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手?杖責?史上最嚴垃圾分類?還好沒出生在古代!

2021-01-12 騰訊網

最近,打開阿拉上海寧的搜尋引擎

一定是這樣的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已經正式施行有一段時間了

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要處以200元罰款

單位混裝混運最高罰款5萬元

堪稱「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

不少市民直呼「太難了」!

悄悄告訴大家

其實,古代的垃圾管理制度可比現代嚴格多了

今天我們就「穿越」回古代

看看古人都為垃圾處理付出了什麼?

先秦時期

亂扔垃圾要斷手

早在商周時代,中國人就已經就有了城市衛生意識,法律中也對此有了明確規定。若是隨地亂扔垃圾,以《韓非子》裡的說法叫「棄灰於道者斷其手」。

也就是說,商代的人如果隨便把垃圾扔在路上,逮到就是剁手,一共就兩隻手,大家算算能亂扔幾次垃圾。現在是不是十分慶幸還好你沒出生在古代?

變法的那個商鞅大家記得伐?他出臺的《秦律》也沒少了對亂扔垃圾的規定。在《漢書·五行志》中記載:「商君之法,棄灰於道者,黥」。黥刑,是一種在臉上刺上記號的刑罰。

可別以為這是「小豬佩奇身上紋」,黥刑是永遠無法消除的恥辱記號。不僅受刑的過程十分痛苦,當你想出門逛一圈,滿大街都會知道你就是亂扔垃圾的那個人。扔垃圾不過是舉手之勞,為此承受這些嚴酷的刑罰實在是不值。

雖然這些刑罰,作為現代文明社會管理垃圾的手段肯定不合適,但在以酷刑聞名的先秦時期,卻產生了良好的震懾效果。

刑罰是一方面,對垃圾的管理也同樣重要。據記載,最早的垃圾處理機構出現於周朝。《周禮·秋官》記載,「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條狼氏」相當於現今的環衛工人與城管。主要職責是清除道路垃圾、驅避散亂行人。但凡有人亂扔垃圾,就會被條狼氏當場逮捕並處罰。

唐宋時期

亂扔垃圾杖六十

唐朝的都城長安彼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唐朝的繁榮昌盛人人都知曉。這樣強盛的國家怎麼能允許小小的垃圾破壞城市的形象呢?

唐朝的《唐律疏議》中如此寫道:「其穿垣出穢汙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與同罪。」翻譯過來就是,誰敢亂扔垃圾,拉出去打六十大板,主管部門如果監管不力,一起打板子。

雖然比不上先秦的刑罰那麼可怖,但打上六十大板,身體素質不好的可能就頂不住了。再者有人亂扔垃圾,監管者也要受罰,這樣一來監管者自然不敢怠慢,對垃圾的監管也格外嚴格。

除了管理亂扔垃圾的現象,唐朝還有人專門從事垃圾回收工作,從此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到了宋朝,就不止民營企業做垃圾回收了,官方也來摻了一腳,設立專管城市環境衛生的「街道司」。旗下的環衛工人負責灑掃街道、整頓市容。

彼時在汴京、臨安這樣的大都市,負責清理城市衛生的工人,有五百人之多。每天早晨都會集中打掃各大街道,然後按天領取工錢。更先進的還在後面,南宋時期都城臨安,還有以清除糞便為業的人員,定期上門服務,清理垃圾,這種服務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和如今的垃圾回收小哥異曲同工。

明朝

歐洲人看了都羨慕

到了明朝衛生管理技術更加先進,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垃圾收運處置產業鏈。如垃圾糞便,有專人回收,再運到鄉村出售,用於耕作。甚至各種城市生活垃圾,都有專門人員回收。

這些健全的管理制度,造就了一個無比整潔的明朝,在當時的歐洲人眼裡,這一切簡直不可思議。

利瑪竇讚嘆蘇州城清澈的河水:「這裡的水是淡水,清澈透明,不像威尼斯的水那樣又鹹又澀。」在杭州居住了十年的傳教士曾德昭,同樣感嘆西湖整潔美麗的風光:「優良的宮廷」,「水之清澈令人樂於觀賞」。

清朝

垃圾堆上天

到了清朝,清政府將亂扔垃圾的懲罰降低了。管理效果也大不如前。人們乾脆直接把垃圾隨意亂丟,人都在垃圾堆中穿梭。

到了光緒末年,政府設置了清道夫,重視環境衛生,情況才有所好轉。所以說古裝劇啊都是騙人的!

穿越之旅結束啦!

