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的詩,送給每一個漂泊的人……

2020-12-22 跨界文案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

北島就被看作是

「朦朧詩」的代表詩人

他和舒婷、顧城

被稱為「今天詩派」

雨夜,茶暖

願你安好,甜蜜入夢

北島的詩

跨界文案送給每一個漂泊旅途的人

#北島的詩#文案

01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02

執著於理想

純粹於當下

03

有人像家雀兒

不願意挪窩

有人像候鳥

永遠在路上

04

偶爾有一縷陽光漏進來

緩緩移動

就是最古老的時針

05

一生中我多次撒謊

卻始終誠實地遵守著

一個兒時的諾言

因此,那與孩子的心

不能相容的世界

再也沒有饒恕過我

06

一個人的行走範圍

就是他的世界

07

記憶如迷宮

打開一道門

就會出現另一道門

08

生活是一次機會

僅僅一次

誰校對時間

誰就會突然老去

09

在行走中,我們失去了很多

失去的往往又成了財富

看大地多麼遼闊,上路吧

10

玻璃晴朗

橘子輝煌

12

許多種語言,在這世界上飛行

語言的產生,並不能增加或減輕

人類沉默的痛苦

13

假如愛不是遺忘的話

苦難也不是記憶

14

是筆在絕望中開花,

是花反抗著必然的旅程

是愛的光線醒來

照亮零度以上的風景

15

從賣氣球的人那裡

每個孩子牽走了一個心願

相關焦點

  • 北島的詩,你是他詩中的家雀,還是候鳥,抑或不歸的旅客?
    中國著名當代詩人、作家,朦朧派代表人物之一:北島,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至今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北島,祖籍浙江湖州人,1949年8月2日出生於北京,北島為美籍華人,他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定居香港。他名揚海外你曾多次以優秀的作品獲得眾多國內國際文學獎項。
  • 在國外漂泊近20年的北島,是凜冽的孤島,也活成了黑暗中的向陽花
    01談談北島這個人:一座凜冽的北方孤島北島,原名趙振開,出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湖州,中國當代詩人,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
  • 北島一字詩《生活》,短短一字卻直指人心,是傑作還是譁眾取寵?
    這句熟悉的詩出自《警世通言》,常用於比喻在逆境中堅持奮鬥必定會有所收穫。我國當人詩人北島便是如此,他成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特殊的年代中堅持與主流背道而馳的創作方向,又曾在國外漂泊多年,只能對著鏡子說母語。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常能發人深省,還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的詩作尤其簡練而有力量,傳遞出他對世界的思考。北島曾寫過一首最特別的詩,全文只有一個字,卻擁有直擊人心的力度。
  • 盤點作家北島代表作
    盤點作家北島代表作他用深邃的、充滿力量、讓人難以忘懷的詩句,向祖國和世界發出了聲音,譜寫自由和表達的樂章,他是作家北島,快來看看他有哪些代表作吧!《北島詩歌集》浪漫主義用抽屜鎖住自己的秘密,在喜愛的書上留下批語。
  • 不管北島食指的評價是對是錯,餘秀華這首詩都夠水平,感動不少人
    只有餘秀華的詩,讓他們不敢輕視。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詩壇巨匠北島先生,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先是肯定了餘秀華的一些詩句是能打動他的,但同時也表示:「但是作為一個詩人我覺得不夠,她畢竟沒有認真地閱讀,反省自己」。個人認為北島老師這個話,其實是作為前輩的一種肯定和鼓勵。
