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宋填詞141|滿懷清淚如雨,辛派詞人劉仙倫被嶽飛之孫讚許

2020-12-22 老街味道

前言

中興名將嶽飛有一個孫子叫做嶽珂,嶽珂在《檉史》中說「廬陵在淳熙間有二士」一個是劉過,一個叫做劉仙倫。

劉儗,一名仙倫,字叔擬(一作叔儗),號招山 。劉仙倫大約生活在南宋孝宗、寧宗年間,其詞有不少是祝壽詞,但也一些慷慨悲涼的愛國作品。有《招山小集》一卷傳世。

一、嶽珂稱頌劉仙論的四首詩

嶽珂在《檉史》中記錄了劉仙論的故事:

江西詩派所在,士多漸其餘波,然資豪健和易不常,詩亦隨以異。廬陵在淳熙間,先後有二士,其一曰劉改之,餘及識之,嘗書之矣。舊歲在裡中,與張漕仲隆(棟)之子似仲遊,因言劉叔似詩句。叔似名似,才豪甚,其詩往往不肯入格律。

嶽珂認為劉仙論「才豪甚「」,但是「其詩往往不肯入格律」,不過,他記錄的幾首詩卻都是規矩的七律。

《題張仲隆快目樓壁 》

天上張公百尺樓,眼高四海氣橫秋。只愁笑語驚閶闔,不管欄幹犯鬥牛。遠水拍天迷釣艇,西風萬裡入貂裘。面前不著淮山礙,望到中原天盡頭。

《詩遺周伯·其一》:

昔年槌鼓事邊庭,公相身為國重輕。四海幾人思武穆,百年今日見儀刑。筆頭風月三千字,齒頰冰霜十萬兵。天亦知人有遺恨,定應分付與中興。"

《詩遺周伯·其二》:

已買湖山卜奠居,因君又復到康廬。十年到處看詩卷,一日湖邊從使車。南渡忠良知有種,中原消息定關渠。從今便是門闌客,時出山來探詔除。

《題嶽陽樓》:

八月書空雁字聯,嶽陽樓上俯晴川。水聲軒帝鈞天樂,山色玉皇香案煙。大舶駕風來島外,孤雲銜日落吟邊。東南無此登臨地,遣我飄飄意欲仙。

劉仙倫傳世的詩極少,嶽珂評價其詩:

反覆四詩,皆一軌轍,新警峭拔,足洗塵腐而空之矣。獨以傷露筋骨,蓋與改之為一流人物雲。

嶽珂認為,劉仙倫的這四首詩都差不多,足以洗塵腐,有新意。但是「傷露筋骨」,少含蓄,和劉過的風格類似。

註:改之,劉過的字。

二、劉仙倫寫給王居安的兩首詞

1、《念奴嬌·感懷呈洪守》

劉仙倫最著名的一首詞為《念奴嬌·感懷呈洪守》:

吳山青處,恨長安路斷,黃塵如霧。荊楚西來行塹遠,北過淮堧嚴扈。九塞貔貅,三關虎豹,空作陪京固。天高難叫,若為得訴忠語。追念江左英雄,中興事業,枉被奸臣誤。不見翠華移蹕處,枉負吾皇神武。擊楫憑誰,問籌無計,何日寬憂顧。倚筇長嘆,滿懷清淚如雨。

嘉定三年(1210),王居安知隆興府(即今江西南昌,古稱洪州),劉仙倫作了這首《念奴嬌》呈獻給他。

長安路斷,黃塵如霧,吳山北望故都,塵霧遮目。淮堧嚴扈,宋金邊界戒備森嚴。九塞三關,將士們嚴守國土,但是,卻沒有力量或者志向去收復國土。報國之心,難以到達天聽。

其實,南宋的皇帝何嘗不想收復,但是隆興北伐又一次失利,敗軍之將韓侂胄被楊皇后和史彌遠設計殺害,王居安也是幫兇之一。南宋不得已又和金國籤署了嘉定和議。

下闕,劉仙倫追憶中興英雄嶽飛,嘆息被秦檜等奸臣害死。嘆息故都(汴京)無法收復,此時亦沒有祖逖一類的人物,不由得淚如雨下。

四年前,身為著作郎的王居安,曾經參與史彌遠發動的宮廷政變,誅殺了韓侂胄。不知道他聽到這首詞,是什麼感想?

