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限制孩子玩?別目光短淺了,會玩的孩子未來會發展得更好

2020-12-15 梔子花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孩子上了學之後,許多家長為孩子的成績可謂是操碎了心,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想讓孩子的身心發展的更好,就會給孩子報了許多補習班,限制孩子的時間,讓孩子一下課就馬不停蹄的去補習。即使是周末,孩子也不能愉快的玩耍,曾經在自己的作業當中。但是仔細的發現孩子的同齡人當中,許有一些孩子沒有上補習班,也是該玩的時候玩,但是成績卻比自己的孩子要好很多。

相信許多家長都會為這些問題感到憂愁,孩子成績不好,許多家長都會把原因歸為孩子貪玩孩子沉迷玩手機,一談到孩子貪玩愛玩遊戲這個話題的時候,許多家長都苦不堪言,一貫的做法就是限制孩子玩的時間,希望孩子能夠穩重一點,不要那麼淘氣。

馬雲曾經提出,如果我們一味的要求孩子死記硬背,每天除了要求他學習,就是學習,沒有娛樂的時間,那麼30年後,你的孩子是找不到工作的。許多家長不理解,難道孩子可以玩出好成績嗎?能夠考上好的大學嗎?可是家長要知道總是限制孩子玩,很有可能同時也在限制孩子的發展能力,家長要知道讓孩子會玩其實是很重要的。

限制孩子玩遊戲?其實玩是孩子的使命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裡面,許多家長都會習慣性的限制孩子去玩耍的時間都會認為玩物喪志,可是在國外的教育體系裡面,孩子不會玩,會被認為是"死讀書"。這些是只會讀書和不會玩的乖孩子,等長大了,其實他們的能力還不如一些玩會玩耍的"壞孩子"。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會把孩子玩耍的遊戲比喻成"人生的彩排"。會玩耍的孩子,他們會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一定的彩排,那些只會讀書不會玩的孩子,在未來的成長過程當中,他們會缺乏玩耍的樂趣。那些喪失了玩耍能力的孩子,他們會變得十分的木訥。

對孩子來說玩遊戲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而且每一個年齡段都有每一個年齡段需要做的事情,在小孩子的年齡段,他們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應該去玩,而不是去上許多的補習班和興趣班。許多小孩子不像大人一樣在實踐中可以得出真知,許多孩子的學習往往是在玩遊戲中所體驗到的一些經驗,如果家長限制孩子玩遊戲的話,那麼孩子就會很難從中獲取到一定的經驗。

家長別再目光短淺,會玩的孩子未來會發展得更好

社會中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他們對於玩耍的熱衷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在一些野外的環境中,一些小動物會通過與其他動物的追逐玩耍,與小夥伴的一些打鬧和遊戲,也會掌握生存需要的一些技巧,對於那些動物幼崽來說玩耍是必不可少的,對於人類來說玩耍也是對孩子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進化生物學家馬克·貝科夫認為:"玩耍就像個萬花筒,具有隨機性和創造性,耍能提升孩子的靈活性和創造性,當他們遇到意外情況或處於新環境時,將更具競爭優勢。"

那些會玩的孩子們,他們有著很好的社交能力,正是因為會玩,所以才掌握到一定的技巧,他們對於人際交往也能夠很容易的融入到集體。而那些不會玩的只會死讀書的孩子,他們的性格總是十分孤僻的,內向的,這些孩子也很少有機會與別人接觸,因為他們給別人帶來的一種感覺是有距離感的,融不進集體的。

家長其實不難發現,越愛玩耍的孩子,他們就會越活潑,那些活潑的孩子,他們的思維也會轉變得很快,因此也會十分聰明。因為玩遊戲時,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東西,促進大腦皮質和海馬體神經元的生長。這是大腦中負責高級學習能力、記憶力和語言邏輯等複雜功能的區域。也就是說當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他們的大腦也會被激活,他們會在玩耍的過程中掌握到一些學習的知識和一些技能,有利於孩子協調身心發展。

家長掌握以下小技巧,引導孩子正確的玩耍

1、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鼓勵孩子去"玩"

