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

2020-12-03 高中生物細胞劉

考試方向:光合作用過程、外界環境條件變化時光合作用各物質的變化、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聯繫及其在增產方面的應用,都是考試重點。

1、色素的種類和功能

(1)綠葉中的色素中包含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①葉綠素中包含葉綠素a(呈藍綠色)葉綠素b(呈黃綠色),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2)類胡蘿蔔素包含胡蘿蔔素(呈橙黃色)葉黃素(呈黃色)主要吸收藍紫光

2、色素的吸收光譜

(1)葉綠素主要吸收波長為640~660nm的紅光和430~450nm的藍紫光。

(2)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吸收帶在400~500nm的藍紫光區,不吸收紅光等長波長光。

3、不同顏色溫室大棚的光和效率:無色透明的薄膜大棚光合效率最高,綠色的塑料薄膜的大棚光合效率最低。

4、光質與光合效率

(1)不同波長的光對光合效率的影響不同。光合效率大小為白光>紅光、藍紫光>橙黃色光>綠光。

(2)不同顏色的藻類吸收不同波長的光。

葉綠體

5、葉綠體的分布

(1)分布在葉肉細胞和幼嫩莖的表皮細胞。

(2)結構:①外表:雙層膜 ②內部:a.基質含有反應所需要的酶,少量DNA、RNA和無機鹽等。b.基粒由類囊體堆疊而成,增大了膜面積,其上分布著與捕獲光能有關的色素和光反應所需的酶。

(3)功能:進行光和作用的場所。

6、葉綠體功能的實驗驗證

(1)時間:1880年

(2)實驗者: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

(3)實驗過程:①水棉(好氧細菌)→(黑暗無空氣)→(極細光束照射水棉)→好氧細菌只集中在葉綠體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②水棉(好氧細菌)→(黑暗無空氣)→(完全曝光)→好氧細菌分布在所受光部位。

(4)結論:氧氣是葉綠體釋放出來的,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7、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1)實驗目的:①初步掌握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②探索葉綠體中有幾種色素。

(2)實驗原理:①葉綠體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機溶劑,所以可以再葉片被磨碎以後用乙醇提取葉綠體的色素。②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程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的快,溶解度低的隨層析也在濾紙上擴散的慢。根據這個可以將葉綠體中的不同色素分離出來。

(3)實驗材料和用具:新鮮的綠葉、無水乙醇,層析液,二氧化矽和碳酸鈣,乾燥的定性濾紙,試管,棉塞,試管架,研缽,玻璃漏鬥,尼龍布,毛細吸管,剪刀,藥勺,量筒(10ml),天平。

(4)實驗步驟:

提取色素:①稱取5g綠色葉片並剪碎,少量二氧化矽、碳酸鈣和10ml無水乙醇。②放入研缽研磨→過濾→收集到試管內並塞嚴試管口。

製備濾紙條:①將乾燥的定性濾紙剪成6釐米長,1釐米寬的紙條,減去兩端的角呈梯形。②在距離剪角的一端1釐米處用鉛筆畫一條細的橫線。

畫綠葉細線:①用毛細吸管吸去少量綠葉,沿鉛筆線均勻的畫出一條直的綠葉細線。②待濾液幹後,在重複畫一兩次。

色素分離:①將適量的層析液導入試管中。②將濾紙條有線的一端朝下輕輕的插入層析液中。③用棉塞塞緊試管口

(5)現象:濾紙條上出現了四條寬度、顏色不同的色素帶。擴散最快的是胡蘿蔔素(橙黃色),擴散最慢的是葉綠素b(黃綠色)。

層析結果

(6)實驗中操作的作用:①二氧化矽:為了使研磨充分;②碳酸鈣:保護色素免受破壞;③丙酮:色素的溶劑;

8、光合作用的過程

(1)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光合作用的反應式:CO2+H2O→(光能,葉綠體)→(CH2O)+O2

(3)光合作用圖解

(4)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區別和聯繫

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區別和聯繫

9、光合作用的原理的應用

(1)光合作用的強度:植物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糖類的數量。

(2)表示方法:①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的量;②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的量;③單位時間內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的量。