2、《江城子· 洪守出歌姬就席口佔》

華堂深處出娉婷。語聲輕。笑聲清。燕語鶯啼,一一付春情。恰似洛陽花正發,見花好,不知名。金甌盛酒玉纖擎。滿盈盈。勸深深。不怕主人,教你十分斟。只怕酒闌歌罷後,人不見,暮山青。

看到那首《念奴嬌》後,洪守有什麼感想不知道,但是歌舞酒席似乎並沒有缺少的。這首詞《江城子》就是劉仙倫作於王居安宴席上的應酬之作。

整首詞都是寫的歌女,唯有結尾處,寫出繁華落盡後的空無:只怕酒闌歌罷後,人不見,暮山青。這三句化用了錢起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三、《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

這首詞的風格和《念奴嬌·感懷呈洪守》一樣,都有辛派詞人忠心愛國的特點:

艅艎東下,望西江千裡,蒼茫煙水。試問襄州何處是,雉堞連雲天際。叔子殘碑,臥龍陳跡,遺恨斜陽裡。後來人物,如君瑰偉能幾。其肯為我來耶,河陽下士,正自強人意。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眼底山河,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淚。功名機會,要須閒暇先備。

嶽珂說劉仙倫作詩與劉過風格類似,填詞也是如此,兩首《念奴嬌》表達的對祖國命運的關注,也是劉過詞中常見的內容。

另外,劉仙倫詞中的句法,還有散文化的特點,這也和劉過、辛棄疾相似,例如:「其肯為我來耶」、「勿謂時平無事也」,這些都是散文化的平常語。

叔子殘碑,臥龍陳跡,詞中將好友張明之比喻為西晉名將羊祜、蜀相諸葛亮,兩位都曾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仙倫特別指出,雖然此時宋金和平,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可疏於國防,要時刻警惕。

晚清詞家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特別提到了劉仙倫的《念奴嬌》:

二帝蒙塵,偷安南渡,苟有人心者,未有不拔劍斫地也。南渡後詞,如······劉叔擬《念奴嬌》……此類皆慷慨激烈,發欲上指,詞境雖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

四、羈旅詞與祝壽詞

劉仙倫有慷慨激昂之作,也有婉轉柔情之作。其《訴衷情令·客中》是一首優秀的羈旅之詞:

徵衣薄薄不禁風。長日雨絲中。又是一年春事,花信到梧桐。雲漠漠,水溶溶。去匆匆。客懷今夜,家在江西,身在江東。

除此以外,劉仙倫還有不少乏味的壽詞,即在別人過生日時的祝壽之詞。例如《沁園春 慶彭司戶》:

聞道參軍,今日垂弧,勝如去年。正新頒藍綬,天香芬馥,初開黃牒,御墨新鮮。鼻祖登科,已逾百載,衣缽於今喜再傳。圖南事,看摶風九萬,擊水三千。官曹小試民編。有奕世甘棠在道邊。向樽前有興,細斟清醥,琴中得趣,緩拂朱弦。東觀酬書,西垣草制,此去掀騰好著鞭。應難老,信君家眉壽,自有籛山。

「垂弧」,指男子生日。大意是祝您生日快樂,又趕上您得到官職,祝您鵬程萬裡。

結束語

劉仙倫與劉過都是廬陵人,都是辛派詞人,其特點是大多以議論為詞、以文為詞,但缺點是過於直率(傷露筋骨),少了詞家的蘊藉含蓄。

結束時,按照慣例填一首詞為作業。《訴衷情令·春雨》 :

驚雷乍響滿樓風,飛葉舞梳桐,漫捲一簾春夢,天地雨聲中。舟渺渺,燕匆匆。霧濛濛。憑欄獨立,心系相思,人各西東。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40|描寫黃山最好的宋詞,有人說是汪莘的這首沁園春

