是自私的動物,當關乎自己的利益或者親近的人牽扯其中,很難能夠做到不徇私情。因此,古語有云:「清官難斷家務事」,可見人類在這方面的確有著莫大的共識。

換而言之,無論是喜歡還是討厭,親近還是遠離,偏愛還是歧視,我們總是很容易對身邊的人或者事物下定論,而一旦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又幾乎很難發生改變,除非通過近距離地接觸或者親密地相處才會打破固有思維。

在很早之前,我真心覺得孩子都是可愛的,成年人都是理智的,老人都是和藹的。不過後來無數事實證明,孩子永遠是別人家的可愛,成年人往往會在在衝動之下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老人粗俗、邋遢、齷齪的同樣比比皆是。當然,由於人本身性格的複雜性,這裡所說的也只是某一部分人,並在某些時刻會出現的特質。

這種帶有預設性的判斷在心理學上有專門的名詞來稱呼它,即偏見。在我們的認知中,偏見似乎是在沒有足夠的依據下,把人往壞處想。然而,美國人格心理學家戈登.奧爾波特卻在他的著作《偏見的本質》中指出,偏見是具有兩面性的,其中既有對人或者事物產生的正面看法,也有對其產生的負面情緒。

這部在1954年出版的「大部頭」,在社會心理學的發展中有著空前的地位。雖然不能肯定地說後無來者,但是截止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是人們研究社會心理學的必讀書目。這是一部對偏見解讀得十分透徹的著作,其中不僅有嚴謹的學術成果,也有豐富的研究資料來源,更有對人文價值的深入探討。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偏見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個故事,我想大家都聽過,大意是這樣的:「飢餓的狐狸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在我看來,這個故事無疑很好地證明了偏見存在的普遍性。而這種想吃卻又得不到,並自己找主動找藉口的方式無異於掩耳盜鈴,讓人覺得十分好笑。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卻大有人在,它是人們因無法達到心理預期,並掩飾內心的挫敗感而進行自我啟動的防禦機制。

一般來講,人們為了減輕內在的痛苦,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採取兩種方式對待:一種是像故事中的狐狸一樣自己為自己找藉口,進行自我安慰,以彌補吃不到葡萄的心理平衡;另一種就是通過轉移發洩對象,尋找「替罪羊」來達到心理上的滿足。兩者之間最為明顯的區別是,前者是人們主動的行為,後者則是無意識的心理運作。

偏見下的「替罪羊」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令人覺得不怎麼開心的事情。比如,在工作中,受到老闆的批評或者同事的排擠;比如,在愛情方面,兩個人談了許久,卻突然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比如,在交友上,遇到了不可原諒的背叛,或者意外的傷害……毫無疑問,這些事情都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情緒。

假如在我們心情不佳,甚至變得暴躁無助的時候,有人來和我們產生交談,那麼這時對方很容易成為我們情緒的宣洩口。這就好像某些特殊場合中為緩解公眾憤怒而被推出來的替代者,歷史上被冠上妖媚惑主的亡國罪名的妲己、西施、褒姒、趙飛燕、楊貴妃,以及因其在神學、種族習俗和宗教儀式上保持相對死板嚴苛的傳統而曾經遭受到嚴重歧視對待的猶太民族等。

總的來說,他們在某種形式上,都是「替罪羊」。若是要細講替罪羊的歷史,大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而這些歷史事件的出現,恰恰說明了人們在不同情境下的處事模式決定了偏見的對象,而主流群體的偏見則對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

偏見傳播的主要載體人都是社會性動物,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因此,人們會利用自己的偏見傾向對周圍的世界做出泛化、概念和分類,並與群體形成積極地依戀關係。

從個人到家庭,從鄰裡到城市,從州縣到國家,從種族到全人類,群體的圈子雖然或大或小,或從出生起就被賦予,或後來自己選擇性加入,但是它們卻都擁有著各自的團體價值觀和社會凝聚力。

當群體之間充滿正向的偏見引導,個體很容易獲得內在的安全感、成就感和滿足感,比如家庭、比賽團隊、公益團體的存在。反之,群體則會成為具有煽動性的偏見傳播媒介,從而引發輿論攻勢和暴亂,就像網絡上的鍵盤俠、現實中的傳銷團夥、國際上的恐怖組織等。

面對偏見,我們應該怎麼辦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不同國家、種族、性別、地域、文化之間的交往和摩擦與日俱增,各種偏見更是以多種面目在日常生活中真實存在。那麼,面對這些偏見,我們究竟能做些什麼呢?這就成為人類當下需要思考的事情了。

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我覺得就不得不提到構成偏見的兩個要素,即態度和信念。態度的傳播是一種教育的過程,信念也可以通過培養人生價值觀建立。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沒有人生來就帶有偏見,它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需求而習得的,是社會性學習綜合的結果。

