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再探底 彩電何時走出價格戰泥潭

2020-12-05 北京商報

隨著618的臨近,彩電市場的價格大戰也一觸即發。6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在京東商城、蘇寧和國美等電商平臺觀察到,同為55英寸的彩電,國內品牌的價格已擊穿1500元,甚至最低到1199元,彩電行業已進入到非理性競爭階段。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液晶面板價格下跌、彩電市場需求疲軟,價格戰短期內沒有結束的跡象,彩電廠商要想保證利潤,需在低價吸量的同時,還要走好高端的路子。

價格持續下探

北京商報記者在各大電商平臺看到,彩電價格已經跌到低谷。

以55寸彩電為例,不管在蘇寧、京東還是國美平臺,價格已經跌破1500元。在京東平臺,海信H55E3A 55英寸彩電優惠價格為1399元,TCL 55L680 55英寸液晶電視機優惠價格為1299元,創維55V20 55英寸彩電優惠價格為1299元,康佳LED55D6 55英寸彩電優惠價為1399元,長虹55D4P 55英寸液晶電視機價格為1299元。

而43寸彩電的價格就更低了,下探到了千元以下,比如海信VIDAA 43V1F-R 43英寸全高清彩電只要899元,酷開43K5C 43英寸全高清智能WiFi彩電只要869元,康佳(KONKA) LED43E330C 43英寸藍光節能窄邊全高清液晶電視售價999元。

這種情況也從數據中體現了出來,目前彩電行業的銷售可謂哀鴻遍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彩電市場被按下暫停鍵,奧維雲網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彩電線下市場零售量為368萬臺,同比下降45.8%;零售額為121億元,同比下降47.5%;均價為3300元,同比下降3.2%。

其中,線上無接觸式的購買體驗受到消費者歡迎,市場規模呈現逆勢增長態勢。2020年第一季度,線上市場零售量為628萬臺,同比增長10.7%;零售額為116億元,同比下降9.3%。但價格下探仍然是趨勢,一季度線上彩電產品均價為1900元,同比下降18.1%。

不過,樂視電視市場部高級總監吳國平表示,雖然今年618彩電價格不斷下跌,但從開始幾天的銷售來看,市場大盤的量同比並沒有放大,這也讓彩電市場陷入比較尷尬的地步。

短期不會結束

然而,彩電行業的價格戰目前還看不到結束的可能。產經觀察家丁少將分析道,「一方面上遊面板產能依然處於相對過剩的狀態,另一方面存量市場需求仍處於低位水平,供需不平衡是價格戰的根本原因」。

此前,群智諮詢預測,由於供過於求,電視面板價格在5月繼續下跌,因為儘管新冠疫情後需求萎縮,但第二季度大多數面板製造商的整體產能利用率高於一季度水平。其中,32英寸電視面板5月平均下跌2美元至32美元,5月39.5英寸和43英寸型號的需求疲軟,單價分別降低3-5美元至61美元和65美元,50英寸機型的價格下跌2美元至85美元,55英寸型號的報價在5月下跌3美元至107美元,而75英寸型號的報價平均下跌5美元至280美元。

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彩電業就掀起一輪狂熱的價格戰,到如今再次掀起的價格戰,不難看出,中國彩電業發展幾十年,始終無法去掉的一頂「帽子」就是降價。但也不可否認,低價就是激發消費者購買慾望的一大因素。從奧維雲網發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出,一季度彩電線上市場呈現量增額降、均價大幅下滑態勢,這說明線上市場第一季度售出的彩電依舊以中低端產品為主。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大家的消費計劃,這也使得電視廠商持續承壓,被迫通過降價虧損來獲得市場,但不理性的競爭一定程度上反倒造成了用戶的觀望,市場銷量並不理想。」吳國平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奧維雲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五一促銷期(04.20-05.03)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158萬臺,同比下降8.9%;零售額規模43億元,同比下降27.3%。