  • 北島:那時我們有夢|北島|八十年代_鳳凰文化
    章明寫道:「『朦朧』並不是含蓄,而只是含混;費解也不等於深刻,而只能叫人覺得『高深莫測』。我猜想,這些詩之所以寫得『朦朧』,其原因可能是作者本來就沒有想得清楚。」實際爭論,由公劉對顧城的批評發起,他寫了《新的課題》:「更多的青年則陷入巨大的矛盾與痛苦之中,他們失望了,迷惘了,彷徨了,有的甚至蹩進了虛無的死胡同而不自知。」
  • 在深淵的邊緣上,你守護我每一個孤獨的夢,讀北島做悲痛清醒之人
    01當我想起詩 我便想起北島>第一次聽到北島這個名字,便覺著很有詩意。還好我遇到了冰島和他的兔子,讓我相信自己的情緒是正常的——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可能太過敏感,給一個家畜的感情過多。對於這些人,以自己的經驗,最擅長由己推人者。我只想說,沒有經歷過,你便沒有評判的資格。還好我現在知道了一個道理:狹隘的從來都是自己的圈子,跳脫之後發現,包容是世界與生俱來的特色。
  • 北島的詩《進程》遭謾罵,評論區被迫關閉,究竟寫的什麼惹來攻擊
    4月15日,著名詩人北島,在網上分享一首舊作《進程》,結果在評論區遭到大量的攻擊。北島隨後在評論區說:這是(評論區)討論詩的平臺,但不應使用語言的暴力。我從此關閉詩和詩的評論區。有網友將截圖發到網上,迅速熱發熱議,對使用語言暴力迫使北島關閉評論區的一片譴責。一位影評人感慨說:這是一種話語的空間讓渡吧,讓出舞臺。
  • 北島最經典的一首詩,細細讀來 老淚縱橫!
    有人說北島的詩歌是晦澀難懂的,我想說其實和詩人所處的時代有關,是當時的大環境決定的,北島的時代是你可以根據歷史想像得到的。北島那一代朦朧派詩人已經開始自覺使用西方現代性文學的技巧了,又由於時代環境的問題,使用了很多象徵暗示,因此晦澀難懂是很正常。不是說藝術性不好,相反,如此強烈的特點正體現出了其鮮明的現代那麼,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哪個藝術性怎麼評價其好壞呢?各有千秋罷了。
  • 北島木歌,婉轉吟唱生活的詩與遠方
    作者: 名雕裝飾北島木歌自然肌理的詩意於紛繁憂擾中尋一方心靈的棲息地看雲捲雲舒賞花開花落>用簡單質樸的語言書寫詩意的人生木作系列 /北島木歌項目地址 / 深圳壹城中心項目面積 / 137㎡玄關The Vestibule
  • 北島、香港和一艘「詩人船」的十年
    如今再回望作為八十年代符號的「鬥士」北島,這十年,詩人經歷了漂泊的結束、病痛的考驗、時代的轉變與媒介的換代,從「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國際詩人在香港」,到「給孩子」系列叢書,北島的腳下有一條清晰的印跡,這既是他私人寫作狀態的互補,也是他的社會理想。
  • 北島:詩歌是我的信仰。餘秀華:詩歌是我的拐杖
    剛看了一個餘秀華訪談視頻,臺下觀眾問:「劉年說『詩歌是人間的藥』,北島說『詩歌是他的信仰』,你認為詩歌是什麼?」餘秀華後面的回答證明了別人對她聰明的評價,因為她沒有按套路出牌,而是製造了一個焦點,她說她無法理解「詩歌是信仰」,更進一步說北島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是廢話。臺下鬨笑。然而,我卻覺得這話說得好極了,真的。
  • 語文教材「朦朧詩」: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北島及其代表作
    北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定居香港。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含大學語文),普遍選入北島詩歌代表作《回答》和《宣告一一給遇羅克烈士》。語文教師要講好北島的詩是有極大難度、極大挑戰性的!以前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在說NO,提出要「一條河」置換「一桶水」了。
