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藥神」陸勇當年為救人,去印度代購藥物被抓,後來他怎樣

2020-12-16 青趣報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素問》

導語:藥可以幫助我們治病,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恢復健康,是大家生活中很重要的東西,小到頭疼腦熱需要感冒藥,大到一些比較嚴重的病,也是需要藥來醫治,從古代的中藥治病,到如今的中西醫結合治病,人類的醫術一直都在不停的進步,他是《我不是藥神》的原型人物,當年因為救人去印度代購藥物被抓入獄,大家一定很好奇後來怎麼樣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上有老下有小】

這個人的名字叫陸勇,他出生於1968年的無錫,他通過自己的打拼有了自己的事業,本來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居然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患上了慢性白血病,這樣的病是很棘手的病症,很難被根治,只能靠著藥物去維持身體的健康,他就開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其實這種病的最主要的藥物是格列衛,不過這個藥相對比較昂貴,儘管他是一個老闆,長期服用這個藥物也是負擔不起,更何況他還得養家餬口呢,畢竟中年人的人生負擔是最大的,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這個時候正好他有認識的人,知道印度有這樣的藥物,藥的成分和格列衛的成分相似度很高,而且這種藥價格只要格列衛的四分之一,價格相對比較便宜,而且陸勇做生意比較會談價格,最後談成的價格只有400元一盒,比起兩三萬一盒,差別是真的很大。

【入獄懲罰】

陸勇還找到自己的病友,承諾幫助他們去購買這種藥物,讓很多家庭都對他的行為感激涕零,不過很快就因為陸勇的善舉給他惹上了大麻煩了,他的行為畢竟不符合國家規定,沒有按照正常的程序來,就得到了入獄懲罰,面對這個結果,很多受到陸勇幫助的人,就開始了為陸勇鳴冤,畢竟他就是在做好事,自己並沒有賺取利益,不應該受到入獄懲罰。

其實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就算是做好事,也會受到其他人的誤解,作為公民還是應該去遵紀守法,碰到特殊的事情需要特殊處理,可以向有關部分去申請,估計為了大家的健康和生活,還是會得到允許的,所以一定不要擅自行動,這樣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為了更好的維持社會的秩序和治安,大家一定要自覺遵紀守法,去建設美好的社會,不過對於一些確實是做了好事,也要從寬處理,讓大家都能體會到這個社會的溫情,一起去傳播善意。

