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電商平臺的優惠活動越來越多了~三天一小促,五天一大促......各種促銷各種打折各種優惠各種立減看的我眼花繚亂。買來買去,錢包空空,腦子空空,唯一滿了的地方大概是快遞櫃吧。
我有時候就在好奇,電商價格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頻繁搞價格戰的電商平臺真的不怕虧損嗎?
那些參與價格戰的品牌方,真的心甘情願把自己的產品價格降得那麼低?
「這背後究竟是道德的扭曲還是人性的泯滅?」歡迎收看今天的深度觀察欄目——《中國電商價格戰簡史》。
01
電商混戰一觸即發
在90年代初,中國電子商務就已經處在一個起步期了。經過漫長的發展,2000年後,電子商務才進入了一個穩定期。2000-2009年,電子商務逐漸以從傳統產業B2B為主體,標誌著電子商務已經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穩定期。
在平穩發展了幾年後,也許是力求突破,也許是眼饞雙十一……劉強東在2012年突然開始公開挑釁。
不會有人想到,劉強東的一次公開挑釁,拉開了國內電商近十年價格戰的序幕……
劉強東在2012年8月14日上午10點連發兩條微博:京東大型家電三年內零毛利,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10%以上;將派員進駐蘇寧國美店面。
強東老哥真的頭鐵啊!
但零毛利什麼的大家聽聽就好了,不必當真。
京東公司高級營銷總監透露:2012年8月14日下午4點開始,保持價格優勢是我們對消費者最基本的承諾,任何網友發現蘇寧易購價格低於京東,我們都會即時調價,並給予已經購買反饋者兩倍差價賠付。
劉強東隨後連發6條微博回應。京東所有大家電價格都比蘇寧線上線下便宜!並且無底線便宜,如果蘇寧敢賣1元,那京東的價格一定是0元!
暴躁老哥,在線輸出!
被挑釁的企業做了什麼樣的回應呢?京東的宿敵蘇寧在被挑釁之前似乎就下了狠心。「8月起,蘇寧要在全國範圍內搞『零毛利』!全國實體店大規模降價,一定要把京東的IPO給『黃』掉!」。這是源自蘇寧電器某股東的微博。它或提前「洩密」了蘇寧即將「借題發揮」的角度與「下狠手」方式。
而國美副總裁何陽青表示,國美從不迴避任何形式的價格戰。從2012年8月15日9點開始,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全線商品價格將比京東商城低5%。並且從本周五開始,國美1700多家門店將保持線上線下一個價。
還有一些沒有被挑釁的企業也加入了這一次大混戰。
當當網李國慶宣布「迎戰」。李國慶還評論劉強東的微博說:「噱頭吧,線上比人家線下價格,算什麼價格戰啊!當當網手機,電腦和小家電等以及當當網國美在線大家電旗艦店全品種迎戰!歡迎顧客貨比三家!」
所以這是「敢做敢噹噹」的真實體現嗎?
彼時還存活的易迅網也迅速回應:「京東商城比價不應局限於線下企業,其比價的範圍也應拓展至線上。」易迅網2012年8月14日下午發出《京東敢不敢和易迅比比價》的挑戰書,聲稱從9月份起,將掀起下半年大規模的整體促銷活動,屆時易迅網的大家電及3C產品都將便宜於京東。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易迅網成功併入了京東呢![吃瓜.jpg]
一淘網則表示:我們要集體加班,準備「現場直播」京東、蘇寧、國美等電商網站「掐架」。他們還宣布推出5個億「觀戰紅包」,陸續通過籤到、返利等形式發放給通過一淘比價購買的消費者。這個操作大概就是隔空觀虎鬥、隔岸觀火、漁翁得利吧……
一淘,不愧是你!
02
被批炒作,大戰戛然而止
在這場價格戰剛剛進入高潮的的時候,一切戛然而止。
8月15日,價格戰的主要發起方京東單方面宣布停戰。8月17日上午,劉強東獨家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提出京東要停止價格戰。他說價格戰是必然發生的,但現在這是一場惡性價格戰,「如果這樣下去,不出三個月三家都得死」。
他宣布戰爭已經結束。
但是,劉強東本人在微博轉發了這篇採訪,並表示:這是誤讀。
隨著這場大戰草草落幕,多方面聲音甚囂塵上。
相關批評的聲音並不少
最嚴重的大概就是來自國家機關的批評。發改委經調查發現,京東、蘇寧、國美涉嫌價格欺詐,一淘網發布部分數據失實。總之就是,吃瓜看戲的和下場打架的一個都沒跑了。
對於來自發改委的批評,京東、蘇寧和國美三家電商表示:會按照發改委的要求自查、整改,並陸續發布聲明「認錯」。
蘇寧電器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在微博表示,蘇寧集團在針對內部進行檢查後發現,在近期的電商價格戰中蘇寧存在一些操作不夠規範的地方,同時他也表明自己支持有關部門對電商價格戰進行調查。唯有一淘網強硬,對調查結果表示「鬱悶」,但能夠理解。一淘網表示:「我可太委屈啦!」
各方面質疑的聲音也很多
最主要的質疑直戳幾家電商的痛處:捫心自問,你們真的降價了嗎?
