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究竟是如何來選擇後宮嬪妃的?其中有一條標準最至關重要

2020-12-24 風雨滄桑幾千年

古代帝王究竟是如何來選擇後宮嬪妃的?其中有一條標準最至關重要

話說古人講究「治天下者,正家為先,正家之道,始于謹夫婦」,古代帝王們打著這樣理直氣壯的旗號,把挑選嬪妃充裕後宮當成國家大事,大肆採選美女也成了事關天下百姓福祉的要事。

不可否認,帝王們挑選嬪妃,很多時候是具有政治目的的,以聯姻穩固江山社稷,但即便是鞏固皇位的政治婚姻,對后妃的選擇也不是敷衍了事,同樣需要通過層層檢查,姿容出眾是最基本的標準。

帝王們在選嬪妃時,不會親自把所有參選的女人都看一遍,通常只有到了挑選比較高級的嬪妃時,皇帝才會親自過目,初期的篩選都是由宮 內負責選美的官員們進行,既然要篩選,就必然有篩選的標準,雖然各朝代對美的要求有細微差別,但選美的主要幾點大體相同。

首先,面容端麗、面相吉祥是永恆的美人標準,從遠古到清代,史書上關於后妃們的記載幾乎都有沉魚落雁之貌,這實在是選美的功勞,帝王只要美人相伴,因而即便出身歌女的衛子夫、趙飛燕等也能貴為皇后,因而漢武帝的李夫人病逝前堅決不讓武帝看她憔悴的容顏。

其次,「面合相法」是選美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條,即要有和悅富貴的面相,不合相法者,即便長得再美貌,也難以在選美中勝出,選美時專門有相工看女子的面相,有貴相吉相的算是過了這一關,而眉眼藏有兇相、克夫之相、命不長久之相的女子都會被淘汰。

再有,肌膚細膩、白淨飽滿也是一條重要標準,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女性美的標準是身體健壯,具有很強的母性特徵,進入奴 隸社會以後,夏朝女子仍舊以黑為美,《左傳》有「昔有仍氏生女,而甚美,光可以鑑,名約『玄妻』」之記載。

在商代,婦女不再從事野外勞作,以皮膚白 皙細膩為美,這也是以後歷代王朝選美的基本標準之一,古代女人深藏香閨,終年少見天日,皮膚若白 嫩飽滿而有彈 性,則代表身體健康。

為檢驗女子肌膚及隱秘 處有無疤痕等疾病,漢代選美時對女子進行裸 體驗身,參加選美的女子在經受過一輪輪淘汰後,必須裸 體驗看挑選,儘管古時少女不能被外人看到肌膚,但是天子貴為國君,有權力打破任何習俗。

在《雜事秘辛》裡,曾記載有梁太后為東漢桓帝選皇后梁瑩的情景,相士吳女官等人奉召到梁府檢查梁瑩,吳女官單獨在梁瑩的閨房秘密檢查,首先仔細觀察梁瑩的外貌,只見這位此女生得朱 唇皓齒,柳眉如畫,耳長多福,端麗勻稱。

接著吳女官打開梁瑩的髮髻觀看頭髮、度量髮長,其一頭秀髮長可墜地,漆黑可鑑,然後,吳女官又讓梁瑩脫衣檢驗,但是梁瑩不肯,吳女官以皇家禮儀規勸並幫助她褪去內外所有衣服,梁瑩羞得流下了眼淚。

待到梁瑩脫掉所有的衣服之後,這位吳女官不僅通過撫摸感受梁瑩的肌膚,還用尺子測量重要部位的尺寸,仔細觀察隱私 部位,並把這些詳細記錄下來,以便呈給皇太后與皇帝觀看,通過以上記載不難想像梁瑩為何會急哭了,換做任何一個正常女人被如此對待,心裡也不會好受的,但這是為皇帝選嬪妃,即便梁瑩再不樂意,也是無法反抗啊。

