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許棐fěi這個名字真得不太熟悉,連似曾相識都談不上。據說這是一個喜歡藏書種梅之人。
雖然名氣不大,但是他傳世的詩詞作品,竟然有二百多首。不過其傳世的詞並不多,只有二十餘首。不知為什麼,傳世的詞作大多是閨怨詞。
一、貧而嗜書
許棐字忱夫,一字枕父,號梅屋。海鹽人(今屬浙江)。許棐約在宋理宗寶慶初前後在世。
嘉熙年間(公元1239年左右),許棐隱於秦溪,築小莊於溪北,植梅於屋之四簷,號曰梅屋。聽上去有點林逋梅妻鶴子之意,不知道他養不養鶴。
據清人錢泰吉《曝書雜記》記載,許棐「貧而嗜書」,家中藏書數千卷。只要見到有新書出售,他一定要買一本回來,誰家裡有奇書,他一定抄一本回來。他與宋代刻書家陳起關係彌篤,有《謝陳宗之疊寄書籍》一詩,其中寫道:"君有新刊須寄我,我逢佳處必思親"。
有人跟許棐開玩笑說:
嗜書好貨,均為一貪。貪書而飢,不若貪貨而飽;貪書而勞,不若貪貨而逸。人生不百年,何自苦如此?"
而許棐則說:
"今人予不知之,自古不義而富貴者,書中略可考也,竟何如哉?予少安於貧,壯樂於貧,老忘於貧,人不鄙夷予之貧,鬼不揶揄予之貧,書之賜也。"
人和人的境界之別,可見一端。
二、《後庭花》
許棐傳世詞,多數是閨怨之作,可惜了大藏書家的形象。不過很多古人詩和詞就是兩種面目。詩如同士大夫正襟危坐,詞就多了許多脂粉之氣。
例如這首《後庭花》,描述了孤單的女性相思之情。:
一春不識西湖面,翠羞紅倦。雨窗和淚搖湘管,意長箋短。知心惟有雕梁燕,自來相伴。東風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俞國寶曾經有詞云:一春長費買花錢,日日醉花邊。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壚前。紅杏香中簫鼓,綠楊影裡鞦韆。暖風十裡麗人天,花厭髻雲偏。畫船載取春歸去,餘情寄、湖水湖煙。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
俞寶國詞中的人物是一個男子,每天都喜歡跑到西湖邊去看美女。
可見「暖風十裡麗人天「的西湖是男男女女都喜歡的春遊之地。 而許棐這首詞中,說女主公一整個春天都沒有去到西湖, 從翠羞紅倦看出,女子的已經沒有遊春的心情。為什麼呢,窗外下著春雨,窗內女子含淚執筆寫下相思之情,可惜情深處,豈是短短的紅箋能夠寫清楚的。
如今只有梁燕似乎知道女子的心事,相伴左右。而窗外的東風,只管將春花吹落,並不理會琵琶所表達出來的哀怨。
後庭花是教坊曲名,即著名的《玉樹後庭花》, 《碧雞漫志》云:「《玉樹後庭花》,陳後主造,其詩皆以配聲律,遂取一句為曲名。」 這是一個句句押韻的詞牌。
三、《喜遷鶯》
鳩雨細,燕風斜。春悄謝娘家。一重簾外即天涯,何必暮雲遮 ?釧金寒,釵玉冷。薄醉欲成還醒。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負幾韶華。
《喜遷鶯》又名《鶴沖天》,有17種詞體,而且變化還挺大。我們很熟悉鶴沖天,是給柳永惹禍的那一首,柳永因此贏得了奉旨填詞的名聲。
不過,許棐這首詞,是依照晚唐薛昭蘊的詞體填寫而成。
鳩雨燕風,是春歸時節。但是重簾之內,釧寒釵冷,女子半醉半醒之際,懶得梳洗打扮。向窗外望去,暮雲遮擋,有咫尺天涯之感。春歸人不歸,可惜韶華空度,無可奈何。
結束語
許棐去世以後,他的好友,也是書商、藏書家陳起作輓詩云:
桐陰吟社憶當年,別後攀梅結數椽。湖海有聲推逸韻,弓旌不至嘆遺賢。兒收殘稿能傳業,自志平生不愧天。航便雙魚無復得,夾山西望淚潺湲。
結束時,依照慣填詞一首為今天作業,《喜遷鶯》:
池影碎,柳風斜,煙雨暗千家。樓前芳草向天涯,翹首亂雲遮。蟾月明,杯盞冷,蝶夢驚回初醒。垂簾獨坐數燈花,霜鬢逐年華。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66|論功第一,無過豐年,陸睿填詞諂媚賈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