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創維彩電掌門人王志國:推經銷商合伙人制運營智能電視

2021-01-12 第一財經

上任近四個月的創維彩電80後掌門人王志國,11月22日晚公布了創維彩電業務新戰略—— 「硬體+軟體+內容+交互」。這位「IT男」還要為彩電硬體起家的創維搭建與經銷商合作的新商業模式——合伙人制,共同做大智能電視內容和服務運營的「蛋糕」。

事實上,在創維之前,樂視電視業務也曾提出過類似的合伙人制度。當時的樂視畫了一張未來的「大餅」。除了硬體的前向收入,還有服務的後向收入、衍生產品收入,更大的誘餌是樂視非上市部分「樂視全球控股」的股權。但當樂視出現資金鍊緊張等問題,此後樂視電視業務一度出現出貨幾乎停滯,遭遇市場萎縮,不少合伙人選擇關店。 

這一次,創維的合伙人制有什麼不一樣?

新硬體戰略

今年7月,王志國接任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負責創維彩電業務)的董事長兼總裁。經過幾個月的醞釀,他在22日晚談了創維的「新硬體戰略」,即 「硬體+軟體+內容+交互」。

受房地產下行周期影響,今年國內彩電市場持續低迷。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彩電業仍沒有挽回頹勢。奧維雲網(AVC)的數據顯示,2018年雙11當周國內線上銷售彩電260萬臺,同比下滑10.2%,銷售金額64億元,同比萎縮21.8%。而且,因為面板跌價,今年彩電的均價總體也在走低。

「整個家電行業出現困難,彩電是最困難的一塊。」王志國表示,「很多人進入彩電領域,挑戰價格,這對經銷商、供應商、生產商都不利。創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價格面前無能為力。」

2018年,創維加強技術驅動,已投入數百萬美元,研發AI畫質晶片。目前4K片源少,AI畫質晶片可以增強老片的清晰度,達到接近4K的效果。創維還與百度共同研發對話式人工智慧語音系統——小維AI,滿足用戶使用場景下的語音交流和服務需求。

據創維數碼(0751.HK)11月9日的公告,創維數碼預計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的6個月(即4~9月)錄得淨溢利,同比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原因是,一是電視等產品迭代更新,增加毛利空間;二是創維採取各項措施加強控本降費。

而據創維數碼11月2日的公告,在王志國上任後的三個月內,創維國內彩電業績有了起色。創維數碼2018年4~9月,營業額為222.52億港元,同比增加3.6%;毛利率18%,比去年同期增加2.2個百分點。其中,2018年7~9月,創維在中國市場實現彩電銷量225.3萬臺,同比增長20.6%,由於海外市場銷量有所下滑,創維總體彩電銷量微增1.4%至430.3萬臺。不過,受行業均價下行的影響,創維今年4~9月彩電銷售額同比下滑11.9%至128.5億港元。

銷售從硬體到內容

目前來看,國內彩電市場未能挽回下跌的頹勢。如何在彩電市場疲軟、均價下行的情況下,找到新增長點?向內容要增量、向服務要利潤,對智能電視運營進行價值挖掘已成為行業的方向。

11月22日晚,創維發布了智能電視運營系統的新版本酷開系統7.0。據介紹,結合人工智慧技術,該系統能夠實現「千人千臺」的針對性推送,連接內容與用戶;交互方面,從單向的遙控器控制,轉變為智能電視與人的雙向交互。

同時身兼酷開CEO的王志國透露,酷開系統的用戶數量,激活終端數為3551萬,日均活躍數1245萬,月均用戶數2120萬。

酷開已獲百度、騰訊視頻、愛奇藝的戰略投資,加緊完善生態。王志國說,募資主要用於豐富內容,投資影視劇集;其次投資產業,從單一運營向上遊產業鏈延伸。

王志國認為,創維和酷開融合發展,是「網際網路的思維+傳統企業的積累」,將開闢出新賽道。今年7月份,創維作出重要改變,全國各地銷售分公司實施總經理負責制,人事權、財務權下放,讓分公司總經理將自己管轄的市場做大。在雙十一彩電行業下滑的情況下,創維實現了逆勢增長,並通過創維增長帶動了酷開增長。

