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還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動畫片《沒頭腦和不開心》,說是人間有這四種人,分別是有腦子,沒腦子,不開心,很開心。
活得最好的是有頭腦也開心,最次的就是不開心而且沒頭腦。現實中其實也是如此,很多人都是不開心的,一生都擰巴在那裡,總覺得生活的很苦悶,生來就是受苦的。
我很喜歡的國學大師,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你某天起來,發現早飯特別香,屋子裡的空氣也是甜絲絲的,甚至晾個衣服也很開心,其實並不是世界變好了,而是你的心中,沒有了掛礙。
所謂的沒有了掛礙,不就是心寬嘛,能消化的東西多了,自然心情也就好了。
很多人,都擰巴在那裡
生活中,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一生的戾氣,感覺所有人都欠他的;見誰都想罵一罵,如果你敢得罪他,人家能詛咒你祖上好幾代。
這樣的人,其實就是心太窄了,一輩子都在跟自己較勁,他總覺得,世界應該這樣,生活應該那樣,只要稍有不如意,立馬拿起手中的榔頭,敲碎眼前的一切。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裡,就曾經說過。
當你手裡只有榔頭的時候,那麼你的眼中就只有釘子了。
有一次我坐朋友的車,那個朋友可能最近煩心事比較多,一路上把所有車輛、路過的行人,都罵了一遍,人家按個喇叭,也問候一下其長輩。
整個一路上,我是特別的難受,因為被罵的人,根本聽不見,而我坐在車裡,哪兒也去不了,只能硬生生的,接著他的惡語,當了一次垃圾桶。
當然,這就是所謂的「路怒症患者」了,據我觀察,這樣的「病人」,似乎越來越多。他們的眼裡只看得到,別人犯下的錯誤,對於自己特別寬容,而且容不得別人犯錯,最後呢跟自己較勁。
但我們說,身上戾氣很重的人,其身體也不會太好。現代醫學認為,人的很多病症,根源就在於情緒。情緒不好,經常發火,憋著火氣的人,那是遲早要去醫院的。
以前,央視有一個記錄片,好像叫做《長壽村的秘密》。據說採訪了農村裡,幾百位,百歲以上的老人,想找出他們長壽的秘密。
看完以後,我發現那些長壽老人,都不太管子女,在家中每天的任務,就是自己照顧自己,對於兒孫、兒媳的事情,一點都不上心。
其實這就是心寬,到了九十歲以後,就應該是這種狀態,就如道家老子說的,「無為而治」。一種超然於家庭的狀態。
心寬是一種習慣
學生時代的時候,阿文特別能早起,甚至寒冬臘月,我都能保持每天6點起床,同宿舍的兄弟特別羨慕,說我意志力太強了。
後來我仔細想想,也沒啥意志力啊,每天都是這個點起來,幾十年了,沒感覺到很累,很了不起啊。其實這是一種習慣,大家別小看他。
這輩子很多事情,根本不能靠毅力,靠物質誘惑,最核心的還是習慣。就拿心寬來說,這也是一種習慣。
你看我的文章以後,可能覺得,我要自己和解,誰也不能奪走我的快樂了,但是今天一過,睡一覺起來以後,別人在公車上,不小心踩你一腳,你可能怒目而視,又罵起來了。
因為心寬,你沒有養成習慣。
以前知乎上有一句,特別耐人尋味的話,是這麼說的。
大道理懂了這麼多,為啥日子還是這麼苦呢。
對啊,道理你都懂了,但你沒有形成習慣,讓他們進入你的生活啊。你經常把他們忘了,繼續走自己的老路,你說生活能變樣嘛。
所以,想要自己心寬,徹底說服自己以後,經常的在腦子思考,經常的讓它游離於你的思想裡,這樣你才能有所改變。
英國的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
小心你的思想,它會變成你的語言;小心你的語言,它會變成你的行動;小心你的行動,它會變成你的習慣;小心你的習慣,它會變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會變成你的命運。你的思想就是命運
所以,想要生活有所改變,從你的大腦思想開始。
心寬,接受不完美的別人與自己
人的一生,最大的敵人或者朋友,還是你自己。等你到了四十歲以後,達到了不惑之年,你就逐漸看明白了,那些擰巴的人,都是不肯放過自己的。
金庸武俠裡,每次一個大俠,要成為一代宗師的時候,總要閉關修煉,或者尋找一個更強大的高手,最後他頓悟後發現,人生要戰勝的,還是你自己。
一個人到最後,真正活明白了,是一種內心通透,豁達,「與人為善,與物為春」的狀態。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對於他人,也是極其的寬容。
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中年以後的曾國藩,那個號稱半個完人的曾大帥,他第二次出山的時候,就是活明白,活通透了。
從原先的對自己很狠,對別人更狠。到後來的對自己更嚴苛,而對別人極度的寬容。這樣的轉變,其實是很難的。
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快樂起來,其實在用別人的錯誤,一直來懲罰自己。總是用近乎苛責的條律,來規範別人的行為,視他人為聖人,對於自己非常的縱容,你這不是雙標嘛。
阿文寄語
「人要心寬,方能一生太平」:但凡窄一點的人,都擰巴在那裡。
不開心的人,他總能找出1萬個理由,說自己為啥不開心。而逐漸的,這種不開心,也演化成一種習慣,一種心智模式。
最後他們無奈的相信,人生就是來受苦的,人生的快樂總是短暫的,而悲苦總是長時間的。這就是心越來越窄,最後還把它上升到了,人生智慧層面,甚至還要傳播開來,真是罪過。
我是阿文,持續和你分享更多的人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