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都變了些什麼?

2020-12-24 教主說歷史

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起來秦國能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商鞅是功不可沒的那麼商鞅變法都變了些什麼呢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諸侯卑秦

秦國在戰國初期是個很弱雞的國家,不被其它諸侯國認同。弱小並不是說它領土小。它的領土還是很大的,它的經濟不行,文化也不行。

這是由三方面原因決定的。

第一個是地理位置。秦國的土地在春秋時期是在我國最東邊,現在的青海一帶,高原氣候不適合人類生存,種什麼不長什麼。古代社會農業為主工業為輔,沒吃沒喝談別的那是耍流氓。第二點就是社會制度落後。和其它的諸侯國進入封建社會不同,秦國還是以奴隸主為主的社會,就像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南方奴隸主種植園一樣,最終被北美戰勝,直接跨過來封建社會。落後的社會制度使秦國的商業十分落後。

第三點就是文化落後。秦國的文化落後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一家人睡一張床,男女老少都在一張床上擠擠,雖然說這樣睡覺 比較暖和吧,但是為繁衍下一代再弄出點什麼動靜,多影響別人休息。這些在我看來倒還可以接受,畢竟我國東北早些年間也是睡通鋪。最不可容忍的是,父親去世了,孩子能繼承父輩的媳婦兒,這太違背我們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了!無法容忍!

所以呢,中原各個諸侯國覺得秦國的人就是蠻荒之地上生長的野蠻人,中原諸侯國集會的時候根本不叫它。楚、魏兩國沒事的時候還侵略它一下。

秦孝公即位

公元前361年,秦獻公的兒子秦孝公即位。秦孝公這個人受中原文化的薰陶比較多,覺得要引進點先進的文化而且也不想光挨打了,於是下令求賢變法!秦孝公還是很有頭腦的,他想我打不過魏國,說明魏國比我秦國強大,我找個魏國混的不好的能人來幫我,不就能把秦國變的強大起來了麼,等我強大了,我再打你魏國,看你氣不氣。我不得不說,秦孝公的想法很超前啊,雖然在當前看來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商鞅」的由來

商鞅聽說這件事了,決定跟秦孝公幹一番大事業,於是離開魏國去找秦孝公。其實商鞅不是魏國人,他是衛國人,注意這裡的衛是保衛的衛。他是衛國的貴族後裔,姓公孫,叫衛鞅或者公孫鞅,入秦後,打仗有功,把「商」這個地方封給他了,所以後來叫商鞅。

為什麼重點提一下是貴族後裔呢?因為在戰國時代老百姓是不能學習的,貴族才能學習,所以老百姓很難有翻身之日,現在咱們人人都能上學,這還是要感謝黨的。

你看人家商鞅這個「鞅」字起的也好,「革」「央」就包含了改革了。我猜這個名字有可能是他自己取的,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受法家思想影響大,一心想改革,所以就給自己取了這麼個名字。哈哈,這都是我瞎猜的。

商鞅的兩次變法

商鞅在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和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進行了兩次變法,內容如下:

1,廢井田,開阡陌。

廢除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承認土地私有化,允許土地買賣,土地稅由國家統一收取。這跟美國的現行制度差不多啊,美國是不是跟商鞅學的,嘿嘿。私有制調動了人民生產的積極性,是不是跟我們建國初期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有點類似。再就是開荒地,有點開北大荒的意思。

2,廢除世卿世祿制,建立軍功爵制。

規定宗室貴戚中凡是沒有立軍功的人,不得列入宗室的屬籍。也就是說你雖然身為貴族,但是沒什麼功勞的話,也不能白吃白喝了。又根據軍功大小制定了尊卑爵制的等級,將秦國的爵位分為20級。功勞越大,爵位越高,賞賜越多。大夫以上的官,每一級還賜給一個「庶子」,「庶子」就是免費的服務員,閒的時候每個月要為地主無償服務六天,忙的時候就算了。一些地位低的有能力的貴族靠軍爵制升上去了,一些好吃懶做的貴族就沒法混日子了。這部分人是非常恨商鞅的。

3,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規定幹活幹的多的,收穫多的,就能恢復自由身,幹活幹的少的,收成少的就降為奴隸。大家幹活更積極了。家裡的男孩兒大了就得分家,不分家的稅收加倍。

