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究竟多厲害?古巴飛彈危機時,克格勃處決一名叛徒令人膽寒

2021-01-09 鬼龍看歷史

1991年11月,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即克格勃)總部大樓前的捷爾任斯基塑像被人們推倒,同時以捷爾任斯基塑名字命名的廣場也隨之改稱「盧比揚卡廣場」。這意味著從1954年到1991年,存在37年的克格勃正式解體,改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

克格勃的前身是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剛開始總部位於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後遷到莫斯科克裡姆林宮附近的盧比揚卡廣場11號。冷戰期間,克格勃的特工們大展身手,西方國家為之膽寒,曾與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英國的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間諜組織。

作為國家的情報機構,克格勃下設對外諜報局、國內反間諜局、軍隊管理局、邊防軍管理局、總務局、克格勃駐外站。巔峰時期,克格勃的正式編制人員達到了50萬之巨。不僅如此,非編制的人員更多,國內外線人、諜報人員,更是達到了150萬人。

那麼,克格勃究竟有多可怕?無論是網絡上的野史,還是一些解密材料,似乎都把克格勃描述的無所不能。今天筆者克格勃在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的行動,它真正展示了克格勃最可怕的一面。

1962年10月,美蘇因古巴飛彈問題,雙方劍拔弩張,核大戰一觸即發。就在此時,一個名叫潘科夫斯基的蘇聯情報官被克格勃逮捕。這個人可不簡單,因為古巴飛彈危機他的「貢獻」至少有一半。

原來,從1961年4月到1962年8月,潘科夫斯基向美國提供了約5000份與蘇聯有關的絕密情報。對於潘科夫斯基的投靠,美國情報部門欣喜若狂。正是潘科夫斯基提供的絕密情報,使得美國知道蘇聯把飛彈設在了古巴。

就在潘科夫斯基覺得勢在必得時,克格勃特工們已經注意到內部有人將情報不停地交給西方。古巴飛彈危機結束不久,潘科夫斯基就被克格勃抓捕,要知道美國情報部門為保護潘科夫斯基,可是耗費了無數心血,但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潘科夫斯基的身份是怎麼被發現的,有人說克格勃早就在美國情報內部安插了線人。潘科夫斯基的下場是無比悽慘的,有人說他被槍決,也有人說他活活扔進了煉鋼爐的鐵水裡。

