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2020-12-10 人民網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為進一步推動形成讀經典、學理論、強素質、作表率的濃厚氛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為主題,將邀請一系列國內權威專家,導讀《共產黨宣言》《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等經典著作。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五講(總132期),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培永,以「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為主題,對《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進行導讀。

主講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陳培永

精彩觀點

·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於1880年首次出版,是一部系統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著作,馬克思稱其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能為我們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提供重要啟示,能夠為我們破除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誤解和質疑提供理論啟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新探索,是人類社會的新事物,與任何一個思想家所描述的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道路都不一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於對社會主義事業的重新思考,是在「什麼是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上解放思想的產物。

·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共同點是,在啟蒙學說的基礎上,強調平等不僅是政治權利方面的平等,也應該是經濟社會地位的平等,不僅要消滅階級的特權,還有消滅階級差別本身。這當然是有進步意義的。但問題是,他們忽視了生產力的歷史發展,看不到社會關係的進步,陷入到平均主義甚至禁欲主義之中,逆歷史的潮流,開歷史的倒車。

·唯物辯證法的思維方式,只是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方法論基礎。但直接促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的,是兩個偉大的發現,一個是唯物主義歷史觀,一個是剩餘價值。

·社會主義必然會實現,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存在著固有的、無法解決的矛盾。而其中最基本的矛盾,就是社會化生產和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社會的生產和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兩個方面的對立,一個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另一個對立是,個別工廠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中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

·社會主義社會是我們追求的理想,但理想不是海市蜃樓,不能憑空升起。離開現實去空想社會主義,不考慮中國社會的客觀進程,人為地設想社會主義應該是什麼樣的,是人們對社會主義產生困惑的根源。對社會主義社會有美好想像,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不顧現實空談理想,不顧社會發展客觀規律,拔苗助長地搞社會建設。

·對社會主義建設,我們因此要有一種寬容的情懷,不能因為實踐探索的挫折,就斷定它是虛偽的科學,或披著科學的外衣。真正地遵循科學社會主義,還是要大膽地進行探索,多立足現實,多探究規律,既注重對歷史的傳承,又追求未來的發展。

·社會主義的事業應該致力於理順生產關係,應該把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作為任務,但社會主義不僅僅是生產關係和價值理想的問題,還有生產力的問題,而且生產力問題是更為基礎性的問題,應該在生產力問題解決的基礎上解決生產關係和價值理想的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生產力發展為基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兼顧考慮共同富裕、社會公平,既有中國國情的客觀依據,又有哲學理論的學理支撐,認為其不是社會主義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確實有必要強調的是,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我們也應該相信,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本講要點問答:

1.《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寫作背景是什麼?

答:從1876年到1878年,恩格斯用了兩年的時間寫作,他連續發表了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章,刊登在德國社會民主黨機關報《前進報》上。1878年夏,恩格斯將這些文章以《歐根·杜林先生在科學中實行的變革》為名集印成書,即《反杜林論》。1880年,應法國革命家保爾·拉法格的請求,恩格斯把《反杜林論》中的三章(引論的第一章和第三編的第一章、第二章)改寫成一篇獨立、通俗的著作,並由拉法格譯成法文,以《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為題發表,後來以《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這個名稱載入史冊。

2.《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歷史地位是什麼?

答:這本書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馬克思稱其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列寧稱其為「概述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書、「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經典著作」,稱其和《共產黨宣言》一樣,是「每個覺悟工人必讀的書籍」。直到今天,我們也可以說,它是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原初意義上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必讀經典文獻,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極大的借鑑和啟發意義。

3.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淵源是什麼?

答:在恩格斯看來,第一個就是啟蒙學說。恩格斯開篇指出,社會主義就其理論形式而言,起初表現為對啟蒙原則進一步的、似乎更徹底的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第二個理論來源,就是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和啟蒙思想一起,幾乎同時出現於歐洲。

4.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的空想性?

