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有泡沫嗎?它與鬱金香泡沫的區別在哪?兩者結局怎麼樣?

2020-12-10 世鏈財經

前幾天發了一篇文章,是探討比特幣歸零的一篇文章,沒想到迎來很多人的討論,並且有些人振振有詞的說比特幣會歸零。讓萬象意外的是,其中不乏拿鬱金香泡沫來說事的,並且會說比特幣跟鬱金香一樣會走向泡沫之路。

一說到泡沫,就讓萬象想起鄧紫棋那首歌:愛就像泡沫,一觸就破。話說,泡沫就一定會破嗎?在萬象的世界觀裡,泡沫無處不在。不管是房地產、股市、大宗、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等等。這些資金量龐大的地方,哪裡沒有泡沫?

但是破了嗎?就拿看客們最關心的房地產來說,目前國內房地產資金總體量有多少?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過,萬象說個保守的數字450萬億RMB!這還是保守估計,但是具體數字,也沒必要那麼較真。

那麼,這麼大的數字,裡面沒泡沫嗎?答案很顯然,但是不能破,一破後果很嚴重!很多時候不是不想去泡沫,而是在去泡沫的過程中,事態的發展無法估計,損失太過龐大,都要考慮進去的。所以房地產泡沫一直有,但是沒那麼容易去掉。

再來說說鬱金香泡沫,一個17世紀的龐氏騙局,也算是金融投機代表作吧。當時的荷蘭商人,發現鬱金香很有觀賞性,而且種類不一,於是發起了炒作鬱金香的念頭。當然要投機炒作,要找個好藉口吧,於是商人們想到一條妙計。

他們在市場中不斷抬升鬱金香價格,並且同時進行宣傳推廣,說這種花很稀有,而且只有貴族才擁有。只是當時的荷蘭民眾不明覺厲,不就是一種花嗎?有什麼好奇怪的。在鬱金香價格不斷上漲,還有供需關係不對等時。

商人們大筆買入鬱金香,導致整個荷蘭沒多少現貨可以買到。貨都被商人們囤起來了,於是在一波好奇者的投機下,買了鬱金香,隨後事情變的有趣,他們買入後,價格又漲了,是原來自己買入的幾倍價格出手。

這件事很快被傳播開,於是有著大批投機者進場。這時民眾當中也出現購買鬱金香賺錢的人,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商人們憑著早期囤貨,在高價位出手所有的鬱金香。但是事情發展本身會出現變化,鬱金香不就是一種花嗎?可以自己種植出來,再賣給別人,不是美滋滋。

本身出現供需不對等是商人們聯合製造的假象,再加上眾多的投機者哄抬價格,種植鬱金香的人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某位購買者想到,既然能種出來,為什麼還要買呢?於是他果斷出手手中的鬱金香期貨。可是沒人買,他只好降價處理。

第二個人知道了以後,也趕緊把手中的期貨處理掉,還是降價處理。這時,從第一個人賣出的價格來看,就是當時鬱金香最高點。至此,賣的人越來越多,買的人變少了,因為能種出來,再加上市場中鬱金香流通過多。

鬱金香價格呈現跌跌跌的情況,到這裡,結局看客們都知道了。泡沫破了,至此鬱金香變成騙局,再也沒起來過。也成為了金融投機的經典案例,具體情況百度就有,這裡不多說明。萬象所說的會有一點出入,但大體差不多。

再說說比特幣,比特幣有泡沫嗎?萬象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有。而且泡沫通過幾輪牛熊交換的洗禮,已經變的很少。再來對比一下鬱金香,鬱金香就是個弟弟,一次去泡沫的過程就結束了。以下看看鬱金香與比特幣的不同之處吧。

1.鬱金香,是一種花,它是實物,並且可以栽培種植出來。數量是根據有多少人來進行種植來決定,而且它有生命周期,自然枯萎或者人為導致枯萎。說白了,它就是千萬種花朵中的一種,主要炒作地在荷蘭。

2.比特幣,是一串數字,它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總量有限,不可增發,通過挖礦產出。並且有去中心化POW機制,也就是分布式帳本。每四年減產一次,現在流通於世界上很多國家,不受單個國家可控。

