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同是-2.5,為啥有人造成脆性骨折,有人卻能恢復正常呢?

2020-12-22 大輝醫生談

骨密度是現在醫學上判斷是否是骨質疏鬆的一個重要依據,正常人的骨密度T值應該是大於-1的,骨密度小於-1大於-2.5屬於骨質流失的區間,當骨質流失開始的時候就應該注意了,T值一旦小於-2.5就屬於骨質疏鬆的範疇了,如果伴有骨折的現象出現就屬於重度骨質疏鬆了,還有可能會造成一系列威脅到我們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的併發症。

當骨密度是-2.5的人的時候,這是一個分岔路口,有1/2的可能會恢復正常,也有1/2的可能會引發重度骨質疏鬆症,至於最後的結果如何就要看自己的選擇了,而決定疾病最終變成什麼樣子,是更好還是會更糟,取決於自己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有利於幫助我們緩解骨質流失,至少是不會再向更糟糕的方向惡化,而不良的生活習慣會造成骨質流失更加嚴重,加速病症惡化,最終發展成骨質疏鬆症,對於我們自身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骨質疏鬆發病的原因

骨質疏鬆的發生有先天和後天兩種因素,先天是由於家族裡骨質疏鬆史,且隨著基因遺傳,遺傳的並不是骨質疏鬆症本身,而是這類人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骨質疏鬆,但是骨質疏鬆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後天的因素了,平時我們的生活中熬夜、抽菸、喝酒……這些不良的習慣都會增加我們患骨質疏鬆的機率。

骨質疏鬆高危人群

1、60歲以上的老年人

2、上班族

3、骨質疏鬆家族史

4、肥胖人群

5、骨密度低的人群

要知道,骨質開始流失的人群本就屬於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如果這些人平時再不注意自己的飲食,繼續肆無忌憚的吃,不運動……會加大患骨質疏鬆的概率,甚至會加快骨質疏鬆的到來,相反,如果知道自己骨質開始流失後,開始改善自己的飲食不良的習慣,則可以讓疾病向好的方向發展,甚至讓骨密度恢復正常,生活中如果做好兩件事可以有效的幫助緩解骨質流失。

1、增加骨量

骨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的骨骼中的骨量減少,導致骨微結構破壞導致的,所以我們要為骨骼增添骨量,平時可以吃一些硫酸補骨脂來為骨骼增加骨量。

硫酸補骨脂中含有補骨脂,《本草綱目》中有記載,補骨脂有強筋骨的作用,可以增強我們的骨性,沉積住骨質,減少骨量的流失,同時硫酸補骨脂中還含有軟骨素,這是一種可以刺激成骨細胞活性的物質,加速成骨細胞的分化,有利於幫助我們的骨骼增加骨量,而且軟骨素還有緩解關節疼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骨質流失導致腰酸背痛的症狀,硫酸補骨脂中還含有杜仲和淫羊藿,他們可以減緩骨骼衰老。

硫酸補骨脂可以在成骨細胞建設的同時也穩固住體內骨量的含量,減少他們的流失,使得骨骼中的骨量增加,有效的改善骨密度的降低。

2、多曬太陽

太陽有促進體內鈣質吸收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曬太陽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維生素D在體內起到運輸鈣質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幫助鈣質加速在體內的循環到達骨骼,增強骨微結構。