相關焦點

  • 陸遊嶽飛辛棄疾,三位抗金英雄都是豪放詞人,你更欣賞誰的文採?
    王國維說過: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既然三個人都是宋朝人,拋開詩與文不談,從詞的方面來看,我更欣賞的人是辛棄疾。三、辛棄疾與辛派詞人宋人其實還是以詩為主,以填詞為輔。不過辛棄疾和柳永一樣更喜歡填詞,二人恰好一個婉約一個豪放。填詞能夠獨成一派,自然能說明一個人的文壇地位。
  • 觀宋填詞156|劉克莊寫落梅獲罪閒廢10年 卻成最愛詠梅詩人
    劉克莊最終以煥章閣學士之職致仕,鹹淳五年(1269年)去世,享年八十三,是一個長壽詩人。 作為詞人,他是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作為詩人,他在江湖派詩人中年齡最長,官位最高,成就最大。作為詩論家,他有《後村詩話》等著作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詩歌見解。
  • 觀宋填詞165|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原來出自方嶽詩詞
    前言方嶽這個詞原意是四方之山嶽,出自於《尚書·周書·周官》:「王乃時巡,考制度於四嶽,諸侯各朝於方嶽,大明黜陟。」今天介紹的這個詞人方嶽(1199~1262), 字巨山,號秋崖,又號菊田。一說其為徽州祁門(今屬安徽)人,一說台州寧海(今屬浙江)人。不知道是不是兩個人。
  • 觀宋填詞169|李公昴被稱為詞家射鵰手,這首詞卻虎頭蛇尾
    在「三賢暴卒」事件後,李昴英多次上疏宋理宗,罷黜史嵩之 ,宋理宗評曰:「李昴英,南人無黨,中外頗畏憚之。」李昴英還多次彈劾權臣賈似道、丁大全等人,後因諫過激,罷官而歸。寶佑五年(1257),李昴英在廣州病逝。
  • 觀宋填詞131|王炎這首詞別具一格,竟然不寫風花雪月
    梅花引有單調雙調之分,王炎的這首詞是單調,常見的思婦題材。三、進士出身的婺源王炎這個王炎有《雙溪集》創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卷一百六十 集部十三》中介紹王炎和他的《雙溪集》時說:宋王炎撰。炎字晦叔,婺源人。
  • 觀宋填詞168|七寶樓臺碎拆下來不成片段 吳文英的爭議
    吳文英宋詞婉約派巨擘之一,南宋詞人尹煥《花庵詞選引》曾經評價道:求詞於吾宋者,前有故堆砌雕琢,填詞者切不可犯。梅溪、夢窗諸家寫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風流,渡江遂絕。《人間詞話》梅溪指史達祖。王國維說他們填詞寫景,都有隔的問題。詩詞家寫景大多是為了營造意境抒發情感,但是詞人寫景狀物時過於幽深隱晦,讀者搞不清楚作者之意是什麼。
  • 觀宋填詞合集146-155 人間何處覓風流,白了少年頭
    原標題:觀宋填詞合集146-155 人間何處覓風流,白了少年頭 前言 不知不覺中,又讀過了不少宋人的佳作。錄入這一段時間的習作十首,歡迎詩友們指正。
  • 觀宋填詞164|鈿誓釵盟何處尋,陳東甫只留下3首閨怨詞
    樂雷發 (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是宋理宗擢選的特科狀元,他有兩首詩寫給陳東甫,其一為《陳東甫酒間舉作歸心只有杜鵑知之句猶未成篇因為續之》:歸心只有杜鵑知,且倚裴亭共撚髭。客路秋風吹杜若,故園春雨老辛夷。家貧未辦閒居賦,世濁空吟感寓詩。
  • 觀宋填詞合集156-165|江南夢醒,皓月蒼山星耿耿
    1、觀宋填詞156|《卜算子·詠落梅》: 不敢怨東風,一點飛紅小,傲雪孤高爭奈何,始覺春來早。粘袖久含香,此意知多少,籬角黃昏疏影寂,夢裡韶光了。 2、觀宋填詞157|《揚州慢·瓊花》: 曉月平湖,仙人種玉,淡香暗繞瓊樓。看楊妃出浴,窈窕水晶球。
  • 27首巔峰宋詞,唱盡大宋王朝319年
    11 △《秋江漁隱圖》 宋 馬遠《滿江紅·怒髮衝冠》【宋】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每每看到這首《滿江紅》,就想到一代名將嶽飛的冤死。公元1154年,年僅22歲的他,以絕對的優勢擠下秦檜之孫,奪得了當年的狀元。
  • 觀宋填詞163|七分是恨,三分是淚,黃孝邁這首詞模仿蘇東坡