相關焦點

  • 帝王后宮:中國古代皇帝的後宮嬪妃有哪些品級?
    帝王的後宮一般與皇帝接見大臣的前朝向連接,形成了一種坐北朝面、前殿後寢、家國一體的宮廷結構。在後宮居住的主人,除了皇帝的母親——皇太后(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就是各種嬪妃了。成百上千的后妃成為這個家庭的主體,她們逐漸形成一種完善的體制。
  • 中國古代皇帝後宮嬪妃的封號有什麼意義?她們收入有多高?
    中國古代皇帝一般擁有眾多配偶,在民間中傳言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後宮佳麗三千」等說法,這些後宮之人在宮中有著不同的封號,如昭儀、婕妤、美人、八子等等,這些封號到底代表什麼意思?遠古時期帝王的后妃封號並沒有嚴格的規定,比如舜的三妃就沒有尊卑高下之分,都稱夫人,商代開始有王后,但時常有幾個王后並立的情況。
  • 古代嬪妃遇上月事來潮如何侍寢?原來金戒指還有此妙用!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近年《後宮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等宮鬥劇掀起一波波的追劇熱潮,後宮嬪妃們的勾心鬥角令觀眾看得目不轉睛,也開始好奇起古代嬪妃們的生活,其實古代皇帝後宮佳麗三千,由誰侍寢要看皇帝心情而決定,如果皇上要臨幸你
  • 古代後宮嬪妃來「例假」,碰到皇上翻牌子怎麼辦?古人做法很聰明
    因為古代女性對於每個月特殊的那幾天都會羞於啟齒。那古代宮中那麼多妃嬪需要侍寢,她們在遇到月事的時候又是如何處理的呢?02大家都只知道,作為皇上的妃子最重要的事就是得到皇上的寵幸,這樣才能在後宮之中佔得一席之地,但是每逢到了一個月最特殊的那幾天,妃嬪們也不得不放棄爭寵了
  • 周朝時期後宮嬪妃人數為什麼有規定?原因很簡單
    周朝時期後宮嬪妃人數為什麼有規定?原因很簡單文|薦文史古代皇帝後宮嬪妃都非常多,我們常說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但實際人數是達不到那麼多的,後宮嬪妃越多越能給皇帝孕育出優秀個皇子,但是周朝的後宮嬪妃人數是有規定的,後宮嬪妃人數規定為121人,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規定呢?
  • 古代殉葬制度有多殘忍?皇帝死后妃嬪陪葬,明成祖的陪葬團最龐大
    古時候實行並非一夫一妻制,一個男人可以有無數老婆,而這之中擁有妻妾數量最多的當屬皇帝,從前就有詩句「後宮佳麗三千」來描寫皇帝嬪妃之多,由此也可以看出皇帝大後方的規模。但是後宮這麼多人全歸於皇帝一人專享,名義上這些妃子不論是不是受寵,有沒有得到過皇帝的臨幸,身處在什麼樣的位份之上,她們都是皇帝的女人,受道德倫理的束縛,也無法再嫁,那麼這些人又該何去何從呢?封建王朝帝王之死,牽動天下,舉國上下都需要為之服喪,在一定期限之內都不可進行婚嫁亦或是屠宰等行為的發生,這無疑是皇家之權的體現。
  • 古代皇帝第1次都給了誰?並非皇后和嬪妃,而是這兩類人
    我們大家都知道皇帝所居住的場所是皇宮,在皇宮中伺候皇帝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太監和宮女,除此之外就是後宮中的嬪妃了。而皇帝之所以會有著眾多的後宮嬪妃,也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美色罷了,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傳宗接代了。而在古代的時候,皇帝傳宗接代的問題是非常重視的,所以說就會有專門的人去教皇帝一些男女之間的事情。那麼就因此讓許多人心中都產生了這樣一個疑惑,有時候高高在上的皇帝的第1次都是給了誰呢?
  • 古代皇上的第一次都會給誰,不是後宮的妃子,答案出乎很多人意料
    古代帝王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從後宮佳麗三千便可以看出他們在古代的地位。只是帝王只有一個,因此後宮在一定程度上競爭力也是非常巨大的,畢竟,不是每一個妃子想安穩地待在後宮一輩子孤獨到老。為了可以獲得皇帝的寵幸,她們必須要有過人之處,或是美貌或者是智慧,亦或者是善解人意。只不過在這些後宮佳麗中,即便是皇上再喜歡也不會選擇將自己的第一次交給這些嬪妃。
  • 後宮嬪妃生下孩子,為什麼不讓嬪妃親自餵奶呢?
    前言:古代的皇后、嬪妃、包括宮中女子,生孩子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沒有一位嬪妃是親自給自己所生的孩子餵奶的,都是交由奶娘餵養,甚至連皇后這麼有身份的人都不能親自給自己孩子餵奶。難道嬪妃不想自己餵養嗎?天底下沒有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那為什麼後宮中嬪妃生下孩子後不親自餵奶呢?
  • 古代嬪妃為何都帶「指甲套」?是從何時所流行起來的
    隨著我們國家在各個方面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是已經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變,同時我們也不用再為了吃穿而每日發愁,近幾年來清宮劇是非常受歡迎的,在清宮劇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皇位所爭奪的故事,同時還能夠看到後宮中的嬪妃勾心鬥角的劇情。