相關焦點

  • 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
    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空腹血糖6.9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這類人群,相當於處在疾病發展的三叉路口。有1/3的概率會發展為糖尿病,有1/3的概率繼續維持現狀,還有1/3的概率可以恢復正常。決定疾病最終走向的重要因素,在於自己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機率讓疾病往好的方向發展,或者是維持原狀;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則讓加速疾病的惡化,最終發展為糖尿病。為什麼這麼說呢?
  • 中科院院士:骨疏鬆的人不想骨折,要遠離「2白」,多飲「1水」
    在這種骨質疏鬆的狀況下,輕微的外力刺激就可能引發骨折發生,給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平時做好相應防範工作很重要。鄭大爺,今年64歲,平時每天都要喝包牛奶,非常注意鈣質補充。但是儘管如此,在一次外出時依然不慎導致肋骨斷裂,就醫檢查之後,鄭大爺才得知自己的骨密度T值居然僅為-3.4,屬於骨質疏鬆狀況。
  • 骨科主任:不論男女,早起2個好習慣,增加骨密度,遠離骨質疏鬆
    那天晚上在盯著學生上晚自習,剛下晚自習下樓的時候沒扶穩,直接摔了下來,過了好長時間都站不起來,好在經過的老師看到了,趕緊把他送到了醫院,結果檢查之後,發現陳老師是左腳腳踝脆性骨折,雙能x線結果顯示重度骨質疏鬆症。
  • 暴雪突襲冰城 謹防老人滑倒骨折! 醫學專家教您走路如何「防摔」
    再加上老年人骨質鈣磷流失增加,易導致骨質發生脫鈣、骨皮質變薄以及骨質疏鬆等病理變化,直到骨密度及骨強度發生改變,以至於老人在輕微暴力(不慎摔倒)的情況下也會發生骨折,醫學上將其稱為脆性骨折。常見的脆性骨折發生部位有:尺、橈骨遠端骨折、股骨頸骨折、腰椎壓縮骨折。
  • 世衛組織曝光:這種蔬菜或會使骨密度突降,趁早撤下餐桌
    骨質疏鬆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制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鬆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於骨質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
  • 57歲老人骨密度-3.4,飯後吃1「酸」,升到0.5,骨骼更健康
    其分析評估值T值(骨密度相對值)在-1~1之間屬於正常骨量範圍,小於-1則屬於骨疏鬆的表現,若是小於-2.5則屬於重度骨質疏鬆,引發脆性骨折的機率將變得很高。張大爺,今年57歲,在一次骨量檢測中被發現骨密度才僅為-3.4。醫生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告訴張大爺,這種情況下的骨狀況就好比家裡的窗戶玻璃,不需要太過嚴重的外界刺激,隨便碰一下摔一下,就有可能咔嚓碎裂。
  • 骨松性骨折治療新策略
    考慮到臥床會讓90歲的老人喪失生活信心,家人多方問診,終於在上海一家大醫院獲得滿意的結果——行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術後第2天鄭爺爺即可下地活動,恢復日常生活,大大提高生活質量,減輕了家庭負擔。骨質疏鬆(OP)是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結構惡化為特徵的疾病,可導致骨脆性和骨折風險增加。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骨質疏鬆性骨折已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 世界骨質疏鬆日|拒絕骨松變骨折,打響骨骼保衛戰!
    這年輕人摔了一跤就骨折了?似乎讓人有點不敢相信。但其實,在臨床工作中,醫生們早已對這些屢見不鮮,有些老年人甚至打個噴嚏都能骨折呢!其實這些都是骨質疏鬆惹的禍!
  • 寶寶「骨密度」低,是不是缺鈣了?
    寶寶「骨密度」低,是不是缺鈣了?」測定這一項,不出意外,大部分的孩子骨密度是偏低的,而幾乎所有的早產兒的骨密度都是重度偏低的,為這事家長憂心忡忡,不知所措,我給娃娃天天曬太陽,每天維生素AD不斷,純母乳餵養不是營養均衡嗎?
  • 關注骨質疏鬆性骨折(椎體/髖部骨折)術後骨折癒合
    骨質疏鬆性骨折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常活動中即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是椎體、髖部等[1]。國內基於影像學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率隨增齡上升,65歲以上人群發生率最高;5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約為15%,50歲以後椎體骨折的患病率隨增齡而漸增,8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可高達36. 6%[2]。
  •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
    骨折本身不致命,而骨折造成的各種併發症卻是會要人命。老年人骨折後翻身和坐起十分困難,一旦長期臥床,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血栓和褥瘡等併發症,不論發生哪種併發症都會危及病人的生命。
  • 42歲男子,骨密度-2.6,戒掉3物,常服1素,增至0.5
    案列分享:42歲男子,骨密度-2.6,戒掉3物,常服1物,增至0.542歲的徐先生,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敢進行稍微劇烈一點的戶外運動,連走路都是小心翼翼,整個人也都變得缺乏自信。這一切都要歸咎於徐先生平時嚴重的骨疏鬆狀況上,因為骨量相對值僅為-2.6,結果導致自身的骨骼硬度很差而脆性較高,導致骨折意外頻頻發生。不僅增加了家庭負擔,也讓徐先生的身心健康備受煎熬。後來在一位老中醫的幫助下,徐先生才順利擺脫了骨質疏鬆的陰影,重新「擁抱」了健康的骨骼狀況。
  • 骨折後多久能癒合?一般來說,恢復時間在這個範圍內
    骨折後癒合的時間是多久?一般在正常的情況下來講,骨折後癒合的時間是三個月,因為骨頭需要從原本斷開到完好無缺地連接在一起需要三個月或者三個月以上的時間。甚至有些人所需要的時間會更長,這主要是根據身體的基礎條件來決定,身體條件比較好恢復的時間就會比較快,身體條件比較差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更長。
  • 中青年也得看好自己的「骨密度」
    原標題:中青年也得看好自己的「骨密度」 在很多人眼裡,骨質疏鬆是只有老年人才會得的老年病,和中青年沒有半點關係。瀋陽市安寧醫院心理一病房主治中醫師曹倬介紹說,如果有以下症狀,那麼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很有可能骨質疏鬆已經悄無聲息地走來了。
  • 39歲男子,從骨疏鬆到骨密度正常,醫生:常吃1酸,值得學習
    蘇先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常吃1酸,骨量慢慢增長,骨密度也恢復到了正常值。醫生:常吃1酸,值得學習硫酸補骨脂主要材料就是硫酸軟骨素和中草藥補骨脂的提取物,兩者結合之後,對於骨病和養骨有著配合以及協同的作用。
  • 股骨頸骨折打鋼釘固定,要多久能下床活動?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骨骼類的疾病,是和骨質疏鬆有關,容易造成不能正常走路和站立,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骨骼壞死,不能運動,甚至殘疾。這類疾病是隨著人們壽命不斷增加,疾病的發病率會越來越高,那麼股骨頸骨折打鋼釘要固定多久才可以下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