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是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導方向,很多行業的發展都是建立在環保的前提之下的,這不2021年的「限工令」已經出爐了,共涉及到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的9個省,包括焦化、石灰窯、鑄造、水泥、磚瓦窯、陶瓷、剝離、油墨製造、包裝印刷、人造板製造、橡膠製品製造等39個行業。其實現在「環保風」不僅在城市裡面吹,在農村也刮。
涉及到家家戶戶的包括禁止焚燒秸稈和「煤改氣」,最近幾年禁止焚燒秸稈後北方冬季氣候得到了明顯改善,霧霾的發生情況明顯好轉。這不焚燒秸稈好說,畢竟還可以還田,而燒煤改燒氣推廣起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前段時間回村裡,在同村書記聊天的時候,村書記還反饋了這麼個問題,天然氣管道都通到了農民屋後,但是農民就是不裝,他自己都有點理解不了。雖然村書記理解不了,但是筆者能理解為什麼多數農民並不喜歡裝天然氣,主要有3個原因:
1、天然氣給人不安全的感覺
受限於農村的條件,多數年輕人都已經不在農村住了,現在還在農村居住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而天然氣屬於易燃物,而且閥門基本都是常年打開的。如果家裡有年輕人還好,出現問題能很快發現,或者發生危險也能第一時間處理,但是現在都是老人小孩,問題很難第一時間發現,發生危險也不能很快處理。一些農民為了安全起見,乾脆就不裝天然氣了。
2、天然氣需要上繳開口費
雖然天然氣通到了農民的屋子後面,但是你想在你家開個口還需要上繳一筆不少的開口費,而且這個開口費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地方一兩千,有的地方三四千,甚至有的地方還需要上萬,這還沒用就得先花這麼一大筆錢,難怪農民接受不了。
說起來安裝天然氣也是為了農民的生活著想,夏天回家打開燃氣灶就能用,即使下地回家再晚也很快能吃上熱飯,冬天打開天然氣就能取暖,而且是24h不會中斷的,不像燒煤家裡又髒還要想著加煤,但是面對高額的開口費很多農民就打了退堂鼓。
3、使用天然氣成本太高
再就是雖然最近幾年農民的收入增加了一些,但對農民來說賺的每一分錢都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所以就格外珍惜,對一些比較貴的東西是打內心裏面牴觸的。
而天然氣的使用成本就很高,如果燒煤的話一個家庭一年的費用也就1000-1500元,能管一個季度。可是使用天然氣取暖,一天就要30塊錢左右,一個月就要1000塊錢,取暖從11月中旬持續到第二年的3月中旬,4個月下來就需要4000塊錢,這個成本可比燒煤貴多了,所以很多農民就不捨得用。
就像上面說的,煤改氣確實是個利民的好事,但是在推行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問題,有時候不是強逼著這事就能幹,最好的辦法還是找到農民不願意裝不願意用的根本原因,針對根本原因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解決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比如這個天然氣,如果沒有安裝費,使用成本再低一些,再安全一些是不是農民都裝上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