高端路線分化

「從積極的方面看,價格戰會刺激銷量的提升,但同時也壓低了企業利潤,不利於企業後續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也有透支市場的可能。另外,不少企業會將低價與低質等同起來,很多用戶的體驗也會受損。」丁少將指出。

為擺脫價格戰的困局,目前國內電視廠商也在嘗試通過尺寸升級、技術創新等方式進軍中高端電視市場,以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中高端電視市場目前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智慧屏、AI電視、8K電視、疊屏電視、雙屏電視、QLED電視等層出不窮。

以國內三大彩電廠商為例,所走的高端化路線就完全不同。其中,海信一直在宣傳自家的雷射電視,TCL主打量子點,而創維主推的是OLED技術。今年618,樂視電視主推的是全面屏F系列和G系列——樂視是較早的推廣全面屏設計的品牌之一,其中G Pro搭載的是樂視量子點3.0 高色域健康顯示技術。

而像小米這樣的網際網路電視廠商,主打的是智能化產品。比如小米此前推出的Redmi智能電視MAX 98英寸,擁有海量影音資源,內置小愛同學通過語音可以控制電視,也是智能家庭控制中心,可以與家中的智能設備聯動。

家電產業觀察家許意強認為,一個未來優秀的彩電企業,不僅需要傳統經濟時代追求的「規模效應」,還要具有物聯網經濟時代下快速搭建響應市場的「通信網絡」與「通信機制」的能力。

海信集團副總裁於芝濤表示,在布局下一代電視顯示技術上,國產廠商已佔據先發優勢,不僅打破了外資企業技術壟斷,而且開始引導未來電視顯示技術的發展。

「中國市場呈現出消費分級的特徵,價格戰保證基本的市場規模,高端化則用來提升品牌拉力,優化盈利結構,這是彩電企業在市場下行和價格戰越演越烈的大環境下,被迫採取的市場選擇。」丁少將說。北京商報記者 石飛月/文並攝