4,推廣縣制和什伍連坐制。

整個秦國分為32個縣,每個縣設立縣令和縣丞,縣令是老大,縣丞是縣令的助力是老二。縣令直接對秦孝公負責,由秦孝公任免。這就是「扁平化管理」的雛形吧。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執行效率非常高。

五人為一伍,十人為一什。如果有一個人犯罪,他的親朋好友甚至鄰居都一同處罰。揭發他人的人受到的獎賞跟在戰場殺敵是一樣滴。不揭發的直接腰斬,這就太狠了。大家都互相揭發,沒有了親情和友情。

5,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太子犯了法,商鞅處罰了他的老師,後來太子的老師又犯了點事,商鞅就把他的鼻子給切了下來,氣的太子的老師半年沒出門。這也為商鞅今後被太子老師誣告埋下了禍根。

6,統一度量衡

這個應該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都知道秦在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其實在沒統一的時候秦國自己就先統一了。中央制定統一的量器,發到全國各地,讓大家都按這個來。當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3釐米,一升約合現在的200毫升。

7,遷都鹹陽

把都城往東遷,其目的不言而喻啊,就是要向東擴張。

8,禁止私通外國,焚燒詩書,禁止遊說。

這一條不太好多說,反正就是控制老百姓的思想,省的有那麼多花花腸子。古代有句話叫「老百姓越沒文化,國家越強大。」這裡我只能說統治階級鼠目寸光!

商鞅的結局

商鞅不只是損害了貴族的利益,讓老百姓也很反感,法律太嚴了。秦惠文王即位後,第一件事就將商鞅車裂而死。因為嬴駟在當太子期間,屢次觸犯法條,商鞅還毫不留情的就處罰了太子老師,這讓太子懷恨在心。商鞅得知後,逃到了邊關。夜已經很深了,商鞅打算找一家客棧住宿,商鞅從家中匆匆逃出,沒有帶相關憑證,客棧的主人不敢收留他,並且聲稱,如果不遵守,就會實行商君的連坐懲罰。商鞅聽後,感慨萬分,自己制定的法令用在了自己身上,這也是成語「作法自斃」的由來。

商鞅逃到了魏國,但是魏國沒有接納他,商鞅不得已逃回他的封地,組織手下的士兵攻擊鄭國。秦惠文王知道後,下令討伐商鞅,商鞅兵敗後將他在黽池殺死,商鞅的屍體被帶回秦國。秦惠文王下令將商鞅屍體進行車裂。