因此,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每個環節都不容忽視。而在其中被賦予著重大使命父母、老師、警察等也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責任,從而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嚴格把關。

偏見不僅僅來自於我們有意識控制的思考過程,還來自我們無意識的思考過程。在本書中,這位了不起的人格心理學家戈登.奧爾波特用詳而有力地論證和大量實證研究數據,讓我們知道偏見是人類認知結構與社會組織形態的必然產物,而只有追根究源才有可能從本質上改變偏見的存在。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整部書籍的內容既詳細,又通俗易懂。而那些類似於故事性的舉證,能夠讓人在閱讀之餘感受到閱讀的輕鬆愉悅,不是那種乾燥乏味,一讀就讓人昏昏欲睡的書籍所能相比的。

回首歷史,人類其實一直在努力化解和消除偏見,希望能夠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和諧,奈何這終究不是一個人、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事情,它是需要全世界的人共同來努力的。幸運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偏見的存在,並從自身做出改變。

在我看來,《偏見的本質》是一本非常優秀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雖然這本書是以美國的社會文化背景為主題進行探討與研究的,但是它所講述的心理學理念和機制卻同樣適合大多數國家,其中就包括我國。我相信,當人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是了解偏見心理學的開始,也是消除偏見的美好開端!

相關焦點

  • 原來牛郎與織女不是一見鍾情的,都是一場「酒局」惹的禍
    一直以來,在年青人的心目中,把牛郎與織女的純潔愛情視為衝破世俗偏見的寶典,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加以複製和粘貼。殊不知,牛郎與織女的結合,都是一場「酒局」惹的禍。事情原來是這樣的:「月老」是三界(天界、人界、地界)的媒人,他隨身常帶一個「婚姻搭配」本,本上記錄著那個男和那個女是一對鴛鴦。「老牛」是天上「金牛星」轉世,從天宮下了人間專為天下苦難百姓幹農活。老牛在天宮時,就認為織女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並發誓有朝一日願成為織女的家奴。又適逢天降到牛郎家裡,牛郎視老牛為己出,對老牛呵護有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時間:2020-11-15 16:11   來源: 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 深圳2歲半男童確診馬凡症候群 近日,深圳兩歲多的強仔經基因檢測確診為馬凡症候群。
  • 眼睛紅腫,原來是矽膠帶惹的禍
    經檢查,原來是視網膜手術後的矽膠帶裸露惹的禍。後經院長滕玉明給予手術治療,為其解決了眼部不適的困擾。曉斌從小右眼失明,左眼高度近視。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近段時間,他的左眼又出現了分泌物增多、眼睛紅腫、不適等症狀。這讓他非常擔心,如果這隻眼睛再出問題,就沒法看東西了。
  • 酒後衝動惹的禍,妨害公務無知無畏卻有刑
    酒後衝動惹的禍,妨害公務無知無畏卻有刑 2020-12-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年末「靈魂拷問」又來了!
    每年春節頭疼的事有很多  首當其衝的就是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拷問  「結婚了嗎?工資多少?買房了沒?」
  • 都是漫畫惹的禍!
    我們看這形象,這張臉其實就是萌王轉生之前作為人類時的臉啊,只是裡面此時裡面住著一條龍種的靈魂,而且還是一條中二的靈魂。我們看維魯德拉以人類姿態登場時的臺詞,「手握究極之力,逆我者格殺勿論!」這臺詞怎麼看怎麼中二啊。明明剛剛相遇的時候,是那麼的傲嬌,兩年的時間,連性格都變了,從原來的傲嬌龍變成了現在的中二龍。
  • 原來都是這事惹的禍
    原來,都是這件事惹的禍。事情要從他小時候說起大蛇丸小時候,並不像現在這樣。大蛇丸小時候,思想極端,害怕失去同伴,常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不相信同伴,誕生出與鳴人相反的價值觀。隨後,目睹摯友和徒弟的死亡(綱手戀人和弟弟繩樹),以及戰爭時期,人們蔑視生命的行為,讓他以極端的角度去看待,導致行事風格越來越黑暗,漸漸價值觀扭曲,導致三代對他的僅存的培養之恩,也煙消雲散。