許多家長會為此感到疑惑,明明孩子學習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要鼓勵孩子去玩呢?很多家長因此會十分擔憂過度的玩耍是否會耽誤孩子的成績。其實有時候玩耍不一定僅僅局限於玩手機和玩玩具,我們可以鼓勵孩子隨時隨地都可以主動去玩。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去親近大自然,比起讓孩子坐在客廳裡面看電視和玩手機,孩子更喜歡主動去接受大自然的花花綠綠的環境。比如說可以帶著孩子去動物園或者植物園去玩耍,帶孩子去體驗這個過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看到形形色色的,在家裡沒有見過的植物和動物,用自己的手去撫摸,用自己的鼻子去聞,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去感受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

年紀還小的孩子,他們分不清什麼是做事情,什麼是玩,對於他們來說玩耍其實是無處不在的,簡單的一個打掃也會讓孩子覺得這是玩遊戲的過程。讓孩子去了解完成的過程,然後得到一些獎勵。在日常生活中,作為家長不要過度的限制孩子玩的時間,畢竟玩是孩子的使命,讓孩子主動去玩。

2、鼓勵孩子與同齡人玩耍

在許多中國家庭裡面,孩子一到課餘時間就會去參加許多的補習班和興趣班,他們因此也缺乏了許多與同齡人玩耍的時間,其實,與同齡人一起開開心心的玩耍打鬧,追逐,這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佩萊格裡尼說:"你可以從老師那裡學會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但你無法因此變成社交強人,只有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你的社交能力才會變得越來越強。"

我們作為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跟同齡人一起玩耍和互動,他們可以在玩耍的過程中,逐漸知道對方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而自己所需要東西是什麼,然後可以彼此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公平平等的去交換自己的想法,在與同齡人玩耍的過程當中,可以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與表達能力,而且也掌握了如何與夥伴保持良好的朋友關係的技巧。

佩萊格裡尼解釋說,"孩子們想繼續玩下去,所以願意退讓一步來滿足別人的要求。" 那些孩子不像在學習中一樣,他們會在玩耍的過程當中遇到難題也會勇於去解決,不會輕言放棄,他們會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培養出孩子的堅強不韌,不輕言放棄的優良品質。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交往,孩子從中學習到的東西,其實比去補習班和興趣班要多得多。

