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UFO目擊!行星大小的「藍色物體」現身太空,宛如「空間站」

2020-12-22 騰訊網

自從美國在2017年公布了尼米茲號UFO目擊視頻片段後,更加堅信了UFO愛好者的想法,那就是有的UFO就是「外星飛船」,它們不屬於地球。不過,很多人就懷疑,為什麼世界上80%以上的目擊事件都發生在美國呢?難道這不應該用先進的飛行器來解釋嗎?我們暫且不去討論真正的原因,有些發生在地球之外的目擊事件真的很難解釋,UFO獵人聲稱,他們發現了外星飛船活動的證據,他們認為這是一個行星大小的「空間站」。

這個被認為是UFO的發現是通過分析由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和谷歌天空彙編的夜空照片得出的,乍一看似乎是一團藍色像素的東西,可能是一個巨大比例的「外星物體」。自認為是UFO專家和陰謀論者的斯科特·韋林聲稱,這個藍色物體是由不朽的外星文明建造的一個行星大小的空間站,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根據陰謀論者的觀點,這個太空中的三維物體100%證明了外星文明創造了一個和行星一樣大的結構。既然你可以做出任何你想要的設計,為什麼要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圓形的星球上呢?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藍色行星大小的空間站,因為你無法用太空碎片來解釋,因為它的顏色顯示它是明顯的「人造物體」。

這一發現要得益於一款軟體,谷歌天空是一幅夜空天梯圖,顯示了恆星、星座、星系和行星的位置,而這個有爭議的物體就是通過它發現的,發現者在坐標-3.126643度-12.073192度找到了所謂的UFO,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複製粘貼坐標到裡面,然後你就會找到它,它和谷歌地球和火星地圖是一樣的,但是你必須按下按鈕,選擇天空。

然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對外星生命做出如此奇怪的斷言了。今年5月,這位UFO獵人分享了一張照片,證明他所說的「UFO艦隊」從一個地下基地中出來的。兩年前,他分享了一張像素化的照片,他認為那是太陽附近一個類似博格的外星立方體。當然,這只是他的發現的冰山一角,他對此也提出了許多新奇的理論,讓人匪夷所思。

然而,絕對沒有證據證明韋林的理論。據我們所知,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高級生命發展的地方。但是對於為什麼韋林經常在不相關的現象中找到外星生命和不明飛行物,那就是幻想性視錯覺,對此科學家也給出了官方的解釋,從其他隨機或不相關的物體或圖案中看到可識別的物體或圖案,這被稱為幻想性視錯覺。這是一種心理現象,每個人都會時不時地經歷這種情況。