  • 原來都是洋蔥「惹的禍」
    原來都是洋蔥「惹的禍」。其實冰島原本是有麥當勞的,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最終關掉了門店。冰島不僅人少,土地有限,氣候惡劣,這些都使得這裡的種植業很有挑戰性。物資匱乏,物價還高。
  • 都是黃豆惹的禍,那些具有致命吸引力的臭美味兒!
    都是黃豆惹的禍,那些具有致命吸引力的臭味兒美食—南京臭豆腐,南京有兩種臭豆腐,一種是瓦灰色的,一種是略帶焦黃色的,剛炸出來的時候外皮酥酥的,裡面鮮嫩,淋上特製醬汁,在秦淮河邊賞夜景必備手持品!都是黃豆惹的禍,那些具有致命吸引力的臭味兒美食—紹興臭豆腐,相比長沙和南京的,炸得更酥脆。
  • 水泥電桿「發高燒」達110℃ 原是裸露電線頭惹的禍
    水泥電桿「發高燒」達110℃ 原是裸露電線頭惹的禍 2016-04-20 11:10:01來源:山西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靈魂拷問來了,今天星期幾?明天···
    靈魂拷問來了,今天星期幾? 8天假期已結束今天資妹兒要來個靈魂拷問
  • 都是「尿袋」惹的禍!
    尹傳民知道,這一切,可能都是膀胱惹的禍。 完善入院檢查,結合影像結果和臨床表現,尹傳民明確診斷,娜娜的膀胱攣縮了。通俗的講,正常人的膀胱容量在400ml左右,娜娜的膀胱可能只有100ml左右,甚至不到100。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輸尿管、腎盂、雙腎積水,嚴重的話,形成臟器感染,進而衰竭。
  • 《都是霧霾惹的禍》今日點評本溪市高級中學張鈺來作品
    「都是霧霾惹的禍」表現如次。後衛:「傻傻看不清,我太難了…」都是霧霾惹的禍!四聯漫畫大賽組委會秘書長張勇名為「都是霧霾惹的禍漫畫「都是霧霾惹的禍」作者張鈺來,就讀於本溪市高級中學,今年16歲。
  • 債務糾紛惹的禍
    債務糾紛惹的禍江戶時代末期,肥前藩是倒幕的中堅力量之一,不過在更早之前,肥前藩一度陷入危險的財政危機,讓剛剛上任的藩主鍋島直正束手無策,堂堂一個30萬石的大名因為錢的問題,不得不破釜沉舟,想盡辦法解決債務問題。1830年,鍋島直正成為肥前藩第10任藩主,由於之前居住在江戶,因此他要跟著參勤交代隊伍返回肥前藩。
  • 是宮崎駿錯了,還是手塚治虫惹的禍?
    過去多年以來的業界共識是:這一切都是手塚治虫惹的禍,是因為這位被譽為日本漫畫之神的人所開創的「廉價TV動畫市場」所導致的行業悲劇。讓日漫工作者困在了系統裡頭,活成了卑微的模樣---不過問題來了:這真的是手塚治虫惹的禍嗎
  • 是宮崎駿錯了,還是手塚治虫惹的禍?
    過去多年以來的業界共識是:這一切都是手塚治虫惹的禍,是因為這位被譽為日本漫畫之神的人所開創的「廉價TV動畫市場」所導致的行業悲劇。而上述看法的起源也指向了另一位日漫大神「宮崎駿」,自30多年前道出上述指責開始,業界便將其奉若為嚆矢,而手塚治虫也自此被視作為」瘟神「(業界流傳著「手塚治虫瘟神論」)。
  • 生物學家:人類都是惹的禍!
    生物學家:人類都是惹的禍!人類是這個世界的主宰,這是眾所周知的一件事。許多人還都引以為傲,覺得我們人類無所不能,能夠駕馭任何生物的生存。但是,自從人類誕生以來,許多物種都開始逐步走向衰敗,甚至滅亡!人類的瘋狂獵殺,掠奪資源,讓生物的多樣性越來越小。我們現在看到的許多生物,都是從漫長的歲月中演化過來的。
  • 明星大偵探又是漂亮惹的禍插曲是什麼?插曲天堂島之歌歌詞
    明星大偵探舞臺照  一部恐怖片肯定要有恐怖的音樂配樂才會使電影看得更驚心動魄。這期節目的案情主題是「又是漂亮惹的禍」,之前有一期節目是叫「都是漂亮惹的禍」,兩個案情雖然聽上去很相似,但是這次即將播出的又是漂亮惹的禍,可不是一般的燒腦。  明星大偵探又是漂亮惹的禍插曲《天堂島之歌》歌詞
  • 都是蜘蛛惹的禍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一位女士被蟲子咬了一身包,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是小蜘蛛惹的禍。大概是曬衣服的時候,小蜘蛛就爬到她衣服上了,然後穿的時候也沒注意,結果就被咬了。
  • 《原生之罪》的結局被批太過倉促,其實不然,是原罪惹的禍
    《原生之罪》的結局被批太過倉促,其實不然,是原罪惹的禍《原生之罪》大結局了,作為每周都巴巴的等著更新的觀眾而言,突然覺得少了些什麼。看到很多觀眾都說到這部電視劇犯了好多電視劇的一個毛病,結局太過於倉促,在大家沒有一絲絲準備的時候,它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