  • 推文,為什麼後宮嬪妃們一定要爭寵?
    不同於一般的宮鬥文,妃嬪們為了得到帝王的寵愛而鬥得昏天黑地,爭得你死我活。這本小說大多數嬪妃都是不爭寵的,她們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主見,並不依附討好男主,一心謀上位,反而在背後集體以吐槽皇帝為樂。而故事也是在這幫嬪妃之間溫馨又搞笑的日常中展開。【作品背景】這本小說的創作的起因是有人在知乎提問:為什麼後宮的嬪妃們一定要爭寵?
  • 清平樂後宮嬪妃們結局 真的是越看越精彩
    那麼後宮中那些嬪妃的結局是怎樣的?誰的結局最悲慘?讓娛樂塘主來告訴你們吧。 嬪妃們的結局 《   原標題:清平樂後宮嬪妃們結局 真的是越看越精彩     電視劇《清平樂》真的是越看越精彩,劇中的人物個個都個性鮮明,讓人印象深刻,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劇中嬪妃們的結局。
  • 洪秀全後宮究竟有多少美女?多到名字都記不住,只能用數字來稱呼
    據說,洪秀全在南京的府邸裡,每天都要讓女官來伺候他和嬪妃們,而且這些女官多達一千多名!因為天王府裡沒有太監,只能有他一個男人,他實施絕對的男權主義。每年過生日的時候,他的部下就會給他獻上6位絕色女子,春天來臨之時,他的手下還會在城門口張貼告示,要求所有的少婦美女只要是面容姿色尚可,都要為天王所有。
  • 清朝嬪妃脖子上的「白布條」,有啥用?主要為了讓皇帝方便
    然而,到了清朝後,妃子選擇標準就不一樣了,一般都是看是否在旗和門第。一旦被選上,妃子們日後生活中,脖子上都會出現一塊「白布條」,這個東西有什麼用處呢?其實主要就是為了給皇帝提供方便。之所以用白色,主要是在滿人心裡,這個顏色是最純潔的顏色。03除了在文化方面有作用外,白布條也是身份的象徵。
  • 古代皇宮既沒空調也沒暖氣,皇帝冬天怎麼取暖,有種方式很「無恥」
    推薦語:每到夏天,大家普遍都不想出門了,每天待在空調房裡才是最舒服的。說到這我們也要感謝科技的進步,要不然我們哪有空調可以享受呢,那麼問題來了,在中國古代皇宮沒有空調暖氣,皇帝在冬天怎麼取暖?在夏天怎麼納涼呢?
  • 古代嬪妃脖子上為啥要掛「白布條」?有什麼用?主要是讓皇帝方便
    ———《論語.季氏》古代的時候,人們對於吃食住行,服飾,等都是很有講究的,從很多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出皇帝的妃嬪們,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費盡心思裝扮自己。可是不管多美麗的花兒,也會有枯萎的一天,隨著時間的流逝,人也會慢慢變老,但是為了能夠將美麗留住,打扮就是最好的輔助,就算容貌不是最出眾的那個,但好的裝扮也是能夠留住皇帝的芳心,那麼古代妃嬪們脖子上的「白布條」究竟有何用呢?根據歷史記載,在漢朝時期,漢靈帝就要求後宮們,穿著樸素,決不允許她們穿著華麗,一般都就是青色和黑色搭配的帆布衣。
  • 清朝嬪妃脖子上的「白布條」,有什麼作用?主要是方便皇帝
    在我國古代社會當中,很多王朝都是由漢族人民統治的,所以就一直延續著《周禮》。到了清朝入關,滿族人統治天下。滿足作為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的禮儀制度,因此,在這方面與中原漢族地區有著一定的差別,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少數民族的服飾制度了。
  • 古代皇帝和嬪妃們,他們是如何度過春節的?過年是不是也會吃餃子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時候每一個朝代也都會去過春節,那麼高高在上的皇帝和太后以及皇后還有後宮中的嬪妃,他們是如何度過春節的呢?皇帝在過春節的時候,是不是也吃餃子?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古代的皇帝和嬪妃是如何度過春節的。在現如今我們在過春節的時候都會穿上新衣服,古代的皇帝也像普通人一樣,都會穿上特別的衣服,而且也會去專門安排一些像像平常不同的年夜飯。
  • 古代皇帝為啥不讓嬪妃哺乳自己的兒女,而是找奶娘?原因很簡單
    ——慈禧《可憐天下父母心》古代,皇后和嬪妃生孩子並不是罕見的事情,但是,他們生下來的孩子都不是自己餵養,而是都交給奶娘來餵養。說到這裡,有很多人可能就有疑問了:為何親生母親不餵養呢?難道是不想?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為了保護孩子。
  •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 清朝後宮嬪妃工資是多少?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封建制度也達到了頂峰,當然皇權至上的情況下,後宮的管理也是相當嚴格,清朝後宮嬪妃工資是多少? 清代后妃等級森嚴,一共分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八個級別,一旦「行政」級別定了下來,發工資的事就好辦多了,立個工資標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