答:這不僅僅是一個歷史的問題,而且在今天還是一個現實的問題。我們批判空想社會主義,不代表就永遠不會成為空想社會主義者。進行社會主義實踐,過於強調社會主義的理想,急切地實現社會主義的目標,有可能陷入到對社會主義的空想之中。這是需要警惕的,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已經解決的。當然,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的空想性,也不能沒有理想,好像一談理想就是空想。我們要認識到,社會主義不僅立足現實,還高於現實,它是社會發展必經的歷史階段,也是人們矢志追求的理想信念。

5.社會主義何以能從空想變成科學?

答: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學說,要想真正改變世界,必須從空想走向科學,轉化成科學的理論,必須深深紮根在物質的經濟的事實中,對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作出科學的解釋。社會主義從空想走向科學的轉變,依靠的是唯物辯證法、唯物史觀、剩餘價值學說的創立。

6.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的科學性?

答: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科學的,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它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方法,而不是某些亙古不變的原理,是因為它不是致力於批判原有的社會形態,不是致力於設想未來的理想社會狀況,而是著力於審視客觀的歷史經濟過程。它把社會主義,放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進程中去看待,不脫離普遍歷史發展階段,世界歷史經濟進程,來高談社會主義的理想。

7.社會主義社會為什麼必然會到來?

答:科學社會主義要說明,社會主義社會必然會到來。社會主義必然實現,是人類社會基本矛盾所決定的。人類社會的發展證明,生產力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原有的生產方式,總是一開始適應其發展,但之後又因滯後而制約其發展。生產力的衝力,必將衝破原有的生產方式,促進新的生產方式的生成。資本主義所釋放的生產力,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生衝突,最終會葬送資本主義。

8.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社會的必然性?

答:首先要認識到,社會主義必然到來,不代表馬上就會到來。還要認識到,社會主義是歷史的產物,社會主義必然到來,是客觀歷史進程推進的結果。不能人為地宣稱,進入到發達的社會主義,或者說跑步就能進入共產主義。這樣做,不會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必然實現的信心,反倒會讓人們產生對社會主義必然到來的質疑。只要談必然,就說明它是客觀的,不是你主觀宣稱就能實現的。這是歷史的邏輯,來不得半點兒戲。只要用心,我們就會看到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因素的增長。這是客觀必然性的體現。正確理解社會主義的必然性,當然也不能只強調必然性,而忘記社會主義的實現,是客觀必然與主觀奮鬥的結合。

9.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未來前景?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說任重而道遠,它擔負著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信念,讓世界各國找到擺脫資本邏輯困境的出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走向更加美好未來的重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應致力於讓中國特色走向世界,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理想的現實呈現,努力開闢出具有世界意義的社會主義道路,為人類社會走出資本主義歷史階段探索出可供借鑑的經驗。

10.如何看待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關係?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實際上必須面對的矛盾是:一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矛盾。實際上,作為兩種學說,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有其對立面,但不是絕對的對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釐清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理論體系的關係。它克服了沉重的理論包袱,推崇有所揚有所棄地對待資本主義文明,儘可能把資本主義好的因素,納入到社會主義實踐中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確實在與資本主義體系的交流中,獲得了足夠多的發展空間。同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防止社會主義被資本主義所同化,走趨同於資本主義的道路,就必須防止資本邏輯對全社會的滲透,使資本邏輯只在經濟領域發揮作用,堅決抵制其在政治領域、社會領域的滲透。

「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簡介:

「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辦,「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交通銀行、人民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協辦。自2009年創辦以來,堅持每月一期,迄今讀書活動已舉辦131期。為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必須走在理論學習的前列,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當好示範」的指示要求,主辦方對2020年讀書活動進行了全新的升級改版,以「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主題,立足於導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打造黨員幹部理論學習新課堂、組織生活新平臺。讀書活動通過在支部工作APP首播,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大國」「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人民視頻客戶端、人民智雲客戶端等各平臺上線,藉助網際網路新媒體擴大學習覆蓋面和傳播力,探索適合機關青年特點的學習方式方法,使更多黨員幹部從中受益。

