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民間故事談古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
小橋流水百花香,人在異地思家鄉。十年寒苦為明日,只求顯才收秋黃。
古時候,有個一戶姓張的人家,家裡有三口人,父母和一個傻兒子。
張老頭手腳麻利,是個獵戶,上能打獵,下能捕魚,一家人全靠他過日子。
張家老頭聰明能幹,可生下個兒子卻是笨笨呆呆,腦子缺根弦,所以二十多歲,也沒有正經事情做。人們都稱他為「木頭」。
有一天,張老頭不過來,對兒子:「木頭,你也別天天只吃不幹活,你去看看網套住什麼野物沒有。」
木頭含含糊糊答應了一聲,就往山裡走,一直到晚上,方才回來。
張老頭看見兒子兩手空空,問:「難道一個獵物也沒套住嗎?」
木頭回答說:「那倒也不是,套住了一隻野雞,不過讓我給放走了。」
張老頭目瞪口呆,問:「那雞是怎麼逃走的?」
木頭說:「它亂叫著逃走的。」
張老頭氣得牙根痒痒:「哎呀,木頭,你真是傻得可以呀!你放了野雞,咱們吃什麼呀!」
過了幾天,張老頭又讓木頭去山上看一看,套網有沒有套住了什麼東西。
木頭應聲走了。一直到晚上方才回來,還是兩手空空地說:
「今天套住了一頭野豬,我把它放跑了。」
張老頭問:「那野豬是怎麼跑走的?」
木頭回答說:「它哼哼地叫著逃走的。」
張老頭氣得直跺腳,「哎呀,你還真是個大傻瓜呀!那是頭野豬!你放跑了,咱們又得餓肚子呀!」
過了幾天,張老頭還是不死心,心想笨一次笨兩次,總不能笨一輩子吧。於是又讓木頭去看套網套住了什麼東西。這次交代,不管網裡有什麼東西,都不能放走,一定要拖回來。
木頭點點頭,又上山了,這次套網裡沒有野雞,也沒有野豬,而是隔壁村的李木匠。
李木匠見傻木頭來了,立即讓他幫助解開套網,放自己出去。
木頭連連搖頭說:「我爹說了,不管什麼東西,都不能放走,一定要拖回來!」
於是,木頭不顧李木匠的苦苦哀求,嚴格按照父親的要求,把網拖回了家。可等到張老頭發現的時候,李木匠已經奄奄一息,只剩下半條命了!
張老頭忙不迭地給李家賠禮道歉,賠了一大筆錢。
沒過幾天,李木匠還是病死了。沒辦法張老頭只好又到李家去弔唁,安排木頭趕快去請陰陽先生幫忙料理後事,舉行葬禮。
木頭傻傻問張老頭:「什麼叫風水先生?」
張老頭心裡一肚子氣,說:「穿著一身黑,下巴有鬍子的那個就是陰陽先生。」
木頭點點頭,出去找陰陽先生去了。
走了沒多遠,木頭看見一隻黑山羊,和父親說的陰陽先生一模一樣。就對著黑山羊說:「有人死了,我爹讓我來請你去幫忙料理後事。」
羊正忙著吃草,也聽不懂木頭說的啥,就「咩」地叫了一聲。
木頭以為羊不願意了,便跑回來對張老頭說,陰陽先生不願意來。
張老頭奇怪地問:「你在哪找的陰陽先生?」
木頭回答說:「不是在羊圈裡嗎?」
張老頭氣得跺腳說:「你胡說什麼,陰陽先生不是在廟裡嗎?」
木頭問:「什麼叫廟啊?」
張老頭說:「廟就是像房子那樣,很高很高的。」
木頭點點頭又出去了,他走到一棵高大的松樹前站住了,看見上面有一隻烏鴉,下巴有一綹白毛。
木頭以為是陰陽先生。就說:「我爹請你去給人料理後事!」
他剛說完,烏鴉便「嘎嘎」地叫著飛走了。
木頭又回到家裡,和張老頭說,陰陽先生還是不願意來。
張老頭聽完前因後果,一聲長嘆,心想如果還指望這個傻兒子,別想幹事了。只好親自出馬去找陰陽先生,讓木頭在家看著爐灶,如果聽到「咕嘟」聲就說明水開了,可以撤火了。
木頭點了點頭,沒過多久,鍋裡的水「咕嘟,咕嘟」地開了。
木頭想到父親說的,連忙撤了火,可火撤走了,鍋裡還在「咕嘟,咕嘟」響。
木頭氣壞了,心想鍋裡不停地響,父親回來了,肯定又要罵自己,索性搬起一塊大石頭,就扔到了鍋裡。
「哐啷」一聲,鍋被砸碎了,再也聽不到「咕嘟」的聲音了。
木頭很高興,心想這次父親肯定會表揚自己。可沒想到,父親回來一看鍋被砸了,又狠狠罵了木頭一頓。
「真是個傻兒子呀!」
從今往後,張老頭再也不讓傻兒子幹一點活了。
編者語:
這就是一個很久很久前,聽老人家講的一個故事。沒什麼教育意義,但卻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
關注「酒歌說文」,每日更新有趣的民間傳說故事,喜歡不妨點個讚加個關注,再給個評論,弘揚傳統文化,感謝有你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