11月22日晚,創維宣布了經銷商合伙人制,實現內容分成,價值共享。第一是配件收入分成;第二是內容收益分成,拿出10%價值與經銷商分成,要讓消費者知道智能電視聯網後的精彩,要讓經銷商去傳播價值,讓用戶註冊成會員,並按照註冊會員狀況分成;第三是資本增值分享計劃(2019—2020),酷開目前市值約100億元,酷開10%股權價值是10億元,經營商是酷開合伙人。

在創維之前,樂視電視業務也曾提出過類似的合伙人制度。當時的樂視畫了一張未來的「大餅」。除了硬體的前向收入,還有服務的後向收入、衍生產品收入,更大的誘餌是樂視非上市部分「樂視全球控股」的股權——LePar的合作夥伴三年內將有條件地獲得認購樂視全球控股5%股票的權利。不過樂視電視業務太過注重短期業績,而且樂視多項業務鋪得過大導致資金鍊緊張,此後樂視電視業務一度幾乎出貨停滯,內容供應鏈幾乎斷檔,隨之而來的是遭遇市場萎縮,不少Lepar超級合伙人選擇了關店。 

第一財經從創維獨家獲悉,11月22日,創維正式下文提高優秀銷售人員的底薪,五星級銷售顧問每月底薪從1500元提高到3000元,永久五星級銷售顧問每月底薪從2000元提高到5000元。可以預計,創維將利用經銷商和銷售員團隊,加強內容與服務的「地推」力度,助力創維從電視運營上獲得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

專注於OTT行業研究的勾正數據的董事長兼總裁喻亮星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酷開7.0底層系統做了很大的優化,是全視頻化運營平臺,促進了行業發展。王志國把創維硬體和酷開運營一體化,並實施營銷變革,內部分公司股份合作化,外部經銷商合伙人化,將為創維帶來更大的後勁。相比之前的樂視合伙人模式,創維此次變革的差異化在於硬體要賺錢,運營也要賺錢,兩手抓兩手硬,硬體以技術來驅動,營銷依賴的是合夥。