萬象了解到,至今有很多人認為比特幣是國內的產物,只有國內可以買賣。對於這點,也表示無奈,不去了解張口就來,這也是常見現象。比特幣是什麼?一串數字而已,沒那麼複雜。但是他背後的區塊鏈技術就不簡單了,這項技術被多國認同並且運用。

在去泡沫過程中還能起來,比特幣經歷了多次,就這樣還有人拿著鬱金香來跟比特幣相提並論,也只能說不知者無畏。鬱金香泡沫破一次就結束了,比特幣現在還活得好好的,這點卻被那些不明就以的人忽略了。

當然,萬象也明白,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所以對於泡沫來說,沒什麼好奇怪的,是巨量資金池的地方就有泡沫,但是有多少騙局能被去泡沫以後還能重新站起來的?比特幣被宣布了無數次死亡,但是現在還不照樣活著。

現在還有華爾街那幫財團們進場了,這就變的更有意思了,泡沫也會被他們吹起來,能吹多大?無法估計,但是泡沫也會有被去的時間段,這就是後話了。但是比特幣不會結束,而鬱金香現在看客們想買想種隨時可以。

其實比特幣沒那麼高深莫測,但是卻有人不願去了解,反而去抨擊它,認為它是騙局。當然,這種事情發生很多,萬象也見怪不怪了,只是當你要說一件事的時候,請先去了解它。

萬象原創文章,以上內容純學習探討,不構成投資建議。

喜歡的可以點讚評論一番,說說不一樣的看法,謝謝大家的支持!