  • 從杜甫到北島,我們今天如何讀詩?| 世界讀書日
    作者在社交帳號發表詩歌,本是與讀者建立聯繫的良好契機,而詩人與詩作卻遭受到了猛烈的攻擊,北島隨之將評論區關閉並稱:「這是討論詩的平臺,但不應使用語言的暴力。我從此關閉詩和詩的評論區。」在今天,「古老的敵意」似乎也指向了詩人的詩作與受眾之間的關係,這不禁令人發問,讀者真的讀懂詩了嗎?一首詩應當如何閱讀?或者說,如果一首詩與現實相關,我們應當如何理解詩歌與現實的關係?借著近期出版的幾本書,我們來談談如何讀詩。拆解詩的標準:《什麼算是一首好詩》
  • 從杜甫到北島,我們今天如何讀詩?|世界讀書日
    作者在社交帳號發表詩歌,本是與讀者建立聯繫的良好契機,而詩人與詩作卻遭受到了猛烈的攻擊,北島隨之將評論區關閉並稱:「這是討論詩的平臺,但不應使用語言的暴力。我從此關閉詩和詩的評論區。」在今天,「古老的敵意」似乎也指向了詩人的詩作與受眾之間的關係,這不禁令人發問,讀者真的讀懂詩了嗎?一首詩應當如何閱讀?或者說,如果一首詩與現實相關,我們應當如何理解詩歌與現實的關係?借著近期出版的幾本書,我們來談談如何讀詩。
  • 《生活》~「網」……北島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
    他的創始人就是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北島」,我在多年前曾拜讀過他的作品。其中一篇令我印象深刻,詩名《生活》內容很簡單.但卻發人深省——一個字「網」。這一個字包含了太多釋義.發人深省。它似乎在暗示著我們一旦「入網」便再也沒有無拘無束了。生活就如同這樣一張網,我們就是編制這張網的每條線,牽著自己也牽著別人。
  • 送給你的一首詩:一路相伴,感謝有你!
    這一年,經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也有很多想要感謝的人。值此感恩節,送給你們一首詩,感謝有你,一路相伴!林徽因在孩子出生時曾寫了這樣一首詩:「你是人間四月天,笑點亮了四周的風……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啊,兒女永遠是父母心裡最柔軟的那一處。第二首詩送給天下所有的孩子,謝謝你們,給家庭帶去了歡聲笑語;謝謝你們,給每一個父親和母親帶去了愛、喜悅和溫暖。
  • 中國最短詩歌被北島用一個字寫出來,讀者能讀出百萬字的含義
    不論職業和身份如何變化,對詩歌的摯愛,北島從來沒有放棄,通過苦心孤詣地探索,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已經成為「朦朧詩」流派的領頭羊,帶領顧城、舒婷、芒克、楊煉等一幫詩人,為中國新詩開啟了一個輝煌時代。之後,詩名在國內文壇一枝獨秀,多次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 北島:我不太喜歡明媚的東西,大概骨子裡與光明對立
    北島在愛上寫詩時,就已經愛上攝影了。在他看來,攝影和寫詩一樣,刻意做往往做不好。「有的時候你在找它,但怎樣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時,你們才相遇了。」北島的攝影和詩歌風格比較統一,都偏陰鬱。他說他大概骨子裡就屬於「陰影」的,與光明對立。攝影對他而言,並非記錄事件,而是復刻情緒。
  • 《城門開》:北島,北島的父親,曾經對冰心做過這件事
    《城門開》:北島,北島的父親,曾經對冰心做過這件事真是萬萬沒想到,我會淚飛如雨地合上《城門開》這本詩集。 讀到北島老父那句:「人生就是個接送」,沒來由地,淚就下來了。北島續:「總有最後一次」。七六年痛失妹妹,父親跌跌踵踵、失魂落魄的樣子,令北島暗下決心從此再也不與父親爭吵。母親承受不了如此重創,瀕臨精神崩潰。零三年北島與父親訣別,當時腦血栓已失語很久的老父,對兒子使出全力清晰說出:「我愛你。」北島摟著父親,回之:「爸爸,我也愛你。」這對曾在某晚借著醉意,達成和解,一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這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