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馬教育:教育戲劇,到底是什麼?

2020-12-10 抓馬教育

教育戲劇?啥是教育戲劇?是教演戲的嗎?

這些問題在抓馬被問過N+1遍之後,今天正式來個「統一回復」:看看身在抓馬的最中心,大家都是怎麼說的!

玩笑過後,抓馬必須要認真講一下,到底什麼是「教育戲劇」?

戲劇是一種利用想像來學習的過程。孩子們參與到故事以及角色之中,從而探索複雜的問題、想法和感受。這些感受和思考是可以複製到生活中,並且帶給他們安全的體驗複雜事物的可能性。它既能發展孩子的個性、社會化、情感、智力以及身體,也同時能讓他們在深層次探索自身以及他們棲居的世界。

教育戲劇運用了人類所有的經驗,通過再造一個虛擬的經驗讓兒童經歷的方式來鼓勵他們思考和感受自身以及自己所處的社會境況。當一群4歲的兒童一起建立一個村莊的時候,他們也在建立他們對現實世界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建立一個理想中的世界,一個他們更願意生活的世界。

假設戲劇的境遇是關於這個村莊中偷盜事件的時候,以村民的身份參與到這個事件中,能夠讓兒童更加感同身受地討論人類經驗中那些超出常規、不符合預期以及壓力之下人的行為。在這個環境中不斷練習的兒童,既能夠為自身以及所在的社區負責,也更加願意參與到對現實的改變,擁有同理心、耐挫力並且極具創新精神。這都是21世紀人類通向未來的核心能力。

