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線上授課能讓傳統教學靠邊站?

2020-12-12 沐雨喬老師

近幾年的飛速發展的網絡技術,和網絡接收設備的更新迭代,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網絡教學新技術也漸漸進入了學校教學上的,教學實施的手段越來越多元化。

網際網路教育的大背景下,今天來了個ipad 雲技術,明天來了個遠程網絡教育,後天再來個雲教學,雲課堂。各種各樣的新興科技名詞,高端大氣上檔次,讓我們這些沒見過世面的一線老師們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看到我們眼花繚亂,可真長了見識,怕自己落後,只好埋頭苦幹,天天認真學習,真害怕自己啥時候一不小心讓社會淘汰掉。

網絡上曾經還興起的一場關於AI智能是否能夠替代傳統教師的這個話題的辯論。一些媒體還報導能做同聲翻譯的軟體和智慧機器人,以後從事語言翻譯或者教學的人,可能面臨著像銀行櫃員一樣被淘汰的命運。

誠然,我承認,線上教學有很多優點。

一是確確實實讓我們在疫情期間,通過開起直播課程,進行在線教學,解決了整個時空的問題。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在線教育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實時互動,與學生在老師面前上課沒有太大區別。課後學生針對不懂的還可以對課程進行回放,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盤和鞏固。二是再者受眾面廣,節約人力資源。一個老師可以給幾百上千的學生講課,而以前你只能給幾十個學生講課等等。這些好處是有目共睹的。

以至於有人說看吧,這次線上教育終將代替傳統教育。可我從來不這麼認為。理由有三:

一、傳統課堂是的溫度和人情味是現在教學替代不了的。傳統課堂中老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眼神交流得到實時反饋,教學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人和人的情感交流。人和人之間面對面的互動,不是冰冷的機器能夠替代。大家有沒發現,線上教育這種情感的交流幾乎為零,老師得不到學生們的情緒的反饋,是明白還是不明白?還是不懂裝懂。

二、線上課堂沒法監控學生課堂聽課狀態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上課的時候,有沒有學生溜號?看不到張三,是不是玩筆,李四是不是又在偷看小說!哪個一個模子出來的教學方式,不是每個孩子都適用。沒有再聽課中再者學生注意力也較容易分散,尤其自制力不強和年齡較小學生,完全需要依賴家長陪學,這樣反而變成負擔。

三、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是人社會化的一種過程。教師進行的偉大文人韓愈《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線上教育只能解決授業的問題,但是傳道,和解惑,是遠遠做不到的,原因是我們教育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

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的書中《什麼是教育》說到:「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知識和技能,可能很容易獲得,但是品行和思想,是非得在人的親密接觸下、互動交往中潛移默化的。

那最好的方式是什麼呢?我覺得應該傳統教育為主,線上教育為輔,這樣能把我們教學和育人更好地融合。除非有一天真像改編自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的那部電影《I,robot》機器人也有了人的情感,那就另當別論了。