結語:其實《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徐崢扮演的程勇原型就是陸勇,這部電影也是還原這次事件,後來陸勇在大家的幫助下無罪釋放,而且關於這方面的出臺了新的指導意見,就是想要保護這樣善良的人,讓善良的人有一個好的結局,對此,熒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藥神」原型陸勇,因幫病友代購印度仿製藥被抓,如今怎樣?
    觀眾們都被陸勇的行為所感動,而且現實中,陸勇卻有其人,生活中的陸勇究竟經歷了什麼?陸勇是無錫的一名外貿商人,十分不幸,他患上了慢性白血病。即使這些年做生意積累了一些財富,但是每月兩三萬的治療費用,他也實在有些負擔不起。為了不給家人添更多麻煩,最後落得個人財兩空的地步,陸勇一度想要放棄治療,一走了之。不過生意上有來往的外國夥伴,給他打開了新的思路。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救人買印度仿製藥被抓,現狀如何?
    《我不是藥神》中的程勇與現實生活中的陸勇總的來說,無論是在電影還是在現實中,程勇和陸勇都為危重病患帶去了生命的希冀,雖然電影與現實的情況存在出入,但可以理解,畢竟電影更多的是凸顯故事的曲折性、戲劇性。而現實有時的確具有"戲劇化",卻終擺脫不了"現實色彩"。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救人代購印度仿製藥,入獄後怎樣了?
    與其他影片不同的是,這部影片是有原型的,《我不是藥神》中徐崢飾演的角色原型便是陸勇,為救命購買印度仿製藥而入獄,如今現狀如何呢?電影原型陸勇1968年,陸勇出生於江蘇無錫的一個小家庭,他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逐漸成為家裡的頂梁柱,憑藉著聰明的頭腦陸勇在江蘇開辦了屬於自己的工廠,成為了當地紡織品出口企業的大老闆。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事件,究竟應該怎麼看待
    《我不是藥神》熱映,原型陸勇的故事再度進入公共視野。他是慢粒白血病人,先為自救、後為救人而推廣印度仿製藥。2006年,陸勇作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志願者,與另一位北京志願者,在韓國慢粒性白血病協會律師的陪同下,曾前往印度這家製藥公司考察,以確認公司是否真的存在,這些藥物在印度是不是「真藥」。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從印度運口罩支援抗疫,40萬網友點讚!
    (天下網商記者 汪帆)2018年,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以高票房和空前的高口碑,在當年夏天的電影檔脫穎而出,引發了極大的社會討論和共鳴。而《我不是藥神》主人公,程勇的原型——陸勇,在影片爆火後,也漸為公眾所熟知。
  • 真實版「我不是藥神」:生來平凡,誠勇無懼,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故事講述保健品商販老闆程勇,為了救自己的老父親,結識了一幫病友,程勇無意間得知印度有一種仿製的特效藥,不僅價錢便宜,效果和正品藥一樣,為了讓買不起天價藥的患者保住一線生機,也讓自己的父親能活著,百般不願卻走投無路的程勇,意外因此一夕翻身,平價特效藥救人無數,他被患者封為「藥神」。
  • 陸勇:代購印度仿製藥被抓,300病友聯名寫信求情,現狀如何?
    不過,當陸勇檢測後得知,印度仿製藥和真藥的功效相似度為99%時,馬上就來了精神,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倘若每個月花4000元就能續命,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樂意之至。於是,陸勇開始嘗試使用印度藥,2個月後,他去醫院檢測了一番,結果發現身體各項指標完全正常,也就是說,印度仿製藥的功效和真藥的確相差不大。
  • 陸勇:我不是藥神,我只是一個有良心的白血病患者
    陸勇因為自身就與外貿打著長期的交道,自己在生病後也陸續結交了很多病友。在一次偶然的交流機會中,通過一位韓國網友,陸勇得知在印度生產著德國「格列衛」的仿製品,喜上加喜的是印度「格列衛」的藥效與正版藥差距並不大,價格才僅為4000。欣喜若狂的陸勇趕緊找各種渠道購得了印度的「格列衛」。
  • 「我不是藥神」原型去印度運口罩援疫 網友:你就是藥神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我不是藥神》原型去印度坐三輪運口罩支援抗疫,網友:你就是藥神【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李東堯】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的都知道,影片中,主人公程勇幫助病友從印度購買藥物,而被稱作「藥俠
  • 《我不是藥神》的原型陸勇,不滿把他塑造成逐利商人,引發爭議?
    兩年前,看完《我不是藥神》後,原型陸勇很生氣,他覺得電影完全扭曲了他的真實意圖,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注重利益的商人,這部電影大獲全勝,票房高達30億,而他作為原型也面對了前所未有的討論度。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 徐崢《我不是藥神》原型捐物,微博上這兩句話讓人落淚
    此外,他昨天下午又買了一批口罩和護目鏡,但就在昨晚,印度政府不讓出口,掃描行李發現口罩不辦理託運了。因此,他不得不在微博上緊急尋人,希望有同胞把這些醫療物資從新德裡帶回國內,捐贈給當地所需的醫院。陸勇的藥神經歷:像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程勇一樣,無錫人陸勇是名白血病患者,也是一位企業家,許多白血病患者稱他為「藥神」。因為他曾是人們心中的「藥神」!
  • 《我不是藥神》裡的程勇原型叫陸勇,由於患者聯名寫信被特赦了!
    開始了賣印度抗癌高仿藥,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好。錢也掙得越來越多,為了不被抓到放棄了賣高仿藥。後因為呂受義自殺,程勇再次決定賣藥。不知看哭了多少人,後來隨著調查的深入,曹斌都退卻了不知自己堅持的是否正確。程勇再次付出賣藥,不僅僅是因為呂受義的自殺。是他良心觸動了他,為了救更多的人自己貼錢賣藥。最後雖然被判了五年,但他贏得了人心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心。
  • 《我不是藥神》丨當情和法被捆綁,誰能拯救夾縫生存的弱者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迫於生計程勇鋌而走險賣藥,經歷了賣藥—停藥—再次賣藥的過程,最終因非法賣藥被抓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此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
  • 徐崢電影主角原型陸勇馳援武漢:我不是「藥神」,只是一個普通人
    陸勇是徐崢電影《我不是藥神》主角的原型!但是他總是對外界說,自己不是「藥神」,只是個患白血病的普通人。如果沒有生病,他早就已經財富自由,無憂無慮01.讀書,考上大學,外貿企業工作,然後自己開了一家紡織廠當老闆。
  • 《我不是藥神》六大幕後冷知識,神父完全不會英語,全靠死記硬背
    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風靡影視界,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讓許多觀眾產生共鳴。該片是寧浩與徐崢繼《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與《心花路放》後的第五次合作,全片以保健品商販程勇為核心人物,講述被病患封為「藥神」的程勇與多方展開的「救援」拉鋸戰。
  • 《我不是藥神》:現實比電影更複雜,但至少這是個開始
    而在被稱為「世界藥房」的印度有著龐大完善的仿製藥生產體系,同樣的療效,仿製藥的價格一下子就能便宜一半甚至十多倍。《我不是藥神》就從這裡開始,講述了一個「二道販子」變身「中國藥神」的故事:徐崢飾演的保健品商人程勇,冒著犯法的風險把仿製藥從印度走私到中國,最開始是為了賺錢,後來則為了救人不惜貼錢走私.....
  • 沒人能一輩子不生病,《我不是藥神》影評,原型陸勇最後結局如何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但生活失意又失婚,這天鄰居給他介紹了一個客人呂受益。他患了白血病,想讓經常去印度進貨的程勇帶幾瓶抗癌的藥物格列寧。這種藥國內要三萬元一瓶,印度市場只要兩千多。但帶藥屬於走私,程勇當然不願意。
  • 專訪藥俠陸勇:《我不是藥神》電視劇版有望上映
    掌上春城訊十多年前,他奔走印度街頭只為病友尋找「便宜」的救命藥,他的故事被改編搬上銀幕——《我不是藥神》感動中國,「藥俠陸勇」深入人心。幾個月前國內口罩稀缺,藥俠再次「出山」飛赴印度,為國人積極籌措防疫物資。
  • 凸顯社會問題的深度電影,《我不是藥神》到底揭露了哪些當下信息
    陸勇34歲確診患病,自此人生便和藥聯繫在一起,靠藥物維生的他,吃了兩年抗癌藥「格列衛」,一共花費了56.4萬元。在不堪經濟重負的情況下,他找到了去印度買仿製藥的途徑,在拯救自己生命的同時,陸勇也將這一藥效可靠、價格便宜的仿製品介紹給病友,惠及部分白血病患者。陸勇這種由己及人的行為,給他帶來種種奇遇。
  •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體現了普通人吃不起天價藥
    2018年,《我不是藥神》獲得了30億的票房,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很生氣,他說:徐崢扮演的主角完全破壞了我的形象。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圍繞白血病患者這類特殊群體展開,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讓我們感受到沒錢的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