是不是感嘆還好自己是現代人

有了先進的設備和技術

我們更要發揚先輩的美德

垃圾分類,創造美好未來

信息來源:環境問題觀察

相關焦點

  • 北京垃圾分類難倒眾生?蘋果告訴你這是《什麼垃圾》
    【手機中國新聞】自2019年7月1日開始,堪稱史上最嚴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條例規定,不管是上海當地人還是到上海的遊客,都需要遵循垃圾分類規則。隨後,廣州、杭州等城市也陸續加入了這一行列。2020年5月開始,首都北京也宣布正式實施相關垃圾分類條例。
  • 合肥最嚴垃圾分類來了 12月1日起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
    這意味著合肥生活垃圾分類步入法治時代,由「倡議分類」變為「強制分類」。目前,合肥已有部分小區採取了「撤掉樓下垃圾桶、定時定點投放」的新模式。這麼做效果如何,一起去看看。小區9處垃圾投放點合併成一處昨天上午,記者走進位於省城紫雲路與華山路支路交口的徽鹽世紀廣場,發現整個小區樓下沒有垃圾桶,倒是有一座別致的小房子——垃圾分類投放點。以前放置垃圾桶的地方豎起了標牌,上面寫著——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小區東南角(9 號樓前)。
  • 深圳垃圾分類即將實施,貓先生推動垃圾分類全面實操
    深圳是全國首批8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在上海因為「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引爆社交媒體的同時,深圳也在探索垃圾分類之路。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已經發布了消息,7月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正式批准施行《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條例預計將在9月起實施,屆時垃圾分類措施將在全市開展,垃圾分類有法可依了。
  • 垃圾分類看朝陽丨其他垃圾的終末旅行
    9:00遠洋天地家園社區居民家在這裡我們的旅程開始啦~我的主人是八裡莊街道遠洋天地家園社區53號樓的一對夫妻,董宗秀阿姨和羅叔叔,董阿姨有著超過2年的垃圾分類經驗,所以在我出生的那一刻便精準快地將我扔進了第一個「小屋」——其他垃圾桶裡。
  • 對於垃圾分類,古代又是如何做的呢?
    垃圾分類他們手中提著的垃圾:「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去哪裡?」面對人類大媽的拷問,問者無心聽者有意,垃圾早已瑟瑟發抖,不禁問出人生三大疑惑。國家近年來對垃圾整治態度鮮明、愈發嚴厲,隨著文明創舉上重大改革的落實,平日裡街頭巷尾的垃圾分類小竅門也越來越繁多了。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11月初,東城區一小區內,一名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二次分揀從5月1日新修改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開始,北京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經超過半年時間。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收運體系包括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4個環節。原本在收集環節,只需要將分類投放的垃圾用分類垃圾車單獨運走,保證不「混裝混運」即可。之所以出現二次分揀任務繁重的情況,與北京垃圾分類制度設定中在分類投放和分類運輸兩個環節中對破袋的要求不一致不無關係。
  • 叫好不叫座 處境較尷尬…垃圾分類玩具走進唐山實體店_綜合新聞...
    原標題:垃圾分類玩具走進我市實體店 叫好不叫座 處境較尷尬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劉莊子)7月1日,隨著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新規在上海正式實施,我國垃圾分類時代悄然來臨。雖然我市尚未正式實施垃圾分類規定,但垃圾分類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近日,記者走訪我市各大商超及玩具店,看到垃圾分類玩具已經上架銷售。
  • 上海垃圾分類 VS 日本垃圾分類
    你是什麼垃圾?」不知不覺中,逼瘋無數上海市民的垃圾分類已經實行了一周年。各種細緻的條條框框至今仍讓大家頭疼不已。暗自垂淚的時候,不由得想起隔壁日本,這個號稱世界上垃圾分類最嚴格的國家。日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比起來,究竟誰更「可怕」呢?1.
  • 快被垃圾分類逼瘋?快來看看怎麼選購廚房垃圾處理器
    再過幾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就要正式實施了,聽說上海人民已經快被垃圾分類逼瘋了,上百種的「垃圾分類圖」令人眼花繚亂,每天下樓扔垃圾還要經受「你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而隨著「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政策的推行,不僅讓網紅垃圾桶銷售火爆,也催生了一個新興的職業——「代收垃圾網約工」,同時又帶動廚房垃圾處理器的熱銷。什麼是廚房垃圾處理器?
