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線上教學「教什麼,怎麼教?」老師:混合式教學效果最好

2020-12-06 悟懂教與育的真諦

這是一個信息化導致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教育部大學改革的「金課」和「水課」終於把大學老師的教課的積極性,還有學生們上課認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同時帶動職業教育和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在教學的問題上活躍起來。應該說,這段時間看到一個令學生們很開心的局面:那就是潛心研究教學的老師多起來。帶來的課堂效果是:現在的課堂大學生們陸續忙了起來,不再沉迷於遊戲,課堂表現都不敢怠慢。仔細觀察發現:線上教學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即混合式教學,把老師們教的積極性和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中國教育國際上領先值得期待。

01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成為教師們改變自己的提升月

在三尺講臺上站習慣了的老師們,因為一場疫情,要改變自己走進直播間,通過網絡,跨時空和學生們隔空見面。對於老師們來說,猝不及防,有太多的挑戰。也有太多的改變。這種改變是短時間內發生的,你會發現我們的老師,敬業精神可見一斑。自學教育技術,這裡面包括多媒體下如何與學生溝通不受限;授課時的語言在直播間怎麼能像播音員;數位化的教學模式如何讓學生多學點,學生停課不停學,老師們一邊備課一邊自學數位化教學手段。這個假期,沒有時間抱怨,有的就是比在學校上班還忙亂。原因是老師們只能迎接挑戰,利用好線上教學,給自己了很大的提升空間。

02教什麼和怎麼教對老師們來說都是挑戰

在網絡空間裡授課,教的知識應該都是按照教學大綱,教授給學生們知識點。最重要的改變就是學生們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大學生們不再整天就想著玩,中學生自主學習有空間,家長可以全程看到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每一個瞬間。只有這個時候才發現老師也是在不停地奉獻。老師們忙著幫助孩子提升,家長因為在家,這段時間為了適應網絡教學,也很忙亂。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校、家長、學生都在適應新形勢下的數位化教學,教什麼和怎麼教,對全國的老師的老師們來說都是挑戰。

03老師:混合式教學對學生的最大好處就是讓所有學生改變

疫情期間的停課不停學,讓整個教育系統都發生了質的改變。數位化教學不再等到2035年。2020年在疫情期間就進行了預演。有些倉促、有些不堪、也有些抱怨。老師們倉促上陣,發現了數位化教學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家長有些不堪,家裡的神獸在家裡學習,做助理手忙腳亂,一會給做飯,一會要看網絡速度慢不慢,看著老師和學生隔空相見,身體很累,心裡很甜;學生們開始抱怨,家長和老師合夥搶奪玩的時間,敢怒不敢言。疫情期間,學習沒有耽擱,好像比上學還難。

這場疫情戰,好消息接連不斷。中國教育一邊和病毒作戰,一般也在自己鳳凰涅槃。數位化教學不管是給中小學、還是大學校園帶去了深刻的改變,這種改變讓中國教育信息化速度提前,讓中國的現代化在實現之前進行了一次預演。有瑕疵,但不影響中國教育大踏步向前的理念。線上教學教什麼?怎麼教?老師們說:「混合式教學效果最好」

