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月30日瀋陽2宗地塊土拍成交以及6宗地塊掛牌入市,2020年的土拍市場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其實,2020年的土拍市場受到疫情的衝擊頗為坎坷。先是土拍延期,再有入市地塊流拍的情況發生。不過,即便是在這樣艱苦的情況下,瀋陽房地產市場依然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據筆者統計,2020年瀋陽土地市場通過招拍掛成交居住用地72宗,總金額577.78億元,總面積616.93萬平方米,預計形成建築面積1158.66萬平。同比去年,瀋陽土地市場成交居住用地在面積方面上漲29.81%,金額方面上漲40.34%。
如果單從瀋陽土地市場的「成績單」上看,完全看不出這是一個受到疫情這隻「黑天鵝」衝擊後的結果。除了瀋陽土地市場自我穩定之外,也離不開各開發商的「鼎力相助」。接下來,就跟著筆者一起看看這「不平凡」一年的土拍市場有哪些「彩蛋」?
彩蛋一:鐵西區成交16宗地塊穩居榜首
瀋陽鐵西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曾經凌亂的工廠,狹窄的街巷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樓林立,滿目繁華。2016年3月,隨著鐵西老城區內後一座大型工業企業遷出,鐵西區長達十餘年的「東搬西建」戰略圓滿畫上句號,成就如今聯合國全球宜居示範區,也為鐵西區未來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據統計2019年,瀋陽市鐵西區共通過土地招拍掛成交居住用地19宗,老城區與開發區均表現不俗。老城區共成交地塊8宗,開發區成交11宗。
而2020年,鐵西區繼續坐穩地塊出讓數的榜首位置,共通過土地招拍掛成交居住用地16宗,老城區共成交地塊5宗,經開區成交11宗。
瀋北新區和于洪區以出讓地塊12宗並列第二,大東區與皇姑區並列第三,出讓地塊9宗。
可以看出,鐵西區、瀋北新區和瀋北新區出讓的地塊均處於熱門板塊內,地價飆升實為熱度推動與房企搶拍所致,從地價與目前房價來看,與市場態勢相符,但也預示著未來房價穩中有升的走向。
彩蛋二:瀋北新區供地面積最大
作為瀋陽近幾年的「新貴」,瀋北新區無論是從全年的商品房區域排行,還是全年商品房板塊排行來看,瀋北新區都穩居「頭把金交椅」。再隨著瀋陽教育、醫療、交通等配套設施不斷的完善,瀋北新區賣得好也是理所應當的!
雖然鐵西區在地塊出讓數量上佔據了優勢,但在土地出讓面積方面還是瀋北新區拔得頭籌。瀋北新區憑藉113.29萬平的供地面積榮登全年區域榜首,于洪區以105.06萬平緊隨其後,第三位才是靠「數量」佔優的鐵西區,大東區雖然土地面積排在第四,但總成交金額卻位列各區第一,寸土寸金的瀋河區僅有一宗土地供應,無論是地塊出讓數量還是供地面積都位列倒數。
彩蛋三:今年「雙冠王」在和平區
2019年,如果不是龍湖的橫空出世,那麼當年的地王說不定就落在和平區。不過今年和平區沒再給其他區域機會,將「雙冠王」的稱號緊緊握在手中。
2020年4月28日,位於和平區的領事館東-1地塊公開拍賣,吸引了中海、華潤、龍湖、新希望、保利、萬科、方大、華發8家房企報名參與。最終,的領事館東-1地塊被中海以頂價13000元/建築平方米,總價28.24億元競得該地塊歸屬權,另需配建12500平政府租賃住房且無償移交給政府,溢價率42.08%,綜合拿地價高達14000元/建築平方米,順勢成為2020年成交單價與總價最高的地塊,斬獲「雙冠王」。
2020年對於瀋陽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即使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土地流拍現象仍存在,但相比2019年,佔比率減少了很多,而且溢價率在「沈八條」等新政的作用下得到了較好的控制。相信在2021年,沈城會繼續綻放屬於自己的「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