相關焦點

  • 風靡國外的戲劇教育,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你對戲劇教育了解多少?我們為什麼需要戲劇教育?戲劇會給我們的孩子帶來怎樣的改變?......戲劇教育的誤區在國內,很多家長總是這樣的疑問:「戲劇表演課是培養演員嗎?」有的家長也會說類似的話:「我的孩子沒有表演基礎,不知能不能演好啊?」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 在西部燃起戲劇教育之火 2019IDEC國際戲劇教育論壇盛大開幕
    「如果戲劇教育是一團火,我們要讓戲劇教育之火燃燒成燎原之勢。」瑞美森科技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楊英為此次論壇寄予了美好的願景。 此次論壇,邀請到國際知名戲劇教育專家國際知名戲劇教育專家、世界戲劇教育"範式之父"、英國華威大學教授Jonothan Neelands,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教授Manon van de Water,IDEC國際戲劇教育大會資深講師張桂剛,IDEC國際戲劇教育大會組委會成員蘇毅四位國內外頂級戲劇教育專家,為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名教育工作者分享戲劇教育先進理念與實操經驗
  • 網絡熱詞「抓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近小洛網上衝浪時,經常看到網友說:實在是太抓馬了!;打開微信,也經常看到各種微信公眾號發布這樣的文章:《你的人生夠「抓馬」麼?》那麼,抓馬到底是啥意思?它和「馬」有關係嗎?其實半毛錢關係沒有。「抓馬」來自英文單詞Drama的音譯,意思是「戲劇」,「劇本」,現在網絡上這個詞的用法,多數是它的引申意義,即「有戲劇性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戲很多,戲很足」。我們常說的Drama Queen/King就指代那些浮誇的,情緒化的,喜歡搞事情的,喜歡折騰的,喜歡吸引他人注意的人——嗯,就像在表演戲劇一樣。
  • 抓馬甄選動畫推薦《失物招領Lou》:一個關於「熊孩子」的故事
    北京的天氣隨著前段時間的一場大雪過後,冬季最後的一絲寒意也開始消退了,陽光用它的溫暖擁抱著每一位匆匆的行人,春天,已然到來了~今天,抓馬想帶大家認識一個關於小怪獸和「熊孩子」的故事。而在教育戲劇的故事境遇中,孩子可以參與、步入故事中的角色,去探索複雜的問題、想法和感受,從而發展自己的價值觀。教育戲劇是體驗式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也沒有絕對的答案,孩子們在戲劇中所體驗到的過程可以連接到現實生活中,因為思想和感受並不割裂,這也能幫助他們從根源上去發現問題,並最大程度上去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
  • 抓馬5月親子音樂會 | 日常生活中的物件之歌
    ④ 來到抓馬,展示你們有趣的創意:在抓馬的音樂會現場,把你們的創意分享給大家,和這些獨特的生活物件一同發聲吧~「樂響樂享」活動引導者:萬澤紅職業爵士鼓手,打擊樂教育工作者,祖籍雲南麗江,自幼學習打擊樂。
  • 教育戲劇的N種打開方式!名師分享英文戲劇教學的課堂實踐和校本融合
    高效英語教學的打開方式到底有多少種可能? 在常態教學中,受限於公立校課時以及應試壓力,每學期可以進行 1-2 次整堂課戲劇教育實踐,其餘時間可以採取教育戲劇的活動或者遊戲幫助達成學習目標。
  • 《十月少年文學》原創文學與戲劇教育論壇在京舉行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劇作家、長篇小說《霹靂貝貝》作者張之路,中國兒童音樂劇研究會副會長、資深戲劇導演、兒童戲劇教育工作者葉遜謙,北京市教委藝術處金帆藝術團評委王騏,兒童藝術活動策劃人郝燕,北京市朝陽區學生活動管理中心、朝陽區中小學生人文特色社團負責人吳超,俄羅斯編劇Stepan(俄),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導演梅凡;《十月少年文學》雜誌社負責人張曉莉、《十月少年文學》雜誌社編輯負責人冷林蔚等嘉賓出席了當天的論壇活動
  • 抓馬.創造力課程《不是你的錯》提問與回應,理解行為背後的意義
    2020年11月底,抓馬寶貝資深培訓師Coco前往中國兒童中心,與老師們開展為期一周的抓馬.創造力課程《不是你的錯》教育戲劇觀摩課。觀摩了老師們的課程後,培訓師Coco再與老師們開會研討課程,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與點評。
  • 教育戲劇|在情緒中療愈
    在這節戲劇課中,孩子們進行了一個關於情緒的主題。情緒是什麼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每當老師拍打鈴鼓,孩子就會轉換一種情緒的強度,從弱到強。孩子們先體驗了高興的情緒,在1級的強度中,有些孩子用微笑來表現;在2級強度中,有些孩子用大笑來表現;在3級強度中,有些孩子用笑得人仰馬翻來表現。
  • 教育戲劇解構繪本——《我愛幼兒園》
    如果孩子已經進入幼兒園一段時間,並且已經開始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孩子,父母不妨帶著孩子做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請孩子說一說幼兒園裡面除了老師以外,還有什麼人?例如:門衛保安叔叔、做好吃午餐的廚師、在花園辛勤工作的園丁等等。從外表、言語和行為等角度啟發孩子去觀察幼兒園裡面的工作人員,讓孩子說一說、畫一畫、演一演。
  • 聆聽名師聲音 | 第六屆IDEC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回顧(一)
    隆冬料峭,因為同一份堅持,我們相聚於此,在這裡,我們暢談當下與未來的戲劇教育生態,聆聽專家前輩的實踐成果分享,點燃吾輩星星之火,不斷拓寬戲劇教育的生長之路。尤娜主任表示,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順利推進,對戲劇教育的關注不再止於專業者,東城區將區域內得天獨厚的戲劇資源引入校園,學生們呈現出良好的文化素養和精神風貌,文化氛圍濃鬱,美育之光朗照。
  • 啟蒙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機會接觸戲劇
    ——摘自2020年世界戲劇日獻辭3月27日,是世界戲劇日。這是國際戲劇協會為戲劇專門創立的紀念日。往年的這一天,許多國家會開展多彩的戲劇活動,向觀眾展現戲劇的魅力,引領大家共享戲劇藝術帶給人類的精神財富。
  • 戲劇教育專家:朗誦藝術語言是二度創作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付程線上講授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李雙南)16日至19日,第二期兒童戲劇朗誦教師培訓班在線上成功舉辦。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付程在講授中指出,朗誦藝術語言是以生活語言為依據、基於作者思想感情的二度創作。
  • 家庭教育,到底是一種什麼教育?
    家庭教育顧名思義,是子女在家庭中得到的教育。在過去的認知中,家庭教育通常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家長通過言傳身教和生活實踐,對孩子進行的包括生活、學習以及社會技能等方面的教育。隨著新一代家長認知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家長開始重視並學習家庭教育知識,也就形成了現在越來越系統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課程。近年來,我國將家庭教育作為一種學科研究,也逐漸被家長們認可。那麼,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
  • 本周隨筆|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01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20w*12私立學校基礎教育+40w*4常青藤本科+60w*2商學院MBA) 不得不說,這篇文章所涉及的10個真相許多都是大學教育的基礎常識,但是作者把這些常識滲透到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 2020教育在發生什麼變化?羅振宇跨年演講精選
    提起教育兩個字,摸著良心說,你什麼感受?我的感受是,這個話題成了全民焦點。調研人:教育專家沈祖芸來看一組數據。2019年1月1日到12月30日,在微信公眾號,同時有「教育」和「焦慮」兩個關鍵詞的文章裡,有3470篇,閱讀超過了10萬+,平均每天將近10篇。
  • 芬蘭教育專家Kirsti Lonka:芬蘭教育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 芬蘭教育近年來非常熱門,那芬蘭教育的核心方法,現象式教育(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究竟是什麼? 「此念」創始人毛思翩,邀請到芬蘭現象式教育第一人Kirsti Lonka,來與我們一起探討,芬蘭教育,是基於一種怎樣的哲學?芬蘭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什麼?芬蘭教育的七大模塊是什麼?在芬蘭,為什麼沒有考試?
  • 美國兒童戲劇藝術教育品牌舞臺寶貝KidStage開放中國加盟機會
    美國兒童戲劇藝術教育品牌舞臺寶貝KidStage開放中國加盟機會 2020-12-
  • 讓南瓜告訴我們,教育到底是什麼
    看到南瓜長得很好,就想到教育。教育是什麼?答案很多。我們要說的是,讓南瓜告訴我們,教育是生活需要。如果生活不需要,教育也就失去意義。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我們不能把生活和教育割裂開來對待。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讓我們生活得更好。南瓜是葫蘆科南瓜屬的一個種,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南瓜的原產在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明代時傳入中國。南瓜具有食用和藥用等多種價值。
  • 擁有1000年歷史的世界中學鼻祖,到底有什麼教育武器?
    這樣一所學校在學生的教育上到底有什麼不一樣?1.學生人數少,資源豐富一個幼兒園中班的配置:學生人數為8人;老師人數:3-5人;教室面積:90-100㎡。教學器具應有盡有,跟我們國內大約25個孩子的班級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