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國人不健康行為報告:七大「不健康」關鍵詞你佔了幾個?

2020-12-05 網易新聞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個人的健康和壽命有60%的因素取決於人們的生活方式,好習慣是保持健康的關鍵。但是,在生活中,鮮有人能真正做到克己守心,而缺乏鍛鍊、胡吃海喝等種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正在不斷侵蝕著人們的健康。

在2019年又有哪些典型的「不健康」行為?12月31日,妙健康聯合新華網共同發布了《不健康回收站——2019國人不健康行為報告》,從運動、營養、睡眠、心理及健康素養5個維度進行綜合數據分析,結合時下人們較為普遍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總結出2019年國人的不健康生活習慣——久坐不動、吸菸、過量飲酒、食鹽超標、飲食不健康、飲水不足、經常熬夜,概括為七大「不健康」關鍵詞。

報告基於妙健康平臺上8000萬多用戶的健康行為數據,調查對象為2019年11月30日前註冊成為妙健康APP 的用戶以及接受過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國)服務的用戶。依託於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構建的健康行為大數據平臺,篩選出一年一度的不健康關鍵詞,希望藉此對國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健康風險警示及健康管理建議。2017年至今,妙健康已經連續三年在線上發布年度健康白皮書。

【關鍵詞1】久坐不動

調查人群中,33.6%的人幾乎每周都不參加任何運動,超過一半以上的人,一周運動小於1小時。

在成年人群中,年齡越大,不運動的比例越小,這與工作壓力與對自身健康重視程度的變化有關。

職業分布上看,個體或自由職業者、企事業單位職員、工人農民佔比據前三名,這與他們的工作內容、職業屬性直接相關。

健康小提示:

運動缺乏最直觀的危害就是肥胖,最隱匿的危害是脂肪肝,「最甜蜜」的危害是2型糖尿病,「最激情」的危害是高血壓,最粘人的危害就是血脂紊亂等。缺乏運動,還會造成心肺功能低下,使人更容易猝死;抵抗力低下,易患傳染性疾病;關節、肌肉退行性改變,表現得柔弱無力。白天體力勞動很多,但並不等同於鍛鍊,勞動會使肌肉疲勞,但運動的目的之一就是緩解疲勞。不論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都應該為運動留出專屬的時間。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鍛鍊的意識,養成鍛鍊的習慣。鍛鍊、運動不一定要到健身房去,每天少坐電梯多爬樓梯,少坐車多走路,在辦公室長時間伏案辦公記得站起來活動活動,都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關鍵詞2】吸菸

世界衛生組織總結的全球第四大死因,前三大分別是:高血壓、吸菸、高血糖。全國調查人群中,吸菸的人群佔到總數的33%,11~15支/天的菸民佔比最高。

從年齡分布上來看,60歲之前吸菸率隨年齡升高,60歲之後斷崖式下降。

報告將「電子菸」納入了吸菸的範疇,近兩年電子菸在年輕人群中有蔓延趨勢。調查菸民中有30.2%表示使用過電子菸,而在30.2%使用電子菸的用戶中,在年齡26到35歲這一區間達到了57.8%。同時,36歲到45歲的中年人群選擇電子菸的比例也佔據了26.9%,說明電子菸用戶整體偏中青年。同時,被調查者中使用電子菸的人群以男性居多,而使用電子菸的女性用戶佔被調查吸菸女性的近三成,也具有潛在健康風險。

健康小提示:

全球1/10的死亡與吸菸有關。吸菸是早期死亡和殘疾的第二大危險因素。同時吸菸被證實與多種癌症有關,其中肺癌與吸菸的關係最為顯著。

除了導致疾病以外,菸草依賴也已經被WHO 列入到國際疾病分類目錄中。產生依賴的人群,一但離開菸草,就會出現渴求、焦慮、抑鬱、不安、頭痛、唾液腺分泌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等症狀。可謂「抽」折磨身體,「不抽」折磨精神。

那是不是吸電子菸就可以戒菸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電子菸比香菸更加健康和安全。反之,由於行業尚不規範,技術門檻低,標識不明確等,吸電子菸會導致甲醛、乙醛以及其他不明有害物質的超量吸入。讓青少年更容易獲得尼古丁這種有損大腦的成癮性物質。

不論煙齡長短,都能夠通過戒菸獲得益處。

【關鍵詞3】過量飲酒

在全國調查人群中,總飲酒率為31%,其中每天喝三杯酒以上的佔15%。

從性別看,男性飲酒率為47.6%,女性飲酒率為14.3%。30歲到60歲的是飲酒的主力軍,年齡跨度較大。

職業層面上,公職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個體與自由職業者、公務員飲酒較多,這與客戶溝通、參加飯局多有關。

健康小提示:

眾所周知的是,過量飲酒對人體健康包括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系統、神經系統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特別是酗酒在危害自身的同時,對家庭以及社會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2019年上半年全國法院審判執行數據,在審結的刑事案件中,危險駕駛罪已經超越盜竊罪,位列第一。

要知道,飲酒沒有安全劑量,喝一點也有害。在全社會樹立「文明飲酒」的理念, 不多喝, 不亂喝, 不勸喝,提高自控能力,多學習健康知識, 加強對飲酒危害的認知,儘量少喝。

【關鍵詞4】食鹽超標

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作為全球最能吃鹽的國家,中國人的「含鹽量」普遍偏高。目前80.7%的人群攝入高於推薦攝入量(6g),農村(82.9%)高於城市(75.7%)。食鹽攝入量超過三倍的佔總人數8.8%。

一些中老年人,因其固有的飲食習慣,如愛吃鹹菜、泡菜、腐乳等,或因年齡導致的味覺退化,對鹹的追求更高。20多歲的年輕人,因仗著身強力壯,喜歡嘗試各種美食,愛吃各種零食,導致了攝鹽量僅次於中老年人。

健康小提示

高鹽飲食是導致中國居民疾病負擔最重要的膳食危險因素,在79種主要危險因素中排第3位,長期高鹽飲食會增加胃癌、高血壓、心腦血管病和腎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

鹽不只來自於炒菜中所放的食鹽,還包括醬油等含鹽調味料,以及火腿腸、泡麵、辣條等高鹽加工食品。建議在烹飪和準備食物時少用鹽,同時減少使用鹹的醬料和調味品(如醬油、海鮮汁或雞精);養成查看食品成分表的習慣,選擇含鈉量較低的產品;避免食用高鹽的零食。

【關鍵詞5】飲食不健康

飲食不規律的原因多為經常點外賣、不能按時吃三餐、不吃早餐、晚飯太晚、暴飲暴食等,都對健康不利。根據調查數據分析得出,平臺用戶幽門螺旋桿菌(Hp)總體陽性率為48.9%,略低於全球感染率50%與全國感染率59%。Hp 感染是我國感染率最高的一種慢性胃疾病,但並未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感染率還會隨著年齡的升高而增加。

健康小提示:

Hp對人體最常見的危害就是導致胃炎和消化性潰瘍。Hp 檢測方法及治療方案簡單易行,應對高危人群進行Hp 檢測,對於感染的高危人群進行正規治療。建議大家養成健康的就餐習慣,有條件的地方實行分餐制。此外,飲食結構合理、規律,對健康的意義也不言而喻,好好吃飯也是一種休息,在吃飯這件事上絕不能懶惰,平時儘量少點外賣。

【關鍵詞6】飲水不足

全國調查人群中,日均飲水量小於1000ml 的比例高達65.96%;26-35歲的人群飲水量不足更為明顯,這與該年齡段多為上班族,工作緊張,久坐等有關係。

地域分布看,飲水最少的地方是華西地區和東北地區,西藏以人均14.1杯飲水量奪冠。

健康小提示:

充足的飲水量是平衡膳食對人體產生平衡營養的基礎,因為水是人體內一切營養物質的溶劑、轉運載體和代謝反應基液,細胞水化不足不僅伴隨電解質和礦物質的紊亂,也會導致各種營養素的功效難以實現。長期慢性脫水導致的尿過飽和是泌尿系統結石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身體有口渴感覺,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

建議選擇少量多次的健康飲水方式,次數可分配在一天的任何時間,每次200-250mL(1杯)左右。如果不願意喝沒有味道的水,成人也可飲用茶水替代一部分白開水,但不建議以含糖飲料代替。當處於高溫勞作或運動時,由於體內水的丟失加快,所以要更加注意同時補充水和電介質,運動後也應根據需要及時補充足量的水。

【關鍵詞7】經常熬夜

看手機、打遊戲,工作壓力大,熬夜的原因不盡相同,長期熬夜會讓眼睛乾澀、模糊、脹痛,還會造成情緒不好,易怒、頭暈頭疼、記憶力減退。報告數據指出,僅有16.58%的用戶達到了理想的作息狀態,較差及很差的人群佔到總數近一半。

從不同年齡段看,30-39歲的人群睡眠質量很差的人較少,略低於剛入職場的年輕人。而後隨著年齡增長,睡眠質量很差的比例升高。

不同職業導致工作時間不同,因此與晚睡有一定的相關性。其中工人及農民、個體或自由職業者的睡眠狀況相對較差,而位居第三位的退休人員由於年齡增高,自然因素對睡眠的影響導致睡眠較差。

健康小提示:

人的一生中,睡眠佔了近1/3的時間,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的一種主動調節過程,目的是為了恢復精神,緩解疲勞。規律的作息,可以讓身體更有效地保存所需要的能量,調節體溫,控制情緒,促進身體生長和腦的發育。可以說,規律的作息既能補充體力、保持身體健康,還可以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是健康生存的前提。

作息不規律、或者睡眠過少,會導致抵抗力的下降,會增加乳腺癌、心臟病、糖尿病和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患病風險。據科研人員的實驗結果顯示,人體正常的24小時周期被破壞的話,也會擾亂基因的節奏,對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

大部分的作息不規律,是個人自律能力差導致的。熬夜刷劇、通宵打遊戲、蹦迪到天亮……這些不健康行為是可以通過健康管理的手段進行幹預並避免的。而有一部分熬夜是工作原因,如有倒班制工作的醫護人員、工人,不得不加班趕工的程式設計師等。而還有一部分睡眠障礙的人群,如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神經性失眠、以及心理問題導致的失眠,需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

關於妙健康——

一家以健康行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基礎的健康科技公司。打造健康風險評估、智能健康幹預兩大能力,服務於保險、企業兩大場景,為線上線下客戶提供不同程度的健康管理服務,幫助用戶逐漸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通過科技手段促進人們的健康理念從「重治療」向「重預防」轉變。先後服務保險公司、企業、手機運營商、醫院、地產等不同行業。