作者:萬象歸一

相關焦點

  • 比特幣逼近兩萬美元大關,是新一輪鬱金香泡沫嗎?
    在M.戴許所著的「鬱金香狂熱」一書中有以下的描寫:「1636年,一棵價值三千荷蘭盾的鬱金香,可以交換八隻肥豬、四隻肥公牛、兩噸奶油、一千磅乳酪、一個銀制杯子、一包衣服、一張附有床墊的床外加一條船。」這次事件和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並稱為近代歐洲三大泡沫事件。鬱金香泡沫破滅近400年後,2013年,荷蘭中央銀行前總裁納特·韋林克(Nout Wellink)將比特幣描述為「比鬱金香狂熱更糟」,並補充說:「在鬱金香狂潮中至少你得到了鬱金香,在比特幣裡你什麼也沒得到。」
  • 比特幣暴漲至19000美金,新一輪的「鬱金香泡沫」正在醞釀中?
    昨日比特幣價格又有了新的突破,隨著投資者對大餅的情緒火熱高漲,比特幣一舉突破19000美元大關,距離2017年12月創下的略低於20000美元的紀錄高位已近在咫尺。有很多人都在紛紛猜測,對於逼近兩萬美元大關的比特幣會成為新一輪的鬱金香泡沫嗎?當然不止這次漲勢,早在之前大家就在猜想會不會重蹈」鬱金香泡沫「之路,小編曾在一些地方看到詢問比特幣是否會逼零,並且有人振振有詞的說比特幣會重演鬱金香泡沫之路。但這些都是臆想,不能說絕對不會逼零,但未來的市場會如何發展,都是無法預料的。
  • 天價鬱金香(鬱金香泡沫事件)
    ,比如如花似玉,閉月羞花……總之花在人類的潛意識裡它永遠象徵著純潔和美麗,因為有觀賞價值!所以很多人喜歡好吧接下來我們入故事的主題吧,來講講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鬱金香泡沫事件吧》鬱金香源自亞洲,但是當被傳到歐洲的後,由於它的美麗和稀缺性被歐洲的很多貴族所青睞,在荷蘭這個地方呢更是被社會上有地位的人所追捧!
  • 上課記|桌遊經濟學:鬱金香泡沫
    今天下午的桌遊經濟學課上帶同學們玩根據「鬱金香泡沫」的故事改編的桌遊《鬱金香泡沫》。 遊戲開始前我給每位同學發了百度百科對「鬱金香泡沫」的解釋和從來就沒有真正的鬱金香泡沫兩篇閱讀材料,了解遊戲的背景知識。 閱讀的時候有同學發出了「啊?」
  • 鬱金香泡沫的來龍去脈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代表著博愛、體貼、高雅、富貴、善良等含義。但是在金融史上,提起鬱金香,就不得不談到著名的「鬱金香泡沫」。鬱金香的興起17世紀中期時,鬱金香被引入西歐,由於量少價高,被上層階級視為財富與榮耀的象徵,為了獲得新品鬱金香,貴族們不惜一擲千金。據記載,有人願意拿出一套海濱別墅外加一輛馬車,去交換一棵稀有的鬱金香。
  • 通過鬱金香泡沫分析泡沫金融危機對社會的影響
    當談論到泡沫金融危機時,人們腦海裡大多浮現的是悲情的投資家、哀鴻遍野的金融界、一蹶不振的經濟形勢,甚至是大眾非理性意識的大爆發。在經濟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泡沫定義是:那部分無法解釋的資產價格運動,它建立在稱之為基本面的基礎之上。基本面是各種變量的集合體,我們認為這些變量應該驅動資產價格的變化。
  • 荷蘭鬱金香泡沫的前前後後
    最昂貴的鬱金香品種名叫「永遠的奧古斯都」,在鬱金香狂熱形成之前,它的球莖價格是3000荷蘭盾,現在它的價格已經突破了10000荷蘭盾,這筆錢足以買下一座位於阿姆斯特丹最繁華地段的大教堂。可笑的是,「永遠的奧古斯都」可能根本就不曾存在,因為沒有人親眼見過它。」
  • 各地植物園的鬱金香開花了,曾經的鬱金香泡沫經濟事件你聽過嗎
    現在是各地公園鬱金香開花的季節,鬱金香的花語有很多。常見的有「美麗」、「祝福」、「永恆」等。它是非常美麗的花兒,所以人們將這些美好的東西寄寓它身。因此,它很適合送給周圍的人,以表示對他們的讚美和祝願。「鬱金香泡沫」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16世紀中期,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不久,人們開始對這種植物產生了狂熱。
  • 比特幣會是下一個鬱金香或君子蘭嗎?·都市快報
    記者 朱文科 整理    面對瘋狂的比特幣,支持者讚美它將顛覆現有的貨幣體系,構建一個公平且不會形成通貨膨脹的全新貨幣體系;懷疑者則形容它是新的「龐氏騙局」,是一場擊鼓傳花式的魔鬼遊戲;陰謀論者甚至認為,比特幣是某個國家為了實現對全世界貨幣體系的全面控制,發明的一種金融武器。
  • 鬱金香是荷蘭國花,也是世界第一場金融泡沫泡沫破裂資產
    長按點讚,有我陪伴!16世紀末,荷蘭人從土耳其那邊引入了鬱金香,鬱金香色彩鮮豔,很受當地人的喜歡。鬱金香物以稀為貴,這句話放在哪個時代都適用,當時的荷蘭人瘋狂喜歡鬱金香,並且將它的價格炒到很高,到17世紀30年代的時候,一支鬱金香的價格,甚至可以買到4隻公牛。
  • 前橋水分析師:不僅比特幣存在泡沫,法定貨幣是更大的泡沫