參考資料:《古巴飛彈危機》、《揭秘克格勃》

相關焦點

  • 克格勃到底有多厲害?
    克格勃,這個名字帶著神秘和危險的氣息被大家熟知,作為前蘇聯的安全機構,克格勃的各種故事甚囂塵上,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廣為流傳,那麼克格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到底又厲害在哪裡呢?克格勃,全稱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克格勃,是和美國的中情局、英國的軍情六處、以色列的摩薩德並稱的情報和國家安全組織,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就曾經在克格勃工作。
  • 巔峰時的克格勃有多強?9萬特工遍布世界,20分鐘斬首一國總理
    文/三金通過文學作品、影視劇和一些媒體新聞,曾今存在過的克格勃給世人的印象是一個規模龐大、手段冷酷嚴峻、眼線無處不在、無事不管的諜報機構。事實上,用「諜報」二字去概括克格勃的歷史及其職責顯然是一個誤解。正如其機構標誌徽章上的劍與盾一樣,該部門可謂是蘇聯在直面外部威脅時的「利劍」與「盾牌」。
  • 蘇聯彈道飛彈專家叛逃,上百枚飛彈被銷毀,8個月後遭克格勃暗殺
    還包括反制它們的防空飛彈,截擊機和高空高速偵察機等。 首先來說,中程飛彈的使用相較於洲際飛彈更靈活,而且由於其射程短,更加難以攔截。而且精度也更高。可以不搭載核彈頭,而是搭載常規彈頭對敵方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當時美國先是在歐洲和土耳其等地部署了大量中程飛彈,這些飛彈能夠直接威脅到莫斯科的安全,為了反制美國,蘇聯也決定在古巴部署中程飛彈,最終引發古巴飛彈危機,差點引發美蘇之間的核戰爭。
  • 巔峰時的克格勃:9萬特工遍布世界,20分鐘斬首一國總理
    正如其機構標誌徽章上的劍與盾一樣,該部門可謂是蘇聯在直面外部威脅時的「利劍」與「盾牌」。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地回朔歷史,了解一下這個名號早已廣為人知,實際卻又不被人所深入了解的組織。
  • 膽大包天的行動,蘇聯克格勃盜竊響尾蛇飛彈內幕
    3名編外克格勃:都是人才,各有所長蘭明格是聯邦德國的一名建築師。他出身富豪之家,吃喝玩樂無所不通,綽號就叫「花花公子」。從年輕時開始,除了喜歡女人外,他最大的樂趣就是玩賽車。他天生喜歡幹冒險的事。危險性越大,他越覺得刺激,越覺得夠味。
  • 克格勃是什麼樣的組織,其特工有多厲害
    很多世界知名人物都出身於克格勃。 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格勃做了16年的特工,曾以克格勃成員的身份,在東德秘密工作6年。普京曾驕傲地說:「感謝在克格勃工作的經歷。」
  • 讓蘇聯克格勃花了30年時間抓捕她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女劊子手馬卡洛娃,蘇聯人,出生於1921年 ,她在二戰爆發後,加入志願兵,上了前線。1941年,德軍在「颱風行動」中,向莫斯科發動進攻。在維亞濟馬戰役中,蘇軍慘敗,戰死100萬人,被俘50餘萬人。在這次戰役中,馬卡洛被炮彈震暈,在死人堆裡逃過一命。
  • 「遊擊之王」切·格瓦拉遭叛徒出賣身亡,是不是跟他的女友有關?
    可惜英年早逝,被叛徒出賣,去世時年僅39歲。 關於切格瓦拉的死有很多種說法,一種是因為切格瓦拉搞遊擊戰爭時,被當地農民出賣,然後被美國中央情報局訓練的玻利維亞政府軍逮捕,遭槍決。
  • 3個克格勃特工,輕鬆偷取先進美國響尾蛇飛彈,差點連飛機都偷走
    1967年春季,蘇聯間諜組織克格勃得到了一份情報,聯邦德國的策勒空軍基地即將部署美國最先進的F-4E鬼怪戰鬥機,如此先進的戰機,若能得到,必能給美國人當頭一棒,還能一雪前恥,克格勃立即命令潛伏在德國境內的間諜人員偷竊一架F-4E戰機,讓間諜偷一個這樣的龐然大物?這在世界間諜史上是基本不存在的,不難看出當時克格勃的膽子確實很大。
  • 揭秘| 克格勃的垂死一搏:參與八一九政變
    比如,當外交部長葛羅米柯與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視各自的部門為禁臠,並對他人的領域一無所知時,克格勃首腦安德羅波夫卻可以憑藉掌管信息管道的優勢,對國防和外交都有發言權。在戈巴契夫還「只是」一名政治局委員的時候(蘇聯政治局未設常委),他曾經和另外一名同僚找到安德羅波夫,想要看國家預算資料,遭到了後者的回絕:「那可不行!你們問得太多了,你們無權知道。」
  • 克格勃叛逃官員結局如何?有的終生被追殺,有的反而因禍得福
    天資聰穎的奧列格選擇子承父業,畢業後來到了待遇優渥的克格勃第一總局。良好的出身加上優秀的個人能力,奧列格的人生軌跡應該是成為一名出色的克格勃特工。結果就在奧列格派往丹麥工作期間,他受到了西方花花世界的蠱惑,背離了理想。奧列格的思想變化隨即被西方利用,在丹麥情報人員的引誘下他出賣了自己的同事。