10、化能合成作用

(1)某些細菌(如硝化細菌、硫細菌、鐵細菌等)可以利用體外環境中的某些無機物氧化時所釋放的量,將二氧化碳等無機物氧化時所釋放的能量,將二氧化碳等無機物轉變成有機物,這種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

(2)硝化細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硝化細菌

(3)光合作用與化能合成的作用比較:①光合作用生物類型是綠色植物和光和細菌等,來源於光能,環境條件是光、二氧化碳、水、事宜的溫度等。②化能合成作用類型是硝化細菌等,來源於體外物質氧化釋放的化學能。環境條件是氨氣、氧氣、二氧化碳、水和適宜的溫度。③相同點都是從外界環境攝取簡單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並儲存能量。

11、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1)光照強度

關鍵點:A點光照強度為0,此時只進行細胞呼吸,單位時間內釋放二氧化碳量表示呼吸速率;B點細胞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此時的光照強度成為光補償點。C點時已經達到了光飽和點,此時光照強度增加,光合作用強度不在增加。

(2)二氧化碳濃度

(①)走勢分析:圖甲和圖乙都表示在一定範圍內,光合作用速率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一定範圍後,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②)關鍵點:圖甲中A點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於細胞呼吸速率的二氧化碳濃度,即二氧化碳補償點;圖乙中的A『點表示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的最低濃度。圖甲和圖乙中的B』和B點都表示二氧化碳飽和點。

(3)溫度

(①)影響原理:溫度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影響光合作用。

(②)曲線分析:B點對應的溫度是最適溫度,此時光合作用最強,高於或低於此溫度,光合作用強度都會下降。

(4)在實踐中的應用:①光照強度主要影響光反應。陰性植物的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都比陽生植物低,合理的密植也是對光照合理的利用的充分體現。②二氧化碳濃度主要影響暗反應。在田間生產時,可以通過合理使用有機肥來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溫室中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如投入乾冰。③溫度通過影響光合作用中酶的活性來影響光合作用強度。溫室栽培時白天適當提高溫度,夜間適當降低溫度。

例:1.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時,濾紙條從上至下第二條的色素名稱和顏色分別是( )

A. 葉綠素a、藍綠色B. 葉綠素b、黃綠色C. 胡蘿蔔素、橙黃色D. 葉黃素、黃色

考點: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分析: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機溶劑中,所以可用無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離色素原理: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從而分離色素。溶解度大,擴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擴散速度慢。3、各物質作用:無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層析液:分離色素;二氧化矽: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鈣: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壞。4、結果:濾紙條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蔔素(最窄)、葉黃素、葉綠素a(最寬)、葉綠素b(第2寬),色素帶的寬窄與色素含量相關。

【答案】

D【解析】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時,濾紙條從上至下第二條的色素帶是葉黃素,呈黃色。故選:D。

例:2.韭菜完全在黑暗中生長,因無陽光供給,不能合成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就會變成黃色,稱之為「韭黃」。提取並分離韭黃葉片色素,與正常韭菜葉相比,層析帶只有上端兩條色素帶。下列對實驗操作和結果分析,不正確是(  )A. 用無水乙醇溶解提取色素B. 提取色素加入SiO2增強研磨效果C. 分離色素用紙層析法D. 韭黃色素溶解度比葉綠素低

考點: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分析:1、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提取色素時需要加入無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鈣(防止色素被破壞);分離色素時採用紙層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著層析液擴散的速度不同,最後的結果是觀察到四條色素帶,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蔔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葉綠素b(黃綠色)。2、韭黃色素中無葉綠素,原因可能是在避光條件下,葉綠素不能合成,因此只含有胡蘿蔔素和葉黃素。

解答:A、葉綠體中的色素易溶於有機溶劑中,可以用無水乙醇溶解提取色素,A正確;B、提取色素加入SiO2使研磨充分,B正確;C、分離色素用的是紙層析法,C正確;D、韭黃色素只有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兩種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都高於葉綠素,D錯誤。故選:D。

例:3.下圖表示大豆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過程示意圖,其中A~D為不同的反應過程,①~④代表不同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過程A和過程D的生物化學反應均發生在生物膜上