史中人為鏡史中事為師我是教主

相關焦點

  • 誰是商鞅變法的第一功臣?商鞅功不可沒,但秦孝公才是關鍵人物
    商鞅變法,被視為我國古代最為成功、影響最為深遠的體系改革;而商鞅(公孫鞅)作為「冠名者」,也被視為這一變法的第一罪人/功臣。但這一觀點實際上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商鞅作為孑然一身的外來者,為什麼能在秦國一手遮天、如願推行讓人聞之色變的法家制度?
  • 秦國有商鞅變法,趙國有胡服騎射,那麼齊國的變法叫什麼呢?
    其中,就秦國來說,本來就戰國初期實力一般,但是,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可謂煥然一新,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的強國。與此相對應的是,在秦國崛起的道路上,遇到了趙國和齊國這兩個對手。就趙國來說,趙武靈王在位時推行了「胡服騎射」。對於胡服騎射來說,最大的作用就是為趙國打造了一支精銳之師,所以在長平之戰中,趙國大軍的堅守,一開始讓秦國都無計可施,如果不是趙括取代名將廉頗,趙國完全可以和秦國繼續僵持下去。
  • 時隔多年,你還記得歷史課本上的商鞅變法嗎?
    說起商鞅,必然提到商鞅變法,上學的時候就對此印象深刻了,不是因為他變法的內容,而是因為他變法的重要性和帶來的影響,在歷史課本中,對於商鞅變法的原因,措施,對於秦朝帶來的影響。對於後世所帶來的影視那個背了個滾瓜爛熟啊,當時內心深處很是排斥,你說你好好的變什麼法,害的我們現在要在這裡背誦!也是在當時便學會了一個套路,帶來的影響多半是為什麼什麼奠定了基礎。那麼今天就來重溫一下當年的歷史,看看這麼多年過去了,是不是又對他有了新的理解。
  • 後人為何對商鞅變法的態度反差那麼大?商鞅之法到底是善是惡?
    關於商鞅,及商鞅變法,無論在當時還是今天,都存在不同的聲音。讚揚他的,認為商鞅開創了一個時代,是歷史的進步,反對他的人,認為他締造了一個專制時代,讓中國走向獨裁的帝制社會。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放在歷史長河的「全時間軸」上評價,才能更清晰地看清商鞅變法的意義,也能準確把握爭議的基本要點。
  • 商鞅變法有一條內容:禁止父子兄弟同居,理解後才知道商鞅多厲害
    直到了戰國中葉,秦國又出了一個孝公渠梁,在位期間再一次大膽創新,任用衛人商鞅開啟了轟轟烈烈的變法,不吹不黑的評判:商鞅變法的確是過於殘酷,《資治通鑑》之中就記載了商鞅變法的殘酷性,鹹陽城外的渭水都被染紅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的確為秦國崛起乃至統一天下打下了基礎,因為他是從軍事、民生、政治各個角度改造秦國,而他國變法要不就是不徹底,要麼就是局部改善。
  • 商鞅變法讓秦國強大,但也帶來1個致命缺陷,此後每個朝代都中招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秦朝有名的商鞅變法,它所帶來的利弊是什麼。 變法之利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廢井田制,重農抑商,獎勵軍功,設立君主集權制等等。 廢井田制,我們便從「井田制」是什麼說起,這是一種土地國有制度。
  • 秦國因商鞅變法而強大,為何最後被五馬分屍呢?商鞅不懂功成身退
    衛鞅幾次所說之法,並未讓秦孝公感興趣,衛鞅最終說到「富國強兵」之法,秦孝公深感興趣,最終秦孝公決定在國內進行變法,為此展開了商鞅變法。變法初見成效後,秦孝公任命衛鞅為「大良造」繼續推行變法,商鞅也被秦孝公封為「商君」。
  • 為什麼說歷史上商鞅變法被稱為「改革鬥士」?
    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被捕前,本有機會逃往國外,保全性命,但他卻說:「中國歷史上,少有為變法而流血犧牲的人,假如我的犧牲能換來變法的成功,能挽救國勢衰微的命運,我寧願作為變法而流血犧牲的第一人。」於是,慷慨就義。
  • 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士兵為何所向披靡?衝鋒不眨眼,打仗不要命
    說起秦國的統一,很多人會想到奮六世之餘烈,而說起秦國的強大,不少人首先映入腦海的就是商鞅變法,那麼商鞅變法究竟變了什麼呢,是制度。商鞅變法是春秋戰國時期最為徹底、最為全面的變法,尤其變法後在秦國確立起的軍功制,可以說是秦國能夠完成大一統的基礎條件。那麼為何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士兵為何所向披靡?因為這些士兵衝鋒不眨眼,打仗不要命。本篇飛魚就從商鞅變法說起,聊聊被神化了的商鞅。變法措施借鑑了李悝。
  • 史上最成功的變法案例,將秦國帶向繁盛的商鞅變法,為何能成功
    戰國時期不僅僅是一個戰爭頻發的年代,同時也是一個思想百花齊放的年代,在這個年代裡很多國家未了變強,為了在戰國風雲中稱雄稱霸各國都採取了變法,例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等,但是這些變法雖然多多少少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總的來說用處並不大。