    前橋水分析師,康宏投資(Convoy Investments)的聯合創始人Howard Wang近日就比特幣的泡沫論發表了觀點。2017年12月,Howard Wang寫了一篇題為《什麼導致了資產泡沫》的文章,拋出了下面的圖表,就在文章發表幾天後,比特幣價格見頂,並且在2017年一年內下跌了85%。
  • 鬱金香泡沫,商業炒作,投機取巧,羊群效應,喪失理性,傻瓜接盤
    每次談到房地產,是不是就會有人聯想到泡沫,那到底什麼是泡沫呢?咱們今天就從一朵花產生的泡沫聊聊。對,你猜的沒錯,就是鬱金香泡沫事件!與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的不同,鬱金香泡沫的產生並沒有明顯的官方背景,基本是民間投機產生的。
  • 2020今年的經濟與1637年的鬱金香經濟泡沫對比你琢磨出什麼?
    所以可見,它的足跡,它的商船,已經遍及到當時已經開發的文明地區的幾乎所有角落。所以荷蘭人當時有一個名字,叫海上馬車夫。那荷蘭人的故事我們就先擱一邊,我們來看看荷蘭人的鬱金香泡沫是怎麼回事。當然就是泡沫破滅嘛。到二月份的時候,當價格開始狂跌的時候,就一下子跌去了近乎99%,很多花的球根只值原來的1%。所以據說對當時的荷蘭經濟造成了沉重的打擊,這就是整個鬱金香泡沫的一個大體的狀況。那今天,我們就看其中的細節,有哪些東西供我們反思,供我們琢磨。我們先來說鬱金香這種花,它為什麼會被炒到這樣?
  • 一篇漫畫看懂「鬱金香泡沫」事件始末
    隔了幾個世紀,鬱金香泡沫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事實上,它可能時刻潛伏在我們身邊。當售價遠遠超過產品本身的價格的時候,泡沫就有了生存的空間。限量、聯名……眼花繚亂的標籤貼在商品身上,提供無限漲價的動力。接著再配合轟炸式的「炒XX發財」的「新聞」,無數的飛蛾開始前僕後繼地往火上飛,攔都攔不住。泡沫破裂的時候,沒有一隻小白鼠是無辜的。正如前文裡說的「眼睛一紅,心就黑了」。
  • 8年漲500萬倍,比特幣重演鬱金香泡沫?看懂這個不做最後的傻瓜
    17世紀初,荷蘭的商業貿易已經發展到了頂峰,投機活動也到了癲狂的地步,終於引發了一場人類史上首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事件——「鬱金香狂熱」。鬱金香的原產地可能是中國青藏高原,通過絲綢之路帶到了土耳其。16 世紀中期,西歐從土耳其引進了鬱金香,經品種改良優選,荷蘭人對這種豔麗的花卉產生了時尚狂熱。17 世紀初期,荷蘭富人們競相在花園裡展示鬱金香品種,某些珍品賣到了不同尋常的高價,催生了一種病態的傾慕與熱情。鬱金香價位節節上升,往往今天買進,明天就可賺一筆,屢試不爽,引發了羊群效應式的搶購風潮,鬱金香買賣甚至進入了股市交易。
  • 華爾街大空頭警告:比特幣和美股是巨型泡沫
    來源:火星財經原標題:華爾街大空頭警告:比特幣和美股是巨型泡沫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華爾街大空頭、投研機構Rosenberg Research創始人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警告投資者,當前的美股和比特幣是巨型泡沫。
  • 「鬱金香泡沫」事件始末 | 圖財經
    圖爺說隔了幾個世紀,鬱金香泡沫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事實上,它可能時刻潛伏在我們身邊。去年的「炒鞋熱」風風火火,割了不少年輕人的「韭菜」。當售價遠遠超過產品本身的價格的時候,泡沫就有了生存的空間。限量、聯名……眼花繚亂的標籤貼在商品身上,提供無限漲價的動力。接著再配合轟炸式的「炒XX發財」的「新聞」,無數的飛蛾開始前僕後繼地往火上飛,攔都攔不住。泡沫破裂的時候,沒有一隻小白鼠是無辜的。正如前文裡說的「眼睛一紅,心就黑了」。
  • 這朵鬱金香,如何成為17世紀的比特幣?幾乎摧毀了整個國家
    2017年底,比特幣重新進入公眾視野時,有很多人在討論比特幣是否屬於經濟泡沫。幾年來,這種加密貨幣一直默默無聞,但突然之間,它的市值飆升。但有漲必有跌,這一點在17世紀30年代席捲歐洲的鬱金香泡沫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17世紀,阿姆斯特丹由於亞洲香料貿易而成為一個繁榮的國際港口。
  • 金融市場裡的泡沫
    "鬱金香泡沫"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當年荷蘭人喜歡鬱金香,還把鬱金香作為荷蘭的國花,人們對它的狂熱,導致鬱金香的價格噌噌噌往上飆,富人們也是在家種植稀有的鬱金香品種,以此來炫耀財富。當時荷蘭的一隻鬱金香的價格甚至超過了四頭公牛的價格。
  • 華爾街大空頭:美股和比特幣存在巨大泡沫 仍看好黃金
    來源:新浪財經華爾街大空頭、Rosenberg Research總裁David Rosenberg警告投資者,美股和比特幣是巨大的泡沫。Rosenberg表示:「根據我們(對股市)的評估工作以及基於一系列不同的指標,我們認為股市被高估了20%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