相關焦點

  • 彩電不豐產卻豐收!背後原因是什麼?
    不一樣價格戰下的不一樣競爭幾乎所有彩電企業都放棄了銷量增長這樣的目標,而是聚焦在盈利為核心的更健康的成長邏輯上!」行業人士指出,自2020年二季度以來,液晶面板的漲價潮,讓彩電業在雙十一購物季打出了完全不同的「價格競爭」!
  • 逆勢「開賣」兩萬元OLED高端機,創維不想再打價格戰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盧潔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如何才能走出同質化競爭嚴重的階段?彩電行業的出路究竟在哪裡?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和線上帶貨直播的緊逼下,原本就水深火熱的電視行業,陷入了更為膠著的價格戰。
  • 彩電市場上半年業績發布,成量增額減態勢
    導讀:2018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在複雜的環境下,增長動力不足,表現為量增額降。2018年上半年零售量的增長僅是恢復性增長,而價格戰是中國彩電市場最大的困境。  上個月底,包括創維、三星、TCL、海信等彩電業知名品牌聯合蘇寧,推出「萬人空巷搶彩電」活動,65英寸彩電價格低至半折,率先打響了下半年彩電市場戰役。恰逢年中,近期部分國內彩電巨頭也對外發布了半年報,儘管有「418」「618」、世界盃「818」等大促的加持,彩電市場並未形成爆發之勢,上半年彩電市場形成「量增額減」態勢。
  • 電商三巨頭與流量 「富商」抖音快手的曖昧纏鬥:618 重返價格戰
    「這是史上優惠力度最大的一次京東618」,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平臺業務中心負責人韓瑞的一句話為今年的618定了性,隨後蘇寧易購集團副總裁顧偉的公開喊話更是坐實了今年618的價格戰本質:「針對家電、手機、電腦、超市等品類,蘇寧將啟動J-10%省錢計劃,比京東百億補貼商品到手價至少低10%。
  • 今年雙十一終於走出量價齊跌轉折點,這背後到底發生什麼?
    對於今年雙十一的彩電產品的價格「走勢」,早在一個月之前,奧維雲網就堅定預測:在成本制約下,幾乎沒有大規模興起價格戰的概率,因此,今年雙十一難以再現618超低價。受上遊面板價格不斷走高的影響,終端廠商不得不拉高彩電產品的單價,以便能維持有效成本,這就直接促成今年雙十一彩電產品單價的「上升」。今年雙十一彩電線上均價為2611元,同比增長24.8%,對比618和818分別漲價了644元和728元,從國慶促銷周期後,線上市場的均價再次初選不降反升的局面。
  • 彩電價格底線失守,創維找尋行業新價值
    價格戰硝煙瀰漫,彩電業如何突圍?2020年彩電市場開局不利,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上半年行業發展受挫。根據奧維雲網(AVC)預測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預計為2087萬臺,同比下降9.2%;零售額規模為506億元,同比下降23.7%。在市場下行的情況下,彩電廠商價格底線一再被擊穿。根據奧維雲網(AVC)監測,618促銷期彩電線上市場均價1968元,同比下降10.9%,對比去年雙11下降 5.9%。
  • 電視機逆市漲價背後:價格戰困境終結?
    據奧維雲網線上監測數據顯示,7月和8月在經歷618大促之後,彩電零售價格進入調整期,重點尺寸價格處于波動之中。從35周開始,彩電重點尺寸零售價格全面上漲,其中55英寸和65英寸價格上漲幅度超過10%,中小尺寸也迎來超5%的上漲幅度,75英寸成本壓力較小,零售市場價格上漲較平穩。電視漲價的背後,是佔電視機成本60%以上的面板漲價。
  • 蘇寧618破圈邏輯:從價格戰引向價值戰
    原標題:蘇寧618破圈邏輯:從價格戰引向價值戰6月18日24小時內,蘇寧易購全渠道銷售規模增長129%,大快消訂單增長223%,到家業務訂單暴增510%,零售雲門店銷售增長416%…… 通過發起新一輪價格戰,今年618,蘇寧易購再次交出一份優等生的答卷。最強優惠力度背後是蘇寧易購強大的全域供應鏈。
  • 轉轉大家電行情:二手市場彩電也在漲
    實際上,近幾年消費者對於彩電的需求也似乎變得沒有那麼強烈,品牌廠商的價格戰也打得相當慘烈。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彩電的平均尺寸增至51.2英寸,但零售均價卻跌至2469元;今年618期間,新品零售市場55英寸液晶電視的最低價已降至999元,65英寸最低價至1699元,可謂「白菜價」。
  • 618這塊大蛋糕,蘇寧易購憑什麼能插中京東要害