  • 為啥我們小區還沒分類桶?南京垃圾分類十條靈魂問答
    是的,還有一天,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就要來了,但不少市民心裡還有很多疑問:為啥我們小區還沒建設垃圾房,沒有撤桶並點,沒有分類桶?11月1日起,南京人該怎樣丟垃圾?面對這些靈魂考問,記者來解答。1小區沒有垃圾分類亭房也沒有分類桶,怎麼分類?
  • 靠撿破爛一年能賺一個億,亂扔垃圾要斷手,古代怎麼垃圾分類?
    其實垃圾處理這個事,從古自今都是個大難題,畢竟人活著,就肯定會製造垃圾。今天咱就來聊聊古代是怎麼處理垃圾的,看看古人有哪些關於垃圾處理的趣事兒。 古代垃圾處理法——填埋!
  • 垃圾君!
    本文大概2000字 閱讀需要5分鐘撰文/蟲貳編輯/蟲貳公眾號視覺/蟲貳特別支持/非易 原創內容,歡迎轉發,但轉載請聯繫後臺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號稱「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被「搞瘋特勒」的上海人製造了各種熱搜話題一時間引發了全民關於「垃圾」的大討論。作為行業公眾號,蟲貳想聊聊「3S」技術在「垃圾」方面的應用。一張圖了解為什麼上海的垃圾分類措施被國內外媒體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什麼?看不懂「密密麻麻」的投放指南?
  • 垃圾分類從頭疼到閉眼都會 秒懂垃圾分類絕招
    來源:中關村在線上網衝浪的朋友們都知道,自去年7月1日起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出爐後,全國各地開始推進垃圾分類的實施。相信在看過網上鋪天蓋地的垃圾分類段子、新聞、技巧後,你還是對垃圾分類沒有一個全面的認知,今天就由筆者帶你們補補課,幫助大家速成垃圾大師。01 我們為什麼要垃圾分類?
  • 上海垃圾分類這一年:形成新風尚,轉入持久戰
    6月29日早上8點半,窗外暴雨如注,家住上海徐家匯花園小區的周阿姨撐傘拎著幹、溼兩袋垃圾,趕在9點前扔到垃圾投放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如今已成為周阿姨和鄰居們的日常習慣。 去年7月1日,上海出臺了「史上最嚴」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成為國內首個通過人大立法方式強制垃圾分類的城市。
  • 【垃圾分類宣傳】垃圾分類,綠色環保
    【垃圾分類宣傳】垃圾分類,綠色環保 2020-12-11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垃圾分類|垃圾桶...
    新京報訊(記者 黃哲程 馬瑾倩 徐美慧 羅曉靜 應悅)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行。新政首日落實得如何?新京報記者到朝陽區、西城區多個社區探訪居民垃圾分類情況。已經開展垃圾分類的社區,均配備了垃圾分類指導員,社區中多數居民能夠主動分類投放垃圾。大棒骨、未清洗的牛奶盒、玉米芯等垃圾,則成為多個社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易錯「考題」。
  • 督導員「盯梢」勸導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人物名片  陸如龍,1956年5月出生,鳳川街道鳳棲社區無物管點位垃圾分類督導員  「原來垃圾亂倒情況嚴重,總能聞到易腐垃圾的臭味,現在垃圾錯分、不準點投放的情況非常少,樓道和小區變得更整潔了。」
  • 福田A面:建立分類督導制度,垃圾分類者有獎|直擊深圳十區垃圾分類...
    黃埔雅苑萬科物業項目經理劉學軍說,黃埔雅苑小區有4期,一共設置了10個垃圾分類點,每天晚上7點-9點、早上7-9點均為廚餘垃圾集中投放時間,並都有督導員值守,對居民垃圾投放進行督導。該小區在今年被評為「福田區垃圾分類優秀小區」。垃圾分類推行至今,小區居民已形成很強的垃圾分類意識。在最開始時,小區還需要給督導員配手套、工具,對投入到分類桶裡的垃圾做二次分揀。
  • 垃圾分類達人的「分類經」
    垃圾分類很快就要開罰了,很多人提起如何在家裡做好垃圾分類還是有一連串的「問號」要問:家裡到底要擺幾個垃圾桶才夠用,家中的小垃圾桶怎麼對接小區裡的大垃圾桶,不同的垃圾平時如何歸類,每類垃圾要怎麼樣處理才能達到分類的標準等等,急需要一位垃圾分類達人手把手來教教。
  • 豐臺區四大妙招開啟垃圾分類「大作戰」
    南苑街道以「崗亭式」小綠屋為宣傳陣地,「畫」說垃圾分類、短視頻展示垃圾分類「全流程」、「零距離」觀看智能家庭生活垃圾處理機演示。小綠屋外,公共文明引導員化身「檸檬黃」志願者,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文明先行」倡議書、垃圾分類小寶典,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團區委組織「小V蜂」志願者團隊現場動員居民踐行垃圾減量、分類投放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