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反應裝甲成為坦克救命神器?坦克減重加防護就靠它

2021-01-07 大磨坊米分

坦克裝甲外面會安裝很多小方塊,尤其是蘇聯T72上的最為經典,這究竟是什麼東西,能起到什麼作用?

其實這是早期爆炸反應裝甲,之所以定義為早期,是因為如今有了更新型的爆炸反應裝甲,而其外觀也不再是那種小方塊狀的,而是朝著更大,更厚,更強發展。

其實小方塊有著自己的名字--接觸1,這是蘇聯第一種實用化,批量化生存的爆炸反應裝甲,70,80年代起開始出現在T64,T72,T80坦克上,成為一種蘇聯坦克的象徵。作為早期產品,其性能相對有限,只能起到削弱老式反坦克彈藥一定的威力。

蘇聯方面也意識到這個問題,80年代其研發出更新的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其塊頭更大,性能更好,但由於蘇聯解體,經濟疲軟的俄羅斯無力全面換裝,直至今日仍然有大批坦克裝備著接觸1爆炸反應裝甲,在兩次車臣戰爭,08年俄格之戰,最近的烏克蘭戰爭,敘利亞戰爭中隨處可見披掛接觸1的俄式坦克。

我國也比較重視爆炸反應裝甲的研發,從早期59D的第一代國產爆炸反應裝甲到96A/B,99A的新一代爆炸反應裝甲,我國在這方面從追趕到齊頭並進,再到領跑者,付出了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西方國家除以色列外並不太重視爆炸反應裝甲,但是最新的M1A2,豹2A7等也開始裝備爆炸反應裝甲,說明在更新的裝甲技術出來前,爆炸反應裝甲仍然是對付愈來愈多樣化反坦克武器的重要手段。