相關焦點

  • 一個凸起狀白色物漂浮低地球軌道,國際空間站相機拍到
    作為剛剛才掌握航天技術的人類,對離地球較近的幾顆星球進行了探索,38.4萬公裡外的地球衛星月球,與地球軌道相隔數千公裡的紅色星球,還有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然而至今也沒發現跟生命相關的任何痕跡,由於科學家在尋找地外生命方面進展,這讓不少人失望之極:或許在整個宇宙中,只有行星地球才孕育出了生命和高智慧生命,其他的所有行星都是一顆死寂星球。
  • UFO目擊重現!一個「綠色發光物體」現身英國,就像糖果一樣
    作為UFO目擊的始作俑者,並不是所有著名的目擊現象都發生在美國,作為小弟的英國也是緊隨而至,你聽說過藍道申森林事件嗎?這件發生在1980年的UFO目擊事件至今沒有詳細的說明,英國也未給出官方的解釋,所以它被稱為「英國的羅斯維爾事件」。
  • 專家:基本排除人造天體太空垃圾飛入...
    央廣網青海12月24日消息(記者朱宏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2月23日凌晨7點23分左右,青海玉樹、格爾木、西藏昌都等多地民眾同時目擊了天文奇觀,一個亮度很高的物體從天空中以極快的速度飛過,此時的太陽還沒有從地平面升起,大地還籠罩在夜色之中,在非常黑的夜色當中
  • 了解太空中目標天體的精確位置有多難?|蘇聯|行星|地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3日消息,在20世紀60年代的早期太空競賽中,如果是以宇宙飛船導航所需的精確度而論,美國和蘇聯的科學家實際都不清楚火星、金星等行星的具體位置。這聽起來有點可笑。當然,當宇宙飛船到達這些行星附近時,他們還是能大致知道目標會在哪裡。但是,這裡的「大致」可能意味著1萬或10萬公裡的偏移量。
  • 蘇聯太空人在禮炮七號空間站多次目擊天使事件
    第一次,空間站裡的三名太空人目擊,而後不久,又有3名太空人來到了空間站,這次六個人同時目擊。3.不存在炒作嫌疑。普通人說自己看到天使,很容易讓人覺得是在炒作,想出名。但是太空人沒有這個動機,如果貿然說自己看到了天使,還會被認為精神存在問題而被禁飛。這兩次目擊事件都被寫入了調查報告。第一次看到「天使」的,是列奧尼德·奇茲米,弗拉基米爾·索洛維也夫,以及奧列格·阿科特夫三人。
  • 盤點2020年太空最奇特的7個發現,神秘的環狀天體是什麼?
    ,經過多次模擬運行後得出的結果是:北落師門b可能不是一顆行星,而是由兩顆小天體相撞後產生的塵埃雲反射的恆星光芒,這確實是一個很罕見的天文現象。三、消失的藍色變星在距離地球7500萬光年寶瓶座的Kinman矮星系中有一顆最明亮的恆星,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顆比太陽明亮250萬倍的藍色變星,然而到2011年以後這顆明亮的恆星卻突然消失了,雖然這顆藍色變星處於極不穩定的狀態,但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會發出明亮的光芒和持續一段時間,然而這顆恆星卻沒有出現任何預兆就徹底消失了
  • NASA 「行星獵人」發現了第一顆和地球一樣大小的宜居地帶行星
    題圖:TOI 700系統中的三顆行星環繞著一顆小而冷的M型矮恆星。 TOI 700 d是TESS發現的首個處於宜居帶有著地球大小的恆星。圖片來源: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探測器(TESS)在恆星宜居帶發現了第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它距離恆星的距離剛好使它具有表面存在液態水的條件。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目前,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此前從未觀測到該現象。
  • 公文包大小的衛星發現了系外行星
    (圖片:©NASA/JPL加州理工學院)一顆公文包大小的衛星成功探索到了外星世界,這為微型太空飛行器捕捉系外天體提供可能。一項新的研究報導,用於天體物理學研究的弧秒太空望遠鏡(ASTERIA)立方體衛星(在2017年11月由國際空間站部署進入近地軌道)觀測到了系外行星 55 巨蟹座。微型立方體衛星未能發現先前未知的世界。
  • 太空中的基地,空間站
    現在的空間站是什麼樣子?」心心好奇地問道。開開將書桌上的《太空百科》拿出來,翻到空間站的介紹。「這些就是現在空間站的樣子。」「啊,差距怎麼這麼多大!」心心看著圖片失望地說道,「為什麼不建造成這種摩天輪型的呢?」「首先目的不一樣。太空中沒有重力,人類不能長時間生活在無重力的環境下,因此空間站的研究人員不能長時間停留在太空中。
  • 科學家稱: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一顆體積較小、脫離任何恆星束縛的行星,穿過星際空間會發生什麼?當一顆行星 「四處漂流」會發生什麼?目前,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此前從未觀測到該現象。依據研究作者的觀點,該行星的發現可能是一個真實有效的證據,證實自由漂浮的地球大小行星可能是銀河系較常見的天體。研究報告作者、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學者普澤梅克 · 莫羅茲(Przemek Mroz)稱,探測到這樣低質量天體的概率非常低,要麼是我們非常幸運,要麼是此類天體在銀河系中非常普遍,或許它們像星星一樣平常,只是我們未觀測到而已。
  • 一種新行星「超熱海王星」現身 此前模型認為這種天體不可能存在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劍橋大學網站21日報導,由該校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發現了一種新行星——「超熱海王星」LTT 9779b。
  • 星際物體「奧陌陌」可能是外星探測器,科學家:不是行星碎片
    本周早些時候,科學家道格拉斯在《自然 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新論文,提出奧陌陌是一顆矮行星的碎片,該行星被一顆遙遠恆星的引力潮汐撕裂,他對這一發現提出了異議。這篇新論文為奧陌陌留下了人工起源的可能性,因為它無法通過需要一個圍繞它們的母星如此緊密的生產區域來解釋這些星體所需的豐富性。
  • 太空中的微生物:空間站如何保持清潔?
    到了太空中,它們也會像人類一樣,不斷學習並適應太空生活。國際空間站可能是人類建造的最昂貴的建築,需要太空人們像對待自己家一樣精心維護克裡斯汀·莫伊斯爾-埃辛格(Christine Moissl-Eichinger)是奧地利格拉茨醫科大學的微生物學家,於近期領導了歐洲空間局(ESA)的一項研究,利用太空人在空間站上採集的樣品,對國際空間站(ISS)的微生物群落進行分析。
  • 現實版流浪地球,銀河系中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流浪行星幾乎不發出任何輻射,也不繞任何主恆星運轉,因此傳統的天體探測方法根本無法發現它們的存在。但是,還有一種新的方法可以搜尋行星的存在,那就是「引力微透鏡」。
  • 最新研究發現:太陽系早期存在一個神秘天體,會是「第九行星」嗎
    據報導,在近日的《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表示在太陽系早期,曾經存在著一個大小和穀神星一樣的神秘天體,而且這個神秘天體上還曾擁有大量的水,那麼,如今它在哪裡呢?會是第九行星嗎?
  • 了解太空中目標天體的精確位置有多難?
    來源:新浪科技在人類太空旅行的歷史中,每一次冒險都在提醒我們,我們對現實的測量是多麼不精確。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3日消息,在20世紀60年代的早期太空競賽中,如果是以宇宙飛船導航所需的精確度而論,美國和蘇聯的科學家實際都不清楚火星、金星等行星的具體位置。這聽起來有點可笑。
  • 什麼因素決定了天體是行星還是恆星?
    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小行星、彗星、衛星、矮行星、行星、恆星。那麼,為什麼有些天體是像地球一樣的行星,有些則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呢?是什麼決定了天體的性質呢?138億年前,最初的宇宙並沒有天體,也沒有物質,而是只有純能量。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宇宙中最奇怪的12個物體
    只要往外看,你就會看到各種各樣奇怪的、自我繁殖的動植物群,爬行在一個藍色星球的半黃色巖石上,上面覆蓋著一層薄而堅硬的外殼,覆蓋著一層稀薄的氣體膜。然而,我們自己的行星只代表了在整個宇宙中可以發現的奇特現象的一小部分,每天天文學家都會發現新的驚喜。在這個畫廊裡,我們來看看太空中一些最奇特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