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休得待後生
○ 黃團元
1961年1月20日,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在其就職演說中說:「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甘迺迪的這段話,意想不到地成了經典。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全世界也有影響。因為,它很容易使人用傳統哲學普遍聯繫的觀點進行對比、思考或推理。
2017年10月22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答記者問時侃侃而談:展望未來是一門藝術。我心目中的2049年的中國教育,有這麼幾個特徵:第一,2049年,中國教育將穩穩地立於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領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就是說,到那個時候,中國的標準將成為世界的標準……
陳部長的講話,距今四年,他在部長任上也是第五個年頭,但這段講話的截屏,仍在網絡留存。可見受眾對他的「展望」,印象太深、鼓舞太大、期盼太多。當然,陳部長為教育做了什麼?為中國教育「穩穩地立於世界教育的中心」做了什麼?也在全國人民的關注之下。有道是:
展望未來部長精,
中國教育全球心。
坐著談要起來行,
引領休得待後生。
(註:周恩來詩「坐著談,何如起來行」)●
黃團元,高級編輯(記者)。發表各類作品約400萬字,文章散見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瞭望》和《博覽群書》等報刊。其《「天災不由人」與「抗災不由天」》等文,曾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教輔、高考習題及試卷。公開出版《說黑道白》、《民族瑰寶馬寅初》、《胡適的謙和雅量》、《梁啓超之路》、《文人有行》、《諸葛亮用兵》和《劉邦用人》等多部長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