相關焦點

  • 現代坦克有了主動防護系統,坦克自身的裝甲是否還有必要裝?
    不過,隨著現代反坦克武器的不斷發展,五花八門的反坦克武器使坦克的生存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坦克除了增加裝甲之外,似乎沒有其他方式對付反坦克武器。近年來,出現了主動防禦系統,坦克上裝備的主動防禦武器超強,這就出現了一個頗具爭論性的話題,那就是現代坦克的裝甲還有必要嗎?其實裝甲是作為坦克戰車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坦克的三大指標之一,這三個指標缺一不可。
  • 戰鬥力最弱三代主戰坦克,防護能力欠佳,全靠爆炸反應裝甲撐場面
    要知道俄制主戰坦克並不是字母T後面數字越大戰鬥力越強,比如說T-64就是曾經蘇聯部署在東歐地區用來平推北約軍隊的絕對主力,但T-72坦克就是結構簡單便於維護,在戰爭中承擔得起大量消耗的「炮灰」坦克,而T-80和T-90也是這個道理。某種程度上來說T-90主戰坦克是T-72的衍生產品,因為最初T-90的工程代號就是T-72BU。
  • 中國國產反應裝甲夠硬,105坦克炮2千米打不穿解放軍的新輕型坦克
    中國新型輕型坦克FY-4,就是它讓新型輕型坦克能夠在2千米抵禦105坦克炮攻擊中國新型輕型坦克公開以後,它的防護能力一直外界關注焦點,從相關報導來看,中國新型輕型坦克採用了國產新一代反應裝甲,它不但可以防禦破甲彈,也可以防禦尾翼穩定穿甲彈,從而有效增強了中國新型輕型坦克防護能力和戰場生存能力
  • 反應裝甲是幹什麼的?坦克的護身符,全靠它保命
    我們在閱覽網絡上現代坦克的圖片時,總是會發現坦克的車體正面和側面貼著一塊一塊的"磚頭",這就是所謂的反應裝甲。反應裝甲名字裡帶有反應兩個字,意思是它會在敵方炮彈來襲時自動作出反應。反應裝甲的結構很特殊,是在上下兩層鐵蓋板裡夾著一層薄薄的炸藥,就這樣組成了厚度僅6毫米的三明治一樣的樣式。
  • 複合裝甲加爆炸反應裝甲才是王道,卵形結構已被坦克放棄?
    曾存在於幾代中國人記憶中最經典的坦克形象:五隊負重輪,圓圓的炮塔,綠色的塗裝,沒錯,就是生產服役半個世紀的59坦克。而如今,隨著96,99坦克服役這種形象也隨風而去,那為什麼現如今新型坦克沒有再有採用卵形炮塔的呢?
  • 國產電磁裝甲曝光!裝備我國第四代主戰坦克,實力強到令人髮指
    但是就在最近虎哥刷微博的時候,卻意外發現了我國在第四代主戰坦克上的一些技術嘗試,在虎哥看來,這才是真正的革命性突破!眾所周知,主戰坦克有三大性能:火力、機動性、防護。而這一次我國展現的是在防護上的研究。最近微博上突然出現了2017年的兵器工業52研究所紀錄片,首次展示了國產電磁裝甲和自主創新的爆炸反應裝甲。
  • 出鞘:反應裝甲為何能大幅提升坦克的防護力
    經過長達數年的測試,巴基斯坦採購VT-4主戰坦克的事宜最終塵埃落定。令人欣慰的是,此次巴基斯坦採購的VT-4主戰坦克與此前出口泰國、奈及利亞的VT-4坦克不同,在車體前部和炮塔頂部安裝了三防爆炸反應裝甲。這一改動將大幅提升VT-4主戰坦克的正面防護性能和對攻頂彈藥的防護能力,將該型坦克的防護性能提高到了同類坦克中的先進水平。
  • 99A式坦克裝甲防護傲視世界群雄 此外還有一個獨門絕技
    【墨者善狩學習筆記第935期】在海灣戰爭期間,裝備了大量69II式主戰坦克在遭遇到美國M1A1以及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時候,最終被打的抬不起來頭,這最終讓中國更加意識到了坦克裝甲防護的重要性。後來中國坦克裝甲車的發展開始擺脫蘇俄風格的影響,並開始形成了自己的坦克體系。
  • 中國96A坦克配爆炸式反應裝甲 可抵炮彈襲擊(圖)
    中國96A坦克配爆炸式反應裝甲 可抵炮彈襲擊(圖) 該型坦克前面的楔形裝甲設計非常好,相當於增加了炮塔本身裝甲的厚度,防護力非常強。而且該型坦克的前部,側面、頂部都有爆炸式反應裝甲,當對方的炮彈打過來以後,還沒有碰到真正的裝甲,先碰到反應裝甲,爆炸式反應裝甲就會馬上爆炸,利用爆炸的向外推力,來抵消炮彈的穿甲能力,用這種辦法來保護真正的裝甲,炮彈就無法穿過去。
  • 裝甲不夠自己來湊,二戰時期美軍坦克裝甲車輛上出現的附加防護
    美國坦克殲擊車防護在二戰中最大的改進是為敞開式炮塔安裝了可關閉的頂棚,這些敞開式炮塔雖然視野很好,但在彈片、狙擊手和手榴彈的威脅下等於是無防護狀態。在前線部隊表示強烈不滿後,先是在戰地維修工廠進行了改裝,後來更成為標準配置。第七軍第14裝甲師的一輛M4A3 (76) W HVSS,第七軍的附加沙袋安裝方式已趨於標準化。