我是梔子花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會玩很重要!孩子的玩商決定他未來的高度
    其實,對孩子來說,還有玩商,即孩子在遊戲中的參與和收穫。玩,似乎每個人都會,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玩得好。所謂玩的能力,就是把身邊各種簡單的東西玩出花來,用你的想像力去彈奏自己的花樣,沉浸在其中,享受演奏的過程。玩商高的人很看重靈魂的體驗。他們的心總是充滿著幸福和純真。那麼什麼是玩商呢?
  • 會玩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對父母而言,會玩是對抗教育焦慮的最好武器,而對孩子而言,會玩的父母則更是自己一生的禮物。會玩的父母,理解孩子的童真,允許孩子像孩子那樣長大,從小就給孩子建立了滿滿的安全感,也給予他長大後獨立的信心和勇氣。
  • 這種情況下,家長選擇「無動於衷」更好,冷處理讓孩子活得明白
    因為他們這邊總是狀況不斷,最後的最後,樂園經理跟米拉說:「我把錢退給您吧,您家孩子在這受委屈了,您們去別的地方玩吧」。米拉聽了若有所思,她想她真的該認真考慮一下如何教導孩子的問題了。選擇撒手的家長,和事事包辦寵溺的家長,孩子未來有什麼區別呢?家長選擇撒手和選擇事事都喜歡包辦寵溺而教導出來的孩子,未來相差巨大。
  • 孩子學習時,但總是很快就困了,玩遊戲卻能玩上好幾個小時
    孩子在學習時,總是很快就困了或者不耐煩了,但玩遊戲卻能玩上好幾個小時,甚至是一天一夜。如果說玩輕度遊戲是一种放松,但也有很多遊戲是需要學習、記憶、練習許多東西才能熟練進行的,許多人在遊戲上花費的精力、腦力比在學習上還要多得多,抓耳撓腮遇到困難的情形也是有的。
  • 2歲以上孩子玩什麼?別選錯了,這些遊戲娃玩得開心又鍛鍊能力
    有些父母會擔心某些「遊戲」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但實際上一些有針對性的適齡遊戲其實有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關鍵不在於遊戲本身,而在於遊戲該怎麼玩,玩什麼樣的遊戲。精細運動發展的速度、水平以及複雜性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精細運動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鑑別後期神經發育障礙和學習困難的孩子。
  • 孩子總是愛胡鬧怎麼辦?了解這三個辦法,孩子會乖乖聽從父母
    劉先生就發現孩子的身上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那就是特別喜歡胡鬧。劉先生一直以來都比較喜歡文靜的孩子,可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家裡的時候,總是會展現出一副胡鬧的樣子。如果說在這個狀態當中,父母沒有辦法把持得住的話,那麼只會讓孩子胡鬧的機率大大增加,甚至孩子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叛逆的人。所以說孩子愛胡鬧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但是有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的年齡小,沒有必要去在乎這些事情。如果說總是放任著孩子愛胡鬧的話,其存在的壞處也是非常多的。
  • 小學生滿分作文,看似平淡無奇,實際很幽默,網友:這屆孩子會玩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別看現在的小學生年紀小,想像力卻不一般,經常會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就體現在他們寫的作文當中。可能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有些小學生的作文顯得無釐頭,甚至還想要偷笑。
  • 那些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
    影響孩子語言能力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現在玩手機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就算走在大街上,也會經常看到很多大人來抱著手機玩,甚至會對著手機傻笑。如果孩子在6歲之前長時間玩手機不去和其他朋友玩耍溝通交流,那麼孩子與他人交流的時間變得少,也會導致語言發育能力受到影響,同時語言開發能力大打折扣以後,肯定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
  • 腦科學研究表明:會玩的孩子更聰明!尤其這四種遊戲要多玩
    許多中國家長會反對孩子玩,認為玩性大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進而影響孩子的成長。可為什麼有些人廢寢忘食卻收效甚微,有些人看起來總是在玩卻成績斐然呢?其實關於玩,我們不能一言以蔽之,有水平、有質量地玩,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從而激發孩子各方面的興趣;而不加控制、隨意的瞎玩則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對孩子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會玩才是讓孩子更聰明的關鍵。