相關焦點

  • 總結前段線上教學情況 研討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總結前段時間線上教學情況。 肖湘愚指出,前一段時間,學校線上教學工作效果較好,這得力於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目前,線上教學在繼續進行。他認為,學校要進一步搞好在線教學,首先,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要認識到開展線上教學是加強疫情防控的需要,是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也是改革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需要。這次的線上教學實際上是一次試水,也是一個預演,我們要藉以機會,把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教學改革努力向前推進。其次,要進一步改進教學效果,要解決當前最重要的問題即「怎麼教」「教什麼」「怎麼學」的問題。
  • 高校開展混合式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七對關係」;實踐策略混合式教學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產物,綜合了線上教學的便利性、個體性與線下教學的互動性、深度性。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由淺入深走向深度學習。目前,國內高校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形式主要包括兩大類,即基於慕課(MOOCs)開展的混合式教學和基於其他在線教學資源開展的混合式教學。
  • 【融合式教學風採】王大亮:線上線下融合,讓教學更有效、更有用...
    王大亮回憶道,她一開始沒有細想過採用融合式教學的模式,因為國內學生陸續返校,線下教學也就可以正常進行了,直到她發現清華有2000以上的海外留學生不能返校,自己開設的3門課程中,共有7名同學需要線上聽課,她才真正意識到挑戰的嚴峻性。在王大亮看來,「融合式教學」是教學平臺與教學場合的融合,教師需要實現兩個場合實質、等效的教學效果,「融合」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 教學的最高境界: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融通整合
    「雙線教學」面臨的不再是「是否可行」的問題,而是「如何發展得更好」的問題。2)「混合教學」中的「混合」一詞,指的不僅是「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混合,也指「多種教學工具或方法」的「混合」,或「各種教學理念」的混合,但「雙線教學」明確指向「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這兩條線。
  • 電影電視系舉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
    為展示與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7月16日晚,電影電視系教學匯報展演在學術報告廳舉行學院執行院長羅琴、黨委書記謝桂蘭、副院長張倩、副院長黃正文等院領導出席活動並作為評審考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項目。學院執行院長羅琴宣布電影電視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正式開始。
  •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新常態
    受教育部科技司委託,今年3月起,王繼新教授帶領他的團隊,對戰疫背景下基礎教育領域在線教育應用的現狀與發展進行大規模在線調查和研究。  教學質量要多方協同來保障  記者:今年初,教育部下發通知,各級各類學校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學。你怎麼看待當時這個「全面實施線上教學」的決定?  王繼新:因地制宜地全面實施「停課不停學」,是應急舉措。
  • 開學防疫中小學生要注意什麼?線上線下教學如何銜接?聽教育部相關...
    王登峰司長:我覺得中小學,包括老師和家長首先應該幫助學生認清這次開學跟以往的變化是什麼?這個變化最大的就還是要做好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同時還要做好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以及在整個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給自己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帶來一些變化。新學期開始之後必須要做出調整,我想這可能是所有的學校都要關注到的一點。第二個方面,學校和老師、家長要幫助孩子去樹立正常的或者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 混合式教學如何設計?與歐亞3位教師一起探討
    學生交流&專家指導 蘇靖涵認為,混合式學習課程設計不該被認為是單一的線上與線下的疊加,線上學習課程的建設,老師們可以選取MOOC 教學
  • 安徽師範大學混合式金課確保線上教學不打折
    防疫期間,基於「安徽師範大學赭麓學堂」教育平臺,該校充分利用已有網絡教學平臺和網上教學資源,通過直播、錄播、慕課等多樣化教學模式,學習通、雨課堂、QQ群、微信群、釘釘等媒體平臺,共創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延期開學期間開展線上教學,開學後開展線上線下混合),開啟了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確保學生有課可學、有師在教,實現了延期不誤教與學、線上不降量與質的本科教學目標。
  • 漳州部分高校持續推進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廈門網訊 據閩南日報報導(記者 戴嵐嵐 通訊員 黃瑞柳 羅玉梅)隨著2020年秋季學期學生的返校復學,為確保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學的平穩有序運行,漳州部分高校在總結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鞏固在線教學的成果,持續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 應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新常態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大中小學開啟了一場兩個多月的「全景式」集中線上教學活動。在這場無二選擇的教學模式背後,是教育信息化隱形壁壘的瞬間瓦解。廣大教師從排斥到質疑,再到接納後的積極實踐,最後到經驗積累和自身反思,教學信息化水平也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大幅提升。隨著各省市陸續復學,我們也看到不少教師「如釋重負」,大有要和線上教學說「再見」的姿態。
  • 【本科教學】採用慕課平臺異步SPOC授課解讀
    我們的建議是:(1)無論線上線下,老師們一定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老師們應以問題為導向吸引學生開展線上自學,優化教學設計,通過線上課堂討論、提問、小測驗等方式,加強研討交互,加強引導啟發,既督促檢查學生,又達到有效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效果。
  • 基礎醫學院舉辦「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公開課
    新聞網訊 11月26日上午,基礎醫學院在浩園307舉辦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公開課。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陳忠恆教授講授了《頸部的解剖》公開課,2018級臨床五年制11班、12班全體學生參加了線下教學。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 我市試點「金陵微校」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錢紅豔)  記者昨天從市電教館了解到,我市將利用「金陵微校」平臺中優質的教學資源和素材,拓寬中小學線下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實現「金陵微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目前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在全市60多所中小學試點。
  • 「寫作與溝通」課程團隊線上開講教學理念與模式
    「寫作與溝通」課程團隊線上開講教學理念與模式清華新聞網3月31日電 2018年秋季學期,備受關注與期待的清華「寫作與溝通」課程(簡稱「寫作課」)正式開課。2020年春季是寫作課開課的第四個學期,疫情期間寫作課由線下授課轉為線上開講,社會各界對寫作課的關注只增不減:這門「回到人本身」的寫作課教什麼、怎麼教?
  • ——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效銜接專項培訓即將...
    基於此,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將於5月15日—21日,聯合華中師範大學專家團隊,面向全國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一線教師,開展「重回課堂——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效銜接」專項培訓。本期培訓重點總結梳理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實踐經驗與實施效果,以開放性、創新型思維重新定義混合式課堂,幫助教師做好複課準備,升級線下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 綿竹紫巖小學:​未來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與教研創新
    綿竹紫巖小學:​未來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與教研創新 2020年06月06日 10:18:32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6月6日訊(劉佩玲 文/圖)疫情之下中國基礎教育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在線教學的社會實踐,在線教學的實踐為未來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積累了有益的經驗,為了探討如何利用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形成的積極因素和有效機制,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把在校學習與在線學習結合起來,形成融合式教學的新常態。
  • 教育部: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好 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
    央視網消息: 目前,各地中小學已陸續或準備開學複課,之前進行的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如何銜接過渡?昨天(5月14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此內容也進行了介紹。同時,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實現平穩過渡。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 呂玉剛: 堅決防止搶時間、趕進度、超容量的一些不切實際的做法。對前一階段沒有開展新課程線上教學的,要堅持實施零起點教學。對已開展新課程線上教學的,要認真進行串講複習,在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新課程的學習。
  • 網絡教學有利有弊 專家稱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是未來趨勢
    【解說】眼前這位正在直播的不是主播而是一名教師,王光明是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高一物理教師,他採用這種線上教學已有2周了。疫情期間廣大學校都採用這種線上教學的模式,壓感筆代替粉筆,筆記本電腦代替黑板,上課都是通過電腦屏幕。老師和同學表示,這種線上教學的模式的優勢就是整合資源和回播。
  • 成都體育學院舉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競賽決賽
    12月15日,2020年成都體育學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競賽學科組和術科組決賽分別在B教同傳室和籃球館舉行。該校校長舒為平、副書記潘小非、副校長胥萬兵、黨委常委歐雪松,院系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