  • 99A的模塊化重型爆炸反應裝甲,平時會拆下來嗎?性能到底如何?
    99A主戰坦克在炮塔外圍和車體正面敷設了一層重型模塊化爆炸反應裝甲,這層爆反裝甲是坦克整體防禦的重要組成部分,平時是不會拿下的,只有需要在減重通過的情況下才會取下,降低坦克重量。99A坦克裝甲表面布滿一層銷釘,這是固定爆炸反應裝甲用的,如果沒有這層爆反裝甲,銷釘直接裸露在外,既有礙觀瞻,又更加容易損壞。
  • 歐美裝甲車輛的防護革命:新型裝甲層出不窮,坦克汽車都能用
    「美洲獅」的裝甲都是弧形大傾斜平面,焊接縫隙小,密閉性和結構性強,車重也進行了降低。其基本型有29.4噸,戰鬥型則達到了43噸,後者幾乎等同於T72坦克的重量。10多噸的重量差大部分都用在了裝甲防護上,可以想見其出色的防護能力。
  • 99A坦克對手來了,德國130毫米滑膛炮,反應裝甲也擋不住
    據環球時報報導,德國最著名的軍火商之一萊茵金屬公司爆出重磅新聞,新一代130毫米滑膛坦克炮終於裝在了豹2坦克上,讓它成為當今世界上火力最強的型號。包括99A在內,一眾世界最先進第三代改進型主戰坦克的真正威脅終於降臨了。
  • 中國坦克主動防護系統不能防穿甲彈,或需參考烏克蘭技術
    而另一方面,坦克主動防護系統的核心探測設備——車載連續波雷達,受限於成本、功耗、體積、控制自身信號暴露特徵等原因;對於火箭彈、反坦克飛彈這樣的目標,有效探測距離也就在百米左右——對反射特徵要低得多的長杆穿甲彈還要更低。較長的反應時間和較短的探測距離,使得現有的坦克主動防護系統;看見穿甲彈的時候已經太晚,整個系統的反應速度來不及在彈體命中坦克裝甲以前完成對抗幹預動作。
  • 敘利亞裝甲兵很聰明,可拆卸水泥裝甲廉價好用,T72坦克戰力倍增
    而根據一張張被擊毀的坦克照片不難發現,這種水泥裝甲很好地保護了坦克的要害部位,提高了成員生存概率。敘利亞的水泥裝甲還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它至少不是直接把水泥凝固在車體上,預留出間隙提高對穿甲彈的防禦能力,水泥裝甲外圍的柵欄也能有效防禦破甲彈,必要的時候這些裝甲都能拆除,還坦克本來面目。
  • 國產50噸級重型步戰車現身,全身包裹反應裝甲,能正面迎戰坦克
    這款以VT-4坦克底盤為基礎改裝的重型步兵戰車,是專門為當前的城市巷戰所打造。雖然目前還只是一個概念車,但是已經充分顯示了其強大的作戰能力。VT-4型坦克是目前中方最先進的ZTZ-99式坦克的出口版, VN-50直接採用其底盤,因此在車體防護力上和VT-4型坦克相當。
  • 國產反應裝甲生產車間首度現身,疑為第四代坦克標配,每塊80公斤
    圖為生產車間近日,據媒體報導,此前國產反應裝甲生產車間首度現身,中國兵工人的奮鬥精神讓人敬佩,這一次深入夜間車間的探尋,發現了疑為第四代坦克標配的裝甲零件,每塊都有八十公斤,有軍迷提問:99式坦克終於迎來後繼者?
  • 俄T-14坦克配裝新一代爆反裝甲 號稱世界最強
    資料圖:俄羅斯T-14 「阿瑪塔」坦克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俄羅斯Concern Tractor Plants公司披露稱,新型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將配裝新一代爆炸反應裝甲(ERA),該裝甲性能超過世界上現有的爆炸反應裝甲
  • 美軍步戰車罕見照曝光 反應裝甲被擊中爆炸後內部車體完好
    日前,一組拍攝於2005年時的M2「布拉德利」步兵戰車罕見照片曝光,從這些圖片中可以看到,M2「布拉德利」步兵戰車車體側面被火箭彈等反坦克武器直接命中後,誘發了掛附在車體/主裝甲外的反應裝甲爆炸,爆炸形成的聚能金屬射流成功幹擾和破壞了來襲武器戰鬥部
  • 俞碩:俄羅斯四代坦克「阿瑪塔」分析
    然而事實上「阿瑪塔」一直存在於人們的眼皮之下,至少從2010年前後開始,它的片段就開始頻頻現於網絡,只不過人們在俄羅斯即將成為瘦死的駱駝的思維慣性影響下,不願意將這些片段串聯起來,去客觀地了解和研究罷了。而且,解答質疑所需的信息就潛藏於這些片段之中。 首先,「阿瑪塔」坦克並非橫空出世,其歷史可以追述到冷戰末期的蘇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