B. 強光時,NADPH的合成速率明顯大於物質②的生成速率

C. 過程D產生的CO2用於過程B至少要穿過4層生物膜

D. 過程D產生的ATP能在過程B中大量用於(CH2O)的合成

考點:葉綠體結構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分析:據圖分析:圖示表示光合作用與有氧呼吸的過程,A表示光反應階段,B表示暗反應階段,C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階段,D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①是氧氣,②是NADP+,③是ADP和Pi,④是C5.據此分析作答。

解答:A、圖中A表示光反應階段,發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D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其中第二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基質,第三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內膜,A錯誤;B、強光時,NADPH的合成速率等於物質②NADP+的生成速率,B錯誤;C、D階段產生的二氧化碳用於過程B至少要穿過線粒體兩層膜和葉綠體兩層膜才能被利用,共4層生物膜,C正確;D、有氧呼吸產生的ATP只能用於生命活動消耗,不能用於(CH2O)的合成,D錯誤。故選:C。

相關焦點

  •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
    對於動物來說是通過吃食物,消化吸收,產生能量供給自身需要;那麼食物是何而來呢?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 人工光合作用的新突破:超分子光催化劑誕生
    自然界中,通過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人類所需的氧氣以及植物做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人們一直試圖複製這個能量轉化過程,目前,科學家們已經在實驗室水平中實現了「人工光合作用」,使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燃料,特別是甲烷。
  • 中國科學家率先破解光合作用超分子結構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消息,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體賴以生存的基礎,對它的科學研究已持續了兩百多年,但仍有很多未解之謎。記者21日從中科院獲悉,該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團隊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獲得重要突破,在國際上率先解析了高等植物(菠菜)光合作用超級複合物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該項研究工作發表在最新出版(5月19日)的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
  • 我國科學家率先破解光合作用超分子結構之謎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率先破解光合作用超分子結構之謎【摘要】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體賴以生存的基礎,對它的科學研究已持續了兩百多年,但仍有很多未解之謎。經過多年努力,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柳振峰研究組、章新政研究組和常文瑞/李梅研究組通力合作,聯合攻關,通過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首次解析了高等植物(菠菜)的光系統II-捕光複合物II超級膜蛋白複合體的三維結構。
  • 為什麼綠色植物不能吸收綠光進行光合作用?
    作為生態系統的基石——生產者的重要組成,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並儲存在有機物中,不光用於自身生長、發育、繁殖,也為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所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主要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也是生物圈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重要環節。
  • 我國科學家頂刊發文 解析古老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原子結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是規模最大的太陽能轉換過程。光合生物通過把太陽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固定二氧化碳為有機物,同時釋放出氧,為地球上絕大多數生命提供食物和氧氣。光合生物是自然界最高效的太陽能固定「機器」,平均每年通過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陽能約為人類所需能量的10倍。
  • 浙大學者解析古老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原子結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是規模最大的太陽能轉換過程。光合生物通過把太陽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固定二氧化碳為有機物,同時釋放出氧,為地球上絕大多數生命提供食物和氧氣。光合生物是自然界最高效的太陽能固定「機器」,平均每年通過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陽能約為人類所需能量的10倍。
  • 光合作用發現的歷史進程
    但是他沒有考慮光的作用。 5、1845年,德國科學家,梅耶,根據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研究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把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 6、1864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的遮光實驗 (1)把植物的綠色葉片置於黑暗條件下,(飢餓處理)48小時,消耗盡所有的有機物。
  • 《艾爾之光》新副本「艾迪的能量融合理論」