往期回顧

【第一講】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共產黨宣言》導讀

【第二講】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讀

【第三講】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導讀

【第四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自然辯證法》導讀

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

人民黨建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陳培永:《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回應了錯誤社會主義觀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0月21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舉辦第五講,圍繞「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這一主題,邀請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培永做客講堂,以「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為主題,導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 重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空想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著作,是恩格斯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淵源、形成機制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原因及實現途徑的經典文獻。它指出,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思想來源; 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兩大理論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 導致社會主義的必然出現。這些認識對於今天科學分析當代資本主義及其新變化, 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
  • 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政治思潮,由來已久,但空想社會主義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社會的正確道路和改造現實的社會力量,因而也就難以真正對社會發展發生作用。馬克思、恩格斯科學地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動的特殊規律,在此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 陳培永:社會主義學說為何能從空想走向科學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0月21日電 (謝磊 曹淼)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舉辦第五講,圍繞「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這一主題,邀請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培永做客講堂,以「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為主題,導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17年11月01日 10:16 來源:寧夏日報 作者:馬麗娟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是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重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本文是通過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書,對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衝突的演化過程進行分析,進而解釋科學社會主義的出現。隨著產業革命的完成,資本主義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飛躍發展。但當時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卻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表現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封建社會末期的工場手工業是以手工技術和僱傭工人的分工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大生產,表現為生產規模和技術分工的進步,需要強調的是工場手工業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組織形式。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_時政...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第五講 陳培永導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
    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於1880年首次出版,是一部系統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著作,馬克思稱其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今天,我們應如何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 ...探尋人類解放的現實道路——重讀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
    140年前,為了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武裝新成立的法國工人黨,恩格斯發表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這部著作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代表作,曾被譯成1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傳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馬克思稱讚這本書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列寧說它是「每個覺悟工人必讀的書籍」。
  •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學」研討會暨《中國社會治理通論...
    推動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學大發展,是時代之需和當務之急。魏禮群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學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的迫切要求,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課題。陳麗強調,這次研討會、發布會特別重要,也非常及時。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從五個維度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科學內涵,從歷史與現實相延續、目標與途徑相結合、國內與國際相聯繫的高度全面描繪了新時代中國的美好前景,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明確了努力方向。
  • 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基本點——重讀鄧小平《建設有中國...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中國歷史發展的角度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一般都遵循從低級社會形態到高級社會形態的規律,具體到單個國家和民族,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中國的發展經歷長期的封建社會,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的充分發展就進入社會主義階段。
  • 國史講堂:從新時代發展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
    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樣,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生的歷史性巨變這個維度來談理論自信,更能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偉力。
  • 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的發展——十九世紀上半期法國的思想層面
    無產階級的發展壯大和勢資矛盾的日益尖銳,是三十年代空想社會主義思潮進一步高漲的社會基礎。聖西門和傅立葉的空想社會主義的論著基本上都發表在復闢時期,雖然前者在第一帝國時期就開始了他的理論活動。空想社會主義者這些寶貴的思想得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肯定,恩格斯曾經指出,他們「是在正確地認識了過去和現在之後才按照自己的看法想像未來的。」因此,空想社會主義的精華後來成為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來源之一。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要義
    這「八個明確」,科學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基本問題,為黨和人民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思想指引。第一,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明確了總任務。這個總任務,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豐富思想寶庫科學行動指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僅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接續傳承中書寫了新篇章,而且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創新發展中開闢了新境界。其標誌性理論成果,就是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 王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從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和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到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再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1982年憲法及此後的五個憲法修正案,逐步確立和形成了國家政治制度,人民共和國的國體、政體、根本領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各方面重要制度在實踐中愈益成熟、定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
  • 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基本時空脈絡
    社會主義從提出到現在,已經走過了500多年的發展歷程。只有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聯繫起來,才能更好地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現在到了哪裡、今後要往哪裡去,從而不斷深化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性認識,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社會主義中國的新時代,也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是世界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標誌著當代中國的發展已經超越了國家地理邊界而進一步具有了世界歷史意義,標誌著中國已經有資格成為引領世界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思想理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