  • 秦孝公商鞅變法幕後的政治領袖,被忽視的真正主角
    引言提到中國古代的變法改革,多數人心中想到的可能第一個就是商鞅變法。儘管新王繼位後,商鞅被「車裂」處死,但其大膽求變的精神以及改革帶來的時效,卻為日後「秦王掃六合」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可是,如果對歷史沒有詳盡的了解,大多數人都不會熟悉,變法時期秦國的君主是誰。
  • 趙武靈王和商鞅變法,窮則思變的最好妙招是擁抱變化
    世界上的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每一次變化都不可逆轉,比如人的年齡和時間的流逝,根本就無法回到從前。不過變化實際上就是一種規律,當你掌握時間的流逝規律時,你就會總結出一分鐘有六十秒,一天中有太陽升起和太陽落下,而這些都是變化所呈現出來的規律。那麼如何去找到這個規律呢?
  • 秦惠文王處決完商鞅後,為何不廢除商鞅變法的內容?因為他並不傻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誅殺商鞅,秦惠文王的這個舉動,讓秦國的舊貴族們乃至其他六國的人都覺得:秦孝公的去世可能就意味著,轟轟烈烈的商鞅變法面臨人亡政息的局面。尤其是秦國的舊貴族們都以為,自己復位的機會肯定來了,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這其中到底都有哪些的緣故?
  • 商鞅變法有一條內容:父子兄弟禁止同居,從此秦國逐步強大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皇帝為了延續自己的統治,都會及時的進行一些變革,增強國家實力,改變衰敗的命運,比較著名的比如秦朝的商鞅變法。幾千年過去了,商鞅變法的有些內容至今仍惹人爭議,其中就有一條就是禁止父子兄弟同居,當人們理解之後才知道商鞅的明智。
  • 商鞅變法的一條內容:父子兄弟禁止同居,網友:商鞅果然厲害
    眾所周知,商鞅變法完全稱得上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變法,它的出現幫秦國快速的強大起來,並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實力,之後又影響了封建政權上千年。最重要的是,當年秦王雖然處死了商鞅,但變法卻沒有被廢除,而是一直延續了下來,深深的刻在了封建王朝政權中,到現在為止,依然備受稱讚。
  • 春秋戰國變法頻繁,同為變法,為何秦國越變越強
    春秋戰國時期仁人志士倍出,先後有管仲之治、再到後來的李悝在魏國變法、申不害在韓國變法等,這些變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最終卻均走向失敗。縱觀秦國變法,秦國從秦孝公時代的割地求和,歷經幾朝幾代的變法堅持,國家在變法改革中越變越強大。
  • 商鞅的變法是怎麼發起的呢?是他推動了歷史進程上了嗎?
    商鞅的變法是怎麼發起的呢 ?我們看看秦國的那些官僚裡面代表人物甘龍。雖然他是極度的不同意變法,但是他們沒有辦法解決秦國面臨的社會問題啊。況且還有一個衛國變法,君王和申不害的做法簡直廣泛傳播搞得人人都可以做準備。而秦孝公的偉大之處就是不斷做好準備,準備時間都花了一年時間。那些大臣想準備都不知道要準備什麼。因為根本不知道他們兩個在搞什麼啊,久而久之好像忘記了。但是秦孝公和商鞅可沒有閒著,他們一直在準備具體的法律規定。
  • 施展變法讓秦國變強的商鞅,為何死後還被五馬分屍?其實並不冤枉
    商鞅是戰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所施展的變法讓秦國從文弱變為野蠻,成為虎狼之國,橫掃六國,天下無敵。可為何到最後,商鞅卻被指謀反,死後還被五馬分屍,全家被殺呢?其實並不冤枉。亂世當用重典,衛鞅的思路很對,變法的效果也很好。當然了,變法歷來都會遭到守舊派的反對。反對無效,就連太子犯了罪,衛鞅照樣處罰,於是沒人再有怨言。衛鞅又開始了第二輪變法,主要針對土地,縣制等等做了改革,這次變法後,秦國徹底崛起。
  • 商鞅變法改變秦國命運,後世秦王為何不給他平反?沒有利用價值了
    商鞅怎麼會是被冤枉而死的呢?秦孝公死後,商鞅在秦國就處於很尷尬的位置。新上臺的秦惠文王,必須要從商鞅手裡奪回權力。這裡面是有名堂的,秦孝公之所以敢放權讓商鞅去搞,那是因為秦孝公,本來是有權力的,所以他依舊可以佔據最高地位。而秦惠文王剛上臺,他什麼威信都沒有樹立,就放手讓商鞅去做,豈不是活生生要把自己變成傀儡嗎?
  • 作為大秦的功臣,商鞅的變法對老百姓而言真的有利無弊嗎?
    他的能力和創作的歷史功績是不能否認的,但是我們從普通老百姓的立場上來看,商鞅在變法改革上對於管理底層百姓的變法理念是值得我們拷問的。這就回歸到題主問的問題,商鞅變法對秦國發展是有利的,那對於老百姓而言也是有利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