  • 會「玩」才是聰明的孩子,3-10歲如何玩出強大思維能力?
    科學調查顯示, 會玩的孩子在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和規劃能力等方面要比不會玩的孩子更加優秀!而且不光是科學研究,許多老人也總是說會玩的孩子才聰明。積木是一種素材玩具,可以開展多樣化遊戲。適用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 一個讓孩子玩得開心,培養孩子創造力的玩樂店—巧手丫
    真的是愁啊,就不能有一個能讓孩子玩得開心,又能安安靜靜,最好還能學到東西的地方嗎?這就安排上!粘土大世界在孩子的手中能創造萬千世界,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用超輕粘土,隨意捏,隨意拉,不規定形狀,不局限色彩,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看到甜品店裡精美的蛋糕、雪糕模型,是不是會驚嘆怎麼如此逼真?
  • 3-4歲面臨入園適應,會玩的孩子更受歡迎,哪些玩具不能缺?
    給孩子挑玩具,是很多爸爸媽媽關心的事。挑對了,能夠促進孩子的發展,讓他變得更聰明。挑錯了,不僅孩子不愛玩,還可能會妨礙他的發展。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媽媽,因為太急於開發孩子的智力,經常買一些超過孩子年齡和能力的玩具。
  • 3歲孩子玩麵團,被奶奶訓斥浪費糧食,媽媽:別看不得孩子快樂
    用麵粉和色素做出了彩色的麵粉團,正和孩子玩的開心,被婆婆發現了。大發雷霆:「真是浪費!慣成浪費的壞毛病……」,婆婆擔心孩子想要什麼大人就想辦法滿足會慣壞孩子。01、正確看待孩子的「浪費行為」?婆婆的童年時代,物質上非常匱乏,能吃飽肚子都是奢望,所以導致了婆婆絲毫不能容忍浪費的行為,讓孩子玩麵團是她完全不能接受的。
  • 送給孩子的禮物中,這些最好別買,不然會「毀了」他
    >別的孩子的玩具總是新鮮感十足。家長給孩子買玩具一定要先分辨再付錢,別讓玩具傷害了孩子,甚至奪走孩子生命。 可這網紅氣球裡填充的是氫氣,遇熱遇火會爆炸。 此前在廣東就發生過孩子玩兒網紅氣球遭遇爆炸被燒傷的事情。而且在爆炸的時候,網紅氣球裡的小電線,小鐵絲也會高速噴出,進入孩子的呼吸道和口鼻眼睛後十分難發現難處理。
  • 孩子在家玩什麼?5個室內小遊戲,鍛鍊孩子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有研究顯示,在幼兒園階段進行精細動作能力的評估,比如握筆能力,和後來的書寫和閱讀成績密切相關,精細動作能力發展好的,孩子在小學的讀寫和數學成績更好。也可以準備一個白板,讓孩子在白板上畫,記錄下之後隨時擦掉重複使用。3歲的孩子能畫一些基礎的圖形,像直線、曲線、點,雖然看起來動作很簡單,孩子也需要不斷練習才能畫得更好。這個年齡可以教會孩子握筆的姿勢,為以後更好地畫畫做準備。
  • 我為啥不限制娃玩電子遊戲
    艾瑪這裡的讀者以媽媽為主,可能你們不了解我們男人小時候為了玩遊戲和父母鬥智鬥勇的激烈程度,知乎有個討論「你為了玩遊戲做的最瘋狂的一件事兒是啥?」,裡面有人為了玩遊戲學習破解電腦密碼;有人半夜偷偷起床;顯示器被媽媽用布套上,靠透出的微弱的光堅持玩。藏滑鼠、鍵盤或電源線那都是小打小鬧。家長總是以為自己贏了,但其實孩子也沒少玩。
  • 家長玩手機卻禁止孩子?疫情「推動」德國家庭生活數位化
    我認為,將來家長將越來越難以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共同時光越來越重要普呂弗說,這是因為出於個人和上課原因使用手機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家長並不總是能夠掌控全局。「現在家長怎麼才能知道孩子是在學習小組裡討論,或只是在和朋友們聊天?是在訪問學校的學習平臺,還是在玩網路遊戲?通過軟體設置限制孩子在線時間的舊辦法已經行不通了。」
  • 課餘時間多被安排,可自主支配孩子竟不會玩 你的孩子會玩嗎?
    隨著基礎教育階段減負不斷「加碼」,小學生放學後課餘時間客觀增多,一方面為小學生個性的全面自由發展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如果利用不當,反而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對小學生放學後課餘時間的支配情況及小學生的課餘生活狀況給予足夠的關注。錫城兒童如何支配課餘時間?
  • 這些玩具會傷人,家長別讓孩子玩!最後一種曾致使四人住院
    而這還只是明面上的,打開孩子的玩具收納箱,裡面更是堆得滿滿當當。即便如此,還是會有各種各樣新的玩具加入到這個已經非常擁擠的家裡。 但是家長們是否有想過,給孩子買的那些玩具裡,就都是適合孩子玩的玩具嗎?會不會有危害孩子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玩具呢?
  • 聰明孩子愛玩的5種益智遊戲,個個經典,你家孩子會玩幾個
    聰明孩子愛玩的5種益智遊戲,個個經典,你家孩子會玩幾個一、七巧板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生物化學和科學史學家李約瑟說:「七巧板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相信很多人小時候,家中都有七巧板,但說到真會玩的並不多!別小看簡簡單單的7塊板,卻能拼出1600種以上的形狀!七巧板在18世紀流傳到國外,19世紀一度非常流行,在英國劍橋大學的圖書館,甚至還專門有一部書是《七巧新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