    二次元動漫格鬥網遊《艾爾之光》第二季攜全新副本「艾迪的能量融合理論」今日震撼開啟!專區>> 禮包>> 下載>>《艾爾之光》以其萌態的二次元角色造型及激爽的格鬥體驗等特色深受無數玩家的喜愛!
  •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月亮能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嗎? - 艾伯史密斯
    月光本質上是月球對太陽光的反射,其中也包含了整個可見光波段,可以讓植物進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但是月光的輻射能量密度太低,無法維持植物全部的生長所需。地球上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都是相似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然後釋放氧氣,主要包含了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植物在色素和酶的作用下,把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
  • 假如人類也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全球變冷?吃土時代?
    葉綠體由葉綠體外被、類囊體和基質三部分構成,它是一種含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葉綠體的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養料製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葉綠體的功能:葉綠體的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葉綠素吸收光能,使之轉變為化學能,同時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製造有機物並釋放氧的過程。其中包括很多複雜的步驟,一般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大階段。光反應:這是葉綠素等色素分子吸收,傳遞光能,將光能轉喚為化學能,形成ATP和NADPH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水分子被分解,放出氧來。
  • QQ飛車手遊光之能量尋找方法 復活迪迦尋找光之能量
    光之能量尋找方法-客廳QQ飛車手遊復活迪迦奧特曼-尋找光之能量的活動火熱進行中,QQ飛車手遊此次和迪迦奧特曼玩了個跨界聯動,收集光之能量復活迪迦後可以得到迪迦奧特曼禮盒。那麼光之能量在哪裡?怎麼尋找和收集光之能量呢?這就來了解下活動玩法詳情吧。
  • 科學家創新制氫方法:截取光合作用高能電子,激發化學反應!
    如果我們能用光和水製得的藻類生物氫替代其中的一部分,那將產生重大影響。這實質上是分子生物學學院教授兼生物能源與光合作用中心主任凱文·雷丁(Kevin Redding)實驗室剛剛實現的結果。他們的研究題為「重新布線光合作用:一種在體內產生氫的光系統I-加氫酶嵌合體」。該成果最近在高影響力的《能源與環境科學》雜誌上發表。
  • 光合作用2021新品發布會,旗下品牌aojo、木九十攜新作震撼亮相
    11月4日晚,光合作用集團「HUNT FOR LIGHT 逐光」2021新品發布會,於國際知名創新之都深圳舉辦,旗下品牌aojo、木九十先後攜2021新作震撼亮相。光,寓意無數可能、 無垠 想像、無限希望。2021新品發布會,光合作用集團欲譜寫新篇章,以「HUNT FOR LIGHT 逐光」為主題,從外場體驗區到品牌大秀,打造全新光影視覺盛宴,旨在鼓勵每個人打破眼前困頓,去冒險,去探索,去改變,如光一樣流動。
  • QQ飛車手遊光之能量在哪?8個光之能量具體分布位置
    QQ飛車手遊光之能量在哪裡?在「復活迪迦奧特曼,得永久定製好禮」活動中,只要收集到8個光之能量就可以獲得專屬禮盒,有機會開出永久迪迦動作套裝哦!那麼,活動中8個光之能量的具體位置是如何分布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分享七年級生物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單元質量達標,圖片版及答案
    ,儲存能量B.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C.製造有機物,釋放能量D.分解有機物,儲存能量4.在溫室內種植蔬菜,為了提高產量,除了施肥、澆水、除草外,還可以選用的措施是(  )A.降低白天溫度此實驗現象可以證明種子的呼吸作用(  )A.分解有機物B.消耗氧氣C.釋放能量D.消耗二氧化碳17.小麥種子內儲存的化學能來自太陽能,剛剛收穫的小麥種子堆積、儲存久了會發熱,小麥完成這兩種能量轉化的結構分別是
  • 鍶源崑崙|萬物之源
    當你站在大海邊,航行在大海上,你才會深切地感受到大海的浩淼、寬闊和蘊藏的無窮能量。水的性格、水的氣魄被大海發揮到了極點,你對水的感悟就會得到升華,你的胸懷也會變得像大海那樣寬廣。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可以一天不喝水,離開了水,那麼人也就會失去動力。喝水是生命體通過口腔攝入水分的方式,人體每天通過口腔攝入的液體大約有2升。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解析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太陽能轉換過程。光合生物利用光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同時釋放出氧氣(或者生成硫單質),是自然界最高效的太陽能固定「機器」。綠硫細菌是一類厭氧型光合細菌,誕生在大約35億年前地球的還原性環境,其能夠以硫化物為電子供體進行光合作用(圖1),是最古老的光合細菌之一。
  • 科學家報導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科學家報導綠硫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23:53:03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張興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匡廷雲/沈建仁課題組合作報導了綠硫細菌
  • 我國科學家率先解析 光合作用超分子結構
    本報訊 記者沈慧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團隊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獲得重要突破,在國際上率先解析了高等植物菠菜光合作用超級複合物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該項研究工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