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編程其實就是一種獨特的程式語言,這種語言主要可分為LISP語言和Prolog語言。
LISP語言
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麻省理工學院的John McCarthy開始進行研究的,他在研究初期主要是在設計一個用表處理的遞歸系統,然後在20世紀60年代初研製出了LISP語言。這種語言在使用中主要的作用就是處理符號表達式的、相當簡單的函數式程序設計,它的主要設計原理是由數學中的函數與函數作用的概念,它奠定了函數式語言的基礎。真正的LISP語言並不是vonNeumann風格的,它沒有使用ALGOL60等語言中所採用的可修改變量、賦值語句、轉向語句等yon Neumann結構語言中的有關概念。並且從結構形式和處理方式方面來看,這種語言和它的數據都是固定的,所以,在工作中還是比較的方便編寫解釋程序,LISP語言除了用s一表達式來統一處理數據與程序外,還引入了前綴運算符表示法、遞歸數據結構、遞歸控制結構以及新的條件表達式形式。
Prolog語言
Prolog的全稱是Programming in Logic,並分屬邏輯程式語言行列。它建立在邏輯學的理論基礎之上,所以在一開始主要使用在自然語言等研究領域。,不過現在已經非常的廣泛使用在一些人工智慧的研究上了,就比如說能夠用來建造專家系統、自然語言理解、智能知識庫等。還有,它對那些經由手動編寫出來的程序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是會讓手動寫出的程序更快速,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這種編程方法和使用邏輯語言寫出的程序非常接近。
Prolog程序有著非常鮮明的邏輯程式語言特色,其中就有不具有常用的運行順序,因為它主要是靠計算機來進行運行的,而不需要人為進行編寫程序。Prolog程序中沒有if、when、case、for這樣的控制流程語句;Prolog程序和數據高度統一,其程序實際上是一個智能資料庫;Prolog語言具有強大的遞歸功能。自1981年日本政府宣布第5代計算機系統(FGCS)項目以Prolog為基礎以來,Prolog已成為人工智慧研究領域的主導語言。
其實對於編程來說,程式語言還是比較重要,在這方面人工智慧也不例外的,所以學習或者是了解人工智慧編程首先就要了解它的語言,不過由於在近些年我國的發展很快,我國的普遍人群對計算機的理解與使用也更熟悉,所以人工智慧編程的了解與學習還是簡單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