相關焦點

  • 創維再推智能電視新品捍衛高端市場陣地
    一邊,拼多多們繼續以低價格拉低彩電行業價值鏈,一邊,創維們繼續以技術創新捍衛高端市場陣地不失守。  8月28日,創維電視在京發布了兩款智能電視新品——S系列自發光智能電視新品S81,以及內置杜比全景聲音響系統2.1.2的Q系列新品——創維Q60真全景聲智能電視。
  • 彩電價格底線失守,創維找尋行業新價值
    根據奧維雲網(AVC)監測,618促銷期彩電線上市場均價1968元,同比下降10.9%,對比去年雙11下降 5.9%。主流品牌部分促銷機型甚至已經低於成本價,55英寸1199元、65英寸1899元成為常態,75英寸最低價首次跌破3000元。由此,今年的618被彩電業內人士稱為 「史上最便宜的618」。面對行業危機,彩電巨頭創維誓為捍衛價值經營而戰。
  • 海外收購美茲品牌5年,創維電視說好的「高端化」呢?
    創維電視進入瓶頸期,品牌高端化會是出路嗎 如今的彩電市場已經進入紅海。 創維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國內市場智能電視系統產品營業額為人民幣136.48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跌15.8%;智能電視系統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營業額為人民幣59.07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跌
  • 逆勢「開賣」兩萬元OLED高端機,創維不想再打價格戰
    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國在7月22日的新品發布會道出了自己的判斷,「但高端市場並不擁擠,高端市場才是彩電行業真正的競爭力所在,包括高端的研發能力、製造能力、產業鏈支撐以及品質管控能力,這同樣也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階段。」22日,創維推出S系列高端OLED新品電視S81 Pro,55英寸售價達12999元;65英寸售價19999元。
  • 電視遊戲對戰模式受追捧 創維與KO電玩城達成深度合作
    隨著智能化的浪潮席捲彩電行業後,電視遊戲被看做是下一個將在電視大屏上引爆的的千億級市場。但目前來看,國內電視遊戲依然存在著內容稀缺,玩法單一,互動性差等問題。為了給玩家在電視上創造更多玩法,打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國內電視廠商開始紛紛在電視遊戲內容上需求突破,而遊戲CP的競爭重點也逐漸向玩法差異化上轉移。近日,中國彩電業巨頭創維集團同深圳掌玩公司達成深度合作,未來創維的全線智能電視產品,都將力推掌玩旗下產品KO電玩城對戰頻道。
  • 破解智能家居實時交互難題,「超薄+副屏」引爆高端彩電市場
    近日,上市銷售的創維自發光壁紙電視W81以及W81 Pro以「超薄機身+副屏」顛覆電視形態,搶佔智能家居入口,提升產品價值,以差異化競爭優勢佔據彩電市場橋頭堡。隨著80後、90後成為市場的主力消費群體,他們對電視產品的要求不再停留在視頻觀看等基礎功能階段,而是希望產品具有科學美觀,成為家居藝術品,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說,超薄電視具備更大的吸引力和市場潛力。事實上,電視向超薄方向發展,主要得益於電視顯示技術的升級與變革。
  • 2020藍鯨視界|彩電行業掀起高端突圍戰,用戶聚焦社交娛樂與極致顯示
    此外,TCL則是瞄準MiniLED領域,將75寸8K電視價格拉升至5萬+;海信則主推雷射電視,推出100英寸影院級全色雷射電視100L9-PRO,定價高達99999元。值得注意的是,首次進軍智能電視領域OPPO,並沒有沿襲智能電視走低價的初始路線,其在十月份推出的首款智能電視產品OPPO智能電視S1定位高端,據介紹,該產品採用4K量子點屏幕,售價7999元。
  • 電視多品運作:始於消費分層久於價值主張
    酷開從2013年獨立運作後,雖然伴隨著酷開網絡和創維電視體系的分離變化發展,但始終以一個獨立的品牌去運作。 「酷開更多地還是在網際網路浪潮裡面去佔領年輕人的消費心智。」酷開電視事業部總經理葉柳說道。 葉柳表示,雖然酷開品牌依附於創維,但對於酷開電視品牌來說,非常強調自身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 智能高畫質電視哪個牌子好 電視品牌推薦【詳細介紹】
    最新推薦  1.TCL智能高畫質電視  TCL 智能電視 產品包括X9200、V8200和P7200三大系列產品,同 創維 和 康佳 等傳統彩電廠商一樣,硬體和色彩調教是其優勢,系統體驗和用戶交互以及生態建設是其軟肋。
  • LG召回OLED電視,「鐵三角」同盟創維遭打擊
