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月曾說過"人生是一場負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個岔路口做出選擇,而每一個選擇,都將通往另一條截然不同的命運之路。"
以往我們對於明星的學歷普遍認知是都不怎麼高,的確,現在的明星日趨年輕化,很多都面臨學業與事業的衝突,因此明星們的學歷鱗次櫛比,有高有低。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就有一位女演員16歲拍戲提名百花獎,在正當紅時放棄當演員考復旦,如今成為跨國銀行副總裁,她就是"呼瑪麗"施天音。
碧玉年華提百花
如果要問中國哪個女演員沒有演過爛片,施天音的名字一定赫然在列,一方面是因為她的演藝生涯很短,另一方面她確實有不俗的演技。
1968年施天音在上海出生,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施天音的藝術人生開始的的確很早,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在電視臺和舞臺上表演了,她有著很好的鏡頭感,大家都覺得這個小孩子天生就適合當演員。
稍稍長開後的施天音有一種不落俗套的美,氣質乾淨清純,面容又給人一種混血的感覺,她美的特別但不張揚。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一部電影幾乎是所有60後70後關於青春最美好的記憶,這部電影就是改編自作家王蒙的同名小說《青春萬歲》,影片主要講述了幾個中學女生的成長與青春,施天音在電影中飾演的是女學生"呼瑪麗",是整部片子裡最讓人心疼的一個角色。
施天音雖然年紀小,但是卻將人物性格刻畫的入木三分,讓每一個觀影人都印象深刻。1984年,在第七屆百花獎上,施天音憑藉這個角色被提名"最佳女配角",當時她年僅16歲,雖然最終沒有抱得大獎,但提名就已經是對她演技的一種肯定。
放棄演員讀名校
16歲的施天音因為《青春萬歲》紅遍大江南北,找她拍戲的導演也越來越多,但是她參演的電影卻屈指可數,另一個讓大家記憶猶新的角色就是在電影《家春秋》中飾演"蕙表妹",巔峰時期,她選擇棄影考復旦。
其實,施天音除了演技好,學習成績也非常好,當年高考的時候,有老師建議她報考北電上戲等藝術院校,但是施天音在慎重考慮後還是選擇了復旦大學。
那個時候施天音的身價早已隨著大紅水漲船高,演藝前途也是一片光明,但是她還是毅然決然報考了復旦大學新聞系,也正因此施天音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上了大學以後,施天音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演藝道路幾乎全部停止,但是她的求學之路才剛剛開始。復旦大學畢業後,施天音選擇繼續深造,她前往美國Temple大學攻讀MBA金融碩士學位。
施天音到了美國以後完全和普通中國留學生一樣,沒有人知道她曾經的演員身份,也不會有任何特殊的優待,她也需要練習英語口語,需要兼職賺生活費,也會面臨身在異鄉的種種問題,可即便這樣,她也沒有後悔過當初的選擇,仍舊認真學習,努力生活。
金融碩士畢業後,施天音成功進入商業領域,她成為一名金融分析師。古人常說"有舍必有得",施天音得到了在金融領域大展宏圖的機會,但同時也失去了一片光明的星途和難以估計的財富,就說她的這份果敢與灑脫就值得很多人學習。
另走新路仍精彩
越努力越幸運,只要肯努力,不管在哪個領域都能大放異彩。商海就是一個不見硝煙的戰場,金融界也宛若動物界,裡面充斥著弱肉強食,對於施天音這樣的華人女性來說,在美國金融圈打拼絕對不是一件易事。
可是努力的人總是愛挑戰自己,1996年,28歲的施天音是華爾街的一名金融顧問,她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成為香港花旗銀行副總裁,達到了很多男性都無法企及的高度,可見是金子到哪裡都發光。
人生在世,人們總需要在各個節點做出不同的選擇,而施天音的每一次選擇都讓人意想不到。2007年,39歲的施天音辭去花旗銀行副總裁的職務,跳槽到了德意志銀行任副總裁一職,主要負責中國大區私人銀行業務,後來還升職為銀行中國區總裁。
如今的施天音早已褪去了演員的身份,而是金融圈赫赫有名的女銀行家,但是她從來沒有放棄對藝術的喜愛。
6年前她創辦了自己的文化基金會,還曾在自己的母校復旦附中設立了海外基金會學生表演藝術獎,這個獎項就是用來鼓勵那些在表演藝術方面有天賦有能力的學生,公益與藝術相融合,讓公益更加有態度有意義。
捨棄了演員路,意味著施天音擁有更多相對自由的個人時間,她對工作與生活有一種天然的把控力,她並沒有一味沉浸在工作當中,經常會抽時間四處旅行,如今的她家庭事業雙豐收,享受工作,享受與女兒家人在一起的歡樂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