本人是一名一線教師,樂於分享在教育事業中的點滴,歡迎讀者關注,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助力高校線上教學 高頓教育獲感謝狀
    會議現場為在疫情期間支持高校在線教學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頒發感謝狀,高頓教育集團旗下在線課程平臺「高頓網校」位列其中。疫情防控期間,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高頓教育集團對外開放了大量優質課程資源,內容涵蓋新商科、六大金融專業、七大會計專業及職業發展等系列課程,並同時面向國內各大高校免費開放了Glive直播平臺、學習大數據統計系統、學員管理系統、商科在線等在線教學服務平臺,在保障高校教學任務正常開展的同時,兼顧授課方式的靈活性與教學效果的高質量。
  • 疫情期間「線下轉線上」,如何做到最好的上課體驗?
    斯芬克的線下面授課程也需要取消,從線下面授轉到線上授課來。為了保證線上授課的效率與效果,每一位斯芬克老師,都在以家為辦公地點,日夜忙碌,不曾有一絲懈怠。不能線下面授,線上授課也要給學生最好的上課體驗。▲在線教學實景圖自發布要開展線上課的通知起,教研老師群裡便熱鬧了起來,為了讓每位老師都能快速適應直播平臺,作為全國培訓講師的幾位老師,迅速反應,準備培訓內容工作到深夜,好讓每位老師能快速熟練線上直播平臺的使用,並結合斯芬克往年的優秀成果案例,海外名校教授的一手資料,梳理線上教學方法論,確保同學們完成高質量作品
  • 屏幕背後的老師:從課堂教學到線上授課,「主播」老師練就新技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首席記者鞏悅悅長期活躍於屏端,指導上百個學生的學業輔導;全天候待命,沒有周末和長假,陪父母吃頓熱乎飯成了奢侈;課上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課後卻是早晚班交替的孤獨者,兩點一線成了他們的工作日常……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的在線課程火上加火。看似風光無限的線上教學,其直播屏背後的主播老師們,又是怎樣一個群體呢?
  • 漳州部分高校持續推進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廈門網訊 據閩南日報報導(記者 戴嵐嵐 通訊員 黃瑞柳 羅玉梅)隨著2020年秋季學期學生的返校復學,為確保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學的平穩有序運行,漳州部分高校在總結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鞏固在線教學的成果,持續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 後疫情時代,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雙師課堂要火了?
    學生複課遙遙無期,數十萬線下培訓機構正在經歷一場生與死的考驗。疫情期間,開展了雙師課堂業務的線下教育機構瞬間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的切換,因為基於線上直播的授課形式本就是他們日常雙師教學的一部分。傳統教培機構疫情階段轉型線上模式,將面授課「照搬」線上直播,大班課 or 小班課,這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恐怕不是。我們對疫情階段增長的自然流量做了一個估算,能留存下來30%的機構繼續做線上直播業務,其餘的機構將繼續開展面授課程。由此可見,疫情階段的線上直播模式對於傳統教培機構來講,完全是臨時替代的解決方案。
  • 疫情讓線上標準化教學優勢凸顯 OMO模式與在線教育成標配
    目前,全國各地復工開學在即,疫情後,教培行業與機構,會讓OMO落地生根嗎?線上的教培機構也會來線下擴大戰線嗎? 疫情讓線上標準化教學優勢凸顯 此次疫情被迫讓許多教培機構轉型線上,相比於被迫轉型線上的機構,三立卻顯得從容得多。早在2016年,三立教育就推出了線上教學,積累了豐富的在線教學經驗,為三立的線上教學奠定了基礎。
  • 助力因材施教,松鼠Ai 1對1線上授課的新嘗試
    受疫情影響,時至今日學生依然沒有開學。在舉國上下共同努力的情況下,疫情逐漸向好的形勢發展,但現在依然是最要緊的時刻,一刻不能放鬆。自相關部門要求在家自行隔離封閉時,松鼠Ai就開始部署線下轉移線上的大局,將課程逐漸轉移到線上,既符合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要求,也算是為抗疫做出的一種貢獻。2個月來,學生已經熟悉這種網絡授課的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迅速"串聯"線上授課各個環節,華爾街英語保證線上教學與日常訓練的...
    疫情導致的各行各業停工或延期復工仍然影響深遠,教育培訓行業正在經歷疫情防控的另一種大考。得益於2019年教學體系的再次升級,成人教育領域品牌之一華爾街英語迅速「串聯」線上授課的各個環節,保證線上教學與日常訓練的連貫性,並實行「400不斷線」,保障華爾街英語全國400熱線執行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在線服務,及時高效地為全國學員提供服務支持。
  • 疫情「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工具馳援方案匯總|更新至1月30日
    鈦媒體從多位教育機構了解到,由於疫情的突發,一些線下教育機構目前正在積極尋找線上教學的解決方案。因而,我們整理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在線教育平臺產品為抗擊疫情提供的解決方案,希望為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等提供一些參考。