    一石激起千層浪,OLED電視能否靠得住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上,這次風波也波及到了與LG「鐵三角」多年的創維OLED,主要影響是消費者對OLED電視質量信心受到打擊。這是OLED電視繼燒屏風波之後的又一次大的衝擊。
  • 創維電視怎麼樣 創維電視型號推薦【詳細介紹】
    創維電視 算得上是我們的大眾品牌,也是知名品牌,但是還是有很多有選購需求的朋友堆 創維 電視還不太了解。了解一個品牌的優劣直接看它背後的生產企業就能夠知道。那麼創維 電視機 怎麼樣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電視融入智慧生活場景,創維發布壁紙電視、8K電視雙系列產品|CES...
    雙系列產品不但應用了創維的多種技術,同時也代表了創維在電視應用場景上的最新探索成果,即「智能生活」與「視覺突破」,在房市預冷的大環境下,新裝用戶數量的減少會直接影響「必需品」家電的出貨能力,在電視這一傳統家電中尋找新的產品力是所有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而W81和Q91就是創維給出的答案。
  • 創維電視發布S系列新品S81 Pro,定位為遊戲裝備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TMT頻道7月22日訊,創維電視在夏季新品發布會上發布了高端OLED電視S81的升級款S81Pro及LIFErecorder 5G盒子,同時公布了8K內容生態新布局,以及Swaiot PANEL移動智慧屏和Swaiot CONNECTOR
  • 電視行業「破繭」:創維發布遊戲裝備S81 Pro,瞄準高淨值人群需求
    同時,電視的開機率逐漸降低,移動端使用率超過了大屏的使用率。而且電視歸類於家用耐用消費品,不如手機經常颳起購買風潮。對於這個問題,王志國稱,2020年年初,他和他的團隊經過很長時間的反省,現在商業太關心競爭這件事,而忽略了價值本身。
  • 從黑白到4K 年近80的熊貓電視蛻變重生
    從20世紀50年代試製的前蘇聯制式黑白電視機、70年代量產的9英寸、12英寸黑白電視機,80年代引進日本和德國技術量產的彩電,一直到今天擁有IGZO全球領先液晶面板技術的4K超高清液晶電視,熊貓牌電視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生活記憶。在即將迎來品牌誕生80周年之際,這家綜合性電子廠商在智能家電時代找到了電視發展新方向。
  • OLED電視中國大變天:索尼一家獨大,創維LG淪為小跟班
    過去,在中國市場上,每賣出2臺OLED電視,就有一臺來自於創維電視;進入2019年以來,這種局面得到了徹底性扭轉:當前市場上每賣出兩臺OLED電視,就有一臺是索尼電視。同時受到索尼在OLED電視市場絕對霸主地位的建立,智家電獲悉,創維、LG等曾經的市場引領者淪為"小跟班"。同時,海信、長虹等OLED陣營的參與者,也將重心放到了雷射電視上;此外,三星、TCL則在大力發展量子點電視。只有索尼電視在行業下跌中徵戰高端與大屏,實現了OLED電視的絕對王者。
  • 三月彩電市場開盤 呈現四分五裂
    除去在量子點電視的持續推廣之後,今年TCL電視還看到網際網路電視品牌陣營的競爭多極分化,在去年推出主打高端的創逸品牌後,今年又推出主打網際網路年輕用戶的雷鳥新品牌。在去年出貨量達到2000萬臺,成為中國彩電市場第一後,TCL嘗到多個品牌、多個市場、多種方式的甜頭,繼續加大規模化擴張的路線。
  • 618再探底 彩電何時走出價格戰泥潭
    以55寸彩電為例,不管在蘇寧、京東還是國美平臺,價格已經跌破1500元。在京東平臺,海信H55E3A 55英寸彩電優惠價格為1399元,TCL 55L680 55英寸液晶電視機優惠價格為1299元,創維55V20 55英寸彩電優惠價格為1299元,康佳LED55D6 55英寸彩電優惠價為1399元,長虹55D4P 55英寸液晶電視機價格為1299元。
  • 彩電市場上半年業績發布,成量增額減態勢
    上個月底,包括創維、三星、TCL、海信等彩電業知名品牌聯合蘇寧,推出「萬人空巷搶彩電」活動,65英寸彩電價格低至半折,率先打響了下半年彩電市場戰役。恰逢年中,近期部分國內彩電巨頭也對外發布了半年報,儘管有「418」「618」、世界盃「818」等大促的加持,彩電市場並未形成爆發之勢,上半年彩電市場形成「量增額減」態勢。
  • 春晚、奧運會8K直播商機無限,創維突破8K電視三大瓶頸
    但是,8K電視市場普及中尚存三大瓶頸:價格高昂,內容缺乏,連接和傳輸速度慢。創維憑藉戰略布局、技術優勢率先突破了8K電視三大瓶頸,搶先布局8K產業鏈,積極推進8K電視普及,在高端彩電市場獨佔鰲頭。8K電視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卓越的畫質表現,是彩電企業轉型高端的腳踏板,企業只有突破以上三大瓶頸,才能在8K市場開疆拓土。突破三大瓶頸,創維率先在中國彩電市場布局8K產業鏈8K產品發展離不開產業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