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山「花兒會」場景。
20世紀80年代,著名花兒歌手蘇平在老爺山上放歌。
在河湟地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以民間文化藝術豐富多彩而聞名,先後兩次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在大通,「花兒」、社火、曲藝、皮影、農民畫等民間文藝有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每到農曆六月初六,以歷史傳承悠久的老爺山「花兒」會為契機,帶動曲藝、皮影戲、書畫等文化藝術展演和物資交流活動,使整個大通縣城都沉浸在節日的歡快氣氛中,對於大通的百姓來說,六月六是一個多彩的傳統節日。
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六月六似乎算不上重要節日,或者說六月六不像其他傳統節日有一個核心主題或共同的儀式和習俗。但六月六在我國也是一個主題非常寬泛、過節民族特別多、涉及民俗十分廣的節日。
很多少數民族也有過六月六的習俗。六月六是布依族非常隆重的傳統節日,也叫「過小年」,節日歡慶氣氛很濃厚。苗族在六月六這天祭祀祖先,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在六月六舉行山歌比賽,也成為「山歌節」。據說,清乾隆五年六月初六,城步爆發苗族起義,當地苗族同胞以山歌鼓舞士氣,後演變為山歌節。山歌節上,苗、漢、侗、瑤各民族的山歌愛好者對唱競技。湘西的土家族認為六月六是太陽的生日,這天敬拜太陽,祈求永遠太陽暖照世間。有部分壯族在六月六祭拜灶神,稱為「拜灶節」。甘南地區的藏族在六月六這天舉辦「香浪節」,就是家人朋友一起團聚娛樂的節日,舉行射箭、賽馬、拔河的野外娛樂活動。六月六期間,是莊稼成長的關鍵期,也是容易遭受蟲災的時節,居住在遼寧省岫巖、鳳城一帶的滿族在六月初六這天,殺豬祭祀「蟲王爺」,祈求蟲王爺不要發威,讓莊稼有個好收成,因此當地人把六月六稱為「蟲王節」。
六月六承載人們的各種祈願和歡樂,這就是六月六沒有一個統一的節日主題的原因。在這天,可以與家人相聚、可以與友人相晤、也可以與戀人相會,更可以與陌生人和睦相處,也可以獨處;這天有人祭祀神靈祖先,有人品嘗美食,有人遊山玩水,有人唱歌哼曲,也有人可以選擇不過節。因此,每個地方、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慶祝六月六的方式。
在青海地區,節日氣氛最濃厚的還數大通。大通是漢、回、土、藏、蒙古等多民族和睦聚集的地區,因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信仰差別,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習俗,而六月六,各民族共同慶祝這一多彩的節日。
端午節時,大通地區的人們給孩童的手腕系上五色繩,到六月六這天,人們把五色繩解下來放到河裡,寓意著讓不好的運氣隨河流走。六月六早上,人們早早到草地和莊稼地旁用草木或莊稼葉子上的露水洗臉,數字「六」在中國傳統數術中屬陰性,六月六是極陰之數,據說這天的露水特別滋潤、涼爽,會讓人們皮膚光鮮亮麗。六月六的高原,鮮花開遍山野河谷,許多草藥正是藥勁最旺盛的時候,人們在六月六這天採摘鮮豔的野花,懸掛在房子的屋簷或柱子上,寓示家人不會得病。六月六,千山綠遍,萬花爭豔,正值高原短暫夏季中的黃金時節,大通地區的人們帶上美食美酒到山裡享受山野之美,人們稱之為「浪山」。六月六左右,天氣炎熱,祁連山地區水汽大量蒸發,快速形成雲層,導致一天頻降好幾次陣雨,人們把這天一陣又一陣的降雨稱之為「洗山雨」。
在大通地區,六月六這天最熱鬧的地方就是老爺山。在祁連山南麓,以湟水支流北川河水系的流經地域為地界的大通,境內山脈蜿蜒交錯,在眾多山嶽峰巒中,老爺山以盤踞地域中心的獨特位置,險峻挺拔的巍峨雄姿,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大通地區的群山之首。
自古以來,老爺山是當地百姓拜佛敬神、登高覽勝、文化娛樂的自然、人文勝地,香客、遊客長年不斷。從很早以前,六月六這天要舉辦一年一度的朝山會和「花兒」會。六月六這天,老爺山的登山石階上遊人如蜂擁蟻聚,摩肩接踵,前來觀看朝山會和「花兒」會。
六月六老爺山「花兒」會上,來自西北五省的「花兒」歌手們爭相獻藝,來自全省各地的遊客和全縣各族觀眾前來欣賞「花兒」演唱,「花兒」的藝術感染力和人們發自內心的歡快氣氛,將整個會場渲染成為歡樂的海洋。
人們說:三月三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比不上六月六老爺山上百姓的「花兒」會。大通是西北民歌「花兒」流傳最廣泛的地區,六月六老爺山「花兒」會是整個西北很有影響力的民歌演唱會,最初由民間自發組織,各地「花兒」選手相互對唱,進行歌藝比賽。改革開放後大通挖掘「花兒」藝術的潛在活力,由官方組織舉辦「花兒」會。六月六老爺山「花兒」演唱會形式豐富,有對唱、獨唱、合唱、歌伴舞等多種形式,從2010年開始,大通每年農曆六月六都會舉辦老爺山「花兒」會,到目前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一屆。在老爺山「花兒」會上,人們可以從傳統「花兒」的優美旋律中,領略大通多民族地區的多元文化、祥和氣氛、美好氣息和健康向上的時代脈搏。
在過去,六月六時節是大通地區短暫的農閒時節,山野鄉間的「花兒」歌手們大老遠從鄉間趕到縣城旁的老爺山,把農村的生活情感抒發給山腳下的城鎮;大通各地的百姓駕著馬、騾篷車到老爺山山下的縣城,一家人在篷車上住個兩三天,登老爺山,看朝山會,聽「花兒」演唱、逛縣城和物資交流會,人們似乎用「花兒」的方式嚮往城鎮,遇見城鎮。如今,城鎮化普遍,六月六時節大通人開車到周邊山林田野中喊上幾聲「花兒」,夜間紮營露宿,憩息在山野田園中,享受自然風光帶來的愜意。
時代在變,人們過六月六的方式也在變,不變的是人們追求祥和安寧的美好意願。
【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