  • 那個女子一直住在蘇聯,為何克格勃花了30多年,才找到她
    1978年夏天,蘇聯克格勃在經過30多年的排查尋找之後,最終抓獲了一名叫做安東尼娜·馬卡洛娃的蘇聯婦女。那麼,這位女子是誰,作為全世界最強大的情報機構之一的克格勃,為何要花費30多年的時間來抓她呢?二戰之前,馬卡洛娃只是一名普通的蘇聯鄉村少女。高中時期,馬卡洛娃選擇了輟學離開家鄉,前往莫斯科追尋夢想。
  • 蘇聯克格勃為什麼要花30年抓馬卡洛娃,她做了哪些事?
    因為馬卡洛娃作為一名蘇聯紅軍裝戰士,在德國入侵蘇聯中被俘叛變,而且成為了一名專門殺蘇聯士兵的劊子手,據說經過她的手殺了有1500名蘇聯士兵。這就好比抗日戰爭時期有一個專門投靠日本人的中國人的漢奸,在日本侵略中國期間殺了1000多名我們的同胞,你說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不管是國民黨那邊還是共產黨這邊都不能容忍這種人,一定會把他揪出來,替死去的同胞報仇。蘇聯克格勃也是這麼做的,克格勃在二戰勝利以後,一直在尋找這個曾經叛變祖國的劊子手,一直到1978年才將這名叫做安東尼娜·馬卡洛娃的曾經叛國者抓住。
  • 先丟米格又丟飛彈,美國三年策反兩個蘇聯專家,克格勃全力反擊
    ▲維克多.別連科,他叛逃後向美國透露了大量蘇聯空軍的整體實力和編制,克格勃想盡一切辦法暗殺他都沒有成功,據不完全統計,在前蘇解體的前50年間。有110多名飛行員駕駛戰機叛逃,但在1976年9月6日,蘇聯空軍上尉維克多.別連科給美國送了一份大禮,他駕駛蘇聯最先進的米格-25戰機穿越蘇聯國境線,逃到了日本北海道的函館機場。這下好了。這架最為先進的戰機幾乎脫掉了蘇聯空軍的底褲,它讓美國了解了蘇聯最高端的航空技術和別連科本人透露的蘇聯空軍實力,這使美國人軍備競賽中贏得了主動權。
  • 克格勃絕密保險柜,特工界的傳奇秘藏:據說希特勒的頭顱就在那!
    克格勃,全稱「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俄文寫作「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簡稱КГБ。我們常說的「克格勃」,是這三個俄文字母的音譯。1991年,蘇聯正式解體,克格勃也隨之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
  • 克格勃一個前蘇聯情報組織,他們是如何偵破「片科夫斯基間諜案」
    因此,克格勃決定將神秘男子列為重點監控對象。1962年1月19日,蘇特工在阿爾巴特大街上又跟上了安娜·奇茲霍爾姆。13點,她看了看表,然後拐入一條胡同,她緩緩地沿胡同前行,又是到了當初的居民樓前進入門洞。當蘇特工準備上前看看究竟,無意間他注意到樓門洞對面的一個電話亭裡,有一個男子正四處張望。
  • 長矛還是盾牌:「古巴飛彈危機」期間,究竟是哪國掌握著主動權?
    「如果按鈕在古巴人手裡,飛彈很可能就發出去了。」 關於古巴飛彈危機的第一個根本問題,就是飛彈的最終發射權究竟在誰的手裡呢 ?這是一個看起來非常簡短還是異常犀利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整個古巴飛彈危機的根源。
  • 【文談】《美國諜夢》:克格勃特工都是壞角色嗎?
    當美國在與自己的間諜歷史糾結時,其中央情報局(CIA)和聯邦調查局(FBI)卻對克格勃(KGB)束手無策。自二戰以來,蘇聯安全機構在美國人的想像裡已經成為最隱蔽的「惡棍」形象。冷戰中的很多「戰爭」都是在背地裡發生的,一些關鍵時刻的戰爭——甚至參與者——在歷史上是都不為人知。好萊塢通常通過將冷戰描繪成對抗俄羅斯的諷刺漫畫,以用克格勃單調神秘的威脅回應「真正發生了什麼」。
  • 前克格勃特工夫婦疑遭下毒 血液汞含量超10倍
    據英國《泰晤士報》11月20日報導,前克格勃上校維克多·卡拉什尼科夫曾是一名高級情報人員,專門負責處理和分析克格勃特工竊取的北約敏感情報。1992年他退役後加盟俄總統葉爾欽的研究團隊。後來,他與妻子馬林娜雙雙移居國外,成為時事評論員。然而他們最近在德國化驗後發現,兩人血液中汞含量超標10倍,分別出現皮膚溼疹、劇烈頭痛、精神抓狂等典型的汞中毒症狀。
  • 美國海軍史上最大的叛國者,克格勃的王牌間諜,他僅是一名準尉!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在對待叛徒這一問題上,雙方都是零容忍的!2014年8月28日,一個囚徒因為罹患糖尿病和喉癌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聯邦監獄病逝,享年79歲。美國福萊斯特號航母1956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成為海軍一名無線電通訊兵,在航母福萊斯特號服役時,認識了未來的妻子芭芭拉.克勞利,二人在1956年完婚。之後沃克便被派往太平洋艦隊到潛艇上服役,期間為了確保他對國家的忠誠對其進行了人格忠誠測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