嘴上宣傳著大幅度降價、打骨折......但是暗地裡卻在搞一些先漲價後降價的騷操作。2012年8月15日,根據一淘提供的第三方「戰後信息」,6大電商的大家電商品11.7萬餘件中,僅有5000多件商品價格有所下降,佔比約4.2%。而調查顯示,多數網友對價格戰並不認可。
京東的真實意圖也不斷被人揣測
有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指出,劉強東此舉是在借著大家電衝銷售額,以達到450億的既定目標;隨著電商平臺雨後春筍般的發展,網購用戶已經被電商搶得筋疲力盡,新客戶增長速度放緩。所以,隨著京東體量的日漸龐大,劉強東必須要與蘇寧國美爭奪線下用戶,通過抨擊蘇寧大家電「暴利」,用「0元大家電」和「價格情報員」的概念吸引線下用戶眼球,為自己省下幾十億的廣告開支。
衝業績?炒作?吸引顧客?還是在掠奪資源……劉強東的真實目的怕是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03
「價格大戰」遍地開花
早在京東開始打價格戰之前,就已經有一些電商節活動了。
按照時間進行排序,淘寶商城早在2009年就舉辦了第一次「雙十一」活動。其實「雙十一」活動最開始本來只是一次普通的促銷活動,但營業額遠超預想的效果。於是11月11日成為每年天貓舉辦大規模促銷活動的固定日期。現在,雙十一已成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年度盛事,並且逐漸影響到國際電子商務行業。
2010年,可能是眼饞雙十一的銷售額,京東也開始運作「618狂歡節」。其實,每年6月都是京東的店慶月。在店慶月,京東都會推出一系列的大型促銷活動,其中,6月18日是京東促銷力度最大的一天。
繼「雙十一」之後,淘寶網、京東、蘇寧易購等各大電商網站再次傳來消息:12月12日將推出年度最大型的網購盛宴,並將延續「全民瘋搶」的活動。這場活動簡稱雙十二或淘寶雙十二、京東雙十二、蘇寧易購雙十二,並在日後得到延續。
至此,中國電商平臺的節慶格局基本定型。
轉眼間就到了2019年。這一年,電商平臺格局早就發生了大洗牌:有的平臺走向沒落,有的平臺冉冉崛起。帶貨主播、紅包裂變……各種玩法層出不窮。消費者表示:算的過平臺算我輸!
京東「618狂歡節」
玩法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的「618狂歡節」。
5月25日至5月27日,拼手速贏紅包將率先登場;6月2日至6月4日,上億現金券一起瓜分,在購物過程中搜索品牌、品類關鍵字即可得到相關品類或品牌紅包。
6月9日上線超級秒殺日。6月2日至6月16日「王牌中的王牌」將在京東直播中為大家送出禮品。6月14日,京東618將推出神券日,當天發券數量達四億張。
6月18日當天京東每小時將狂撒61.8萬現金紅包,還將發放全品類優惠券、大牌專享大額福利券、京東支付滿減優惠券等。
2019年,京東「618狂歡節」又為大家帶來了驚喜。京東準備了一場投入金額史無前例的京東618活動——城市接力賽,獎池金額高達5億元。從東北三省開始,到西北的青海、陝西、新疆等地,再到東南的福建、廣東,由北向南在367個城市陸續開展15期獎池瓜分活動。
每期活動開啟後的66小時內是為城市點讚階段,小夥伴們可以拉動親朋好友為城市點讚,集齊5個不同類型的城市贊後即可獲得獎金池瓜分資格。
為城市點讚階段結束後,在該城市開啟點讚第三天的20點即可開獎瓜分城市專屬獎金池!