    一、黃孝邁其人劉克莊曾經有兩篇文章提到過黃孝邁,其中一篇寫道:宜魯庵之為之也。魯庵已矣,子孝邁英年,妙才超軼 《再題黃孝邁長短句》可知黃魯庵是黃孝邁的父親。他是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在1220年前後大約6年,正是金宣宗南下侵宋時期,前面一篇寫觀宋填詞162記載淮上女的故事,這是發生在這一時期。黃魯庵曾經作過國子學正、南劍州添差通判 。黃魯庵的故事不多,其子黃孝邁的故事就更少了。
  • 嶽飛是箭垛,《滿江紅》是偽作?
    【14】以此觀之,此詞自當在懷疑之中。由於「求真」始終是學術範疇內最重要的考量,考察嶽飛形象在後世被「重構」「經典化」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其背後文學闡釋、閱讀經歷的發生機制、歷史成因,在文學史上亦頗具重要意義。
  • 觀宋填詞162|萬傾煙波萬傾愁 宋金之戰中淮上女子的悲歌
    覆巢之下無完卵,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在亡國之時,大多逃不過悲慘的結局。 在宋朝,有不少被擄往敵國的詞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如李煜、宋徽宗、汪元量等人。 其中還有不少的女性詞人,蔣興祖女,徐君寶妻,王清惠..........以及今天所介紹的淮上女。
  • 觀宋填詞167|一重簾外即天涯,嗜書安貧的許棐為何喜歡作閨怨詞
    而許棐則說:"今人予不知之,自古不義而富貴者,書中略可考也,竟何如哉?予少安於貧,壯樂於貧,老忘於貧,人不鄙夷予之貧,鬼不揶揄予之貧,書之賜也。"人和人的境界之別,可見一端。二、《後庭花》許棐傳世詞,多數是閨怨之作,可惜了大藏書家的形象。不過很多古人詩和詞就是兩種面目。詩如同士大夫正襟危坐,詞就多了許多脂粉之氣。例如這首《後庭花》,描述了孤單的女性相思之情。:一春不識西湖面,翠羞紅倦。
  • 嶽飛的一首經典詞作,詞尾8個字感人至深,僅憑此句就足以成絕唱
    於是,很多軍民站起來,自衛反擊,使貪婪的金兵屢屢受挫,宋與金朝之間的戰爭形式也發生了大逆轉。 在這種情況下,南宋政府本可以利用民心,乘勝追擊,收復失地,以洗前恥。但是,宋高宗和很多王公大臣想的卻不是報仇雪恨,而是屈辱求和。
  • ——白衣卿相柳永奉旨填詞的跌宕人生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卻說後來一次進士放榜之前,仁宗看見柳永的名字,想起他曾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於是,大筆一揮,「且去填詞,何要浮名?」可憐的柳永,只能去「奉旨填詞」了,此後,一直流連於煙花巷陌,誤盡半生。
  • 精忠嶽飛:嶽飛真實的文武造詣如何?
    這首詞代表了嶽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詞裡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顯示了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它作為愛國將領的抒懷之作,情調激昂,慷慨壯烈,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甘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神威,從而成為反侵略戰爭的名篇。
  • 宋朝詞人有兩個王炎,其中一個深深影響了陸遊
    王炎後來先後出任觀文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等。淳熙五年(1178)去世。 此王炎官職雖然不可以與觀文殿大學士王炎那麼顯赫,但是博通經史、工詩文,留下不少作品:《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聖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 因所居之地在武水之陽,雙溪合流,因自號雙溪。他的大部分著作早已失傳,僅存詩文二十七卷,題 《雙溪集》。
  • 淺談宋明理學「異端」觀
    「異端」觀——複雜多樣1.眾說紛紜的「異端」觀異端,在儒學的解釋中,歷來都是各執己見,有著很大的分歧。王龍溪解釋到:「吾儒之學,自有異端。至於佛氏之家,遺棄物理,究心虛寂,始失於誕。然今日所病,卻不在此,惟在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