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nsideretail)
12月6日,I.T(需求面積:500-1500平方米)集團在官網上發布其私有化公告,決定撤銷I.T Limited的上市地位。每股股份註銷價為3港元,與最近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1.940港元相比,溢價達54.6%,涉及金額超13億港元。此重組計劃生效後,集團將在有效期後即刻退市,創辦人沈嘉偉的控股公司將持有I.T集團50.65%的股權,CVC控股公司將持有I.T集團49.35%的股權。
I.T集團在本次公告中提到,退市的兩個主要原因來自於電商掀起的數位化轉型所導致的消費者行為變化以及受新冠疫情影響後主要市場(尤其是香港地區)銷售額大幅降低,2020年第三季度香港入境旅客同比大減99.7%,而前三季度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同比減少7.2%。截止2020年2月的財年內,公司年虧損淨額達到7.4億港元。
然而,從I.T集團的業務佔比來看,從2016年開始,中國市場就已成為了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此外,目前集團全球800多家門店中,位於中國大陸的門店已超過500家。近年來,I.T集團沒有更好地適應中國消費趨勢,缺少對中國市場精準的把控或許也是本次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I.T集團地區銷售額圖 數據來源:I.T財報)
I.T集團以品牌零售代理為主要核心業務,旗下擁有兩條產品線。其中,I.T品牌更多地代理國際設計師品牌如「Alexander McQueen」、「Celine」、「Gucci」、「Kenzo」等,而i.t品牌則更多地代理一些潮牌以及如「izzue」、「CHOCOOLATE」、「AAPE」等集團自創品牌。
(圖片來源:ITeShop)
2017年底,I.T才開始布局線上銷售渠道,建立官方電商平臺ITeShop,並且直到2019年8月才正式入駐天貓電商。而其代理品牌VALENTINO在2018年底就已進駐天貓,代理品牌Kenzo母公司LVMH集團早在2017年中旬就推出了自有電商平臺24S。根據國家統計局對於電商交易額及其增速的統計,對2002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的I.T而言,較晚的線上布局無疑錯失了時代的紅利。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根據麥肯錫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時尚業態報告》中顯示,中國年輕人在潮牌上的花費已經超過美國,達到350億至380億美元。然而,i.t產品線中b+ab、izzue等佔集團60%銷售額的自有潮流品牌卻面臨著來自「國潮」、快時尚以及運動潮牌等的多面夾擊。千元的較高客單價和較低的辨識度,讓i.t在競爭格局較為分散的中國服裝行業中顯得格外力不從心。
(2019成人服裝細分市場佔有率前十品牌圖 數據來源:Euromonitor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不過,顯然I.T集團還沒有放棄中國市場這塊最大的蛋糕。在積極開設各類電商渠道並牽手王俊凱作為形象代言人後,12月8號,I.T在上海潮流標誌性地段新天地開啟了中國內地第一家多品牌集合店的「3.0模式」,進一步升級線下門店的消費體驗。
(圖片來源:微博@ITCN)
在集團退市公告發出後,I.T集團股價一路衝高,大漲至每股2.8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