  • 疫情催生線上教學新需求,信息化課堂需紙筆回歸
    8月14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特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新學期仍將堅持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育供給探索,9月開始,中小學各年級課程將在空中課堂同步上線,為實現線上線下課程隨時切換,無縫銜接,學生停課不停學提供保障。2020年的疫情,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 應對新冠疫情 立思辰豆神大語文轉為線上授課
    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偉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基於一切以學生的健康為第一要務的考慮,同時為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立思辰豆神大語文(以下簡稱「大語文」)推出寒假不停學,決定在疫情期間,線下課程全面調整為線上授課,預計從2月3日(大年初十
  • 首份疫情期間大規模線上教學調查報告來了!附初高中線上教學20條建議
    研究有以下三個發現:初高中學生對於特殊時期組織線上教學整體態度非常支持。在所有被調查的學生中,無論是否已經開展線上教學,其都對在疫情期間組織線上教學來解決學習與疫情的矛盾這一事情比較支持。由於全省中小學應對疫情開展線上教學已近兩個星期,浙江省教研室在了解各地開展線上教學實施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初高中學段師生的實際情況,分別向一線學校校長和教師提出繼續開展線上教學的10條建議。一起來看看吧~~給初中線上教學的十條建議問題1:怎樣開展線上教學才能促進學生更好的居家學習?
  • 巧思妙用 把好線上授課質量關
    韓琳: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教師2020新春伊始,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的線上授課也已經持續了四個星期。在這四個星期的時間裡,我和我的孩子們從一開始對線上授課的迷茫、手足無措到現在的逐漸運用自如,期間也經歷了許多,懂得了許多。
  • 直播教刺繡,解鎖傳統工藝教學新模式
    三湘都市報3月2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 通訊員 吳寶善)因開學延期,線上教學成為各學校進行授課的重點。中華民族傳統工藝也顛覆了傳統手把手教的方式,將教學搬上網絡。
  • 疫情期間,為什麼說線下教育機構轉型線上一定要「趁現在」?
    近日,由於新型肺炎疫情的衝擊,在線教育異常火爆。大多數培訓機構都開始轉戰線上,但也有些機構還在猶豫不決。然而開課時間遙遙無期,接下來,小闊就從3個角度告訴你,線下教育機構為什麼一定要轉型線上,而且更要「趁現在」。
  • 教育部:線上教學「教什麼,怎麼教?」老師:混合式教學效果最好
    同時帶動職業教育和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在教學的問題上活躍起來。應該說,這段時間看到一個令學生們很開心的局面:那就是潛心研究教學的老師多起來。帶來的課堂效果是:現在的課堂大學生們陸續忙了起來,不再沉迷於遊戲,課堂表現都不敢怠慢。仔細觀察發現:線上教學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即混合式教學,把老師們教的積極性和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中國教育國際上領先值得期待。
  • 轉戰線上,教育培訓機構線上教學邀約話術流程解析
    二、考慮到孩子們的學習需求和時間寶貴以及課程延續性,春節期間及年後開課的寒假班課程將統一改為線上授課,開課時間與線下課一致。三、線上授課依託於####平臺在線直播錄播系統,並採用「原班老師+原班學生」的方式。我們也務必會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四、直播系統非常簡單易懂,我會在開課前提前教大家安裝和使用,大家也可提前下載安裝APP。
  • 教學的最高境界: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融通整合
    關於疫情對基礎教育的影響,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華東師範大學「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院長李政濤發表了看法,他表示,新冠疫情就像一個分水嶺,將教育分為「前疫情時代的基礎教育」和「後疫情時代的基礎教育」,新冠疫情將人類推向「雙線教學時代」,即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混融共生的「雙線混融教學」的新時代。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衝擊,使傳統的課堂教育受到了根本挑戰,線上教育實現更為明顯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逐步成為一種教育新常態。而現在受到底層基礎技術的迭代和5G等網際網路設施的不斷升級,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的過程改變了原有的學習形態,整體呈現出不可逆轉的趨勢。
  • 大工軟體學院實踐類課程的線上授課模式改革紀實
    大工軟體學院實踐類課程的線上授課模式改革紀實 2020-10-09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