除了城市接力賽活動,京東的購物折扣力度也很大。平臺上的絕大多數商戶推出的優惠活動都是5折起,基本上的滿減力度都是999減500,或者是買一送一。還有不少用戶打出了3折起的標識,還有更低的折扣標識是1折起的……
天貓「雙十一」
天貓雙十一除了令人驚嘆的優惠力度,還有就是他們越來越複雜的紅包規則。依稀記得往年的雙十一還是很良心的:09年到11年,說五折就五折,簡單粗暴得讓人慾罷不能!近幾年,各種花樣慢慢多了起來,什麼優惠券、預售、整點搶等等,至少得有小學水平才能夠玩得轉了。但是今年的規則,沒有個奧數功底我不敢貿然應戰。
有這樣複雜規則的加持,消費者買一包紙巾的思考過程可能如下:
在2019年雙十一前夕,各種各樣的微信群都在迴蕩著:「幫我點一下!」、「加入我的戰隊!」……甚至還有人有償尋人幫自己疊貓貓、組隊蓋樓。疊貓貓、組隊蓋樓等小遊戲將電商促銷和社交緊密的連接在一起。
入會紅包、超級紅包 、明星紅包、口令紅包、紅包雨……各種紅包活動讓大家拿到手軟。在這樣幾乎是全民參與的熱情下,2019天貓雙十一僅用時21秒,成交額突破10億元;1分36秒,天貓雙11成交額突破100億元。而2018年天貓雙11突破100億的時間是2分零5秒。
拼多多「百億補貼」
後起之秀拼多多可以稱得上是雙十一大潮中的一股清流。拼多多的發展歷程和他的公開信一樣值得探討:能從阿里和京東的電商天下中,找到一片新大陸就足以證明拼多多的過人之處。
2019年,面臨強競爭的壓力,拼多多通過「百億補貼」「新品牌計劃」「農產品上行」等創新型業務去拓展新的零售增長空間,用戶量從4億多增長到5億多。
與其他電商平臺不同,拼多多在雙十一過後並沒有發布自己的數據報告,而是補充了一封公開信:「2019年11月11日已過,拼多多並沒有更多『雙11數據』對外披露。」
拼多多在公開信中表示,「人們都很關心數字和宏大的事物,但拼多多連實時數據大屏還未曾來得及搭建,公司上下都在急著補貨、比價和補貼。走廊裡的橫幅和氛圍花籃也還沒來得及擺,這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對我們而言,這只是尋常的忙碌一天。同樣,如果沒有應有的性價比,雙11也只是無比尋常的一天。是用戶造就了節日,而不是節日在消費用戶。所以,比起數字,我們更在意我們的消費者有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實惠和樂趣。」
信的最後,拼多多稱11月11日過去了,但「百億補貼」並沒有結束。
2020開年,所有的行業似乎都陷入了寒冬,電商也沒能倖免。如今,伴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好轉,消費風口的浪頭也逐漸顯現端倪。在這個節骨眼上,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百億補貼,來滿足消費者的各種購物減價需求。
|京東帶來了418超級秒殺節狂撒超級百億補貼、低價秒殺、預約加購、瘋搶2小時等多種互動玩法與優惠;
|聚划算也在4月宣布將投入2億元作為餐飲補貼金,聯合全國10萬家餐飲門店共同助力疫情後消費市場復甦回暖;
|4月10日,拼多多「百億補貼」正式上線SK-II春日娃娃神仙水,首發和補貨均上線後「秒光」,馬布裡在拼多多開店賣籃球,也入駐了百億補貼區;
|趣店下屬跨境電商項目「萬裡目」,順勢推出百億補貼,試圖打造一個海淘奢侈品行業的拼多多……
04
價格戰爆發,整個產業受到衝擊
如果說,2012年的這場價格戰逼迫著線下家電商城重視線上戰場、幫助家電品牌開拓線上市場的話,那2019年的價格戰對於家電品牌就沒有那麼友好了。
2019年,對於家電企業來說,是一場難熬的寒冬,價格戰又不可避免的被打響了。和以往形成強烈區別的是:這場大規模戰役的始作俑者是格力空調、創維電視、小米電視等行業主流企業,而不是二三流,甚至是中小雜牌企業,這也直接導致整個行業市場競爭秩序的更加混亂與無序,很多企業陷入迷茫與無助。
當巨人陷入暴動,整個環境都不會安寧。
不同於空調價格戰明顯的時間規律性(主要指空調銷售的淡旺季),電視行業的價格戰已是常態化,而且異常慘烈,炮火集中在線上電商平臺。尤其是618、雙11等重大節點前夕,電視價格創下近幾年歷史低位。
小米電視機價格走向
*數據來源:慢慢買大數據
空調行業的價格戰是一場場的"腰斬式"、"自殺式"降價。
2019年11月10號,格力空調突然在社交平臺髮長文宣布將在雙十一當天進行大降價,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同時打折,總計讓利30億。並且董明珠還公然聲稱,此次讓利30億隻為消滅那些低質偽劣產品。這一舉動帶動眾多品牌隨後紛紛參戰全面跟進,價格戰硝煙大規模展開。
格力某款空調歷史價格的走勢,足以看出價格戰的猛烈
*數據來源:慢慢買大數據
家電企業打「價格戰」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產業經濟觀察家丁少將認為:「市場整體下行壓力加大、以價換量波及頭部品牌、品牌集中度提升、跨界競爭增多,致使價格戰更加兇猛。目前行業顛覆性技術和體驗缺乏,價格「武器」被賦予了更大權重。
如果說此前的價格戰是爭奪增量市場,那麼現在的價格戰則是爭奪存量市場,價格戰始終會回歸價值戰,為保持市場穩定運行,全員價格戰不可持續。」在價格戰泥淖中,品牌必須想辦法突出重圍,才能看到一線生機。
電商價格戰起於行業內部競爭,卻推動了整個行業由線下向線上的布局改變。未來電商平臺百花齊放的格局又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