相關焦點

  • 女生傷子宮的舉動,菸酒不算啥,為了健康,最好克制,你佔幾個?
    子宮對於女性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子宮是非常神聖的器官,子宮會孕育新生命,所以保護好子宮至關重要。相關調查發現,患子宮疾病的女性朋友越來越多,究其根源與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密切聯繫,到底哪些行為會傷害女性的子宮呢?希望你能夠儘量克制。
  • 中國城市人口健康報告(2019):慢病人群持續擴大,健康管理需求大爆發
    當天下午,中康資訊首席技術官秦建增以《中國城市人口健康報告(2019)——基於健康大數據的產業機會洞察》為題作報告,通過對中國城市人口健康大數據進行分析,揭示我國人口最新健康狀況和發展趨勢,並基於健康大數據洞察健康產業機會。
  • 新浪曹宇翔發布2019健康白皮書:抑鬱症等十大健康話題網友最關心
    (新浪曹宇翔發布《2019健康行業網絡白皮書發布》)你發表過跟健康相關的微博嗎?你知道健康關鍵詞是哪些嗎?1月7日,2020重報第三屆健康學術年會暨健康傳媒榮耀盛典在重慶澳維酒店舉行。學術年會上,新浪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首席營銷官曹宇翔發布了《2019健康行業網絡白皮書發布》,並分別從四個部分分析健康相關問題。健康相關博文全年共6.3億條 5月達到峰值據曹宇翔介紹,根據新浪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統計,2019年全年,微博平臺由網友自發性傳播發布健康相關的博文共6.3億條。
  • 看看這些國人最新健康數據 你達標了嗎?
    23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身高體重、膳食營養、體育鍛鍊……來看看這些國人最新健康數據,你達標了嗎?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接近1米7,女性1米58據介紹,2015年至2019年,國家衛健委組織中國疾控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開展了新一輪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6億人口,現場調查人數超過60萬,具有國家和省級代表性,根據監測結果編寫形成《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 全球疾病負擔報告2019出爐:血壓升高是全球人口死亡首要因素
    報告指出,自1990年以來,由非傳染性疾病和傷害所致疾病負擔比例明顯上升。從1990年佔全部負擔的21%,提高到2019年佔全部負擔的34%。報告還顯示,血壓升高是全球死亡頭號罪魁,吸菸是中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
  • 《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2015-2019)》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密度...
    商業健康保險是落實健康中國、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踐行「保險姓保」的重要載體。為促進北京地區健康保險專業化發展,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北京工商大學於近日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深入考察了北京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現狀,分析了2015-2019年來北京健康保險市場發展特色、趨勢和熱點等內容。
  •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發布:中國心血管病患者超3億
    2020年9月11日,2019年《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發布。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
  • 6億國人牙齦萎縮,預防僅佔0.2%,一個舉動改變你的口腔健康困擾
    對於牙齦萎縮可能很多人不在意,可是你知道最近的一個數據嗎?那就是據相關團隊調查,我國約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有牙齦萎縮的現象。通常來講牙齦萎縮有三個原因,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1. 牙周病牙周病是目前引起牙齦萎縮最為主要的原因,我們的牙齒本來就像土地和樹木一樣,牙根在「土壤裡」,牙面排列出來,看起來整整齊齊。
  • 第25個全國愛眼日 樂珠滴眼液助力國人眼健康
    隨著我國經濟與醫療衛生水平的不斷發展,在物質水平日益豐足的當下,國人的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近年來,「眼健康」不斷引發國人熱議。而2020年6月6日是全國的第25個「愛眼日」,二十多年以來的持續宣傳與科普教育,「愛眼護眼」已然成為國家聚焦的重點。對於一國而言,「眼健康」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而對國民而言,「眼睛」不僅僅是心靈的窗戶,更是衡量生活與健康水平的關鍵。
  • 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葉子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網際網路領域面臨不少挑戰,也蘊藏著許多新的生機。數字抗疫成為新常態,網際網路消費熱度不減,新基建帶來更多創新與賦能,而迎接監管和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成為網際網路經濟必須面對的課題。藉由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的4大關鍵詞,我們可以展望2021年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動向與前景趨勢。
  • 四個關鍵詞,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網上中國)
    李旭春攝(人民圖片)程 碩作(新華社發)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網際網路領域面臨不少挑戰,也蘊藏著許多新的生機。數字抗疫成為新常態,網際網路消費熱度不減,新基建帶來更多創新與賦能,而迎接監管和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成為網際網路經濟必須面對的課題。藉由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的4大關鍵詞,我們可以展望2021年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動向與前景趨勢。
  • 揭露 2019七大健康流言!
    ,如果你平時沒時間一一了解,甚至你的朋友圈裡還在傳這些謠言,那你真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了。近日,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等聯合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其中有七大謠言與健康有關。
  • 國人最新健康數據公布!你達標了嗎?(二馬看天下,第2405期)
    (《茅蓬語錄》之「熱忱加溫」)23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身高體重、膳食營養、體育鍛鍊……來看看這些國人最新健康數據,你達標了嗎?中國人長高了!據介紹,2015年至2019年,國家衛健委組織中國疾控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開展了新一輪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6億人口,現場調查人數超過60萬,具有國家和省級代表性,根據監測結果編寫形成《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
  • 騰訊醫典X益普索 │《2020公眾健康行為洞察報告》
    騰訊醫典聯合益普索Ipsos,在會議當天發布了《2020公眾健康行為洞察報告》。本次研究通過對全國各地覆蓋18-59歲的2451名受訪者進行在線問卷調查,對後疫情時代公眾健康意識,健康狀況,健康管理行為,健康痛點和誤區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探索和分析。
  • 30年熱浪死亡人數增4倍,《柳葉刀》:全球升溫嚴重威脅國人健康
    全球報告指出,由於氣候變化,自1950年以來,登革熱病毒傳播的全球氣候易感性增加了15%;非洲高原區適合傳播瘧疾的面積增加了39%;西太平洋地區的弧菌感染率增加了150%。「氣候變化如同一個殘酷的楔子,它擴大了國家之間和國家內部現有的健康不平等。」
  • 2019年便利店的8個關鍵詞
    根據畢馬威中國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布了《2019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便利店實現銷售額2264億,門店12萬家,行業增速19%,單店日均營收5300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成本方面:職工薪酬、房租、電費、銷售與管理費用分別佔比60%、34%、5%和1%。
  • 2019最受歡迎的TED演講:如何區分健康和不健康的愛?|遠讀重洋
    這次演講的標題為:《區分健康和不健康的愛》(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althy and unhealthy love)。演講發表之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這個演講也被評為了「2019年最受歡迎的TED演講之一」,獲得了近450萬次的觀看。
  • 現在的孩子,心裡不健康還要怪網站不成?
    但毫無疑問,在很多二次元愛好者的眼中,Pixiv是最棒的同人繪畫分享站點,也有許多國人的畫師在上面發布畫作,甚至可以說,目前Pixiv很可能是國人畫師佔主力(沒有統計過),而且國人觀眾也可能是主要的流量入口;然而如今有一些孩子,沒有見識過P站,看了一下內容和我說了一句,「少去,不健康」,這壓根是沒有領會P站的用途和價值,再退一步,你說E站不健康,那我認了,但
  • 自由化睡眠下,從熬夜常態到健康傷害
    2019年9月的《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的一份對近五十萬人的睡眠進行研究的結果表示,每晚睡6-9小時是適宜的睡眠時間,7至8小時則更優,而睡眠不足5小時的人,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比睡7至8小時的人要高出52%。近日,一份基於40多萬人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健康睡眠模式與心力衰竭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發現,睡眠模式最健康的人心力衰竭的風險降低了42%。
  • 養貓的5個錯誤行為,不利於健康,還會讓貓咪變得不乖
    比如說養貓這件事情,養貓可不沒有大家看起來那麼容易,養貓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不懂其中的細節,無法把貓養好。養貓的5個錯誤行為,不利於健康,還會讓貓咪變得不乖。第一個錯誤行為:強行擼貓都知道貓咪是一種特別高冷的動物,它們似乎很難接受新的事物,尤其是當它們離開它們原本熟悉的環境的時候,它們會變得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