    蘇寧易購集團副總裁顧偉表示,此次蘇寧618的力度,可以用「無邊界茬價」和「無上限提升服務」來形容。比如,從5月18日曝出的蘇寧內部會議內容,官方就宣布此次618將重點主打「雙百億補貼風暴」。價格戰曾經是京東挑起家電、3C等市場的殺手鐧,如今,蘇寧將這個殺器回敬給了京東。
  • 中國新彩電之王誕生:銷量力壓TCL、創維,已連續六個季度奪冠!
    作為彩電市場的「頭號玩家」,小米近日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小米電視出貨量中國第一,並連續六個季度穩居中國第一。此外,在今年618期間(6月1日-6月18日),小米電視斬獲了京東、天貓平臺銷量、銷額雙料冠軍,蘇寧易購銷量冠軍;同時,小米電視還包攬了京東、天貓、蘇寧易購三大電商平臺43英寸、60英寸、75英寸尺寸段的銷量、銷額冠軍。而在今年年初,受疫情的嚴重影響下,小米電視第一季度依然達到183.6萬銷量,領先第二名近5個百分點。
  • 國產老品牌長虹:一代彩電之王是怎樣隕落的?昔日銷售冠軍輝煌不再
    一代彩電之王長虹亦是如此,從居家必備,享譽國內到不見蹤跡,逐漸掉隊,國產老品牌彩電長虹究竟經歷了什麼? 曾幾何時,光環圍繞,獨佔鰲頭 提起長虹這個企業品牌,絕大多數人腦海裡浮現的便是他的電視機。長虹電視機,不僅物美價廉,而且做的廣告也是一絕。長虹電視的名聲幾乎家喻戶曉,人人交口稱讚。
  • 新中國彩電巨頭誕生,3個月賣出425萬臺,反超TCL成世界第三
    也正是因為在智慧型手機和視頻播放器的普及下,導致彩電市場趨於飽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國彩電零售量達到了4772萬臺,同比下降了2.0%,零售額僅為1340億元,同比下降11.2%。所以在市場發展較為萎靡的狀態下,一些電視品牌為了衝刺銷量,更是採取了「價格戰」策略。
  • 彩電巨頭央視直播賣貨,「中國造」的雷射電視為何成最愛?
    在這場重量級直播中,作為家電行業主力軍的彩電三巨頭海信、創維、TCL成為當之無愧的壓大軸。也正是三巨頭的參與,讓當晚直播的成交額從5億多元快速攀升到7億多元,不僅讓在線觀眾嘆為觀止,也讓主持人都不敢相信!雖然把最實惠的價格帶給消費者是這場直播的重要主題,但是對於電視產品而言,實打實的技術實力、使用體驗才是對三巨頭的硬核考驗。
  • 森林狼隊能否走出這14年周而復始的重建泥潭?
    森林狼隊能否走出這14年周而復始的重建泥潭? 原標題:歸依魔球體系!森林狼隊能否走出這14年周而復始的重建泥潭?自2006年,森林狼隊走上了一條綿長的重建之路。
  • 電視行業環境前途未卜 三星電視能否再續輝煌?
    對於所有人來說,2020年註定不平凡,突然起來的公共衛生實踐,給所有人和所有行業帶來一個晴天霹靂,特別是電視行業,面臨的壓力是有史以來最為嚴峻的,那麼三星電視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在整體行業面臨下行不樂觀的形勢下,三星電視是否可以再續輝煌?
  • 不打價格戰、不怕價格戰!東風汽車股份:向高端而行,挑戰20萬輛
    這源於2021年輕型商用車將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市場需求預計下滑3.3%,同時政策法規趨嚴,競爭態勢加劇、價格戰愈演愈烈。「贏,真的不容易。」李軍智說道。但是東風汽車股份不會因此打價格戰,更不怕價格戰。
  • 彩電大王跌落:70年代誕生,80年代破日產壟斷,連續20年銷量第一
    然而,就近幾年的銷量來看,曾經被稱為「彩電大王」的長虹電視銷量卻屢屢下滑,似乎是走向了下坡路。難道一代彩電大王,真的就這樣跌落神壇了嗎?石破天驚,風靡雲湧與現在電視的超高普及度不同,就在半個世紀前,電視無疑還是一種「奢侈品」。
  • 不打價格戰、不怕價格戰!東風汽車股份向高端而行,挑戰20萬輛_易車網
    這源於2021年輕型商用車將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市場需求預計下滑3.3%,同時政策法規趨嚴,競爭態勢加劇、價格戰愈演愈烈。「贏,真的不容易。」李軍智說道。但是東風汽車股份不會因此打價格戰,更不怕價格戰。
  • 從電商數據追溯京東、蘇寧、國美、當當網價格戰簡史
    京東「618狂歡節」玩法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的「618狂歡節」。5月25日至5月27日,拼手速贏紅包將率先登場;6月2日至6月4日,上億現金券一起瓜分,在購物過程中搜索品牌、品類關鍵字即可得到相關品類或品牌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