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知乎上關於廣東多益網絡的一則截圖引發網友熱議。截圖對話顯示:「今年公司效益良好,利潤有較大增長。公司決定,允許員工自願申請每月降低待遇的10%」。
11月7日,廣東多益網絡發布了《多益網絡對自願降薪活動的說明公告》,稱自願降薪是員工合理合法的權力。
多益網絡稱,老員工和高管100%申請參加自願降薪活動,內心普遍真實高興滿意。所有符合參與該活動的員工中,93%參與了本次活動。
多益網絡還表示疫情特殊環境下,員工自願降薪是非常好的共度疫情的模式,不應該攻擊這種自願。更何況是降低月薪,但提高年終獎,提高實際總年薪的做法,更應該被稱讚。
另據媒體採訪得知,該截圖群對話的員工現已離職。另有多名該公司員工向記者透露,「自願降薪」言論為公司的服從性/忠誠度測試,類似測試在公司每年都會發生。
據說去年也有這個測試,要員工給老闆發紅包。最後,老闆拒收紅包,而且都10倍返還。發紅包超過200元的,老闆認為對他有善意;100元的,是支持他的。沒給他發的,都離職了。
網上對此議論紛紛,有點讚的,但更多的是嘲諷:對企業忠誠度測試,不帶這樣玩的,這種有違人性的舉動,純屬心態扭曲、腦殘找罵。
無論你處於什麼地位,出於什麼考慮,所提的要求稀奇古怪、有悖常理,都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即便短時間能落地,肯定也難以長久。
道義上不能強人所難,制度規定也是如此,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人否認制度的作用。然而,制度有善有惡,好的制度讓壞人變成天使,壞的制度會讓天使變成惡魔。
現實生活中,有些荒唐的制度明顯背離了常理和人性,必然帶來荒唐的行為。
網上曾報導過一名某大學新生因糖尿病被勒令退學,事件的關鍵點就在於「制度」。
根據制度,大學生患有嚴重內分泌疾病,不予錄取,按制度辦事有錯嗎?沒有錯,錯就錯在這位學生不該得病?
這樣的結果,讓人覺得很不舒服。特別是看到那名大學生和他母親,孤零零地坐在空曠的校園裡,對著電視鏡頭,除了流淚,無能為力,心裏面更是酸楚。
一個好的制度,應該將法理邏輯與情感倫理很好地結合起來;一個不好的制度,非但不能起到保護公民權利的作用,反而容易成為傷害公民的「遮羞布」。
一方面,鼓吹制度高於一切,盲目崇拜制度;另一方面,又對制度缺陷缺乏批判性的認識。一旦出了什麼問題,往往雙手一攤,將一切責任都歸咎於制度,既忽視了制度的主體始終是人,又忘卻了制度歸根結底要以人為本。
制度如此,法律同理。我國自古就有民本為主、「原情曲法」的做法。《宋史·刑法志》載:宋真宗時,遇到了飢年,蔡州發生了饑民持械搶糧事件。按照《宋刑統》規定,參與搶糧的人皆為死罪。但時任蔡州知州的張榮及推官江嗣宗僅對為首者處以杖脊、參與者處以杖罪的較輕處罰。
張榮、江嗣宗「原情曲法」的作法,不僅未受到追究,反而被宋真宗下詔褒獎,還派遣巡撫至各地推廣蔡州的作法。
顯然,在饑民的生存權遇有危機時,張榮及宋真宗「原情曲法」的作法,不僅體現了「慎罰恤民」的「仁政」理念,同時也有利於社會矛盾的緩解和大局的穩定。
西方現代法律也不例外,「法律不強人所難」是慣例,這源於刑法史上德國的一個經典案例——癖馬案。
該案件的大體情況是:被告人為一馬車夫,他多年以來受僱駕駛一輛雙匹馬車,其中一匹名叫萊倫芳格的馬,有以其尾繞住韁繩並用力壓低的惡癖,馬車夫和僱主都知道萊倫芳格的這一癖性。
1896年7月19日,馬車夫在僱主的特別命令下,被迫使用了萊倫芳格,結果在途中它又象往常一樣癖性發作,以其尾繞韁用力下壓。馬車夫極力使馬尾脫離韁繩,卻未成功。此時,馬匹暴狂起來,馬車夫完全失去了對該馬的控制,最後狂奔的馬撞倒了路旁行走的鐵匠,致其腳部骨折。
檢察官根據上述事實,以過失傷害罪對馬車夫提起公訴,但是原審法院宣告被告無罪。檢察官以原審判決不當為由,向德意志帝國法院提起上告。1897年3月23日,德意志帝國法院第四刑事部宣布了對於「癖馬案」的判決,駁回了檢察院上告。
其理由是:本案馬車夫雖然認識到該馬有以尾繞韁的癖性並可能導致傷人的後果,但當他要求更換一匹馬時,僱主不但不允,反以解僱相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期待被告人不惜失掉工作,違抗僱主的命令而拒絕駕馭該馬車。
不少國家,如果孩子犯了罪被通緝,父母知曉孩子的行蹤但知情不報,父母的行為是不構成犯罪的。因為法律上有容隱權,家屬有權拒絕出庭作證,只有作偽證時才是犯法的。
舉個例子:一位女士因違章停車被告上法庭。
Caprio問女士:「你明知道庫欣街10點前不準停車,而你停車時間是9點59分58秒,所以你違法了。」
接著Caprio轉身問警察:「因為兩秒,你就想把姑娘送進牢裡嗎?」
警官說:「規定了10點就是10點,早一秒都不是10點。」
Caprio對女士說:「你有什麼想辯解的?」
女士說:「可我的表顯示是十點啊。」
Caprio說:「你想把責任推給表嗎?」
女士說:「表的時間確實已過10點。」
Caprio回頭對警察說:「女士相信表,那我就相信她。」
Caprio這樣的判罰還有很多,但美國人並沒覺得他判罰不公正,反而贏得無數美國人的喜歡:
「Caprio法官,讓我們看到了法律的嚴謹和人性的光輝其實並不衝突。」
法律需要理性,但並非不講人性。「能讓剛性的法律產生人性的溫度,這就是法官的價值。」
最人性的,就是最好的。自從有法律以來,無論中外,最震撼人心的判罰,都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正如盧梭所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
所以說,不要盲目崇拜權力和制度,敬畏生命,尊重人性,才是人間正道。
投稿作者:江南客
責任編輯:阿Lu
配音:李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